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2020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前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渠道。小编在此整理了20xx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20xx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20xx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20xx字篇1【摘要】
“三农”作为一个概念是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20xx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20xx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我国理论界和政府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xx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中。
中国有9亿农民,占中国人口的9/13。所以说,“三农”问题,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关键词】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正文】
一、农业问题
第一、关于增加农业投入。
增加农业投入这个政策在计划经济时代是有效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值得重新讨论。这个政策安排的出发点,仍然是把当前复杂的农村体制矛盾问题看作是农业生产问题。从80年代后期以来在农村政策的思路问题上,对所谓加强“农业投入”就长期存在不同意见。因为,在小农经济条件下这个政策瞄准的目标并不是合适的。并且,客观上导致从90年代以来,农业的成本每年上涨10%,农业主产品生产的真实成本、亦即“地板价格”,长期在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天花板价格”上运行.第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从目前情况看,有很多地方包括农业部科技司都说农业增加值中科技进步的贡献超过40%,也就是说农业增产主要是科技投入的结果。人们都认为这是值得高度肯定的。但另一方面,农业人均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收入并不同步增加,科技投入与农业产出的关系似乎并不对应为正值。我们知道科技投入也意味着服务成本,最近三年的服务成本每年上涨超过9%。所以,近几年农民收入下降,一定程度上和服务成本上涨有直接关系。
二、农村的真问题在哪里?根据一项直接入户调查的数据表明,最近三年,无论东部、西部还是中部,所有家庭经济条件下的农业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产出已经是负值。东部因为是资本密集地区,一部分转移收益相对维持了农村稳定,而中西部地区没有这种条件,出现大量的农民撂荒,实际上意
味着农民破产。所以,最近才有各种反映,无论是社会学界的陆学义老先生、还是湖北的镇党委书记,都指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从经济学角度看,危险就在于农业投入产出多年为负值。所以我从1998年就发表文章说农业到了不可维持、农村经济到了不可持续的地步。而我们现在的某些政策似乎在加剧这种不可维持的问题。
从现行政策比较看,90年代中期以后农民收入连续出现4年的增长速度下降,所对应采取的政策,几乎与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农村出现黄金增长并且拉动国民经济增长那段政策如出一辙,政策手段真的是一样的,唯独结果相反。
1979—1982年,国家出台了连续调整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农业主产品价格调整幅度上涨了49%,同期大规模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接着落实20xx年不变。这两项政策在90年代中期重演,从1994—1996年,也是连续3年农业基本产品价格上调105%,比上次增加了一倍;同期我们大规模落实30年不变的家庭承包责任制。那次价格调整和体制调整双管齐下,造成了农村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这次双管齐下造成的结果如何?我怎么想慎重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描绘这种现象。总之,同样的政策手段在不同的时代使用,效果的差别是比较明显的。
三、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一、城镇化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发展部副主任徐宏源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最关键就是要提高制造业的效益。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通过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城市化,最后解决农村问题。
徐宏源还指出,对于现在各大城市实行放开城镇户口的户籍改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城镇户口放开以后,农民只不过是从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员变成了城市流民,反而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印度和墨西哥都有这样的先例。治标也很重要,但从长期来看,还是要治本。国民待遇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上都截然不同,一个农村居民无论是刚出生还是年过百岁都得交纳税费。另外在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保险、医疗等一系列权利的落实上也有待完善。
二、减税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我国的农业税、特产税加在一起大约400亿元,而我国一年有1万亿元左右的税收,完全可以免掉几百亿的农业税。农村费改税的问题,以后主要要靠完善制度来保证,农民减负涉及的农村教育、政府经费问题也要妥善解决。
厉以宁还认为,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该是政府加大投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种基地的建设;二是农田水利的投入;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四是对农民的技术培养。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养殖等。各地可以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公司负责销售。
三、政府措施
国务院朱镕基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下了很大功夫: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三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五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另外,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的史学家许倬云先生认为,解决三农问题,不应该让大量的农民进城,而应该将农产品加工厂放到农村去,让农产品附加值留在农村,要让农村有更多的力量来解决教育和福利的问题。
他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当仍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特色中寻求答案。虽然汉代农业已是遥远的过去,古为今用,汉代农业发展的各项特征,仍可为今人之借鉴。第一,公私单位应该为农业提供现代的科技,使农业生产得生物科技之赐,致力发展有价值的经济作物。第二,费孝通先生当年提出的乡土重建的方案,在于农业为工业配套。近年来,大陆农村也不断尝试建立农村工业,然而绩效未彰。第三,公私有企业及学术单位,均须不断提供市场资讯作为农民决策的依据,应使农民不致有“赚一次,亏三年”的痛苦。第四,国家必须注意建设农村交通设施及建立供销网络,使农产品迅速进入市场。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近些年,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农村会越来越好,农民生活也会更加幸福,中国也会由农业大国转变成农业强国。
四、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
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吃饭没有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能够保证,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而且还在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任何时候,中国人民的饭碗只能端在自己手里,中国人必须养活自己。“三农”问题不解决好,国家的粮食安全就没有保证。
其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农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稳定;如果没有农民对社会稳定的大力支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只能是空中楼阁。如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
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最后,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党的xx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目标。对照这个目标,最大的差距在农村;实现这个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
【参考文献】
《农业社会学》
朱启臻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xx《我向说实话》
李昌平
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20xx《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
孙政才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xx《农业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1981-20xx《农业的政治经济分析》
何增科,周凡
主编
重庆出版社,20xx《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冯海发
著
新华出版社,20xx《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与途径》
叶堂林
著
新华出版社,20xx20xx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20xx字篇2论文摘要:回首“”辉煌成就,令人倍感欢欣鼓舞;展望“”规划,未来五年人民生活将更幸福。中国经济走过波澜起伏的5年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也圆满的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为创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科学发展观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初期宏观调控表现的是“有保有控”的特点。中央政府一方面推出包括土地、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政策的组合拳,加快结构调整,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另一方面,通过出台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着力加强农业等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在开局之时,我们收获了两个好年景。20xx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与低通胀的理想搭配;20xx年虽然通胀问题逐渐凸显,但国民经济仍延续了平稳增长的好势头,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齐头并
进,都收获满满。
正当国民经济开始步入又好又快轨道时,突然袭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又打乱了中国发展的步伐和节奏。
前所未见的困难,前所未见的挑战,前所未见的精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党中央、国务院“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连连出手,果敢应对。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率先推出了力度最大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速度之快,规模之大,配套之全,前所未有。出手快,出拳重,中国经济一路下滑的势头被止住,从20xx年一季度的6.1%,逐季回升到年末的近9%,画出一个精彩的“V”形走势。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保八”之战中,结构调整也未松弦。4万亿元的投资重点锁定经济发展薄弱环节,锁定民生相关的领域,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也相继推出。
从20xx年到20xx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又保持了11.1%的增长。与此同时,节能减排也在稳步推进。与20xx年相比,20xx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9.66%和13.14%,“”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前4年,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年均降幅为4.15%。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总结和介绍“”期间节能减排情况时表示,为实现“”目标,我国在结构节能方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中,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前四年,我国共淘汰小火电机组6000多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8712万吨、炼钢产能6038万吨、水泥产能2.14亿吨。
事实上,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传统工业国家、“世界加工工厂”,一度消耗着世界上40%左右的煤炭、50%左右的水泥、60%左右的钢铁和70%左右的油气,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尽管节能减排、治污降耗、淘汰落后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五年内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依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为此,中央在此期间投资20xx多亿元用于节能环保工程,进行
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而这些投入只占全国节能环保总投资的10%至15%。
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前四年,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5%的基础上,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76%,累计实现节能量5.3亿吨标准煤。与此同时,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3.14%,为实现全国完成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目前情况看,“四项指标中后三个到年底经过努力都能实现,但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解振华说。但他同时表示,“一定会努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回望“”,人们不难发现,在不断推进的各项经济、社会与政治改革等方面,无不闪耀着“民生”二字。
“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也有重大突破,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也被誉为‘民生五年’。”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谈到“”期间各项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果时说。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理念在“”期间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越来越充分地得以体现——20xx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广大农民从此走上减负增收的致富之路;同年,中央财政拿出1859亿元投向困难群体。此后,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逐年递增,20xx年突破万亿元,20xx年更是超出1.6万亿元。与此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xx年起覆盖到了全国全部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提前完成“”规划目标。此外,“”期间,国家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新医改方案惠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全国92%以上的人口。
国家把越来越多的财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交通、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20xx—20xx年,城镇和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10.2%和8.3%。
从“十五”迈进“”的门槛时,我们不仅对中国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更对发展的道路充满期待。因为,我们站在了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
“”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的五年,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战胜重重困难奋力前行的五年。走过五年,我们科学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步履更加坚定。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迎接最大考验。我们要发展,我们更要科学地发展。带着这样的理念走进“”,迎接我们的是超乎想象的一系列严峻考验。
如今,在各大中城市以及部分农村,汽车已经快步走进家庭,电脑、手机的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数据表明,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从20xx年的2333万辆,增加到20xx年的4575万辆;移动电话用户从20xx年末的4.6106亿户增加到20xx年末的7.4721亿户,今年上半年更突破了8亿户。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xx年的36.7%下降到20xx年的36.5%,农村居民家庭由20xx年的45.5%下降到41.0%。这一切都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波谲云诡,跌宕起伏,艰苦卓绝,而又成就斐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将是令人难以忘怀的5年。它为即将到来的“”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促进“”时期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出版社。
[2]“”规划:关键时期的宏伟发展蓝图;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出版社。
[3]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辉煌·20xx-20xx);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出版社。
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的形式与政策论文2000字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提出的。随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生态文明形式与政策2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生态文明形式与政策2000字论文篇一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提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各种资源、环境的压力变得越来越突出。只有加大对环境保护,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才能使人类文明向着高层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努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
文明建设
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文明及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其价值观从以前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等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
其次,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
再者,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艰巨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一方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这充分表明并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也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一)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实践已经证明了其不合理性,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代价。
(二)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并渗透到社会、经济、法律、政治、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给予支持。
(三)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文明是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构造一个人与自然发展为目的的文明形态。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学习科学
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木等。
参考文献:
[1]雷毅.生态伦理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3]胡锦涛.十七大报告,2007-10-15.生态文明形式与政策2000字论文篇二
《生态文明概念辨析》
[摘
要]“生态文明”一词中的“文明”不能等同于文化,它表达的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相互关系时的一种进步的状态,具有价值判断的意义。生态文明并不具备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样的实体领域,它把生态因子注入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之中,力争实现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生态化。
[关键词]文明;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0;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6-0013-06[作者简介]付广华(1980—),男,河南永城人,法学博士,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环境人类学、南方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广西南宁530028)[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岭南民族传统生态知识与生态文明建设互动关系研究”(13BMZ053)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中国学术界流行的生态文明概念当真是五花八门,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但也不乏谬误之词,可谓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因此,要切实理解何谓“生态文明”。我们首先从“文明”概念谈起。
一、关于“文明”
文明通常有三种含义:(1)文明即文化;(2)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3)光明,有文采。①第三种含义是中国古代固有的,如《易·乾·文言》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疏曰:“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不过,在当代汉语语境中,第三种含义已经不复存在了,仅余前两种含义,而
前两种含义都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因此有必要追溯“文明”概念在西方语言中的发展。
在英语中,文明(civilization)原来指的是文明化或被文明化的行为或过程,它是到18世纪末期以后才普遍使用的词,开始强调其现代性的意涵。19世纪60年代以后,civilization一词的复数形式才开始流行起来。因此,文明(civilization)一词在当代英美国家更通常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或进步状态”,有时候也用来指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殊的阶段或其中的一个类型”。①前苏联学术界普遍认为文明有三种意思:(1)文化的同义词;(2)社会发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所达到的一定的水平和程度(如古代文明、近代文明);(3)继野蛮时代之后社会发展的程度。而德国学者认为“文明”可有广义、狭义两种界定:广义的文明是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风尚;而狭义的文明指的是人类社会在脱离了群居生活的原始状态以后,通过知识和技术手段而形成和完善起来的物质和社会状态。②
从上述界定不难看出,国内外学术界对“文明”的界定相当众多,而且这些界定又常常与“文化”的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当代中国生态哲学界、环境科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学界有关生态文明的研究中,流行着“原始文明”、“采集文明”以及“采集狩猎文明”等概念,乃是把“文明”与“文化”混为一谈的明显表现。在最通常的意义上,只有当文化具有较高程度的复杂性及较多的特征时,才可以称之为文明。文化“文明”与否,不是依据道德标准,而是依靠价值标准来评判的,即“一种内在效率的标准(anormofinternalefficiency)”。③对于这一点,廖杨教授在论及“文明”与“文化”区别时亦曾谈道:
世界各地各国各民族的文化虽然千差万别,都可以称为“文化”,但只有那些曾对人类社会发展起过重要促进作用的文化才能标识为“文明”;人类的“文化”既具有差异性,又具有普同性,但“文明”则更多地表现为普同性。“文化”和“文明”在与时俱进的社会变迁中“分道扬镳”,却又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问题上“殊途同归”。④
廖杨教授虽然是以“一个特殊的阶段或其中的一个类型”来衡量“文明”和“文化”,而不是阐述一种存在的状态,但却很清楚地表明了两者之间的区别。由此,笔者认为,文明不仅可以用来表述“在‘质’的方面具有较高的文化元素或特征的文化”,而且还可以表示与这种文化相对应的人类社会进步状态,而且这种进步状态是以与自然界的分离为起点的,与未开化(savagery)、野蛮(barbarism)的状态形成对比。正如美国学者小约翰·柯布(JohnB.Cobb)所言:“从事狩猎和采集的人们通常不被认为是‘文明化的/开化的’。确实,‘文明’的基本含义同城市的崛起联系在一起。”⑤
因此,我们认为,“生态文明”一词中的“文明”不能等同于文化,它表达的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相互关系时的一种进步状态,具有价值判断的意义。如果像《辞海》中所言的“文明即文化”,那么这样的“文明”就表征不了人类的进步状态,毕竟文化所包含的范围甚为广大,即或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亦是“生态文化”的一种表现,而无论如何也不能视之为“生态文明”。
二、目前我国流行的“生态文明”概念
众所周知,人类诞生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采集狩猎是其主要的生计方式,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是其生存的基础,并且由于人类群体规模尚小,因此对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开始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某些区域产生了城市和国家,开始进入了所谓的“文明”时代。但由于自然仍然可以供给人类所需,因此人类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然是他们的“母亲”。虽然人类活动在某些区域改变了自然的面貌,但由于人类整体规模仍处于自然可以承受的范围,因此自然生态仍处于一定的平衡之中。到西欧国家工业革命前后,随着培根式二分法的确立,人类对待自然的观念改变了,自然从活生生的、哺育的母亲变成了呆滞的、死亡的以及可操控的事物,这样的自然观与新生资本主义的剥削相结合,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观念。①而正是这样的观念,随着工业文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拓展,正逐步吞噬着所有人类社会的母性自然形象,欲取而代之以攻击性的男性形
象。不过,人类如今终于意识到了工业文明的可怕性后果,因此开始寻找其他的路径,这样“生态文明”应运而生,成为取代工业文明的新形式。从这一理论背景来看,生态文明无疑是一种后工业文明,它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与发展。
国外学者对生态文明的论述和研究比较少。1995年,美国学者莫里森(RoyMorrison)在《生态民主》一书中提出生态文明有两个基本特质:一是它根据动态和永续平衡的原则在繁荣的生命世界中看待人类生活:人性并非体现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而是体现在与自然界的共存中;二是生态文明意味着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它依赖于我们作出新的社会选择的能力。②但莫里森并没有对“生态文明”予以界定。很长一段时间内,莫里森的著述成了西方学界的“空谷足音”,很少得到相关学者的回应。一直到2007年以后,在中国学术界的推动下,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才多次联合中国学术研究机构举办“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国际论坛,③“生态文明”一词才开始成为一些西方学者的话题。然而所有这些研究基本上都在讨论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都没有给生态文明以明确的界定,也许他们认为生态文明作为后工业文明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相对而言,“生态文明”是中国学术界的热门词汇。西方学者多从后工业或后现代的视角来看待文明的转型,由于他们多认为文明本身就是“非生态的”(non-ecological),因此“生态文明”(ecologicalcivilization)一词本身就是一种矛盾修饰法,④很容易招致一些人的笑柄。美国学者莫里森可能是唯一的例外,他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生态文明”一词,并且一直努力向英语学术界兜售他的这一研究主题,然而收效甚微。笔者2008年曾经试图通过E-mail在美国佐治亚大学的“listserv”上向美国生态—环境人类学界同仁求教“生态文明”问题,结果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提法。因此,有关“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多是由中国学者提出的。根据2013年10月30日在中国知网上的搜索结果,国内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文章已经达到3万多篇,其中不少学者针对“生态文明”给出了自己的界定,种类繁多,难以尽数。这里我们把林林总总的界定分为两大
类,就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概念界定略作阐述。
一类是从构成要素来分析。李绍东认为,生态文明就是“对生态环境的理性认识及其积极的实践成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其内容应包含纯真的生态道德观、崇高的生态理想、科学的生态文化与良好的生态行为。①邱耕田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②俞可平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③
另一类是从文明序列的角度来看。申曙光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狩猎与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较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更伟大的文明。生态文明将脱胎于工业文明,在工业文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自己,同时要注意避免工业文明的弊端与缺陷,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社会的持续发展。④李祖扬、邢子政认为,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即生态文明)四种基本形态,每种形态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状态。生态文明只是从生态价值标准出发的称呼,如果从文明发展的顺序出发,可以称之为后工业文明,指的都是“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新文明”。⑤潘岳在分析了文明形态特征之后提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⑥
上述两大类既有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概括了当前中国生态哲学界、环境科学界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界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界定。在笔者看来,从构成要素出发的界定更多地涉及生态文明的内涵,相当于某些学者所言的“狭义的生态文明”;而从文明序列出发的界定更多地涉及生态文明的外延,属于所谓的“广义的生态文明”。⑦当然,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是极为密切的。狭义的生态文明是广义的生态文明的初
始状态,指的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当生态文明因子逐渐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文明也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过渡。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生态文明,都包含着三个重要的特征,即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①
不可否认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学者都认同上述界定,有一些特立独行的学者提出了差异性比较大的界定。比如高长江就认为,生态文明从发展哲学的意义上就是指一种人与物的和生共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明,用近年来国际社会通行的概念来指称,即可持续发展。②高先生把生态文明视为一种发展观,一种几乎等同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这样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仅仅是对生态文明部分内涵的把握,虽然把握到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来源和支柱是可持续发展,但是用一个词来指代“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三、对生态文明概念的新界定
如果“生态文明”的界定过于简捷、含义甚广、范围太大的话,那么在实践中不仅难以操作,而且还容易让一些反生态的项目、工程戴上生态文明的帽子大行其道。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的角度予“生态文明”以更为确切可行的界定。
英国著名学者雷蒙·威廉斯(R.H.Williams)在撰写“文明”词条时曾说道,在当代英文中,civilization通常被用来描述有组织的社会生活状态,在这样的用法前面通常会被加上一些具有定义性的形容词,如西方文明、现代文明、工业文明、科技文明等。于是,civilization成为一个相当中性的词,可以指涉任何“确立的”社会秩序或生活方式。③这样看来,“生态文明”在构词法上跟“工业文明”是一样的,它指的是确立的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关系之一。在工业革命和殖民主义之前,西方世界眼中的自然是神圣的,它是人类的伟大母亲,它具备更新和生产的能力。随着培根式二分法的确立,自然不再是母性自然,而是女性自然,被攻击性的男性意识所统治,变得要依靠人类,因此人类的发展成为自然发展的本质,这创造了自然与人类之间
的新二元论。既然自然需要为人类所“发展”,人们就不得不从他们体现在自然中的原始的、落后的状态中发展。自然转变为自然资源与文化上差异的人们转变为“技能人力资源”是密切相关的。人们同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转变,从基于责任、管制和互惠转变到基于放纵的开发。④因此学者们在探讨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时,常常批判工业文明所体现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从民族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工业文明恶果的根源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是背后操纵着技术的思想逻辑,是人类自然观、价值观的转变导致了生态危机和恶果。对此,中国人类学界亦曾进行过深刻反思:“‘生态危机’导因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其直接原因出自以征服自然为目标的文化理念。这种文化理念的核心是‘制天’,即对生态系统的盲目征服和粗暴改造。”⑤而工业文明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生态危机的后果。
事实已经证明,目前人类社会遭遇的环境问题就是由“人类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导致的,因此,只有扬弃充斥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才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正确立场。与此同时,由于生态中心主义只是提出了问题的存在,但却忽视了人类的存在,最终只能仅有“生态”,舍弃“文明”,自然无法成为生态文明的思想之基。最为重要的是,“生态文明”一词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深刻的矛盾情感:一方面,人类要进步、要发展,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控制;另一方面,人类要生存、要延续,强调了必须限制人类的某些行为,从而使自然维持在一定的均衡状态。正是这种矛盾的情感决定了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环境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而是一种既考虑到自然的延续,也考虑到人类存续的一种意识形态。对于这种形成中的意识形态,韩国人类学家全京秀称之为“生态主义”,以与“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相区别。全京秀认为,生态主义的积极创建包含了人类问题的条件,它提倡确立中庸之道和均衡发展理念。鉴于现代生态学思想对旧式环境决定论的批判,全京秀认为应当在重新发现历史进程中探讨新环境决定论,因为这对于生态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①
笔者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
表现的是人类的整体自觉,亦即意识到自然的存续与人类的存续息息相关,两者并不是可分的二元结构,而是某种意义上的统一体,这样一种整体自觉反映在人类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的生态化程度的提高上。生态文明并不具备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样的实体领域,它所有的文明因子都蕴含在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之中。因此,由生态因素和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相交叉,就形成了生态物质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精神文明三大块。生态文明不能替代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构成要素,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一定要在构成要素中切实体现生态文明。
作为扬弃工业文明落后因素的生态文明,必定是人类既能够顺应和利用自然,减少对自然的控制和破坏,同时又能够充分利用人类已经形成的对自然的认识,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安全,实现人与地球协同发展。生态文明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它把生态因子注入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之中,力争实现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生态化。因此,生态文明是级别更高的文明,它并非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而是一种涵盖更广的文明形态,是一种大文明范式。这样一种大文明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长时期的建设,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才可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具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之分,或者说具备狭义和广义之分。我们当前的时代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阶段,因此我们只能按照狭义生态文明的要求来建设。只有在狭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圆满成功以后,才能够向高级阶段迈进,从整体上扬弃所有工业文明的成果。
应该说,无论是狭义的生态文明还是广义的生态文明,都已经应然地包含了环境保护的内容。没有实现环境有效保护的生态文明建设只能是“伪”生态文明建设。只要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保全,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而然就得到了促进。
生态文明形式与政策2000字论文篇三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与原因》
农村拥有土壤、水源、森林、草地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曾经
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19世纪到20世纪工业革命大发展时期,农村地区为工业、科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农村生态环境每况愈下,雾霾、水土流失、水源污染等生态问题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强调,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及可持续的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精神保持一致。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镇生态文明相比,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的时间较晚,基础相对薄弱,资金等各方面投入力度较小,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已经阻碍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拉动全国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完成加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二、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目前我国水土流失和耕地的严重退化导致了我国耕地供需矛盾突出,人均耕地面积不断的下降,根据资料显示,“1985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将近0.12公顷,比1949年人均0.18公顷下降了0.06公顷,截止到目前为止,人均耕地的占有量仍在逐年下降”。另外全国每年因灾害而损毁的耕地面积约13.3万公顷以上,全国超过五分之一的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也就是说抛开其他外在因素,仅仅是土地自身的损耗,每年造成的减少面积已经相当庞大[20]。
(二)乡镇工业能源消耗过大。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的“全国乡镇工业污染调查”结果显示,从1995年至2011年,全国乡镇工业能源消耗结构中,燃料煤用量为4.32亿吨,占能源消耗用量的47.73%,电能源消耗为17565亿千瓦时,占消耗总量的41.72%[16]。与此同时,我们对比世界上主要发达
国家在重化工时代乡镇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他们大多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主要特征,这与我国目前的状况大同小异,可是我们的人均占有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许多矿产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因此我国并不具备这种发展模式的基本条件。
(三)政府管理水平不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布局之下,一些地方政府、乡镇政府管理意识薄弱,管理能力不足,没有履行好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职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影响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的进程。任晓东、高新才在《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及政策分析》中提及“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政策沿用了城市环境治理的思路”,在制定政策过程中,由于政府管理意识薄弱,“缺少村民参与,在实施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与社区发展的有机结合、资源投入没有考虑到村民需求等问题”,虽然采取一些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却收效甚微。同时,政府在管理过程中没有起到约束、监督作用,一些基层政府对农村生态污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一些乡镇企业的违规排污情况听之任之,甚至有的基层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视为对乡镇企业的处罚,认为处罚了乡镇企业违规排放,就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目前已经造成的生态污染,一些政府部门“踢皮球”,不承担相应责任,互相推诿,这些错误的观点都导致了政府管理水平难以提升。
三、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产生问题的原因解析
(一)农民环保意识不强。农民,是我国广大农村最主要的人口组成,他们的文化程度决定了我国农村整体的精神风貌,因此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是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随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的深入人心,一些人将这一理念错误的理解为对自然的任意勒索,农民对自然的敬畏荡然无存,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相当薄弱。与此同时,我国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偏低,多数人不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国家的政策方针难以全面的理解和执行,甚至有些人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没有认识到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是有限的,过高的估计了自然环境对废物
有限的降解能力,因此有意识或无意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
(二)传统二元制结构导致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我国农村平均每一百个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的人数从2003年的7.39人降低到2011年的5.5人,小学程度从2003年的29.94人下降到2011年的26.5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略有提升,可是截止2011年农村平均每一百个劳动力中初中程度以下为85人,高中程度及以上仅有15人。村民的文化素养偏低,是传统二元制结构带来的弊端,也是制约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重要原因。
(三)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包含污染防治、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三位一体紧密相连的法律保障系统[29],可是现有的立法是割裂的、分散的、单独的。目前我国在生态文明预防方面的法律几乎空白,关于如何预防生态环境破坏,依据何种法律作为基础,预防以什么样的结果为标准等问题,在立法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例如,针对我国关于乡镇企业污染物排放治理情况的法律条文较多,可是关于如何预防乡镇企业污染物随意排放的法律条文较少,在某种意义上,使乡镇企业错误的以为,不必关注预防企业污染物排放,只需要及时发现和治理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就能够有效的保护环境。
四、结论
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乡村”已经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只有妥善解决农村生态问题,农民的生活水平才会显著提高,才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要落实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点,以全面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论文名称:千秋各异的大连广场——大连广场文化浅谈
1.选题:
目的及意义:广场,无论置身于哪个城市都可以看得到,其在城市中往往发挥着多重功能。它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的标识,为城市增添光彩,而且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广阔的娱乐休闲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广场更从侧面反应出一个城市发展的水平和足迹。如举世文明的天安门广场,莫斯科红场,巴黎协和广场等,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至今仍作为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中心。而在大连这样一个静谧的海滨城市,广场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因此,探索大连的广场文化不仅能够了解其对于城市面貌及知名度提升的作用,而且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大连这个城市发展的步伐。
2.内容:
(1)基本思路:进而以时间为主线,分别介绍至近代至现代以来不同时期的代表性的广场,并以几个主要的广场为例,结合历史背景,通过对其兴建的目的及随着历史的推进其作用的改变的介绍,反映出大连的城市性质及其发展。
(2)方法:主要一列举事实为主,有适当的比较分析。
(3)主要观点:广场文化在自身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反之,城市的向前迈进也促进了广场文化的繁荣,两者相辅相成。
3.预期价值:
本文不仅单纯的从人文景观方面来介绍大连广场文化的发展,而且深入的剖析广场文化发展的实质,将城市发展与广场文化紧密结合,使人们在享受广场所带来的物质享受的同时更能在精神层面有一定的提高。
千秋各异的大连广场
——大连广场文化浅谈
【摘要】:在这样一座海滨城市大连,广场文化可谓悠长,本文以时间为轴,介绍自近代以来并至今仍在人们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广场。由为讨好外敌到欢庆国家独立统一,到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广场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本文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广场文化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广场文化与人民生活及城市发展的息息相关。
【关键词】:广场文化
城市发展
殖民统治
中苏友好
市民需求
经济军事发展
广场,大概是大连最具特色的市政建设了。每一个去过大连或对大连有所熟悉的人都会对她独具特色的广场有很深的印象。
一、清末至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日俄轮班交替,多为殖民统治服务
这一时期所建造的广场,吸取了较多的日本及欧洲风格。其目的一方面是就统治者来说是为了加固统治,另一方面也是地方政府向强权讨好,以示对外统治者的忠诚。
(一)1894年,日本侵占辽东半岛1,实行军事统治,并由俄、德、法三国干涉。当时的日本为了加强对大连地区人们思想上的禁锢,于是便在其军事机构最集中的地方(现三八广场至人民一带)修建了朝日广场(现三八广场),意在告诉人们日本如早晨的太阳,不容人们去反抗,只能膜拜,因而当时那一地区也成了日本在其殖民地的象征,中国人经过那里稍有不慎就会被戴上“反满抗日分子”“思想犯”等帽子而被捕。
(二)1898年,沙俄取代日本侵占大连2。之后与日本一样,在大连地区部署军事,设统治机构。中山广场就是在1899年,由任大连市市长的俄国人为了向沙皇献媚而建的。当时为广场命名为“尼古拉耶夫广场”,取俄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名字。因此这一时期的广场布局与中国传统的方格式布局逈然不同,完全是巴黎的放射式布局,而且留下了当时许多知名俄国设计师的浓墨重彩。使最初的中山广场有很深的欧洲风格。
(三)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俄军于1905年1月战败投降,同年9月,只得将旅顺和大连拱手让给日本。大连再度沦落到了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此时的日本对永久占据大连颇有信心,因此对城市规划也破费苦心。在广场建设方面,一方面,他对中山广场进行了进一步的整修,虽然日本主张和谐的建筑风调,但面对这样巧夺天工的作品,日统治者没有进行破坏,反而拿来借鉴学习,而且,一批日本设计师又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风格。另一方面,于1924年建了人民广
场(当时称为长者广场),它是作为市政活动中心建的,位于街道一旁,为东西南北中轴线对称的矩形布局,这种布局既具有现代建筑的特点又保持了欧洲哥特式的风格,又流露出日本民族文化的特点,是日本占领时期大连最大的矩形广场和东方广场文化的典型。
而这一广场建造的目的并非造福中国人民,广场中明显的堡垒特征都说明了广场完全是侵略者为自己打造的乐园,以此为堡垒对殖民地进行文化压迫和毒害。
因此,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广场可谓融合了多种艺术,既有典型的欧洲风格,如广场中巨大圆柱上巴洛克风格雕花,又有平静和谐的日本和洋折中流派的意味,使广场文化别出心裁。而不可否认,这一系列的建筑出去其表面颇具艺术色彩的装饰,它们的实质都是为了满足统治者权力的欲望,实现对一个地区及这一地区人们的完全控制,也就是说,那时广场也是殖民统治者行使统治的一种工具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巩固国家统一
1945年5月,大连正式归属辽宁省,之后也兴建了一批广场,多为巩固新建的国家政权,与此同时,表示与“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的友好。
(一)这一时期的广场主要是斯大林广场(由长者广场重新修建并改名而得),经历过解放战争及内战,原来的长者广场只剩一片宽阔的、黄土裸露的、灰尘飞扬的空地。为了纪念中苏友好及大连解放,重修长者广场。于1954年竣工,两条横贯东西和两条南北向的大街把广场划分成方格状,并且在广场南部修建苏军烈士纪念塔。塔基正面,竖立一尊高达5米的头戴钢盔、双手持枪、胸前佩戴三枚勋章的苏军战士铜像。塔基的正面用中、苏两国文字镌刻着标题为《永恒的光荣》的铭文,东侧镶嵌着大连人民欢迎苏军进入大连的浮雕;西侧镶嵌着大连人民建设新中国历史画卷的浮雕。塔基四角,有石砌的大花盆,盆内培植着四季常青的松柏树。从整体布局来看,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基本保持原状,市政府办公大楼坐北面南,与两幢司法机构建筑保持均势,与雄伟庄严的苏军战士铜像和苏军烈士纪念塔遥相对应,这些布局不仅体现出了表达中苏友好的初衷,而且充分表现了80年代以前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人民民主专政时期的高度集中。
(二)另一个经修整重新面世的广场就是友好广场,之所以命名为友好广场就更明显的看出是为了纪念中苏友好,友好广场是圆形封闭环岛广场,与中山广场一样是放射状布局。
这一时期的广场布局较集中,有很大的中国特色,多在于体现集中的国家政权,体现与苏联的友好,以赢得相同政体的国家的支持。
三、改革开放至今——体现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及经济政治军事综合国力不断进步的主旨
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政治面貌发生了可谓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国家在经济、交通、军事、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因此,这一时期的广场建筑,以政治目的为出发点的较少,多为了实现现代化建设,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及展现伟大祖国经济军事实力。
(一)1993年—1995年,先后建成人民广场(1994)和希望广场(1995)。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环境也成为了一个人们关注的话题,此时的大连人民认识到,环境是产业,而且是更重要的产业。因此,绿化大连成为了90年代大连的城市建设理念。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在1994年建成了现在的人民广场,1999年,经过第三次改造后的人民广场,北侧坐落着大连市人民政府,南侧新建的国旗台和大型的音乐喷泉取代了苏军烈士纪念塔。国旗台周围铺设了2.78万平方米的芝麻白花岗岩硬面广场,喷泉两侧分别连接着两个为游人休憩、遮风避雨的欧式园林建筑,从而使得广场融合了东西方文化,成了一个中外游客和大连市民休闲、娱乐的胜地。希望广场建成于1995年,以母亲托起她的婴儿的雕像而得名——希望。它并不是大连其他广场的圆形或方形,俯视接近于三角形,并由三块绿地组成,更加凸显了绿色主题。
(二)1997年—1999年,期间建造的广场不再仅以满足人民需要为主,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展示城市及国家的迅速发展。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星海广场(1997)、胜利广场(1998)、海之韵广场(1999)和奥林匹克广场(1999)。
1.就星海湾广场来说,它位于大连南部海滨风景区,是1997年为纪念香港回归和大连建市百年而建造的,总面积为176万平方米,号称亚洲最大的城市广场。广场有一系列极具代表性的建筑,如汉白玉华表,几年香港回归中国;华表底座柱身的九条巨龙象征九州儿女都是龙的传人,等等。
2.胜利广场是在1992年台湾著名的企业家蔡辰男在来连考察时,看到火车站前商铺林立,行人如织,多条有轨和无轨车线在此经过,天津街、秋林公司、大连商场等几大商业街和百货商店都在此交汇,毗邻还有九州饭店、渤海明珠大酒店等数家星级酒店,就决定在此建一座商场。在1998年胜利广场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广场北面是一个古罗马式的下陷广场,广场上还建有两座欧式建筑。集旅游、休闲、购物等于一身。如今的胜利广场已是大连标志性的建筑,3.海之韵广场是大连广场文化的又一杰出代表,广场所使用的雕塑均为铸钢、不锈钢及花岗岩,等现代建筑材料,使广场显得现代大气、活泼、富有诗韵。广场中心有五根曲率不同的白钢管为主体的雕塑,21只飞翔的海鸥象征飞向21世纪,50个大小不同的球体即代表原子结构,又寓意建国50周年。它像一条跃跃的长龙,题名就叫“海
之韵”。
4.奥林匹克广场的建造一方面是为了庆祝大连建市百年,另一方明又是为了弘扬大连的林匹克精神。广场面积6万平方米,分南北两部分。南部有一个足球场、12个网球场和4个门球场;北部广场不但矗立着五环标志,而且整个广场也是由象征着五环的五个圆组合而成的。广场东西两侧各有一个约700个喷头的音乐喷泉,形成像两只高擎的巨手,把五大洲高高的托起。
(三)二十一世纪以来,主要新建了大连海军广场。海军广场位于市委大楼南,2000年建成,是继英国、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以海军命名的广场,广场南面是升旗台和大型海军发展历程浮雕。广场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象征海军的青铜雕塑“舵轮”和“铁锚”,在音乐喷泉的背景下,浮雕墙和海军战士塑像展现了中国海军发展的历程,广场中央花岗岩铺砌而成的世界地图,则象征大连正在走向世界,大连的发展与世界同步。
因此,至改革开放以来新建的广场,布局形式更加多样和大胆,更具现代化,在坚持中国式的同时,融入了更多的外来风格。其意义可以一分为二,其一是为了进一步为人民提供更广阔的活动场所,满足人民生活水平及社会的不断提高,其二是为了提高全民的思想意识,展示国家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大连的广场文化,自有记录以来大约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纵观近代以来大连广场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不难看出由近代为了讨好列强到现代向世界展示强大的综合力量,一个地区广场文化的发展与其城市的发展可谓相辅相成。当城市被蹂躏侵占时,广场文化只能被动接受外来文化,而当城市变得独立强大时,城市广场文化则会以为我所用为原则,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注释:
①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赔偿白银2亿两。
②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沙俄联合德、法两国对日本施加外交压力,并以武力相威胁,迫于形势,日本政府于1895年5月5日宣布放弃辽东半岛。沙俄借口帮助中国对抗德国,于12月15日派军舰开到了旅顺口和大连湾,控制了渤海海峡和黄海海域。1898年3月27日,清政府被迫与沙俄在北京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以法律的形式使清政府正式承认了沙俄对旅大地区的军事占领。
参考文献:
1.大连的广场文化-不惜泡吧-大连论坛——新青年论坛
http://bbs.we54.com/viewthread.php?tid=3055367K2009-11-27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0684.htm3.《大连的广场》,周斌
海派作家
《青年报》
http://www.why.com.cn/epublish/node4/node19627
相关热词搜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论文2000字带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坚持以 论文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