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加强学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确保校园意识形态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包括但不限于课堂教学、学术研究、宣传舆论、文化活动、网络空间等。
3.学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坚持党的领导,遵循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二、管理机构与职责
1.学校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监督。
2.各部门、各单位应明确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人,负责本部门、本单位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和建设工作。
3.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应加强对各部门、各单位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
三、阵地管理
1.课堂教学
(1)教师应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内容,不得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观念。
(2)加强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程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2.学术研究
(1)鼓励学术创新,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坚决抵制伪科学、反科学和有害于社会主义事业的研究。
(2)加强科研项目和成果的意识形态审查,确保学术研究的正确政治方向。
3.宣传舆论
(1)加强校园媒体管理,充分发挥宣传舆论阵地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严格审核新闻、评论、广告等宣传内容,确保宣传舆论的正确导向。
4.文化活动
(1)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加强对文化活动的指导和监管,防止出现不良文化现象。
5.网络空间
(1)加强校园网络管理,确保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安全。
(2)加强网络舆论引导,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四、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
1.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应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对违反本制度的部门、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3.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部门和单位绩效考核体系。
四、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将意识形态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
2.定期组织意识形态工作学习研讨,增强全体教职工的意识形态工作意识。
3.强化对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人员的意识形态工作培训,确保其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五、预防与处理
1.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和风险。
2.加强对师生思想动态的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际情况。
3.对于涉及意识形态的突发事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事件得到妥善处理。
六、资源保障
1.学校应合理配置意识形态工作所需资源,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设施支持。
2.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3.保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合法权益,激发工作积极性。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
1.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2.加强对国际合作项目的审查,确保项目内容符合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
3.增进与国际友好学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交流,积极宣传我国教育成果和价值观。
八、宣传教育与培训
1.广泛开展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认同。
2.定期举办意识形态工作培训班,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3.通过校报、校园网、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加大意识形态工作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九、评估与反馈
1.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评估制度,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2.及时总结意识形态工作经验,推广典型做法,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3.建立健全反馈机制,广泛听取师生意见,不断改进意识形态工作。
九、持续改进与创新发展
1.根据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最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意识形态管理制度。
2.鼓励各部门、各单位在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3.定期组织意识形态工作研讨会,交流经验,推动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十、责任落实与监督问责
1.明确各级领导和责任人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监督问责机制,对工作不力或出现重大问题的,严肃追究责任。
3.强化责任追究结果的运用,将问责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十一、信息安全与保密
1.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信息安全管理,防范外部有害信息的渗透和干扰。
2.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审核制度,确保发布的信息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严格执行保密规定,对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和敏感问题,要严格保密,防止泄露。
十二、应急预案与处置
1.制定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的程序和措施。
2.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
3.在发生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十三、文化建设与融合
1.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2.加强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师生意识形态差异的研究,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信。
十四、总结与展望
1.定期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成效,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结合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展望意识形态工作未来,制定中长期目标和年度计划。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密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意识形态工作改革。
十四、组织协调与联动
1.加强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意识形态工作合力。
2.建立与上级主管部门、兄弟院校及社会各界的联动机制,共同推进意识形态工作。
3.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协调会,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
十五、研究与调研
1.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理论研究,为指导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2.定期组织专题调研,了解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3.加强对国内外意识形态发展趋势的研究,借鉴先进经验,提高工作水平。
十六、考核评价与激励
1.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各部门、各单位意识形态工作成效。
2.将意识形态工作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3.对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工作积极性。
十七、法制教育与维权
1.加强对师生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制观念,自觉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2.建立健全师生合法权益保障机制,及时处理涉及意识形态的侵权行为。
3.强化师生意识形态维权意识,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行动。
十八、档案管理与归档
1.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
2.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档案的保密管理,确保档案安全。
3.定期对意识形态工作档案进行审查,为工作总结、评估和改进提供依据。
十九、宣传引导与舆论监督
1.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引导,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氛围。
2.严格舆论监督,及时纠正错误观点和有害信息,防止负面舆论扩散。
3.充分发挥校园媒体作用,传播正能量,提升校园舆论引导力。
二十、持续优化与创新发展
1.深入分析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优化工作策略和措施。
2.鼓励各部门、各单位在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创新实践。
3.定期举办意识形态工作创新成果展示活动,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
二十、监督反馈与长效机制
1.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监督反馈机制,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2.定期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工作持续推进。
3.对反馈问题进行认真整改,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意识形态工作质量。
学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是确保校园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本制度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体制、队伍建设、资源保障、宣传教育与培训、应急预案与处置、文化建设与融合、研究调研、考核评价与激励、法制教育与维权、档案管理与归档、宣传引导与舆论监督等方面的要求和措施。通过持续优化与创新发展,建立长效机制,学校将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为构建和谐校园、服务国家发展
战略贡献力量。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为加强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有效预防和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维护学校稳定,确保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在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的各类风险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师生思想动态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2.1成立学校意识形态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学校意识形态应急处置工作,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实施。
2.2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1)组长:学校校长
(2)副组长:分管意识形态工作的副校长
(3)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学校意识形态应急处置工作;
2.制定、修订学校意识形态应急处置预案;
3.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提出应对措施;
4.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
2.3办公室组成及职责
(1)主任:由分管意识形态工作的副校长兼任
(2)副主任: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兼任
(3)成员:相关部门工作人员
办公室职责:
1.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2.负责收集、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风险信息;
3.负责应急处置信息的报送、通报和发布;
4.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总结评估。
三、应急处置原则
3.1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预防风险事件发生,同时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确保学校稳定。
3.2快速反应,协同处置
对意识形态领域风险事件,要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各部门要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3.3稳妥处置,确保安全
在处置意识形态领域风险事件时,要稳妥行事,确保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应急处置流程
4.1预警
(1)发现意识形态领域风险信息,立即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2)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风险信息进行研判,提出预警建议。
4.2应急响应
(1)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工作组;
(2)应急工作组根据预案要求,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4.3处置措施
(1)加强舆论引导,发布权威信息;
(2)开展调查核实,查明事件原因;
(3)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处理;
(4)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师生正确认识事件;
(5)维护校园稳定,确保教育教学秩序。
4.4总结评估
(1)应急处置结束后,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总结评估;
(2)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3)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保障
5.1人力资源保障
学校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持。
5.2物资设备保障
学校要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置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5.3资金保障
学校要设立应急处置专项资金,用于应急处置工作的开展。
六、附则
6.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6.2本预案由学校意识形态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6.3本预案如有未尽事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学校意识形态应急预案
一、总则
1.1为了加强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2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1.3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突发事件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因意识形态问题引发的学生、教师、家长等群体性事件,以及网络、媒体等传播渠道出现的涉及学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突发事件。
二、组织架构
2.1学校成立意识形态应急指挥部,由校长担任指挥长,分管副校长、党委专职副书记、相关部门负责人等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和事件处置。
2.2学校设立意识形态应急小组,成员包括教务处、学生处、保卫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相关部门人员,负责突发事件的具体处置工作。
三、预警预防
3.1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学校应将意识形态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对师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提高师生的意识形态素养。
3.2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学校应加强对师生、家长、社会各界的信息收集,对涉及学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分析,提前预警。
3.3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学校应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网络攻击、舆论炒作等事件对学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四、应急响应
4.1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意识形态应急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先期处置。
4.2学校意识形态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3学校应加强与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家长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4.4学校应根据事件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教学和生活调整措施,确保师生安全稳定。
五、事件处置
5.1学校应迅速组织力量,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核实,明确事件性质和责任主体。
5.2学校应根据事件性质和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学校意识形态安全。
5.3学校应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发布事件处理情况,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后期处置
6.1学校应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分析,查找不足,完善应急预案。
6.2学校应加强对师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提高师生的意识形态素养,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6.3学校应对参与应急响应的工作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意识形态工作。
七、附则
7.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7.2本预案的解释权归学校意识形态应急指挥部。
7.3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和调整。
学校意识形态小组及责任分工
导言
学校作为培养下一代人才和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为了确保学校教育工作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下进行,许多学校建立了意识形态小组,并制定了相应的责任分工。本文将介绍学校意识形态小组的作用,并对常见的责任分工进行简要分析。
学校意识形态小组的作用
学校意识形态小组是一个专门负责学校意识形态建设和管理的机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意识形态小组还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1.
制定整体规划:意识形态小组通过研究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任务,制定学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整体规划,明确学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点方向和目标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意识形态小组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主题讲座、研讨会、展览等,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
监督管理教育教学工作:意识形态小组负责监督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确保教育教学内容符合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防止一些错误或极端思想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4.
建立健全制度机制:意识形态小组在学校内建立健全的制度机制,包括制定相关政策文件、组织教师培训、建设宣传平台等,以更好地推进学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
常见责任分工
学校意识形态小组的成员通常由学校的领导、政治老师、心理辅导员等组成,他们在意识形态建设中担负着不同的责任和任务。下面是一种常见的责任分工方式:
1.
组长:由学校的一位领导或政治教师担任,负责整体协调和领导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工作,并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工作情况。
2.
宣传与教育负责人:由一名政治教师或思政课教师担任,负责制定和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如讲座、展览、主题班会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接受正确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3.
监督与管理负责人:由一名学校领导或教务主任担任,负责监督、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确保教育教学内容符合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及时防范和处理一些错误思想的出现。
4.
制度与机制建设负责人:由一名学校领导或教务主任担任,负责制定学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制度和机制,确保相关工作有序推进,包括制定政策文件、组织培训、建设宣传平台等。
5.
心理辅导与矛盾调解负责人:由学校的心理辅导员或班主任担任,负责开展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及时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营造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
小结
学校意识形态小组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组织宣传教育活动、监督管理教育教学工作,意识形态小组能够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在责任分工方面,意识形态小组的成员担负着不同的责任和任务,通过有序的协作,为学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分工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相关热词搜索: 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组织机构 意识形态 组织机构 学校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