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理论论文大全(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高职院校教师师德提升对高校成功办学的问题和影响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高校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高职院校成功办学密不可分。师德, 强调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为人准则、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对学生培养的责任, 它是构成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要素, 也是树立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的重要保障。因此, 师德的培养与提升至关重要。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发现, 国外学者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比较早。主要研究成果围绕着法律层面、道德层面和个人层面进行。总的来说,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受到法律约束, 另外还受到个人道德水平、态度、性格、社会舆论等影响。国外学者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主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 教师应利用课堂传播道德知识, 主动关爱学生, 公正评价学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传统的师德培养靠教师自觉遵守传统规则和社会舆论自然塑造而成, 而现代意义的教师职业道德培养需要多层次多角度进行, 既要靠社会内化管理、还要靠学校制度和督办机构进行培养和监督。国内学者近些年也逐渐开始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必须要有约束机制和惩罚机制, 对于学术造假、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腐败都提出了相应的法律惩罚措施和道德约束机制。也有学者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及教师心理健康建设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职业道德提高是教师的责任, 它对高校教师职业生涯成长、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教师优良学风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高职教师师德建设在高职院校成功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 各个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 不断加强教师培养, 有的学校通过公派教师出国学习提升理论水平, 有的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方式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国家也充分重视高职院校的发展, 提出了创建国家级优质高校、国家级、省级示范校的举措。在创建过程中, 很多高职院校从中受益。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 全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建立了国际和国内先进的实验实训场地, 引进了大批国外国内优秀教师投入高职教育行列。总体上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师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但是在师德培养和提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需改进。
(一) 学风建设有待加强
在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中, 教师的科研对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至关重要。很多教师为了进行职称评定, 不惜铤而走险, 学位论文造假、专利和课题申请托关系, 为了好的论文数据进行编造, 形成了非常不好学术风气, 学术造假与学术腐败层出不穷。这种学风既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玷污, 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科研氛围, 造成了一些高校真正搞科研的人没有科研可搞, 科研积极性大大降低。还有一部分教师看透了这种学术风气, 心灰意冷, 不愿意专研学术和课题调研。另外, 教师的科研风气对所教学生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有的研究生导师对所带学生的科研成果, 并没有提出严格要求, 所带研究生每天都要围绕导师的科研课题进行, 形成了为导师打工的不良局面, 导致研究课题的质量不高。长此以往, 高校的科研风气将会日渐堕落, 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认可度将会越来越低, 高校教师的师德将会受到更多人的拷问, 这将大大影响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积极影响。为了更好的进行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学术活动, 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高校教师的学风水平提升建设十分必要。
(二) 忽略教师的主体性
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很多高校都进行了理论学习, 但忽略了实践教学和教师的心理健康, 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在大部分高校里, 大多教师都会按照学校要求上好每一堂课, 认真进行教学研讨, 周而复始的进行高强度的教学科研工作。近些年,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教师除了要做好教学工作, 还要对社会、家长、学生等多个群体负责。有一些高校教师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患有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 则很难有充分的精力投入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工作中, 更谈不上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升。所以我们在注重师德建设的同时, 不能忽略了教师的主体性, 教师的心理健康建设十分重要。
(三) 师德建设缺乏明确的评价机制
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和提高, 是我国近些年在高校教师培养方面大力提出的要求。国家有关领导在近几年倡导立德树人, 培养新时期高校优秀教师。但深入到各个高校中, 每个高校的执行力度都不一样, 没有一个统一和明确的评价标准。有的高校在面对学术造假问题时严肃处理, 而有些高校因为没有一个健全的评价体制, 并没有进行相应惩治。前者在某种程度上对学术腐败和造假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 对师德改善有一定的帮助, 但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和量化标准, 让一些想做科研的教师没有参照标准;而后者由于缺乏处罚力度, 使得一些师德水平不高的教师并没有因此受到处罚或警戒, 不利于良好的学术风气和道德水平提高。
三、高职院校教师师德提升对高校成功办学的重要举措和影响
(一) 建立法律约束机制和高职院校学术监督委员会
高职院校成功办学和师德提升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提高, 为了更好的帮助高校教师提高职业道德。除了靠教师本人的职业道德遵守、为人底线约束外, 法制建设是非常有利的手段。目前国家有关机构已经建立了有关学术腐败的惩治措施, 并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范围划定。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 并且按照要求约束自己。除了法律的约束外, 高校本身也要负起责任, 通过建立学术监督委员会, 从源头上就掐断学术不良行为, 为高职院校成功办学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师德提升的目的是更好的推进高职院校的成功办学, 所以我们不能把惩治作为主要目的, 而是通过制度规范化, 使高校教师的师德提高, 这才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
(二) 尊重教师的主体性, 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份子, 除了教书育人外, 还承受着来自家庭、社会、工作单位等多方面的压力。师德建设不能只注重职责和要求, 还要注重关心每一名教师的职业成长和心理健康。只有拥有一份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师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师德提升中。教师要把教学作为一种艺术, 除了完成工作任务, 要想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 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 这需要国家和社会及家人、学生们的支持。现在的学生群体很复杂, 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也不一样, 教师们每天要和不同层次的群体打交道。要想做到全面关心每一名学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够现实。教师本身作为个体也有自己的情绪, 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也受到外界很大影响。所以社会的关怀、学校对教师的培养和鼓励非常重要。
(三) 建立教师职业道德量化评价机制, 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职业道德到底该如何评价, 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不能只靠法律约束或者道德约束, 应该有一个可参照的量化指标, 尤其是我们可以把道德水平纳入到教师职称评定和教师职业晋升当中来。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年轻教师, 深感教学和科研的压力。从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中, 我深刻感受到一个好的导师带出的学生一般也都严谨负责, 所以教师职业道德量化指标当中可以把导师的学生的科研态度也作为考核标准。另外,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法律要求一定要贴合实际, 具有可操作性, 让每个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有法可依, 对国家制定的政策有明确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性。在进行教师职业道德量化时, 要把奖励和惩罚并用。对于师德高尚、认真科研, 并且没有过错的教师提出奖励, 这种奖励要贴合教师的需求, 而不一定必须做出重大贡献, 对于每个独立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提出适合本单位的奖励和处罚措施。通过定期奖励一部分优秀师德标兵, 提高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 让教师真正体会到教书的快乐和科研的乐趣。高职院校要想成功、成名, 离不开高校教师群体师德水平提高。作为默默耕耘的教育工作者, 教师承担着培养祖国未来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我们身为其中的一员, 要把它当做幸福的事情去做, 要把师德提高作为职业生涯规划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自身师德提高, 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毕业生, 使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小康社会建设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凃力, 罗小龙.近五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综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版) , 2011, (05) .
[2]张艳红.加强师德建设应注重教师心理健康[J].考试周刊, 2016, (03) .
[3]靳玉军.教师职业道德提升的实践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 2014, (09) .
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问题分析和建议
教师是铸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人类百花园中的辛勤园丁,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职业道德是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俗。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对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传递、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身心成长。所以, 高校教师仅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 教师不仅要认真教书, 更重要的是用心育人, 因而, 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自己的师德修养, 使自己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用自身的行为、品德去引导、影响每一位学生, 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为年青一代大学生负责到底, 履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 真正意义上做到教师的自我提升与完善。
1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现存问题
1.1 师德认识不全面深刻
高校师德建设从内涵上表现为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伦理、职业技能、职业人格等;从外延上既包括由大学职能衍生出来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在学术活动中的道德、在社会服务中的道德, 也包括由教育活动衍生出来的教师对待职业的道德、对待学生的道德、对待同侪的道德、对待自己的道德。而当今一些教师无法深刻全面认识师德含义, 亦不主动深入学习研究, 仅根据自己的所想所思片面理解, 认为其无关紧要, 将师德培养放在提升教师能力无关紧要的位置, 仅仅做到教书, 而未深刻理解育人。
1.2 专业而不敬业
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本职工作的职责所在及重要性, 仅仅将教师作为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认为只要运用专业知识去备课、完成相应课时量即完成教学任务, 更有甚者, 备课不认真, 照本宣科, 无视学生需求, 不注重个人道德水平培养, 在授课过程中将自己的不良思想传播于学生之中, 严重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此类教师往往认为专业知识过硬便可教授一门课程, 认为知识的学习在于专业水平与技术能力, 而完全忽视师德对年轻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1.3 物质化严重
提高教师待遇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 由此不难看出教师实为一份赚钱不高的职业, 然而在这个话题之下往往有人忽视了教师职业的无私性和神圣性, 从而衍生出日益物质化的氛围, 部分教师不以学生利益为原则, 不把育人工作置于首位, 而是将个人得失摆在首要, 特别是当前处于教师待遇普遍偏低、青年教师生活压力较大的情况下, 部分教师将大把时间和精力投入第二职业, 严重影响了教学及科研质量, 更有甚者, 不顾教师形象, 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 谋取私利, 在学生之中助长了不正之风,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败坏了社会风气。
1.4 不关注学生
在各大高校师资队伍不断扩大的形势下, 青年教师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 然而青年教师虽活力十足却往往缺乏教书及育人经验, 有些人认为对待教学工作只要将课程要求知识传授于学生即可, 而自己应趁年轻之时抓紧时间提升自身学历学位、晋升职称、申报课题等, 将个人利益摆在首位, 无视学生的学习生活, 认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应全部交由学生辅导老师, 完全忽视高校教师在育人工作上的职责, 忽视学生利益。
1.5 教师形象不佳
教师形象是教师群体以外人员或机构对教师的印象和评价, 长久以来, 人们对教师的印象大多是端庄得体, 庄重优雅, 然而, 由于教师队伍的逐渐年轻化、多元化, 许多高校教师在自身衣着上过度追求时尚新潮, 严重者校园内衣着暴露、浓妆艳抹, 课堂上穿戴随意, 不拘小节, 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个人形象, 同时也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形象。有些教师不仅外在形象不佳, 甚至在课堂上不顾教师身份, 言语粗鲁, 传播不当言论, 塑造出恶劣的内在形象。这些行为都有愧于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位。
2 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2.1 严格教师职业道德培训, 加强师德认识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对教师健康人格及高尚品德的形成至关重要,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关键与核心, 提高教师以师德为先的综合素质是不断完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前提, 这同时也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基础。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 持续保持学习的态度, 用最新前沿知识教育、引导学生。高校应尽最大能力为教师提供不断提升的广阔平台, 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养的首要位置并贯穿整个职业生涯。教师培训中应将师德教育重点突出培训, 对于新进青年教师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生涯的第一门必修课, 对于中老年教师则应更加强调保持已有教师素养、淡泊名利, 专心育人;将师德典范, 育人楷模凝聚起来, 形成一直支高素质的优秀教师团队, 并广泛宣传, 形成师德浓厚的育人氛围。
2.2 加强高校教师考核机制中对师德的约束
高校要将师德考核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并至首要位置, 长期以来, 教师考核大多注重学历、外语、工作量、论文等方面, 而师德部分考核常常无法有效落实, 因此, 加强考核机制中对师德的约束刻不容缓, 学校应建立健全一套涵盖专业系统评定、学生家长反馈、教师同事互评、院校监督等方面的完善师德评定机制, 严格考核教师师德, 对师德低下者实行严格的一票否决, 即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干部竞选等教师评定工作均不予通过, 情节严重者应给予相应处分, 对师德突出者设置相应奖励机制, 以此突出师德培养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性, 使广大教师不被利益驱使, 在提升自生素质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2.3 培养高校教师的责任意识, 注重与学生沟通
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责任是必不可少的素质, 这也是职业道德提出的要求, 作为教师, 无论教课与否、专业为何都应时时刻刻保持一份责任心, 对所教课程负责, 对所教学生负责, 对学校负责, 对社会负责, 对国家负责。高校的职责在于为社会输入新鲜血液, 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教师身处其中, 责任之重大, 不容忽视。教师对学生负责最关键点在于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 课堂上要展开充分的专业知识沟通, 时刻掌握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情况, 及时改进授课方法, 对学生专业负责, 在课下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定期与学生开展交流活动, 促进学生对教师角色由课堂师者到课下长者的转变, 逐渐与学生形成情感体验, 对学生思想负责, 在提升学生对教师认同感的同时增加教师成就感。
2.4 注重高校教师礼仪培训, 提升教师形象
礼由心生, 仪由外表, 人的内在素养决定外在的言谈举止及仪容仪表, 教师礼仪是指教师在其工作岗位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高校应注重教师礼仪培训, 使每一位教师做到摆正位置、端正态度、以生为本, 做一名语言规范、形象亲和、态度随和、方式恰当的礼仪型教师。同时, 高校应制定出符合教师形象, 顺应当下审美的高校教师形象标准, 每位教师应对照标准对自身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及时弥补不足。高校可开展教师形象系列赛事, 在提升教师素质同时树立教师在学生、家长及社会中的新形象, 切实做到以身传教, 用良好的教师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
3 结语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教书育人的过程, 不仅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获取专业能力的过程, 更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所肩负的职责不仅仅在于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传授, 育人之任不容小觑。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对学生、对学校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这一素养并非与生俱来, 也非一蹴而就, 这不仅仅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 严格要求自己, 以身作则, 以身传教, 更需要各级部门及广大社会的关注, 在全国上下形成良好的师德氛围, 树立师德典型, 发挥榜样作用, 使每一位教育人意识到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从而提升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罗莹.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浅析[J].高教学刊, 2016.17:201-202.
[2]李晶, 范玉陶, 鲍晓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途径[J].山海经, 2015.10:49-50.
[3]王贝贝, 刘萍.浅析如何提高高校教师基本道德素养[J].才智, 2016.24:28.
[4]别玉娟, 陈珍.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J].读书文摘, 2015.12:86-87.
相关热词搜索: 关于教育理论论文大全 理论 大全 论文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