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国情教育特点,内容

时间:2022-07-14 10:00:04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情教育特点,内容,供大家参考。

国情教育特点,内容

关于国情教育

大多数人将国情教育理解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是紧密相连的。简单地说国情教育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在全面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观点,培养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和报效祖国的意志品质,有人将其简化成为知国、爱国、报国。把国情教育看成是一个线的话,实际上它有三个内涵:第一是了解祖国;第二是在了解祖国的基础上培养爱国情感;第三是在了解祖国和培养爱国情感基础之上还要升华成为实现小康社会、国家富强的报国之志。所以这里也涉及到一些具体的知识、情感和行为志向,所以国情教育是一个全面的内容。

(2)国情教育涉及到国家与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口、资源等多方面的内容。国情教育涉及的内容很丰富,所以此次课标的修改将社会发展的内容全部放到历史课程里,在国情教育的体系下就没有这部分内容了。但是,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是道德教育,特别是基本国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国情教育以爱国主义、民族认同、人文精神、共同理想、可持续发展,以及对世界文明的理解与开放等为重要内容。这一部分内容相对于旧课标明显加强了,这主要有三个影响因素:第一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第二是国际关系的多元化;第三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比如说开放,它是一种国策,但是更主要的它是一种国民心态,它是属于国民基本的基础的心态,所以国情教育内容实际上非常丰富,它不是简单地了解中国历史,不是简单的历史教育,它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当代中国的认知。

(4)国情教育涉及到历史、地理等多门学科,思想品德课重在价值的确立与能力、情感的培养。历史、地理主要是知识,比如说“王安石变法”有哪些内容,哥本哈根在哪,但是思想品德课的重点是价值的确立,能力和情感的培养。

2.国情教育的内容

爱国、爱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初中生国情教育重要内容。

爱国包括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包括知道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理论体系,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关心社会的变化。关于这部分可以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国史、党史,认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这里主要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了解党的基本路线,体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认识、树立共同理想。

(4)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枯燥,离学生很远,学生也不明白,或者也不爱听,学生的兴趣度、接受度都很低。民族团结教育的一个出发点就是对不同价值、不同认知的人的理解和包容,甚至包括对世界、人、民族、信仰和文化都是多样的理解和包容,最后升华到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多民族和平相处的国家。这就回到整个课标的宗旨上,就是让学生通过培养他们评判分析的能力来提高认识,而不是外在强加的。

胡锦涛在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谈到的三件大事,我们完全可以引导孩子讨论,比如第一件大事,中国当时怎么了?不走这条路行不行?再比如,第三件大事——改革开放,中国的强大是从哪里来的?在这里需特别希望提醒老师的是,主流价值固然是好,但如何做得更好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从内心去接受,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拿第一件大事来说,探索的道路艰辛,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制度尚不完善等,我们要给学生这样的一个观念——所有的制度也可能不尽善尽美,重要的是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这里面有两个很重要的方面:一个是我们要实事求是给孩子一个真实的社会和真实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我们只说正面的内容就能起作用,要把整个真实的状况展示出来引导孩子去认识,给孩子一个真实的世界、真实的选择、真实的判断;另一个是这个过程一定不能简单灌输,一定不能是我们把主流价值给孩子说清楚就可以了,需要的是孩子自发的认知的过程,他去理解、去思考、去探讨,最后自己得出结论。

(5)树立志向——“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人发展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自身的发展和为国为民的志向如何有机的统一起来。而这种为国为民的志向基于对党情、对国情、对社会的了解。立志是国情教育的落脚点。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用现代孩子认知和流行的话语和能够接纳的认识事物的方式来重新包装传统。比如说长征,以往一说长征就开始说吃草根、咽树皮、爬雪山、过草地的革命艰难历程,现在的孩子都把爬雪山叫做野外素质拓展。从根本上就对不上号,所以我们要找出长征精神最核心的东西,既为了一种信仰和一种事业,在绝望境地的时候如何战胜自我,从战胜自我出发走出一条路来,这是现代人特别需要的东西,这对当代的青少年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有两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一是要挖掘传统事件当中的现代元素;二是要用青少年习惯的话语和思维方式包装传统。

3.《标准(2011年版)》中国情教育的重点内容

(1)理解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和政策,有可持续发展意识。这部分相比旧课标内容加重了,还提到了计划生育,顺序也提前了。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这些是最基本的国情;另一个是世界潮流,可持续发展是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知道民族方面的知识和指导思想。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识国情、进行国情教育,民族方面的知识和指导思想是必不可少的。

(3)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共同理想和协调发展方针。要了解中国发展的方向,着重了解四个关键词语:第一,小康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认识和内涵不断的丰富。第二,改革开放,我们要实现小康社会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基本的道路。第三,社会建设,包括文化建设、法制建设,这是改革开放遇到问题所必须要采取的措施。第四,科学发展,也就是协调可持续发展。

(4)了解中华文化传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增强与世界对话的意识。这部分内容在原来的基础上表述得更加准确了,也突出了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文化。这里的文化强调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另一个是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包括本民族的传统的文化,也包括现代社会的中国文化的文化价值、文化认同。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接纳,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作为现代人的品质。在这方面也要有更多的创新,因为它是个新课题,新的内容。

(5)了解科教兴国的战略,增强创新意识。这一块内容是国情教育中很重要的内容,也是内容比较多的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让学生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多设计一些互动性强和动手动脑的活动,培养批判性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6)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树立全球观念。这是此次课程标准新增加的部分,中国的发展跟世界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各地,新时期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一定要了解世界趋势,树立全球观念。

从以上的分析介绍中可以看出,国情教育的内容比较多,它也是思想品德课中思想意识形态最浓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担负着原来思想品德教育中政治那部分的任务,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部分内容,特别是前面谈论了解中国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共同理想和科学协调发展的方针,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很大的部分,虽然没有涉及特别多的内容但它的分量却很重,同时它也是一个教育的难点。中学的思想品德课教育在这一部分第一要高度重视,第二要不断创新,争取新的突破。这部分是我们思想品德课重要的功能体现,不能忽视。

2004年使用新课程以后,我们研究更多的是在道德、心理素质教育部分,法制部分偏少,国情部分更是一个弱项。在当前的思想品德课中要认真考虑两个问题,第一个从思想品德课的功能上看,一方面要推动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任何国家的思想教育一定是为政权和政体服务的,为执政党的价值服务的。这两个任务一定是统一的,过去我们过多强调政治属性,政治教育多于对人的发展教育,所以我们疏忽心理,内在的普世教育。改革开放后,在整个的思想品德课的构建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注意把人的全面发展凸显出来,我们把课程的名字都改了,把思想政治课改成思想品德课,我们开始逐渐去接受全世界人类共同的价值,道德价值。但是实际上,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很重要,不能疏忽任何一部分,不能矫枉过正。强调国情教育是因为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尤其是现在全世界意识形态复杂的斗争中,我们实际上面临着挑战,如果学校不进行制度和制度价值的有效教育,这是很危险的。所以必须重视这部分内容,必须努力创新。第二个问题是过去的国情教育比较枯燥,存在很多问题,这些弊端今天必须改变。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这样一种制度,一种抽象的好的价值,变成孩子自我发展的一种认知需求,通过他自己的认知、思考、追寻、探讨来接纳这种东西,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和创新应该进一步加强。国情教育不能强加给学生,一定要让学生有个探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去引导他。当然不可能强求对整个体制的完整性都去探讨,时间和课程都是不够的,但可以提出部分内容,经过部分内容的研讨、学习,推而广之。

相关热词搜索: 党史国情教育总结 国情 内容 教育

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