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宣传工作是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组织机构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通过宣传可以有效地传递信息、塑造形象、提升声誉,对于发展、推广和营销所需事物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宣传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整改,将影响到宣传效果和公众对组织的认知。以下将结合实际列举几个常见问题。
1.缺乏战略思考和规划:许多组织在进行宣传活动时常常缺乏长远的战略思考和规划。他们往往只专注于短期利益,忙于应付眼前的事务而忽视了战略方向。因此,在没有明确目标和计划的情况下,他们的宣传活动显得零散无序,难以产生较大影响力。
2.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一些组织在进行宣传时存在着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有些内容过于深奥专业化,无法被普通公众接受与理解;有些内容则过于浅显,缺乏专业性和可信度。这种情况不仅会导致宣传效果欠佳,还可能破坏组织在公众中的形象。
3.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许多组织在进行宣传活动时缺乏对目标受众的深入了解和精确定位。他们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用同样的宣传手段和语言来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导致信息无法准确传达,无法引起受众的共鸣和兴趣。
4.宣传媒体选择不当:有些组织在宣传工作中只关注某一或几种媒体渠道,忽视了其他可能有效的传播平台。这种选择不当常常会导致信息单一化、覆盖面狭窄化,限制了组织与目标受众之间沟通与互动的机会。
5.宣传工作缺乏监测与评估:许多组织在完成宣传任务后便束之高阁,缺少对宣传成效进行监测与评估的机制。这使得他们无法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策略并进行
优化改进。缺乏监测与评估也意味着他们无法了解受众对宣传活动的反馈,从而难以进行精准的宣传。
二、宣传工作整改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组织需要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以提升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整改策略。
1.制定明确的宣传战略计划:组织在进行宣传活动之前,应当制定明确的宣传战略计划。这包括明确目标、确定目标受众、制定合适的推广渠道和媒体选择,并设定相应的时间表和预算。通过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宣传活动,能够提高宣传效果和落地效果。
2.提升内容质量与可信度:组织应该注重提升宣传内容的质量与可信度。要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特点,选择相应深度和难易程度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在发布内容之前进行审查和核实,确保信息真实可靠。此外,还可以通过邀请专业人士撰写或参与审查来提高行业性和专业性。
3.精准定位目标受众:组织需要深入了解受众需求和心理,进行精准定位。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用户画像等方式,获取关于受众特征和兴趣爱好的信息,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宣传策略。个性化宣传可以更好地引起受众的共鸣和兴趣,提高宣传效果。
4.多元化媒体选择:为了达到最大程度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组织应当选择多种适合的媒体平台进行宣传。除了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渠道拓展宣传范围。多元化的媒体选择能够满足不同受众口味和接触习惯,提高信息传播效果。
5.建立监测与评估机制:组织应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监测与评估机制来监控宣传活动成果。通过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进行定期报告,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案。同时,利用各种反馈渠道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受众对宣传活动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宣传策略。
综上所述,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战略规划不足、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宣传媒体选择不当以及监测与评估机制缺失。为了整改这些问题,组织应当制定明确的宣传战略计划,提升内容质量与可信度,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多元化选择媒体平台,并建立监测与评估机制。只有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才能使宣传工作真正发挥其效应,提升组织形象和认知度。
基层宣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建议
基层宣传是指在社区、乡村等基层单位中进行的宣传活动。它是传播政府的政策、宣传党的指导思想,普及社会知识、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宣传存在着许多问题。
问题一:宣传形式陈旧单一,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许多基层宣传仍停留在口号、横幅和传单等形式上,缺乏创意和互动性,无法激发群众积极性。
问题二:宣传对象不明确,群众缺乏参与感。许多基层宣传仅是对群众单向灌输,缺乏与群众的互动和参与,导致群众对宣传内容缺乏认同感和信任感。
问题三:宣传口径单一,缺乏多元化的需求反馈。基层宣传过于“政策导向”,缺乏对社会民生热点问题的关注,忽视了群众的诉求和需求。虽然有时候它会根据群众的反馈修改策略,但是响应速度往往不够敏捷。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措施一:创新宣传形式,提高吸引力和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互动性、通过社交媒体和平台向群众传达信息等方式,来提高基层宣传的形式。
措施二:强化群众参与感,使宣传更加接地气。宣传要把群众的诉求和需求放在首位,为群众提供便利,增强群众的参与感
和认同感。例如,围绕群众关心的话题,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将民意调研和反馈制度作为基层宣传的常规做法;并成立专门的工作组维护群众反映的问题。
措施三:建立宣传反馈机制,强化敏捷性。基层宣传对舆情的反应不够及时和敏捷,需要引入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全面、及时的宣传监测平台和反馈机制。同时,能够及时改进和调整宣传战略。
综上所述,基层宣传的问题不可避免。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措施的实施。围绕创新、共享等核心价值观,优化宣传形式,并注重群众的参与体验,设立反馈机制,从而使基层宣传更加健康和有效。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宣传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是政府传达信息和政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和参与社会建设的有力手段。然而,基层宣传的一些不足仍需改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和民众需求。
一、宣传形式陈旧,缺少吸引力和说服力
许多基层宣传仍停留在口号、横幅和传单等形式上,缺乏创意和互动性,难以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兴趣。与此同时,一些低质量的宣传物品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也不能起到预期的宣传效果。由于宣传形式的陈旧性和单一性,宣传内容显得生硬、模式化,容易引起群众的反感。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针对宣传形式不够新颖等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加互动性,让受众参与其中,打造基层宣传自媒体的互动社区,让宣传更加便捷。同时,也可以开发一些VR技术,打造高科技的宣传场所,让人们更加享受和参与宣传。另外,可以采用社交媒体等新型渠道,让广大群众更好地接收到内容。
二、宣传对象不明确
许多基层宣传仅是对群众单向灌输,缺乏与群众的互动和参与感,导致群众对宣传内容缺乏认可感和信任感。这样的宣传方式不利于群众的积极参与,也不能够建立有效的互联关系。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基层宣传应该更加关注群众的需求,在宣传中加强沟通,与群众进行互动,将群众的意见纳入到宣传中。同时,也应积极借助社会化媒介,增强琐事性宣传,让群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宣传。还可以在社区以及乡村居民楼等公共场所增设多媒体展台或板块,价格适中,让群众了解政策的同时也能参与。
三、宣传口径单一,缺乏多元化的需求反馈
基层宣传过于“政策导向”,缺乏对社会民生热点问题的关注,忽视了群众的诉求和需求。虽然稀微有时候它会根据群众的反馈修改策略,但是响应速度往往不够敏捷,缺少及时和针对性的反馈。这就导致了宣传距离群众越来越远。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重视反馈,及时更新宣传内容和风格,进而提高民众的审美水平。同时,建立社区和基层文化艺术中心,以及相应的项目,充分发挥民间的积极性,利用社会资源打造社区文化品牌,让人们更加实现自我价值的体验。
总之,基层宣传在社会建设中担任重要角色,其发展需要注重群众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和方法,更新内容,适时更新口径,建立良好的互联关系,让宣传更加接地气,更好地担起为民服务的使命。
普法宣传工作存在的不足
普法宣传工作存在的不足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党中央强调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依法治国方略,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厉行法律的信心和决心。如何加强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实效,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打牢依法治国的基础?这是需要不断深入探讨的课题。笔者在基层工作的实践中,归纳了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和思考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下一步搞好基层法治宣传教育的对策。
一、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法制宣传教育从1985年开始,至今已31年。经过30多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的深入开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舆论氛围已基本形成,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各级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办案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是,当前基层法制宣传教育任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部分领导认识不高、重视不够
部分领导干部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少数
干部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看成是软任务,存在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心理倾向等问题。重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和形式上,没有落在实处。
(二)保障措施不力
法制宣传教育点多面广,教育对象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地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到位,相关部门工作联动不够,没有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影响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
(三)宣传流于形式
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手段相对落后。在法制宣传教育中普遍存在形式主义的做法,部分地方每年组织一次法制宣传教育考试,试卷后面附着标准答案,法制宣传教育就是发张卷子、做做样子。这样的法制宣传教育,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实际难以产生实效。
(四)针对性不强
当前,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已从单纯了解一般法律知识向了解、掌握维权途径、诉讼知识等多层次需求转变。而法制宣传教育的目标普遍定位于干部和群众知法、守法,忽视引导其树立现代法治理念和如何依法维权等。法制宣传教育内容普遍针对性不强,法制宣传教育学用脱节。
(五)评价体系不科学
多年来,一些地方法制宣传教育效果的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一般都是按照自上而下的一套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基本是领导如何重视、建立了
几个制度、开了几次会、发了几份材料、张贴了几幅标语,接受了几次咨询、办了几期培训班。而不是考察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与效果是否有机统一,人治观念是否转变为法治观念,教育对象崇尚法律、运用法律、遵守法律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存在上述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受部分基层领导不重视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
部分领导对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够,思想重视不够,认为法制宣传教育是软任务,是务虚不务实,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可有可无,不搞也不会出大问题。因而工作中走过场、搞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缺乏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长期埋头苦干的精神,致使工作开展不平衡。
(二)受我国长期人治思想的影响
由于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受封建专治独裁观念的侵蚀危害,少数部门和领导人治思想根深蒂固,唯我独尊,执法时不顾法律法规的规定,一切按个人意愿办事,哪个官大哪个说了算,致使普法学用不能结合,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脱节。
(三)受经济发展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我国区域差异大,特别是许多边远落后地区,政府财力有限,保人员工资和正常的工作运转都困难重重,对法制宣传教育的人力、财力、物力
投入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法制宣传的对策
在当前我国全面加强方的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要加强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基层法制宣传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法制宣传教育有助于落实依法治国崇高理念,有助于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和实现、保障自己的权利。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法制的力量越来越显现,它发挥着保证国家安宁、促进社会稳定、维护人民权益的重要作用。因此,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普法先行的理念,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的法制宣传教育责任制,切实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到事关全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研究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实效。
(二)加大保障力度,夯实法制宣传教育基础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实现突破,物质条件是基础。要认真研究解决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人、财、物投入不足的问题。要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将法制宣传教育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要充实各级法制宣传教育部门的力量,解决法制宣传教育力量薄弱的问题,加强法制
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司法人员的专业水平;要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网络媒体的投入,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网络化水平;要整合各方力量,克服单靠司法行政部门唱独角戏的现象,形成齐抓共管的法制宣传教育格局。
(三)与时俱进,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
目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手机、电脑不断普及,群众接触互联网、电子图书的机会越来越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找准切入点,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不仅要发挥好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法制宣传教育作用,还要充分发挥网络、手机、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兴媒体的法制宣传教育作用。法制宣传教育内容要贴近群众的需求,形式要生动活泼,易于公众的理解;要更加注重群众的参与度与互动性,让公众参与立法、执法、司法、调解等的各个环节,在互动中产生递增和放大效应;要整合现有的法制宣传教育网络,搭建法制宣传教育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和内容。
(四)增强针对性,防止法制宣传教育流于形式
把群众需要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对象,实行分类法制宣传教育。对法律法规应进行分类,分为居民需要的、企业应该知晓的、机关单位要了解的、执法人员要掌握的,分层分类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把群众希望知道、了解、掌握的法律内容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宣传重点。真正站在群众的角度,研究他们的心
理,使法制宣传教育内容满足群众的需求。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贯穿于法制宣传教育的全过程。围绕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救助等群众关心的问题,涉法涉诉、食品安全、土地征收、环境保护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力度。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宣传教育体系,真正形成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格局。加强各级干部的法律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加强户主的法制宣传教育,实现每户都有一名法律明白人;抓好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发挥学生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辐射带动作用;继续开展好法律六进活动,采取以案释法、法制电影、法律文艺演出、法律知识竞赛、法治短信等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五)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目标管理考核是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一项有效手段。法制宣传教育周期长、投入高、见效慢、任务艰巨,因此,各级法制宣传教育机构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以硬性的指标引导、强化、规范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并注重考核结果的应用,把考核结果与单位和领导干部的绩效挂钩,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健全公民和单位的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奖励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总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任重道远。要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参与,在推进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上下功夫,注重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法治思维、法治信仰的养成。只有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带头敬法、守法,才能在全社会营造全民守法的氛围,依法治国的战略也才能如期实现。
普法宣传工作存在的不足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总动员,在我国法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作重要讲话,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必须带头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做法治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法律宣传教育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全民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开展法律宣传教育中,基层法律宣传部门虽然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基层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和阻碍了法律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
(一)少部分领导思想不够重视,普法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少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对普法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将普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抓经济建设、跑项目、抓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忽略了一些与眼前工作眼前利益关联不紧的普法工作,对潜在的工作只是注重现实,甚至存在出现问题才找法的被动局面,不善于教育引导化解矛盾,加之个别领导干部和单位法律意识淡薄,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不良现象,给普法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
(二)法律宣传普及面不够广,内容方式单一
目前,基层普法工作总体进展不够平衡,法律宣传教育普及面上不够广,基层普法队伍力量弱,普法经费投入有限,法律宣传教育进村入户不够全面,特别是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者和老弱病残等留守人员,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普法教育活动。有些偏远的学校,受条件所限,缺乏师资力量和普法教材,很少开展法律宣传教育,仅利用思想品德课或晨会班会点到为止,长期以往,他们容易成为被人忽略的普法重点对象。还有一些企业主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自身不愿意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普法工作,普法工作的开展还未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存在普法死角和依法治理的空白点。这可能跟法律宣传教育内容乏味、形式呆板、互动不足等问题有关。目前主要还是张贴标语、法律宣传车、发放宣传材料、开展法律咨询等形式,实践证明这些形式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宣传的内容不是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的,对农民的吸引力仍然不够。而现代科技通信、多媒体、网络等作用未能完全突显,导致普法宣传效果事倍功半。
(三)协调能力不强,人员不足。有些部门对普法教育工作支持
和理解不够,片面认为普法教育工作似乎是司法行政部门的事,没有完全建立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普法工作机制,这就大大影响了普法工作的开展。目前,县普法办只有一名专职工作人员,应对办公室日常工作已足够,又何谈发展和创新。而乡镇普法办一般挂靠在司法所,而大部分司法所仅有1人,有的司法所甚至没有在编人员。同时,司法所人员工作繁杂、琐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他们往往身兼数职,工作起来顾此失彼。这不同程度影响了法律宣传教育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四)普法工作机制不完善,经费保障不足。
现行的普法考评细则尚不健全,普法考核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责任落实与追究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制约了普法工作的深入推进。基层普法宣传专项经费没有将普法经费列入财政专项预算,更谈不上向村一级倾斜,专款专用。一些基层部门未得到有效保障,只能从行政运转经费中进行有限支出,也只能满足学法和法治示范单位创建的最低要求,同时在普法宣传工作硬件上缺乏设备和科技投入,给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客观上影响了普法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二、做好普法工作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各级党政机关要进一步高度重视,把法律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细化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进一步健全各级普法工作领导机构,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加强组织、指导、协调、检查
和督促,切实保障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单位要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职责,强化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普法格局,全面推动普法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创新普法内容和方式,进一步抓好重点对象教育
不断创新普法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优势和作用,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以案释法、文艺演出、有奖问答等人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激发人民群众自觉接受法律宣传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加强重点人群的法律宣传教育,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联系点建设,将公务员执法为民、依法办事情况作为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不断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能力,深入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律宣传教育格局,加大对企事业单位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力度,加强基层法律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引导群众依法维护权益、表达诉求、化解纠纷,提高群众参与基层组织自治和其他社会管理活动的自觉性。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探索和改进对外出务工和留守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普法宣传工作方式,确保普法工作不留死角。
(三)进一步完善工作保障机制,确保普法工作有效开展
要完善普法工作考评机制,建立一套科学、量化、严格的评比奖励和责任追究考核办法,加强工作督导与检查,细化各个成员单位的责任,进一步整合资源,协调各部门间的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使普法工作逐步迈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要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法律宣
传队伍建设方向,充实法律宣传队伍,形成专业普法队伍与志愿者队伍相结合,探索通过公益岗位建设一支比较稳定的普法宣传骨干力量。要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普法工作经费保障制度,把普法教育的专项经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经费和依法治理机构日常经费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切实提高普法宣传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普法宣传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少数领导重经济建设、轻法治教育的思维没有转变,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缺乏自觉,法治宣传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往往是重形式轻效果,这在普法考试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代考、替考现象普遍存在,农村法治宣传工作更多是敷衍了事。
(二)宣传方式单一落后。当前我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方式还比较落后,主要还是采取制作宣传栏、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等传统媒介,必要的法治宣传设施配备还不够齐全,微信、微博等现代化和新型的宣传方式运用还不够广泛。在法治宣传内容上,多为法治理论知识,空洞单调,运用现代化手段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形象、直观、生动的普法内容少,不便于记忆、理解,群众学法的积极性不高,以致普法工作流于形式。
(三)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现阶段部分农民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增强,但法律意识、义务意识淡薄,利益诉求和表达方式不当,对社会和谐冲击
增大。主要表现在重上访轻诉讼,出现纠纷就去上访,甚至聚众围堵冲击党政机关,不愿意到法律服务部门、人民调解部门和司法部门,通过法律渠道,利用调解或诉讼程序解决纠纷。
(四)队伍力量较为薄弱。各县(市、区)依法治县(市、区)领导小组是各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机构,办公室设在各县司法局。由于其是一个临时性的机构,真正具体从事法治宣传工作的只有县司法局法宣股工作人员,力量单薄,难以发挥指导、协调、检查和监督等职能作用。另外,从乡镇看,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点多、面广,承担该项任务的基层司法所普遍面临人员不足,工作难以深入开展。据统计,我市70个司法所中有41个所仅有1个专编干部上岗,占58.57%,1人所现象普遍存在。从村、社区等基层组织来看,村(居)委干部是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主体,但由于事务繁琐、自身法律素质不高等,也很难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五)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由于我市财政困难,对普法宣传工作经费投入不足。2016年市本级普法工作经费仅为2万元,各县(市、区)也仅为3至5万元。法律进乡村普法宣传,没有投影机、摄像机等宣传器材,没有经费印制普法宣传资料、制作宣传节目、请法学专家举办法制培训讲座等,农村普法工作成了无米之炊。
二、对于农村开展法治宣传工作的建议
(一)转变工作理念,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一是抓好机关带农村。各级各部门在认真组织开展干部学法用法的同时,应以开展精准扶
贫工作为契机,深入到扶贫联系点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形成法治宣传工作与中心工作两抓两不误的工作模式。二是抓好干部带农民。全面深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联系点工作,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典型示范作用。全市干部无论是下乡开展工作还是回乡探亲访友,都要自觉宣传法律法规,做到开会讲法律,办事用法律,做群众工作说法律,以此带动农民群众学法用法。三是抓好学生带家庭。认真开展法律进校园工作,建立起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四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体系,做到引导学生在校要当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在家要当法律小卫士,在社会要当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知法懂法,带动家庭学法用法。
(二)实施法律帮农,主动适应法治宣传教育新形势。一是普法宣传进农家。组织编写依法维权、依法信访、民事诉讼等与新农村建设相关,农民看得懂、记得住、学得会的普法宣传资料,印制成常用法律知识小册子,定期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免费向农户发放。二是人民调解进农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网络和人民调解员的作用,经常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发现纠纷及时上门调解,力争现场化解矛盾。依法引导、帮助当事人尽可能的采取调解方式有效化解村与村、农户与农户之间的矛盾纠纷,做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三是法律顾问进农家。充分发挥一村一法律顾问的职能作用,法律顾问要经常深入农村,走进农户,给农民群众上法制课,为农民依法起草审查民间合同(协议)、为个体经营户、种(养)殖专业户依法生产经营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在法律服务过程中普及法律知识。
四是法律援助进农家。全面开通12348法律援助服务热线电话,并提高群众知晓率,在乡镇依托司法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及时受理涉农法律援助。
(三)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法治宣传教育趣味性。针对农村地区的群众受教育程度不高、学法兴趣不浓的现实情况,法治宣传工作应以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比如组织农村业余法治文艺宣传队,积极引导他们编排小品、歌舞等法治文艺节目,利用各种节庆日和农闲时间开展法治文艺节目演出,这既能丰富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能使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法治教育。
(四)注重工作实效,提升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不断增强法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一是法治宣传工作与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围绕群众关心的社会治安、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民生保障等问题,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对于农民群众提出的法律和政策咨询要耐心解答,做到哪里不会讲哪里,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二是法治宣传工作与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相结合。在化解农村各类民间纠纷时,可以采取在普法中调解纠纷,在调解纠纷中普法的办法,从而有效化解农村各类纠纷,收到解决一件纠纷,宣传一部法律,教育一片群众的效果。三是法治宣传工作与深化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相结合。紧紧围绕四民主(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两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认真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使农民群众法律素质得到提高,农村社会
各项事务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五)强化队伍建设,完善法治宣传教育保障机制。一是从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司法机关、行政执法单位、学校教师中选拔人员组建普法讲师团,深入农村巡回宣讲法律法规知识、开办法治讲座、培训基层普法宣讲骨干等,保证普法宣传工作有充足的理论队伍和师资力量。二是做好各级各类学校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选配和培训,强化校园普法工作。让青少年学生把法律知识带进农家农户,保障农村普法工作不留死角。三是抓好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的法律知识培训,保障普法前沿阵地有一支懂法律、会宣讲、强有力的宣传队伍。四是强化保障机制,确保普法经费足额到位。各地各部门应将普法经费纳入年度预算,足额拨付,为普法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关于党建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篇】
文章一:党建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党建宣传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推进党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践中,党建宣传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宣传内容单一化
当前,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而党建宣传工作中对经济建设的宣传却很少,宣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政治思想和纪律约束上,宣传形式也比较单一。这种现象导致了宣传内容的单一化,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多元化宣传的需求。
解决方法:党建宣传工作要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丰富宣传内容,突破传统宣传方式,提高宣传效果。特别是在宣传形式上,应更加注重多样性和创新性,使观众在消受宣传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乐趣。
问题二:宣传效果不佳
当前,虽然党建宣传工作在宣传的过程中尽量用语言简单易懂、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来展示,可是却存在着宣传效果不佳的情况。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量过多,竞争激烈。党建宣传工作的内容有些简单呆板,无法真正吸引人们的目光。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时间分配变得更加紧张。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把最重要的信息内容准确地传达给
受众。
解决方法:党建宣传工作需要挖掘受众的需求和兴趣点,利用多种维度展现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力。同时,要注重互动效果,在传播的过程中多与观众互动,不断改进自己的宣传方式,让观众更好的参与,吸引他们的目光。
问题三:宣传规划单一化
当前,党建宣传工作往往只是一些杂乱的信息传达,宣传规划比较单一、缺乏宏观考虑,很少从整体上思考宣传的目标、机制、文化和经验。
解决方法:在提高党建宣传工作能力的同时,应对其规划和管理的全面性加强重视,加强统筹规划、整体管理和宣传机制的建设。从宏观上看,党建宣传工作需要考虑如何打造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并且与社会传媒建立更广泛的关系,增强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从微观上看,党建宣传工作要在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上突破,做到精准调控和能够适应不同群体的需求。总之,党建宣传工作的规划需要根据当前形势及时调整,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更好地发挥其重要作用。文章二:党建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党建宣传工作的问题比较复杂,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决。下面,将对党建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问题一:宣传内容单一化
当前社会信息量大,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使用丰富多样的信息,党建宣传工作的信息单一化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党建宣传工作的信息质量应该优化,要注重信息的多样化、生动化和实用性。需要有更多的人才创新信息内容,依托全新的传播渠道,达到更广大的人群,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
解决方法:党建宣传工作需要更多的关注当下社会的热点事件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不断更新宣传内容,在维持宣传的同时,做到宣传的新旧交替,提高传媒的专业化和效益。
问题二:宣传效果不佳
党建宣传工作的效果反映了宣传的质量和优劣。党建宣传工作应该专注于准确广告的传达,突破传统宣传方式,更注重有效的互动传播。需要注重说服力,到位和可信度。
解决方法:深入了解观众受众的需求,并勇于适应新的传播模式,不断尝试新的传播方式,拓宽受众的群体。力求做到信息的个性化,更注重个人的体验,让受众的“头脑容易接受”去体验,甚至让每个受众都能够主动参与到某个宣传活动之中。
问题三:宣传规划单一化
党建宣传工作需要注重规划和管理的全面性,而这样的规划与管理需要有宏观考虑,英明判断与清晰思考。需要重视统筹规划,加强整体管理和宣传机制的建设。尤其需要考虑如何打造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与社会传媒建立更广泛的关系,增
强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整个宣传活动中实现深度的传播。
解决方法:在提高党建宣传工作能力的同时,注重与各政府、企业机构合作,发展协同性宣传。重视宣传规划的全面性,具体操作中加强和社区、学校、企业等相关机构的沟通合作,共同合力推进党建宣传工作。需要注重从微观上看,党建宣传工作要在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上突破,做到精准调控和适应不同群体的需求,特别是年轻人和各种被特定社会组织所影响的人群,注重宣传效果的提升,做到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党建宣传工作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需要从广度和深度上来进行思考解决。宣传工作必须与各方面进行协调配合,并注重在工作中的持续性和持久性,进一步强化宣传的效果,解决社会问题,推动宣传工作的持续发展。
YOURLOGOYourcompanyname20XX
宣传工作整改方案
姓名:
XXX
部
门:XX部
宣传工作整改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加快转型、不断创新,促进广大干部进一步认识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扬名街道组织开展“转型创新、科学发展”献良策活动,引导和激发各界人士和群众为科学发展建言献策。近年来,在街道党工委、政府的领导下,宣传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街道和谐稳定环境,推动街道的跨越式发展,宣传工作中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宣传工作较为薄弱。就街道当前宣传工作来看,主要存在三方面不够,即:思想不够解放、措施不够先进、落实不够到位。相对而言,“对上宣传”、面向基层宣传都相对薄弱,供稿量不足,采用率低。XX年,全街道上报信息100余条,被各级采用仅几十余条;宣传报道投稿几十篇,被各级新闻媒体采用仅十来篇,具任务目标相差甚远。宣传工作中对社区、企业的宣传思想工作抓得比较薄弱。比如,对重大会议、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街居干部接触较多,而广大居民群众则接触较少。
二是宣传工作措施不力。在宣传报道上不够大胆创新,层次不够鲜明,缺乏大张旗鼓地宣传扬名的特色和亮点。从上到下重视度不够。往往是说时重要,做时次要;考核、奖罚不到位,激励措施少,尤其是奖励力度不够,致使稿源不足,提供稿子被动,没有调动起全员的积极性。宣传工作落实不够到位,形式化较多,实质性内容和布置后任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差,宣传动作迟滞。
三是宣传工作方式单一。在工作方法上,沿用过去的办法,把开会、挂横幅、作报告当作宣传工作的主要手段,不善于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开展工作,互联网、远程等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少之甚少。居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了解仅局限于广播或电视机,致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很难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头脑中。
四是宣传工作人才匮乏。“工作路线确定以后,人是关键因素。”从事宣传信息工作的同志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宣传信息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要想取得优异的宣传成绩,必须不断的加强自身建设。而目前,信息、宣传报道撰写过的硬,采用率高的人员不多,尤其没有专门的音像、摄影人才,致使宣传渠道过窄。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现结合街道实际,特提出如下整改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为宣传主线和重心,按照整改落实阶段“重在创新体制机制、重在人民群众满意”的要求,紧扣时代脉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宣传通过开展献计献策活动,在解决人民群众和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上取得的新突破、新举措,在提高创新能力,改善民生,在社区建设上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为街道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街道宣传工作重点
(一)深入宣传上级精神,促进街道和谐发展。深入学习宣传十八届五中全会和胡总书记“七一”精神,增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自觉性和坚定性。重点抓好以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和理论教育工作,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党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精神灵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用先进文化武装人,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使人们能与时俱进,促进社区和谐,推动街道两个文明建设发展。
(二)围绕街道中心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好宣传工作。突出宣传社区稳定、就业和社会保障,以及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新举措出台等方面内容;突出宣传中央、省、市、区各级重要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同时,严格宣传工作纪律,确保宣传过程不出政治性、导向性、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
(三)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群众文化需求。切实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打造“创新南长、魅力南长、幸福南长”的战略要求,精心组织策划和积极开展系列群众性文化建设相关活动,广泛调动群众进行文化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文化建设步伐。通过举办讲座,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等形式,提升群众文化需求档次和精神境界,促进居民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要深入抓好文化体育阵地建设,并要大力加强环境绿化建设,确保举办文体活动时有阵地有场所,配合开展“运河文化特色区”主题活动,营造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大创建力度,提高群众文明意识。
(四)宣传典型弘扬先进,促进街道整体发展。抓好各社区各方面的先进典型,介绍勤奋工作、勇于奉献、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文明社区、五好家庭先进经验,对先进典型进行奖励,用先进典型教育居民、教育群众,促进街道整体发展。
三、信息宣传报道任务目标
(一)宣传工作分工负责。宣传部门负责本街道年度对外新闻报道的任务分解,并每月1次对街道各部门和各社居委的发稿情况进行统计通报。各单位、部门负责在每月5日前,将本单位、部门发稿复印件送交宣传办公室备案记录,并进行必要的核对。
(二)街道对内信息反馈总量要求:计划发稿目标任务**篇。上报街道网站***篇条,被录用***篇条,争取策划专刊或专版1次。
(三)街道对外新闻报道总量要求:计划发稿目标任务**篇。在区级上报《南长信息》**期,**篇条;《南风报》**期,**篇条;政府网**篇条;其中被各级采用**篇条。在市级《无锡日报》、《江南晚报》、无锡电视台、无锡广播电台发表(播出)稿件**篇;在《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和在国务院新闻办批准主流网站上刊登的稿件**篇;在市级以上报纸策划专刊或专版1次。
(四)各单位、部门发稿任务:
1、党政办一、党政办二:在《南风报》发稿15篇;在部分省级以上媒体发稿6篇;在市级媒体发稿24篇;争取在《南风报》策划专刊或专版1次;力争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策划专刊或专版1次;
2、经发办(包括安监)、财政所(包括资产)、社会事务办(包括民政、残联)、计生办、建管所、城建办、社区综合治理办7个部门:在《南风报》各发稿10篇;在市级以上媒体发稿5篇。
3、各社居委:在《南风报》、《南长信息》各发稿15篇,在市级以上范围媒体(包括主流网站)发稿50篇。
四、主要措施
(一)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今年的宣传工作,任重而道远,宣传部门将紧跟发展大局,深入调查研究,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宣传思想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宣传思想工作,用改革的精神来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努力探索新时期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逐步形成新思路,创造新方法,开辟新途径,不断把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做深做实,从而更好地宣传动员群众、引导教育群众、帮助服务群众。进一步抓好信息宣传工作,创新街道宣传工作思路,在信息宣传方面坚持有所作为,围绕街道的中心工作,针对街道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抓好信息宣传工作。把全街道特别是各社区、居委会干部的思想统一到整改上来,教育大家要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整改工作的重要性,从完善管理,推动街道各项工作,树立街道良好形象的角度认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改变消极对待和无所谓情绪,实现彻底整改的思想飞跃。
(二)加大面向群众宣传工作力度。“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把面向群众宣传的宣传提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在宣传内容上紧密结合基层的生产、生活实际,突出宣传与社区、居民相关的内容,充分利用区《南风报》及街道网站,用科学发展观和先进思想来占领宣传阵地,扩大信息宣传的空间,为街道的和谐稳定及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思想和舆论环境。
(三)要加快宣传工作网络建设。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被视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传播媒体”的网络已成为人们掌握信息、开展宣传的重要舆论阵地。下步将加快宣传工作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快捷、便利的特点,使之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发挥应有的正面作用,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创新提高应对网络舆情,有效防范声誉风险,化解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用先进的文化来占领、净化网络宣传阵地。
(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突出重点,把握正确导向,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力度。要紧紧围绕市、区精神和目标任务,准确把握报道基调,有效突出报道重点,特别是要牢牢抓住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工作作风、完善体制机制等报道主线,以及狠抓建设和谐社区、改善民生等工作落实的报道重心,为扎实推进街道工作鼓劲造势,形成上下团结奋进、争先创优的舆论强势。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调配合,建立完善与新闻媒体的工作联系制度,定期组织新闻单位集中时间到我街道采访,不定期地向新闻媒体通报我街道工作的情况和各个阶段的宣传要点,同时,要积极为新闻媒体提供信息、资料和新闻线索,提供各种机会和服务,发挥新闻媒体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技术力量强的优势。
(五)建立健全宣传队伍和制度的落实。落实“一岗双责”工作理念,明确街道各部门、各社居委,围绕街道各项中心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对外进行宣传,做到“街道工作有特色,宣传工作出声色”,以展示街道的良好形象,打造扬名街道良好的城市建设、社区管理和服务品牌。严格考评与奖惩。每年年终,党政办负责对各单位、部门完成年度新闻报道任务情况,进行统计考评。考评结果经街道党工委书记审核、办事处主任审批后,对相关部门及其通讯员进行适当的奖惩。原则上,被国家级新闻媒体或信息部门采用每篇奖励400元,被省级新闻媒体或信息部门采用每篇奖励200元,被市级级新闻媒体或信息部门采用每篇奖励100元,被区级新闻媒体或信息部门采用每篇奖励50元,被街道采用每篇奖励50元。信息和宣传报道采用数量前3名的单位或个人,分别授予“信息、宣传先进单位”和“信息、宣传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通报全街道。对完不成任务的单位或部门,通报批评。并与主要负责人约谈,排位最后一名的单位或部门写出书面检查。
(六)多措并举提升文明创建水平。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共建共享,文明创建从我做起”系列活动。一是利用学校开展文明礼仪宣讲活动,深入到各社区开展文明礼仪讲坛活动;二是利用社区特色团队开展创建宣传活动,走街串巷覆盖全社区;三是发动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的整治活动,彻底清洁卫生死角。做到社区内路面无垃圾杂物;绿化带内无垃圾、杂物,社区内沟渠干净;社区内宠物无敞放、乱拉粪便现象;小区内垃圾日产日清。四是邀请专家学者到社区开展道德模范和诚信建设的宣讲活动,扩大接受教育的群众数量;五是主动与文化、卫生、法律、道德、科技机构联系,蓬勃开展“五进”社区活动;六是鼓励文明引导员坚持不懈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做到小区内车辆归点分类停放有序,无乱停乱放,影响通行;楼道内无蜘蛛网,楼道地面、楼梯扶手干净卫生;墙面无乱张贴,无乱涂乱画,无牛皮癣;社区内各类标识规范,宣传栏规范整洁;坚决纠正不文明现象。THANKS
谢谢您的阅览
仅供参考
.
.
近年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按照
“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总体要求,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我们必须毫不放松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建设、开放、发展的新时期,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尤为重要。
一、正确认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作用
1、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古人说得好“郡县安,天下治”,人民群众的思想稳固,社会稳定的基础才能得到巩固,就是要在全社会加强热爱祖国、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打牢稳定的的思想基础。
2、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宣传思想文化则是“软实力”,也是生产力。通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来提高人的素质和技能,形成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社会氛围,形成自力更生、齐心协力推动经济健康、科学发展的精神风貌。
3、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是打牢共同理想信念基础的“凝固剂”。没有共同理想信念的民族就不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通过有效的宣传引导、思想解放、文化引领,使广大基层群众不仅知道“惠”在何处,更能体会“惠”从何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必然更加牢固。
4、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调色板”。文化是灵魂,氛围产生亲和力、凝聚力,古语中“见贤思齐”就是这个道理。基层文化部门利用群众的空闲时间,将他们组织起来以村队、社区为单位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将有助于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当前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视不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一个软指标,在基层各项工作中,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虽然在年初的计划安排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被列入计划,但在实际落实中,却往往在经费、人员以及制度的落实上都得不到保障。
2、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形式单一,宣传资料与基层群众需求差距大。当前,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形式自上而下几乎都是开报告会、座谈会、专家讲课、宣讲等。这种强制灌输,简单给予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压抑了其自我学习、自我选择、自我创造的积极性,虽灌入了人耳,却难入人心。同时,各项政策、精神的学习读本虽然众多,但真正符合基层群众理解需求的却较少,某些政策读本理论高深,用词晦涩,让基层群众难以理解,不知所云。
-
-可修编.
.
.
3、基层文化阵地使用率不高。近年来,中央、省、市县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使文化阵地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其使用率却不容乐观。有些文化室长期无人值班,只有接到上级通知说有检查时才会临时开门,打扫卫生,组织人员,待检查团一走,又恢复铁将军把门。使文化室的“阵地”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4、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匮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随着广大农村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基层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基层文化却始终呈现变化不大的现象,用老百姓的话说“嘴一就知道唱什么歌,脚一抬就知道跳什么舞”。虽然每年有“三下乡”活动,但一年只有一次,而且受众人数非常有限。
5、基层宣传文化干部队伍不稳定。一方面乡镇宣传干事大多为兼职。身兼数职,任务繁重,使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宣传文化工作中,各村的宣传文化事业没有专人管理;另一方面宣传文化工作人员不稳定,搞宣传工作的人,如果工作出色,知名度一般较高,这也为上级部门选拔人才提供了条件,使得基层宣传干事更换频繁,不利于工作的连续性。
一、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了新形势新挑战。一是农民思想观念遭受冲击。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也带来了集体观念淡化、个人利益至上、享乐主义滋长、善恶标准迷失等一系列问题,对基层思想文化工作造成一定冲击。二是农村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农民进城和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造成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部分农村流动人口甚至长期脱离组织管理,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盲区。三是信息传播手段不断更新。报刊、电视、手机、网络、微信、微博等新旧媒体广泛使用,导致传播的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传播的负面信息更多,正面信息受到削弱。四是群众精神需求日益提高。农民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听广播、看电视等传统娱乐方式,转而追求节奏更快的城市现代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的容、形式、层次要求更高。
二、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
-可修编.
.
.
思想认识欠到位。目前,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认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虚功”、“包袱”,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部署工作注重经济建设,考核工作偏重经济指标,也没有软任务,漂浮在半空中,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
工作职责难履行。由于受体制环境的影响,宣传部门责权不统一,有责任无权利。县区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教育、科技等意识形态领域有不同的县级分管领导,党校、干部教育由组织部管,广电网络归省里管,这种多头管理的体制加大了工作指导、协调的难度。同时,意识形态各部门经费由政府部门管,干部调配、任职由组织部门管,造成基层宣传思想部门权力围小、管理职能弱、协调能力低,在人事、经费、项目等方面缺乏相应的话语权。当前,“控负”、“灭火”成了宣传部门的主要职责。
文化阵地不够高。一是文化场所少,阵地使用率低。许多文化场所都是为了应付检查考核建立的,文化活动少,常年处于闲置。二是资金投入少,资源利用率低。由于基础薄弱,县乡村根本无法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文化事业,造成文化事业经费短缺,设施设备无力更新,利用率很低。三是形式创新少,文化活动吸引力低。对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特点研究滞后,无论形式还是容都没有创新性,没有打造出文化高地,吸引不了群众。队伍建设尚滞后。目前县区宣传部门受编制的限制,工作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各乡镇虽然配备了党委宣传委员,但一般都是身兼数职,个别的甚至兼任政协联工委主任、组宣统委员、武装部长、政法委员6职,且多以乡镇中心工作为主,人员职务变动频繁,根本无法专-
-可修编.
.
.
注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乡镇文化辅导员、广播员因乡镇机构改革后编制统一归口到各乡镇管理,工作出现脱节,许多文化活动缺乏人力支撑。加之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上工作的同志提拔慢、待遇低,久而久之,部分宣传文化干部产生了惰性心理,人才留不住,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强化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克服困难,切实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个人认为:重基层打基础。基层基础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心。一要党委带头抓。各级党委要树立“像抓经济工作硬指标一样抓思想文化软实力”的意识,思想上促动,投入上拉动,队伍上带动,管理上驱动,把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明确主抓领导、各部门任务分工,建立责任制,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要上下联动抓。省市县宣传部门要建立协同办公体系,强化上级宣传部在日常工作、新闻报道、基层基础、网络舆情等方面对下级宣传部的指导作用,为基层宣传部门创造更高层次的交流学习平台,真正实现上下联动,零距离无缝对接,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三要形成合力抓。整合意识形态领域单位部门的力量,形成拳头,做好与组织、人社、财政、编办等部门的横向联合,形成合力,打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孤军作战”的局面,发挥整体功能和联动效应。建机制促落实。良好的机制是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关键。要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特别是最基层的乡村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考-
-可修编.
.
.
核督查,切实解决“无人管事”、“无钱办事”的困难。要落实经费投入机制,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根据财政收入情况按比例逐年增加。省财政要加大对边远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快落后地区文化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社会资助等办法筹措资金,要强化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宣传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对地方党委和宣传部门进行专门考核。对各级党委主要从机制建设、规划实施、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考核,对宣传系统主要从理论教育、舆论宣传、文明创建等方面进行考核,把目标考核与量化考核结合起来,把平时的督促检查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并将考核的结果与干部提拔使用及绩效奖励挂钩,增强考核的约束力。扩投入强阵地。阵地建设是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础、手段和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逐年加大对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要坚持向基层倾斜的原则,合理科学配置文化资源,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统一制作、统一安排、统一配送基层阵地的文化设备、文化产品、信息资源等,做到资源共享,不断充实容和功能,提高服务水平。要采取奖励措施鼓励省外知名文化企业到基层开发建设文化阵地,发展文化事业。上级党委、政府和宣传部门要支持有条件的乡、镇、村和社区建设一批高水平、示性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室,促成有条件的县区建设集思想教育、道德建设、文体活动、法律咨询、科技普及和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宣传思想文化服务基地。抓人才建队伍。人才队伍是推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核心。要把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紧抓好,科学制定省市县宣传思-
-可修编.
.
.
想文化人才培训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实现县区宣传部正副部长、总编台长、新闻发言人、舆情信息员、网络评论员等重点对象赴省培训的常态化。针对基层宣传干部普遍反映培训机会少、平台低、力度不够等问题,举办全省图书馆长、文化馆长、文化站长、基层文化辅导员等培训班,积极实施农村文化人才培训工程,进一步提升基层文化干部的业务素质。此外,省市宣传部要与县区宣传部及有关基层宣传文化单位之间开展“双向学习锻炼”,创新干部培养模式,有效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作者系中共双牌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县委宣传部长小国)
-
-可修编.
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宣传工作在各种场合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还是非营利组织,都需要进行有效的宣传来推广自身形象和理念。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定位准确性
许多组织在开展宣传活动时,并没有清晰地定位目标受众群体,导致资源浪费和效果打折扣。缺乏对受众需求的了解会导致信息不精准、内容与目标不匹配等情况出现。
2.内容输出过于单一
很多机构只注重将信息通过文字或图片等静态形式进行发布,而忽视了其它更具创意性和互动性的方式。这样很容易使得接收方产生审美疲劳,从而降低了关注度。
3.信息真实度缺失
虚假报道或夸大事实成为当前社会中常见的现象之一,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下对信息内容审核力度不够严格造成消息来源混乱。这种情况下,公众对宣传的信任度将会大打折扣,甚至产生反感。
4.长期效果缺失
许多宣传活动仅仅是针对特定时期或事件进行短时间的宣传推广,忽视了长期积累品牌口碑的重要性。没有注重信息持续更新和沟通互动,导致受众在一段时间后便渐渐忘记所接收到的信息。
二、整改措施
1.定位目标受众群体
针对不同组织或机构来说,在开展宣传工作前需要明确自身定位以及目标受众群体的需求。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等手段来获取准确和详尽的受众画像,并根据这些画像有针对性地进行策划和创作。
2.多样化内容输出形式
在内容发布上应突破信息单一呈现方式,在文字、图片之外更多地运用视频、音频以及直播等形式进行发布。同时,也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平台与用户互动,在线投票调查、发起话题讨论等方式能够增加粉丝参与度和留存度。
3.严格信息审核机制
建立和完善信息审核机制,明确规定信息发布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要求。加强对涉及政府、企业等重要事项的宣传内容把关,提高宣传质量,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虚假报道或夸大事实现象发生。
4.培养品牌口碑
在宣传活动中注重长期效果和持续影响力的积累。通过定期更新内容,与受众建立有效互动,并收集用户反馈已改进不足之处。同时还可以结合线上线下活动进行联动推广,打造更为全面而完善的宣传体系。
5.引入专业团队支持
如果自身组织或单位没有足够资源来开展有效的宣传工作,可以考虑引入专业团队来协助推广工作。从策划、创意到执行层面都能得到专业指导和支持,以提升整体效果。
三、结语
针对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整改过程中需要注意站在受众角度思考,追求精准化并多样化产出形式;保证消息真实可信,并培养良好声誉与口碑;最后则是加
强与用户的互动,听取建议和反馈进行改进。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宣传工作的效果和影响力。
相关热词搜索: 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思想重视不到位 宣传工作 不到位 重视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