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关于党的二十大广播稿200字13篇

时间:2022-05-22 17:55:02  阅读:

关于党的二十大广播稿200字13篇

关于党的二十大广播稿200字篇1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江苏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江苏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伟大征程.上谱写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江苏篇章,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了江苏贡献。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历史总是相联系、不可割裂的,今天的江苏由昨天的江苏而来,又向着明天的江苏而去。今天的成绩,是为明天更大的辉煌奠定基础。、,永远奋斗、方得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江苏人民一定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不断开创“强富美高”新江苏更加美好的未来,谱写江苏党史更加辉煌的新篇章,为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于党的二十大广播稿200字篇2

  经过全会决议的内容解读,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党的百年历程,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创造了无数奇迹的过程,党一直是年轻、充满活力的,因为在历史的每个重要瞬间,我们党的矢志初心从未改变;也更加深刻体会到,这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及时、有效、深度、理智客观地总结分析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无疑是明智举动,是郑重的历史性、战略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体现了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继往开来的自信和担当。

  通过学习,我也更加明确身为共产党员,自己肩头理应担负的重任。目前,公司正处于科改转型的关键期,集团公司也在推进云改数转的战略布局,我们面对的未来空间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我将继续提升理论水平,以“十个坚持”为指导思想,从小我入手,紧跟数字化发展步伐,紧跟集团和公司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思路,多承担一份压力、多发挥一份光亮,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参与到集团云改数转战略工程中去,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与团队谋发展、共成长。

关于党的二十大广播稿200字篇3

  伟大时刻,庄严自豪,今天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大会之后,感慨良多。风雨百年,以史为鉴,过去的100年,伟大的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信赖,永葆斗志风华无限。盛世华章,扬帆启航,在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抓实干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再创佳绩!

关于党的二十大广播稿200字篇4

  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我们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程。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集中体现在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永远值得自豪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人民永远值得铭记的伟大成就。

  经过10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伟大成就集中体现在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要理解这一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要求党和人民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面向未来,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毛泽东同志曾把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比作万里长征,指出新中国成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到今天,我们又走完了第二步、第三步。展望未来,还要坚定地迈出第四步、第五步以至更多、更大的步伐。为此,党中央领导人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豪,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因此,我们党隆重庆祝建党100周年,其要旨既是为了继往,更是为了开来。

  党的历程全面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对全党深入贯彻群众路线提出新的要求。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中。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宣传引导群众、真诚服务群众,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的好事实事,着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要紧紧依靠群众,把群众实践创造作为推进工作的源头活水,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使精神文明建设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要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增进群众感情、树立大众情怀,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着眼于继往开来,我国过去_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信心、砥砺勇气,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此,我们只有牢记并坚定不移,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我们要继续以新的伟大实践书写未来美好新篇章,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于党的二十大广播稿200字篇5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具有重大意义。过去100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作为本科生党员,要在学习全会精神中不断提升和凝聚专业知识的智慧与力量,心怀“国之大者”,以非常高的自我要求不断强化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学习实践中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成果转化为学习动力,坚守党员的初心,践行好四个服务新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在实际行动中具体可以表现为,认真学习专业课知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百年奋斗史,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每一个历史决议,都预示着党进一步成熟,也预示着党的事业将迎来新的辉煌。经过本次的专题学习,学院本科生党员深刻领会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并从中不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关于党的二十大广播稿200字篇6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第三个历史决议,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发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通过学习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段治文教授的直播讲座,我对此决议有了更深的认识。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决议的七个部分分别回溯了建党以来四大历史阶段的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回顾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13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的五大历史意义与十条历史经验。决议最后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教师,我们要积极学习过去的经验,无愧当今的使命担当,教书育人,做好本职工作,助力国家文化建设。如“决议”中所述,百年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

  然而目前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国外的一些意识形态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逐渐增大,新一代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批判意识增强,纪律意识、集体意识相对薄弱,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一味地挑战权威。此时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素养,深入理解学生的想法,并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是非观。

  尤其是英语教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也要提醒学生对语言背后的文化价值有一定的警觉,对待不同文化要有甄别的意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挖掘我国的文化瑰宝,增强文化自信,并利用语言这一工具向外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

  另外,作为班主任,在配合学校开展各项寓教于乐的活动时,我从学生的反馈中感受到了活动的意义。如传统文化节中演绎“中国精神”的小剧场、相关的演讲比赛等,都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建党百年以来的重要人物故事,深入理解不朽的中国精神。

  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一线教师应担起自己肩头的重担,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关于党的二十大广播稿200字篇7

  7月1日,我有幸作为xx报的报道团队成员之一,在天安门广场现场见证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重要时刻。

  当合唱团空灵的歌声“唱支山歌给党听”在天安门广场响起,当现场7万多人起立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当飞机编队悬挂巨幅旗帜飞过城市上空,当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与欢呼声回应着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我的心被一股穿越时空的力量不断地冲击着,那是信仰的力量。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就矗立在广场中央,我不由自主地默念起在中学课本中就读过的碑文: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石库门到天安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名字,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历史画面,我仿佛看到一条河流从发源到壮大,一粒种子从发芽到开花。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只要有了信仰的力量,团结的力量,代代接力,就能在时间的长河里成就伟大的事业,留下永恒的精神财富。

关于党的二十大广播稿200字篇8

  一、《决议》彰显中国共产党的理性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哲学议题。从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提出的“认识你自己”的人类永恒命题到马克思主义视域中“全人类解放”的价值主题,逐步揭示了认识的主体结构从单一个体上升至群体和阶级,实现了从个体的自我意识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结构性转变。《决议》的内容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集中体现了一个政党的自我认识,表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自我认识发展到了一个更为理性的高度。

  在探究中国共产党人的自我认识能力之前,首先需要厘清社会个体的自我认识问题。在人类个体的生命进程中,自我认识问题至关重要。人的所有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共情能力、道德公信力等都通过人的自我意识反映与体现出来。人需要认识自己,这是人的内在诉求和本质规定。纵观整个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经历了三种形态:直观领悟性认识、反思抽象性认识和辩证具体性认识。直观领悟性认识生发于古希腊之前,这一时期生产力的极度低下致使人们主要停留于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的层面,无暇顾及对人生意义的探寻。反思抽象性认识发生在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哲学家苏格拉底用镌刻在希腊德尔菲神庙前的一条箴言启迪人们:“人啊,要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将“认识你自己”作为哲学原则,把人看作是理性的思维主体,要求并鼓励人们去发现人之共同和普遍的本质。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重要命题,认为“我在”的证明和确认关键在于“我思”,推进了人类对自身的反思抽象性认识,也促使西方哲学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德国古典哲学时期,“自我认识”这一命题又在思辨哲学的浸染下发展至道德和理性层面。从费希特的“自我意识”到康德的“主体性道德哲学”,再到黑格尔提出“相互承认的自我意识”,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反思抽象性认识的理论内涵。马克思在扬弃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将对人的反思抽象性认识发展到辩证具体性认识。马克思指出:“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他将认识视域从“抽象的人”和“自我意识”转向“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实践活动,从人的现实存在方式出发探究新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制度建设。马克思已然将个体的自我意识上升到群体的自我意识,实现了从个体意识到无产阶级意识的主体结构转换。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引领下,主动探索并掌握了无产阶级的主体意识理论,将个体的自我意识融入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以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助推自身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人民群众主体意识的锻造表征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实践中逐步形成理性的“自我认识”,在时代变化中具有历史主动精神,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辩证具体性认识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进程中形塑了愈加理性自我认识,这在《决议》中得以充分彰显。一个阶级、一个组织、一个政党的发展需要自我认识,只有达到总体性、本质性以及规律性认识的高度,才能实现理性的自我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自我认识能力不断增强,愈加理性地反思和认识自己,用理论智识与实践智慧引领中国社会发展并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决议》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其中重点突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决议》展现了作为世界大党的中国共产党看待历史、阐释历史、评价历史的智慧,展现了一个世界大党应有的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和历史担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性时刻召开:从党自身发展的维度看,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从民族发展的维度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从世界发展的维度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特殊历史阶段颁布的《决议》更加清楚地明确了百年大党奋斗前行的新方位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坐标,集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愈加理性的自我认识。

  《决议》的内容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以大历史观为前提的,历史意识中的“历史”是大历史观中的“历史”,是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化和从现在到未来的发展的有机统一,这在《决议》中具有鲜明的表现。《决议》全面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带领下进一步明确方向、坚定信心、攻坚克难,进而为党的二十大的顺利召开做好前期动员和准备工作。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阶段的重要决议,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问题。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决议》体现出鲜明的未来导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根本方向和战略目标。《决议》承前启后,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总结一百年来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布局谋篇,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加强自我认识、将内在的历史意识转化为促进自身不断成长为世界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准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共产党执政规律,并将遵循客观历史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在把握理性自我认识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又以新的伟大实践成果促进党的自我认识的提升和深化。《决议》全面总结和凝练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成就与历史经验,这不仅成为党和人民立足新时代、奋战新征程、赢得新胜利的基本遵循,而且昭示出党始终秉持着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传承与创新精神,充分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意识与历史自觉,更加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坚守大历史观的基础上对理性自我认识的进一步强化,并在总结以往经验成就中立足当下社会以及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中走向美好未来。

  历史证明,只有真正从总体性上把握自我本质,才能实现理性的自我认识。《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在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展望未来中国发展前景,显现出深刻的历史意识。通过领悟《决议》内容,我们能够愈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历史思维、把握历史规律、辨析历史方位、判断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的自觉,正是这种自觉的历史意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的认识达到了崭新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自我反思、自我革新的基础上进入了更为理性、更加成熟的自觉发展阶段。

  二、《决议》凝聚改革发展的共同意志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铸就了团结奋进的精神谱系,达成了广泛自觉的理论共识。党从过去成功的实践经验中凝练出发展规律,又将发展规律上升为科学理论,形成了伟大的《决议》精神,实现了理性的自我认识。在理性的自我认识基础上,要进一步将“科学理论”和奋斗精神内化为推动历史前进的社会合力,凝聚成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共同意志。

  在哲学史上,“共同意志”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欧洲的中世纪时期,由于受到宗教和神学的影响,对有关“意志”问题的讨论通常涉及神学。在神学视角下,人的种种意志被视为神或是上帝赋予人的权利。神授权于人,人由此拥有智慧、意志和自由的行动。直至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形成和发展阶段,“意志”逐渐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开始展露出其原有的思想本意,即一种纯粹的心理活动,但这种心理被逐渐运用于早期政治国家的建构之中,最后演变为一种政治概念。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著名的社会契约理论中提出并论证了“共同意志”(General Will),有时也译为“公意”或“普遍意志”,这一概念作为卢梭政治思想的核心历来备受关注并引发了诸多争议,对它的不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卢梭政治思想的定位。作为启蒙时代的哲学思想,卢梭的“共同意志”理论为现代国家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他认为:“只有公意才能按照国家成立的目的即共同的福祉来指导国家的各种力量,因为,虽说由于个人利益的冲突使社会的建立成为必需,但只有靠这些个人的利益达成一致,才使社会的建立成为可能。”卢梭提出的“共同意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时代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社会盛行的特权主义和个人主义起到了规制作用,但其本质是为了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个人、大众与政府之间的制衡。在当今社会,“共同意志”实现了从政治学概念到民法学概念的演变,展现了集体诉求和大众意见。

  中国共产党人基于理性自我认识凝聚的共同意志,体现的是全国各族人民、全中国上下统一的价值共识,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不断凝聚的集体意识。与卢梭提出“共同意志”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内涵不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凝聚的共同意志体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的共同呼声。人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中,在亲自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奋斗目标的征程中表达自身意愿,并在共同理想目标、共同价值观念以及统一行动意念的支配下形成共同意志。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铸就的伟大精神、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集体智慧汇聚而成的巨大合力,都是共同意志在新时代中国的生动展现。

  共同意志首先体现为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构成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主线。中国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结果,其中不断汇聚的精神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兴,党无精神不强。生发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中的精神伟力应当被深刻感悟、接续传承和发扬光大。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中铸就了伟大精神谱系,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与理论结晶。概括来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始于对人民立场的坚守、源于对伟大梦想的追求、基于对伟大斗争的认知、成于对伟大事业的实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所凝聚的精神伟力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前仆后继、奋勇前行而不断续写的历史荣光,应当加强对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精神重大意义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奋斗精神既是一种价值指引,也是一种实践力量,并且这种百年奋斗精神必将历经岁月的打磨而历久弥新,能够持续为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思想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前进的力量首先是一种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是一种广泛自觉的思想共识,是共同意志的重要体现。一百年来,在艰苦奋斗中铸就的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现实表征,也是党带领人民不断形成和凝聚的共同意志的彰显。

  新时代中国的发展需要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集体智慧,形成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合力。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如何实现奋斗目标、完成历史使命以及保证未来能够继续成功的现实问题,需要全体人民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合力。如何理解合力,这是在谈论历史交替、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等问题时所涉及的历史动力问题,应该从历史哲学维度阐释合力之于历史进步的价值意蕴。恩格斯在论及社会历史发展时曾提出著名的“合力论”,他认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恩格斯阐明了历史及其发展动力的问题:历史不过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历史,并且人在创造历史进程中生成的合力构成了历史进步的动力。推动历史进程的合力是在整合每个个体的行动力量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合力促使人类历史朝向统一的目标前进。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在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遵循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依靠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力论”的发展模式。在推进党的伟大建设事业中,在力争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中,要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社会合力。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用《决议》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增强斗志。在党的理性自我认识基础上,真正营造人心思强、人心思干、人心思进的团结氛围,凝聚全党全国的集体智慧、凝聚创新开放的精神动力、凝聚改革发展的共同意志,努力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确保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向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面临着世所罕见的艰巨任务和复杂环境。在当代中国,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发展大势紧密相连,个人的利益也与集体利益相互交织、彼此促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充分实现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的有序发展。党和国家的发展与个人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相互交织,唯有在实现党的理性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在全国上下、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凝聚改革发展的共同意志,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合力,才能战胜来自国际社会和国内发展的各种压力和挑战,把握好重要的关键节点和历史机遇,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迈进。

  三、以《决议》精神涵养实践行动

  《决议》深刻体现了党的理性自我认识以及在全国上下凝聚的共同意志。我们要坚持领悟《决议》精神与涵养实践行动相统一,不仅要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挖掘《决议》背后的学理内涵,更要在实践行动中践行《决议》精神。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有效传播《决议》精神、引领大学生将党的理性自我认识与共同意志转化为实践行为的主战场。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要明确自身的使命责任、树立正确的价值立场,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导大学生结合自身成长感悟《决议》精神、以《决议》精神涵养实践行动。

  其一,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使命来看,应勇于自我革命、提升理论自觉,把握历史主动、强化使命担当。《决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门课程“不仅要在狭义上形成意识形态领导权,更要在广义上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和共同意志”。国家、社会的历史性实践及其重大转折客观上造就了新时代思政课不同于专业课,也不同于以往时期思政课的所特有的研究任务。在肩负铸魂育人、担当历史使命的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人生也将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展开,这对思政课教师也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

  思政课教师要勇于自我革命,提升理论自觉。《决议》在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中提出了“坚持自我革命”的重要经验。“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永葆生机、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同样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政课教师必须树立的重要精神。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思政课教师在强化学生思想建设与价值引领的同时,也应该驻足反思,从时代发展和理论学习中汲取自身成长的精神动力,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在深刻认识党百年奋斗精神的基础上,站稳政治立场、厚植家国情怀、革新思维认知、树立大历史观、形塑高尚人格,在不断的自我革命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与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政课教师应该从党的百年奋斗史、革命先辈的言行和事迹中汲取力量,强化“坚持自我革命”的主体自觉,从而增强“舍我其谁”的革命担当和自觉意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握历史主动,担当历史使命。《决议》提到,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把握了历史主动,开辟了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应该把握历史主动,将《决议》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这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理论任务,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思政课教师的历史使命。思政课教师理应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涵养历史思维、运用历史经验、提升自我意识、汇聚共同力量,形成诠释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以及中国智慧的理论自觉,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进一步传播到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中。

  其二,从思政课教师的立场来看,要开阔理论视野,提升思想格局。思政课教师应当具备将共同意志自觉转化为实践力量的意识,坚定用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奋斗精神教育、感化和激励学生,立足于党的理性自我认识,致力于把共同意志转化为青年学生的实践动能。当前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不断演变的世界格局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及其所代表的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愈加复杂且多变。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思政课教师应当树立国际视野、增强大局意识,提高全局思维能力。

  思政课教师要开阔理论视野。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些年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党面临形势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肩负任务的繁重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史所罕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局势、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新局面,思政课教师首先应当提高理论站位、以总览全局的理论视野把握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定位,明晰中国道路“从哪里来、处于哪里、通往何处”的历史发展逻辑;其次,应当立足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讲授思政课,在讲授过程中应紧密结合中国发展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国际整体发展形势,力求在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理论视野中讲懂、讲好、讲透思政课,这有助于学生在总体了解世界发展大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思政课教师要提升思想格局。面对新的时代考验和发展要求,思政课教师应不断变革、优化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决议》指出:“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在将《决议》精神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应在全面、深刻以及系统地把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前提下,变革教学思维、构思授课理路、创新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形式,即在更为宏观的视域下开拓理论学习和课堂讲授的新格局。以《决议》精神为指导,革新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则是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性自我认识和共同意志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行为,这是对思政课教师理论功底是否扎实、对《决议》精神把握是否透彻的重大考验,也体现了在新的时代格局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的辩证方法论。思政课教师担负着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应当主动进行自我革命、坚持与时俱进,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对《决议》精神的解读要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结合整个人类历史朝向人类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世界历史的发展格局,在守正创新中开展思政课教学实践。

  其三,从思政课教师授课的方法来看,要注重提高《决议》精神融入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提升青年学生实践感悟的有效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后,理论界掀起了学习和研究阐释《决议》精神的热潮,但就结合青年学生的实际而言,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部分学生感觉“国家大事”离自己很远,他们只是学习内容、听听专家学者的解读;部分学生认为自身境界同伟大、高尚的榜样之间存在差距而产生远离心理。思政课教师如何向学生讲授《决议》精神,如何将《决议》精神高质量地融入思政课课程教学,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如何找寻党的伟大精神和实现学生个人价值的连接点,值得我们深思。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主要应从理论阐释和实践感悟两方面着手,实现理论阐释与实践引领的有机统一。

  在理论阐释上,要把《决议》精神贯通式地融入思政课课程教学。《决议》的内容博大精深、立意高远,但在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更要注重方式方法,不能孤立地、机械地给学生灌输《决议》内容,要将《决议》精神贯通式融入。贯通式融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决议》精神与“七一”讲话精神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起来,探索《决议》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结合点,并围绕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二是把《决议》精神与思政课教材内容贯通起来,实现《决议》精神与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在把握和立足教材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合理把握《决议》精神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三是把《决议》精神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通起来,思政课教师要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其与《决议》内容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和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也应探索不同的授课方式,如专题式教学,将《决议》的某一部分内容与教材内容重点结合,在讲清、讲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决议》内容,让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论来源和发展脉络有更清晰和深入的把握。

  在实践感悟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以及奋斗精神具体凝结成了万千故事和生动素材,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抓住现实内容,让万千故事走进课堂、把鲜活素材融入课堂,以感人事迹教化学生,用丰富、生动、鲜活的教学内容激励学生养成健全人格。要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来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及其所蕴含的伟大精神力量,引导学生以史为鉴,提升实践感悟力;要帮助学生在个人成长的实践中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奋斗的实践中;应当优化体制机制,为学生投入实践、克服学习生活中的现实困难创造条件,从而让学生从自身成长中体会到党和国家的真切关怀,真正做到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大潮。

  《决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性自我认识与共同意志凝聚,是百年来党在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伟大历程中不断总结和升华的智慧结晶,也是继续指引我们走向伟大成功和美好社会的精神支柱,更是新时代融入思政课教学和涵养当代大学生实践行动的生动教材。学习、领悟《决议》精神,我们应当胸怀崇敬之情回望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经验规律,满怀自信地展望中华民族未来复兴之路,以振奋昂扬的精神士气担负历史使命;应当在重视历史、研究历史以及借鉴历史中,形成反思以往历程、把握今天时代、开创美好未来的思想智识。将《决议》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既是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奋斗精神和历史意识的重要理论前提,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党的理性自我认识,将中华民族凝聚的伟大合力和共同意志转化为大学生实践行动的关键所在。以哲学视角透视《决议》背后的学理智慧,以实践教学践行《决议》精神的核心要义,能够为新时代更好地开展思政课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于党的二十大广播稿200字篇9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十九届六中全体会议于11月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总结了我党百年历程创造的四方面伟大成就;百年奋斗带来四方面的伟大改变;从三方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回答了两个重要问题: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忠实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使近代一百多年饱受奴役和欺凌的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使具有五百多年历史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开辟出成功道路,使新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新时代,新征程,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的新的赶考之路,作为党员教师的我们,如何自觉牢记初心和使命,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交出满意的答卷?

  一、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需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只有爱学生、懂学生、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新疆部实行导师制已经许多年,在实践过程中我认为做好学生的人生引路人是至关重要的。小凡是我的语文课代表,平时只要让他坐下来学习就心情烦躁,静不下心。只要是活动,他就积极参加,一人参加了多个部门的工作,有时课余时间根本找不到人。邻班的小舞台演出,他友情出演了四个节目。这其实是一种“学习逃避症”的状态。面对这样的学生,如何引导?我先帮助他寻找成就感,二是让他制定明确可行的目标进行阶段性实施,并指导他及时修正目标。虽然引导的时间不长,但他的进步证明是有成效的。教师的工作无需轰轰烈烈,只求点点滴滴。教育不仅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只有心贴心、面对面、实打实地为学生服务好,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幸福感、满意度,学生才能把老师、把学校、把民族、把国家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激发出学生昂扬向上的内在潜能,为民族复兴、国家兴旺贡献出全部力量。

  二、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需保持教育的热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特别是处内高班教育的我们,更是责任重大。如果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张纤尘不染的白纸,那作为教师的我们无疑参与拟定了孩子们一生的心中蓝图。胡适曾说过,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消考察三件事,而第一件事就是看他们怎样对待孩子。教育家朱永新先生也曾毫不客气地说:“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是危险的职业,伟人与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随着教育的飞速发展,新的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学科的新课改已第三个年头,尽管是一名老教师,但新课改告诉我:备课是老师再学习的过程,针对不同届的学生呈现不同的问题,针对高考的未来需求,必须及时更新内存的知识以供学生的求知所需,必须搭建平台使优秀的学生更优秀……应对新课改的挑战,针对教学的现实,保持教学的热情,做到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时刻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水不僵化、不偏执,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器而变。“坚冰销尽还成水,本自无形何足伤”。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就要如水般始终顺势灵动,生机无限。当好拼搏实干的赶路人,才能砥砺奋进、行稳致远,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

关于党的二十大广播稿200字篇10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总结过去、开辟未来。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使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真正实现了人民民主,国家从一穷二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落后的农业国演进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百年党史用事实证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在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坚持这一信仰与信念,听从党中央牢记使命、继续奋斗的进军号令,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发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腾出更多精力到一线、到现场解决实际问题,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动力。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如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我们切实用好党的历史这一“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不断提高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能力和本领,不畏惧任何风险,不困惑任何干扰,就一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在新时代开拓前进。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关于党的二十大广播稿200字篇11

  每每想到七月,总有一番独特的风景。江南,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南湖上的一叶小船,承载了一份特殊的使命。然而就在这烟雨江南,水波轻漾的南湖,12双手翻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诞生。它宛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点亮了中国人民前行的道路。

  鲜红的旗帜上一把镰刀和铁锤似的图案——便是党的旗帜。它凝聚了多少人的鲜血与汗水,多少中国人民铿锵的誓言。

  回眸党的历程,它是艰辛的,是坎坷不平的。同样是时光的道路,那段光阴却是洒满了鲜血。

  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铁索桥锁链支支吾吾的声响,言说着往日的艰辛;十五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狰狞的面孔,寒光闪闪的刀,他坚毅地喊出:“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还有监狱中的叶挺,尽管敌人百般诱惑,他却轻蔑地说:“人的身躯怎么能从狗洞中爬出!”

  多少像他们一样的华夏儿女,为了争取民族的自由和人民的解放,抛却头颅,洒尽鲜血,奏响了一曲曲英雄凯歌!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那些峥嵘的记忆,怎么会忘怀,恍若已经深深的铭刻在脑海中,永不褪去。

  有人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8年的浴血奋战,1949年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横空出世,东方的雄鸡,开始惊天震地。而今天,中华民族燃烧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复兴之梦,获得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而这一切,如果没有党的诞生,那么也就不会出现,甚至说,中国这颗明珠,还被层层烟雾所覆盖。

  所以,请记住党的历程,将党铭记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在不久的将来,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

关于党的二十大广播稿200字篇12

  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七.一五分共”(国民革命时期1921.7.—1927.7.)

  从重庆谈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10.)

  从“大跃进”到“八字方针”制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1957.—1965.)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从三中会全召开,经过十九大,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今天,共产党已发展成为有上千万党员,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大国。像战争年代一样,在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共产党不愧为我们事业的中流砥柱。

关于党的二十大广播稿200字篇13

  20xx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X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是在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两个xx周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坚决拥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党中央有核心、全党有核心,党才有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厚人民情怀、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发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众望所归、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坚定拥护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全党就有定盘星,全国人民就有主心骨,中华“复兴”号巨轮就有掌舵者,面对惊涛骇浪我们就能够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坚决拥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拥有科学理论的政党,才拥有真理的力量;科学理论指导的事业,才拥有光明前途。xx周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在同各种政治力量和困难挑战的较量中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我们党就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进互动的复杂条件下,坚持正确前进方向,乘风破浪不迷航;就能始终把握发展规律,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谋划事业发展、应对风险挑战,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坚决拥护“十个坚持”并继续坚持和发展。全会提出,xx周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十个坚持”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统一体,深刻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这些经验饱含着成功和失败,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实践的产物,历史奋斗的结晶,是历史规律的昭示,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初心使命放心上,忠诚担当扛在肩。贯彻落实十九届X中X会精神,就是要深刻把握精神实质,统一思想行动,以奋斗创造历史,用实干成就未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保持战略定力、锚定战略目标,牢记“国之大者”,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意志本领,忠实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贡献公安力量。

相关热词搜索: 二十 广播稿 关于党的广播稿200字 党史广播稿200字左右 20字广播稿大全 建党广播稿200字 广播稿五十篇200字 爱党爱国广播稿200字 广播稿200字党史 有关党史的广播稿200字 关于党史的广播稿200字 歌颂党的广播稿200字

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