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6篇)

时间:2024-09-01 10:19:01  阅读:

篇一: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篇二: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

  

  学生多元评价体系

  引言:

  学生评价一直是教育界讨论的焦点之一。以往,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在当今社会,我们亟需建立一种多元评价体系,以更全面、综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个人素质。本文将探讨学生多元评价体系的定义、特点、实施方法以及其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一、学生多元评价体系的定义

  学生多元评价体系是指基于学生发展的不同方面,结合各种评价手段和工具,从多个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人素质。这种评价体系不仅包括传统的考试成绩,还包括学科能力、创新思维、社交能力、实践能力、体育健康等方面的评价。

  二、学生多元评价体系的特点

  1.全面性: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可以多角度、多维度地考察学生的发展情况,不再单一追求成绩。

  2.公平性:由于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可以更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3.个性化: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特长,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学生多元评价的实施方法

  1.量化评价: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可以增加作业评价、项目评价、课堂表现评价等方式,形成多维度的学业评价。

  2.视频展示:学生可以通过自制视频展示自己的创新、实践、社交成果,从而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3.学生自评与同伴评价: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互评,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进自我发展。

  4.年级评价制度:通过年级评价制度,学生可以在多个层面上接受评价,以全面了解自己的发展。

  四、学生多元评价体系的意义

  1.促进个人发展: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可以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为个人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2.丰富招生录取渠道: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可以使招生录取更加多元化,不仅看重学术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3.促进教育改革: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可以迫使教育界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并引导教师改变评价方式和教学方法。

  4.提高学生竞争力:学生多元评价体系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学生的竞争力,提高就业和升学机会。

  总结:

  学生多元评价体系是一种基于综合素质、多维度评价学生的方法,其特点是全面性、公平性和个性化。通过量化评价、视频展示、学生自评和同伴评价等方式,可以实施学生多元评价。学生多元评价的意义在于促进个人发展、丰富招生录取渠道、促进教育改革和提高学生竞争力。我们应积极推广和应用学生多元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篇三: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

  

  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在当今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特点,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原理、方法和实施策略。

  一、理论基础

  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核心理念在于“学生为本”,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导作用。传统评价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考量。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以学生的兴趣、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为重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评价方法

  1.定性评价: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直观反馈。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同学的评价以及收集学生的作品等来评估学生的实际能力。

  2.定量评价: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客观评估。此外,还可以利用问卷调查等工具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主体性,对自己进行反思和评价。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反思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发展计划,促进自我提高。

  三、评价策略

  1.个性化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评价方式。例如,对于善于表达的学生可以鼓励其进行演讲或写作,而对于擅长实践的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评价其能力。

  2.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将学生在不同维度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例如,在进行文学作品欣赏时,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文学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

  3.实践评价:通过参与实际项目、社会实践等方式,评价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的能力和表现。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评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际表现。

  四、实施策略

  1.树立学生主体地位: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教学评价中发挥主体作用,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多元能力。

  2.科学设计评价工具: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科学设计、选择评价工具,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势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提高计划。

  4.探索评价技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智能设备和在线平台等,设计创新的评价方式,提高评价效率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能力的培养。良好的评价体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个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因此,教师和教育机构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加宽广的舞台。

篇四: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

  

  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

  多元化的社会对人才要求的规格也是多元的。下面是店铺整理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的范文,欢迎阅读!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篇一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创新教育理论对学生的评价,着重考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品格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评价。不仅应关注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应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以促其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二、多元化评价思路

  1、确立评价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魂。

  2、围绕评价的发展性、形成性功能。

  3、新课程理念与校本实际相结合。

  4、从评价目的、内容、主体、标准、方法、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设计。

  三、多元化评价原则

  1、主体性原则: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评、互评相结合。

  2、全面性原则:评价内容应具有三纬度特征,必须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民主性原则:把学生当作平等合作的伙伴来对待,可以评自己、评他人、评教师、评教材。

  4、个性化原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多用一把尺子多一批学生。

  5、发展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功能。

  四、多元化评价的实施

  1、多元化评价实施维度

  (1)评价目的激励、导向、改进化

  多元智力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多种智力,只是这些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存在,各俱特色。因此尽量用激励性的评语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确立目标,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被评价者一起分析、发现存在的优点和缺点,进出合理性建议,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

  (2)评价内容多元化

  ①学业内容的评价。学业内容基本上以各学科所应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为主,基本实现了分项考与综合考相结合、学科抽测与定期验收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小组评与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测评内容以新课标为指导,以细化的评价目标和标准为依据,在命题上力求体现趣味性、灵活性、交际性、实践性。

  ②非学业内容的评价。也就是常说的非智力因素评价。非智力因素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非学业内容的评价过程中,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愿望、兴趣、主动性、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学习心理等。通过学生自评、教师点评、谈话、家长参评,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多地反思自己,改进学习行为。

  (3)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方式,通常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这样的评价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因素,带有片面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要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并注重学生评价的自主性。评价主体多元化,使评价结果更准确、客观、全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教师点评。各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相结合,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2、自评,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情感和对所学知识等的自我评价。

  3、家长参评。请家长参与对学生的评价,一方面是为了让家长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课程改革情况,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4、小组互评。小组互评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

  互提高。

  (4)评价标准多元化

  我们必须承认学生在气质、性格、能力等多方面存在差异,但不承认存在绝对意义的差生。他们缺乏的只是关爱、自信与成功感。因此用多把尺子来评价学生,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培养一批人才。

  ①在书面考试中设臵梯度,以体现评价对不同个体发展的需求;②要对特殊个体采取特别的办法进行评价。如一位学生今天的作业比昨天的作业有进步,即使尚不如书写优秀学生写得工整、漂亮,也给他个“激励卡”。我们强化进步就是100分,淡化分数意识,突出特长表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点,都有成功的机会。学校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5)评价方法多元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方法,方法决定呈现。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①、百分制的评价方法:在选拔式的考试中,我们继续采用百分制的手段,以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如中考和期末考试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科。

  ②、百分综合分制的评价方法:公式:A(X,Y,Z),A代表综合分;X代表卷面分;Y代表平时学习情感态度和进步分;Z代表实践分。如素质报告册成绩语、数、英科目填写,要求写百分综合分制。

  ③、等级综合分制的评价方法:公式:等级(X,Y,Z),等级为综合分折算成的等级,X代表卷面分,Y代表平时学习情感态度和进步分;Z代表实践分。如素质报告册成绩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科目填写,要求写等级综合分制。

  ④、等级制的评价方法: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采用这种方法。

  ⑤、学分制的评价方法:校本课程采用学分记录。

  ⑥、“暂缓结论式”评价方法。这方法是指学生在某一次考试或

  考查中没有得到满意的成绩,教师可暂不评价,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或作出了相应的努力以后,经个人申请老师可以给予重新的评价,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从而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⑦、“浮动式”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是指学生的某一次作业或考试有缺陷,教师已给予了一定的评价,经学生弥补后,教师在原有评价基础上,给予补充性评价,可进行二次评价、三次评价。

  ⑧、成长记录袋成果展示。“学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因此,有些评价的内容就需要经过一段时践之后,再予以阶段评价。为了避免以往过分强调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造成评价的片面性,导致评价导向功能出现偏差,我们对这类内容的评价尝试了以“成果展示”来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向学生明确评价的内容、标准、形式、时间,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目标,从而增强评价的透明度。

  ⑨、阶段性分项考试。分项考试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分散到日常学习活动中,设立月阶段性单项能力考核制度,加强形成性评价力度。

  ⑩、随堂评价。课堂是获得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主渠道之一,因此,课堂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建立“随堂评价机制”,对学生随堂表现予以评价。设立“随堂评价表”,内容包括:提问题、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合作交流等。每周进行一次小结,每月累计一次,由教师给出描述性评语,下发至家长手中。

  ⑾、综合素质评定: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毕业评定以三年的平均等级。

  (6)评价过程动态化

  评价的过程应由过分注重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形成性评价。即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形成过程进行监控式评价,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表现成绩及学习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为教师调整教学提供依据。

  (7)评价结果的处理多元化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满怀信心地迎接明天”是“我能行”教育思想的宗旨。评价的目的是强化激励,而不在于甄别优良。评价结果的真正意义应在于能够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对他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①、采取“浮动式”或“暂缓结论式”的处理形式。当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时,可以申请多次测试或补充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进步。

  ②、设“激励表扬栏”。学生将其在各科学习和各项活动中所得的进步张贴在表扬栏中。

  ③、采取单项评价的形式,让每位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A、评选班级、年级、校级“十佳之星”;B、颁发升旗手荣誉卡;C、“我能行”留影;D、颁发鼓励卡及时表扬;E、小主人广播站事迹介绍;F、评选“进步生”;G、在升旗仪式、校会上颁发奖状;H、向家长发喜报;I、评选颁发雏鹰奖章等。

  ④、特长展示。学校定期举行“特长展示”活动,并命名一批“特长星”以此种处理形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此外,如环保之星、体育之星等等。

  五、多元化评价管理

  1、管理模式与流程

  说明: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研室规划设计多元化评价方案体系,教研组,备课组设计学科多元化评价方案,教务处、政教处组织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科任教师、全体学生执行多元化评价方案,家长、科任教师、学生把执行意见和建议反馈到领导小组,促进多元化评价体系趋于完善,便于执行。

  2、遵循设计——实验——反思——改进——推广的流程。2005年-2006年为实验阶段,即部分教师,部分学科带头实验,总结经验,形成指导性意见,2007年全部学科参与实行多元化评价。

  3、教务处、政教处、教研室督促、检查各科课程、各科任教师、各班的实施情况,期末把积累材料交教务处或教研室存档。

  4、素质报告单必须是按规定的评定结果。

  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篇二

  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评价旨在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为根本目的,重过程、重评价对象主体性。多元评价与以纸笔测验方式为主的评价方式性质各异,功能互补,都是教育评价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显然多元评价更能全面的反应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趋于多元化。

  一、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新的要求,成为启动多元评价的根本动因

  多元化的社会对人才要求的规格也是多元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只是学业成绩优异,还需要有应对日趋竞争激烈社会挑战的综合素质。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创新人才往往并不是凭借单一学科知识的作用,而是需要综合素质的基础,这种综合素质主要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质)、态度(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对事业的进取心,与他人的合作精神,对自己的超越态度)等方面。基础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任务,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教育和教学活动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有效的学生评价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人才培养标准的变革决定了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一系列的变化。

  二、我国的教育方针与培养目标突出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实施多元评价的政策依据

  我国教育方针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了我们的培养目标;《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对全面发展的深化。《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则进一步全面揭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内涵。“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

  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我国教育方针所指的全面发展,是使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获得正常、健全、和谐的发展,学生的脑力与体力、做人与做事、继承与创新、学习与实践同样不能偏废。

  三、综合素质的多元化评价改革是对以往评价制度中暴露出的种种弊端的有力应对

  近年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和一些学校在考试评价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和现行中、高考制度的影响,我国考试评价制度还存在种种弊端: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评价的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评价的方法仍以纸笔为主;素质评价往往流于形式。总之,以往的评价的方式是一维的、单一的、终结性和刺激性的。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文化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已异化为束缚学生身心发展的“枷锁”,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四、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教育目标分类学等理论为多元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评价在美国、英国、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相继兴起,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多元评价更加注重评价的整体性,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参与者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实质是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的潜能、学业成绩,以提供教学改进信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元评价来源于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当代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出版的《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他的多元智力理论。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框架中,人的智力至少包括: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多元智力理论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提出了一种对于智力的新的解释,它的更重大的意义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个人发展的模式,从而使我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

  来理解学生的发展,展开对学生的评价。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就应该摈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观,树立多元的评价观。多元智力理论所主张的教育评价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的、确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评价。

  建构主义的理论主张在学生评价方法上强调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认为,传统的学生评价只考查了学生的初级学习的效果,很少考查高级学习的成果。这种理论还主张,学习应着眼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应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效果在情境中评估。主张在真正的现场活动中获取、发展和使用认知能力,提倡在真实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完成操作任务来进行教学的真实性教育,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建立在高度情境化的操作任务上,提倡采用“真实性评量”和“操作评量”等多元化的方法。

  教育、教学目标不仅是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指南,也是评价学生的基本依据。教育目标是评价学生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制定教育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的评价。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三个领域,即认知领域(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组织、由价值和价值复合形成的性格化)、动作技能领域(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日本教育家和教育评价专家桥本重治等也对教育目标进行了分类。不同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对教育目标进行了分类,分类的方面基本一致,一般都分成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类。总结我国教育评价工作者的研究和实践,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有以下思路。一种思路是按德、智、体、美、劳五育分类,把教育目标分为思想政治、知识能力、体质健康、审美情趣和劳动技术五大类。另一种思路是以素质发展为分类基础,把教育目标分为精神素质和身体素质。也有学者把教育目标在总体上分为认知(知识、理解、运用、评价)、情感(意向、兴趣、动机、价值取向)习惯(意志、习惯、自我调控)、技能(行动、操作、运动、技巧、艺术)四大领域。以上的几种思路基本都涵盖了我国教育方针所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的培养目标,为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照。

  五、新课程改革呼唤与之相配套的评价制度的改革,为多元评价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评价在课程实施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目标,必须建立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和评价体系。国务院在其所作出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探索科学的评价办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的发展。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小学成绩评定应实行等级制;中学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重视实验能力考查。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结果公开排队”。

  2002年12月8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指出:“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评价方法要多样,探索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对现行学生评价制度进行反思与改革,多元评价符合新课程评价的理念,多元评价的实施有利于新课程的改革,是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以纸笔测验为主的评价方式,有着其它评价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种评价方式本质上是应对应试教育的,具有显而易见的甄别与选拔功能,严重忽视了评价的激励、导向等功能。评价的内容是不全面的,评价的方式方法是单一的,评价的标准是整齐划一的,评价的主体是“错位”的。

  总之,如何顺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改革我国现行的中学生评价制度;如何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多元评价体系;如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今深化素质教育和推

  行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命题。

  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篇三

  现代教育理论及心理学发展成果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要用开放、多元的眼光看待世界,为人充分展示生命的本真提供舞台。多元评价与以纸笔测验方式为主的评价方式性质各异,功能互补,都是教育评价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显然多元评价更能全面的反应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趋于多元化。

  一、发扬学生的优点需要多元评价

  综合评价从教师一元化转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本人、同伴、家长等都成为整个评价中的多元主体,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班主任评判的状况。特别发挥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自评中了解了自己的优缺点,更懂得了自己的“闪光点”,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引以为骄傲,不断强化,使它成为自己稳定的良好品质。同学互评,包括文化课学习、特长爱好、行为习惯及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等方面,在同学之间产生一种良好的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促使自己进步的基点,找到自己的位置,使教师、家长、社会能够全面了解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学生,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由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放大了学生的优点,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社会发展需要多元化人才

  多元化的社会对人才要求的规格也是多元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只是学业成绩优异,还需要有应对日趋竞争激烈社会挑战的综合素质。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创新人才往往并不是凭借单一学科知识的作用,而是需要综合素质的基础,这种综合素质主要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态度等方面。基础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任务,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教育和教学活动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有效的学生评价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人才培养标准的变革决定了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一系列的变化。

  三、新课程改革需要多元评价

  评价在课程实施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目标,必须建立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和评价体系。国务院在其所作出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探索科学的评价办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的发展。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小学成绩评定应实行等级制;中学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重视实验能力考查。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结果公开排队”。

  2002年12月8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指出:“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评价方法要多样,探索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对现行学生评价制度进行反思与改革,多元评价符合新课程评价的理念,多元评价的实施有利于新课程的改革,是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多元评价来源于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当代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出版的《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他的多元智力理论。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框架中,人的智力至少包括: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多元智力理论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提出了一种对于智力的新的解释,它的更重大的意义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个人发展的模式,从而使我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的发展,展开对学生的评价。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就应该摈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观,树立多元的评价观。多元智力理论所主张的教育评价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的、确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

  力评价。

  总之,如何顺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改革我国现行的中学生评价制度;如何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多元评价体系;如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今深化素质教育和推行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命题。

篇五: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

  

  多元学生评价体系(精选4篇)

  多元学生评价体系

  篇1新课程提倡发展的、动态的、人性化的评价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佳发展,这不仅要改革评价体系,尤其重要的是要变革评价理念、主体、标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教育评价应该为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服务,真正发挥评价的诊断、改进、导向、激励和教育的功能。

  一、整体化的评价理念:让评价更全面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应当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教育要关注人的整体发展,除了要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还要综合评价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方面。传统的课程评价的功能注重甄别和选拔,新课程评价的功能更加注重发展,即评价不仅要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而且更应该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前世界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己发生改变,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身心品质、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等,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程的评价观注重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评价是为了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即如何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功能,关注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评价不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不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班级教育中的评价要把开设的所有课程都纳入评价范畴。如英语课的口语会话、情景表演;微机课的电脑操作和技能比赛;音乐课的舞蹈训练和电子琴的风采展

  示;体育课的基本知识和动作表演;美术课的现场作画、沙画展示等。

  要把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融入评价中,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评价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按照不同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通过评价记录孩子们的成长历程,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任何活动都应该从表现单一的认知评价扩展到认知、过程与方法、情感目标评价三者的有机整合,由此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例如有的班级组织学生到苗圃基地进行除草浇水活动,到户外举行“绿色教育主题中队会”,在校内开展特色班级学生特长展示活动等。

  二、个性化的评价标准:让评价更准确

  学生之间存在着诸如智力水平、学习自觉性、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用唯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结果必然导致大量学生片面发展,大量的学生被淘汰。例如传统的学业成绩评定,只注重学生写在试卷上的答案,学生思维的推理过程、形成假设、论证论点、运用论据等却被摒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而这些对学生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东西。传统的学业成绩评定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最终被格式化在唯一数据和标准答案上,既不能体验到智慧火花和学习过程带给他们的愉悦,也不利于形成独立思考和批判创新的精神。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独特价值,对所有的学生都采取同样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是不合理的。”因此,在确定学生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时,应充分考虑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促进个体价值的最大程度的实现。新课程评价承认学生发展维度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注重用个性化的标准来评价学生,重视学生的实际发展,允许学生在目己的兴趣和特长上有发挥的空间,实质上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个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关涉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内容,都应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关注点,不管它是隐性的、难以客观测评的内容,还是显性的、可客观测评的内容。

  一个班级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情感、意志等每一方面的评价都

  应分设不同层次,力求使所有的评价都最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评价时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中达到最优的发展水平,认为自己具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但还有更高的标准在前方召唤他们,激励他们向下一个目标奋进。具体到各个学科的学习中也是这样,都因为评价标准的不同让不同水平的学生体验到各自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和希望,进而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和发展。

  例如,在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时,有老师把它分为如下几个层次:一是能够按照课程表独立整理课本,准备学习用具;二是能按时、规范、独立地完成作业,不需他人督促;三是大胆质疑、积极探索,能做到敢于和善于提问;四是主动查找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的原因,并及时改正;五是自觉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

  三、动态化的评价过程:让评价更合理

  新课程的评价观把评价看作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倾向于采用一些自我参照的评价方式,即通过对比评价结果与学生先前的表现,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不足,及时进行指导和鼓励,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补救措施。这种评价是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不是试图为学生在群体中确定一个位置,因此,评价的重心应该从结果转向过程。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不能对学生的发展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应该在对评价对象各方面的现有发展水平作出诊断性评价的基础上,再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随时进行学习方法、态度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知识的活动、课堂笔记、家庭作业、个性设计等第一手的资料,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同时结合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与学生自身的来做好形成性评价,最后在此基础上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发展作一个终结性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公正、准确地评价学生。

  教育的多元化评价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注重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例如,有的班级,教师设置了夺星比赛,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分为不同的类别:积极动脑、认真思考的学生可以拿到黄星,专心听讲的学生可以得到一颗红星,团结协作的学生可以获得一颗绿星,作业工整的学生可以得到蓝星,只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进步就奖给一颗金星,得满十颗星就能够换一面枫叶。目的是使学生热心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样的评价使每个孩子的个性都得到良好的发展,照顾到各种层次的学生。

  四、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让评价更人性

  量化评价重视客观公正性,减少了主观随意性,相对于过去的主观评定是一种进步。但是量化评价把复杂多样的教育活动简化为一组组统计数据,使得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发展淹没于数据之中,也丢失了教育中最根本、最有意义的内容。新的评价观更多地采取质性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整体素质,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身心发展。质性评价是当前教育评价领域关注的焦点,是一种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范式。它倡导的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情景测验、课堂行为记录、学习、成长档案袋等等评价方式,已开始被教育工作者关注并付诸实施,这将有助于人们在评价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真实而完整的表现。

  质性评价并不是对量化评价的简单遗弃和全盘否定,教育评价要

  实现问卷调查、观察、交谈等定性分析的方法与测量、统计分析等定量方法的恰当地整合,有效地发挥两种评价方法各自的优势,以便更准确地反映评价对象,更有效地实现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树立班级中没有差生的观念,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评价、表彰和鼓励。在实施多元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精心设计,激励每一个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坚持多一把尺子量人,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到“我能行,我快乐”;真诚关爱每一个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阳光和雨露”??如采用小组评价法、活动评价法、鼓励评价法、形象评价法、模糊评价法、无级评价法、个案评价法、参与评价法、反馈评价法等评价的方法和策略。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形象化为主导,形象评价法比较生动、活泼、具体,学生较易接受,印象深刻,所产生的效果能持续很长时间。

  例如,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得到一颗小星星、一朵小红花、一个笑眯眯的太阳、一朵会下雨的云彩、一个小动物、一颗小植物、一个儿童卡通人物形象等奖品,学生从这些图形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又如,当学生取得某一项成绩时,被允许在教室的某一面墙纸上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粉,按上一个手印,并签上自己的姓名和日期。渐渐地,教室的墙上出现了许许多多色彩斑斓的小手印,每一个手印的背后都有着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个关于自己成长的记录。

  五、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让评价更公正

  传统评价由外部评价者来实施,并且各种外部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互不沟通,被评价者通常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事实证明,无论什么评价如果没有被评者的主动参与,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新课程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家长、学生、教师、校长以及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评价模式,特别注重评价对象对评价过程的积极参与。强调被评价者的主体作用,不仅可以使他们积极配合,保证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吸取他人的经验,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自我。

  学生成长档案袋的使用就把教育评价变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通过学生自己、伙伴、教师、家长四方面的评价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例如,有的老师设置了个性化的学生成长档案袋,其中有学生的和每月的夺星记录,有记录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等成长足迹的电子相册,在每一阶段都穿插老师、家长、伙伴、自己以赠言的方式所做的评价。学生成长档案袋从多角度(包括学生所接触到的每一方面的人)、全方位(涉及到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尊心、自信心、个性和特长得到最有效的张扬和发展,使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意识和评价能力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发展。

  总之,有效的评价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学习行为的自觉性大

  大增强,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个性的发展。班级教育中的多元评价,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真正成为反馈教育质量、进行教育调控的直接根据,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发展,更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多元学生评价体系

  篇2一、指导思想

  学校围绕社会、行业、企业需求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从学生学业、德育素质、技能实践、企业实习等方面探索和构建全面、综合、立体的学生评价模式。以学生为立足点,学校、社会和行业共同参与,按照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全面评价,同时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通过多评价主体的互动,构建评价内容立体、评价主体多元、发展式评价形式的“多元立体发展式”学生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式,规范、完善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加强公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学生评价工作的实效和公正。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严格实行“双证书”制度,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建立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形成学生综合有效的评价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现代教育评价观指出,教育评价的最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是对教育主体的综合性描述。基于学校对建筑工程施工、护理学、机械加工技术三个专业评价体系的调研结果分析,以适用本校教学特点的评价模式改革为总原则,我校学生评价体系应通过多层面、多方位的描述,反映评价对象在各个方面的状态,并能通过多维立体的指标构建以及多元、交互评价过程,实现学生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因此,我校“多元立体发展式”学生评价体系在构建过程中须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关注学生成长、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的多元性,科学反映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学习成长期间的各个阶段、不同场所的表现情况,充分展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长,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导向作用。

  2)职业性原则。围绕职业岗位要求和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评价学生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综合反映学生工学活动情况和职业素质水平。

  3)创新性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主体作用,深化评价模式改革,创新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校、企业、家庭、社会的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4)操作性原则。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规律,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科学制定评价

  标准和评价工具,易于学校、学生和社会各界理解接受。实现评价过程与管理的信息化,评价实施简便、易操作。

  三、评价模式改革框架

  六、组织实施

  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发展式”评价由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管理,教务科牵头组织实施,综合运用《X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X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储蓄”实施办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载等工具,以纸质记载和网络管理的方式建立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档案。

  (一)组织评价培训。学生科、教导科每学期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评价方案、领会指标体系、掌握评价工具。

  (二)学期过程评价。班主任、任课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等使用学生学习表现过程性记载工具对学生德育、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记载。

  (三)学期终结评价。每学期末,班主任、任课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等对学生德育操行考核、课程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学期终结评价,形成学生德育操行成绩和课程总评成绩;班主任、家长、社区人员等对学生参与各类活动和取得的效果进行学期终结评价,形成学生基本素质表现、专业技能表现等成绩。

  (四)评价结果审定。每学期末,班主任按照《X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X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储蓄”实施办法》对学生当期综

  合素质进行评价汇总,撰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班级内公示,并提交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核、认定。

  (五)评价结果反馈。审定的评价结果生成《X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并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同时接受学生及其家长对评价结果的查询或申诉,并在申诉办理10个工作日内给予书面答复。

  七、评价方法

  (一)学生德育评价

  1、评价方法:

  德育评价标准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采用学生科、班主任、教学部、教务科、学科教师等多主体评价的方式,根据对本班学生的日常考察与记录,由班主任、教师提供实证材料等对学生的德育情况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根据德育的不同内容,采取适当的方法。德育评价按月进行评价,每个学期末以各月的平均成绩做为学生的学期德育成绩,学期最终成绩按百分制记列。

  (二)学生学业评价

  1、公共课

  (1)评价方法:

  公共课评价是对学生所学公共课进行的理论和素质两方面的进行综合评价,两项考核全部合格,单科成绩才准予合格,评价方法采用过程性与总结性考核结合的方法,并采用课堂理论考试、素质考核、大型作业、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期末考试由教务科统一组织,安排在该课程结束后或学期末,集中时间考试。

  理论评价由多方过程评价(占30%)、过程测试(占30%)和期末考试(占40%)评价项组成,对三项考核后得出公共课理论综合评价结果。

  素质评价由过程考核(占40%)和素质测评(占60%)评价项组成,对二项考核后得出公共课素质综合评价结果。

  多元学生评价体系

  篇3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创新教育理论对学生的评价,着重考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品格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评价。不仅应关注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应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以促其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二、多元化评价思路

  1、确立评价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魂。

  2、围绕评价的发展性、形成性功能。

  3、新课程理念与校本实际相结合。

  4、从评价目的、内容、主体、标准、方法、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设计。

  三、多元化评价原则

  1、主体性原则: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评、互评相结合。

  2、全面性原则:评价内容应具有三纬度特征,必须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民主性原则:把学生当作平等合作的伙伴来对待,可以评自己、评他人、评教师、评教材。

  4、个性化原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多用一把尺子多一批学生。

  5、发展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功能。

  四、多元化评价的实施

  1、多元化评价实施维度

  (1)评价目的激励、导向、改进化

  多元智力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多种智力,只是这些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存在,各俱特色。因此尽量用激励性的评语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确立目标,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被评价者一起分析、发现存在的优点和缺点,进出合理性建议,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

  (2)评价内容多元化

  ①学业内容的评价。学业内容基本上以各学科所应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为主,基本实现了分项考与综合考相结合、学科抽测与定

  期验收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小组评与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测评内容以新课标为指导,以细化的评价目标和标准为依据,在命题上力求体现趣味性、灵活性、交际性、实践性。

  ②非学业内容的评价。也就是常说的非智力因素评价。非智力因素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非学业内容的评价过程中,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愿望、兴趣、主动性、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学习心理等。通过学生自评、教师点评、谈话、家长参评,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多地反思自己,改进学习行为。

  (3)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方式,通常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这样的评价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因素,带有片面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要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并注重学生评价的自主性。评价主体多元化,使评价结果更准确、客观、全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教师点评。各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相结合,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2、自评,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情感和对所学知识等的自我评价。

  3、家长参评。请家长参与对学生的评价,一方面是为了让家长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课程改革情况,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4、小组互评。小组互评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提高。

  (4)评价标准多元化

  我们必须承认学生在气质、性格、能力等多方面存在差异,但不承认存在绝对意义的差生。他们缺乏的只是关爱、自信与成功感。因此用多把尺子来评价学生,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培养一批人才。

  ①在书面考试中设臵梯度,以体现评价对不同个体发展的需求;②要对特殊个体采取特别的办法进行评价。如一位学生今天的作业比昨天的作业有进步,即使尚不如书写优秀学生写得工整、漂亮,也给他个“激励卡”。我们强化进步就是100分,淡化分数意识,突

  出特长表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点,都有成功的机会。学校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5)评价方法多元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方法,方法决定呈现。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①、百分制的评价方法:在选拔式的考试中,我们继续采用百分制的手段,以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如中考和期末考试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科

  ②、百分综合分制的评价方法:公式:A(X,Y,Z),A代表综合分;X代表卷面分;Y代表平时学习情感态度和进步分;Z代表实践分。如素质报告册成绩语、数、英科目填写,要求写百分综合分制。

  ③、等级综合分制的评价方法:公式:等级(X,Y,Z),等级为综合分折算成的等级,X代表卷面分,Y代表平时学习情感态度和进步分;Z代表实践分。如素质报告册成绩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科目填写,要求写等级综合分制。

  ④、等级制的评价方法: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采用这种方法。

  ⑤、学分制的评价方法:校本课程采用学分记录。

  ⑥、“暂缓结论式”评价方法。这方法是指学生在某一次考试或考查中没有得到满意的成绩,教师可暂不评价,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或作出了相应的努力以后,经个人申请老师可以给予重新的评价,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从而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⑦、“浮动式”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是指学生的某一次作业或考试有缺陷,教师已给予了一定的评价,经学生弥补后,教师在原有评价基础上,给予补充性评价,可进行二次评价、三次评价。

  ⑧、成长记录袋成果展示。“学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因此,有些评价的内容就需要经过一段时践之后,再予以阶段评价。为

  了避免以往过分强调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造成评价的片面性,导致评价导向功能出现偏差,我们对这类内容的评价尝试了以“成果展示”来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向学生明确评价的内容、标准、形式、时间,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目标,从而增强评价的透明度。

  ⑨、阶段性分项考试。分项考试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分散到日常学习活动中,设立月阶段性单项能力考核制度,加强形成性评价力度。

  ⑩、随堂评价。课堂是获得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主渠道之一,因此,课堂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建立“随堂评价机制”,对学生随堂表现予以评价。设立“随堂评价表”,内容包括:提问题、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合作交流等。每周进行一次小结,每月累计一次,由教师给出描述性评语,下发至家长手中。

  ⑾、综合素质评定: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毕业评定以三年的平均等级。

  (6)评价过程动态化

  评价的过程应由过分注重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形成性评价。即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形成过程进行监控式评价,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表现成绩及学习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为教师调整教学提供依据。

  (7)评价结果的处理多元化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满怀信心地迎接明天”是“我能行”教育思想的宗旨。评价的目的是强化激励,而不在于甄别优良。评价结果的真正意义应在于能够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对他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①、采取“浮动式”或“暂缓结论式”的处理形式。当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时,可以申请多次测试或补充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进步。

  ②、设“激励表扬栏”。学生将其在各科学习和各项活动中所得的进步张贴在表扬栏中。

  ③、采取单项评价的形式,让每位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A、评选班级、年级、校级“十佳之星”;B、颁发升旗手荣誉卡;C、“我能行”留影;D、颁发鼓励卡及时表扬;E、小主人广播站事迹介绍;F、评选“进步生”;G、在升旗仪式、校会上颁发奖状;H、向家长发喜报;I、评选颁发雏鹰奖章等。

  ④、特长展示。学校定期举行“特长展示”活动,并命名一批“特长星”以此种处理形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此外,如环保之星、体育之星等等。

  五、多元化评价管理

  1、管理模式与流程

  说明: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研室规划设计多元化评价方案体系,教研组,备课组设计学科多元化评价方案,教务处、政教处组织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科任教师、全体学生执行多元化评价方案,家长、科任教师、学生把执行意见和建议反馈到领导小组,促进多元化评价体系趋于完善,便于执行。

  2、遵循设计——实验——反思——改进——推广的流程。20xx年-20xx年为实验阶段,即部分教师,部分学科带头实验,总结经验,形成指导性意见,20xx年全部学科参与实行多元化评价。

  3、教务处、政教处、教研室督促、检查各科课程、各科任教师、各班的实施情况,期末把积累材料交教务处或教研室存档。

  4、素质报告单必须是按规定的评定结果。

  多元学生评价体系

  篇4在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评价学生、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怎样定位新课标要求下的学生?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逐步凸显出来。我校吸收借鉴以往教改成功经验,摒弃以往不合理的评价方法,为了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评价进行的更具科学、合理,特制定此项工作实施方案。

  一、适应教育发展需要

  构建多元评价机制

  建立新的评价体制适应时代的要求,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传统的评价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体系,以测试为评价的唯一形式,忽视人文

  性,严重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运用。而教育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不断发展的活动过程,需要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作出判断和决定,由此产生相应的教育评价。传统的评价体制必然被现代的教育体制所淘汰,必须建立一个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体制,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诱发广泛的兴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我校经过不断探索,初步建立了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项评价内容;有学生、教师、家长等多方面人员参加;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定期评与不定期评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学生评价机制。基本实现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与方式的多元化。

  二、根据学生生活实际

  体现多元评价特点

  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需要引导,需要激励。在实施多元性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多元性评价必须贴近学生实际。只有明确学生发展的目标和方不是检查和评比。多元性评价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未来,所以,了解学生现在的状态不是为了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或是给学生排队,而是用于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多元性评价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这些目标显示了学生发展的方向,构成了评价的基本依据,我们确定的目标主要来自于国家法律法规和新课程标准,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填写好学生《素质报告书》,建好《学生成长记录册》。通过两项评价,把学生的表现和成长过程记录下来,使评价更具有真实性。

  2.多元性评价必须注重评价过程。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成长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多元性评价强调收集并保存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予学生激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认识更为重要。他们在自评、互评和他评的过程中不断发扬长处,纠正不足,实现了发展、进步和提高的目标。

  3.多元性评价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学生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差异,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不同特点。这使得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速度和轨迹不同,发展的目标也具有一定的个体性。多元性评价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认真把握学生多元性评价的每一个环节。

  4.多元性评价必须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多元性评价提倡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

  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不断完善多元化评价

  开放式的多元化评价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由其他人代替。所以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再由学生自己思考、讨论,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达到这种新旧知识的整合。所以,我们要求教师要根据多元性评价体系要求设计课堂教学。

  1.在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都应用在让学生自己讲,合作讨论、辩论等活动上,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角色由过去的课堂独裁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

  2.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讲授要生活化,情境化。过去灌输书本知识的“空对空”模式应转变为设置合理的情境,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情境。从学生的实际经

  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学生才有话好讲。

  在课堂上教师努力创设情境,身边的社会情景在课堂上重现,引发学生“说”的欲望。把抽象的知识拉到身边的现实生活中,这无形中为学生搭建一个“梯子”,解决了学生的“困难”。

  3.尽量消除人为设定的框框,发散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尽可能设计灵活性问题,少给学生的思维设定框框,避免阻碍学生思维的发散。良好的设疑,加之教师的及时引导,给学生思维以自由,打破了框框,课堂就会呈现出绚丽的亮点,学生的回答也会凸显出个性魅力色彩。

  所以我们平时上课时也尽量不要人为地给学生设定框框,在学生发表意见时,教师不提前“暴露”自己的立场,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这样学生才能讲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来,从而体现出学生作为个体的独特性。

  总之,从新课程的评价标准可以看出,学生评价更加关注问题解决能力、个人效率、思维技能及接受变革的意愿。学生评价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解放学生,将支持理念“工具理性”变“解放理性”,赋予学生真正的主体性,凸现学生在评价中的地位。全国各地在中小学课程价值方面达到共识——学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发展,符合了时代的要求。评价的目的不再是以甄别学生为主,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教育教学评价,在目的及根本上产生质的变化,有效地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务。

篇六: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

  

  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多元化评价体系是指一个组织或机构针对个体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评价的体系。目的是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个体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为个体提供多层次的评价反馈。在教育领域中,多元化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

  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多维度评价:多元化评价体系需要从不同的维度对个体进行评价,例如智力、情感、社交等方面。这样可以全面了解个体的优势和不足,为其提供更加全面的发展机会。

  2.多样化考核方式:评价体系应该采用各种不同的考核方式,包括书面考试、口头报告、实际操作等。这样可以更好地捕捉个体的多样化的能力和特长。

  3.弹性评估标准:评价体系应该采用弹性的评估标准,允许个体在不同的时期表现不同的能力。每个人的成长发展过程是不同的,评价体系需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4.个性化反馈:评价体系应该为每个个体提供个性化的反馈。根据个体的不同特点和个性,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支持,帮助其改善不足并发展潜力。

  5.参与和合作:评价体系应该鼓励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参与和合作。他们可以共同讨论评价标准和方法,确保评价体系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6.综合评价:评价体系应该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将不同维度的评价结果综合起来,给出一个全面的评价。这样可以避免单一指标评价的片面性。

  在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定义评价目标:明确评价的目标是什么,要评价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这将有助于确定评价体系的内容和标准。

  2.确定评价内容和标准:根据评价目标,确定评价体系中需要考核的内容和相应的评价标准。这需要多方面的参与和沟通。

  3.选择评价工具和方法:选择适合评价内容和标准的评价工具和方法。可以采用量化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考虑个体的多样性。

  4.设计评价流程和时间节点:明确评价的流程和时间节点,确保评价的时效性和有效性。评价的过程应该透明、公正和公平。

  5.提供个性化反馈和支持:评价体系应该为每个个体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支持,帮助其发现和改善不足,并进一步发展潜力。

  6.持续改进和调整:评价体系应该不断进行改进和调整。根据实践的反馈和评价结果,及时修正和完善评价体系,使其更加准确、科学和有效。

  总之,构建一个多元化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参与和协作。评价体系应该充分考虑个体的多样性和发展需求,为其提供全面的评价和支持,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 多元化 评价体系 学生

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