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什么基本原则(7篇)

时间:2024-08-29 18:57:01  阅读:

篇一: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什么基本原则

  

  防灾减灾与应急救援题试题及

  答案

  防灾减灾与应急救援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总体目标是:

  A.应急救援

  B.灾害预警

  C.防止灾害发生和减轻灾害损失

  D.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

  参考答案:C

  2.防灾减灾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A.先救援后恢复

  B.预测、预警、防御、减灾

  C.快速反应、高效应对

  D.全民参与、科学施策、综合防治

  参考答案:D

  3.对于山洪灾害来临时,建议以下哪项措施是不正确的?

  A.尽量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B.注意观察山体和河流的情况

  C.尽量驾驶车辆逃离

  D.根据情况与人员召集点或单位取得联系

  参考答案:C

  4.以下哪种地震预防措施是错误的?

  A.多组织地震演习

  B.加强高层建筑物的抗震设施

  C.在地震多发地区修建高楼大厦

  D.提高公众的地震安全意识

  参考答案:C

  5.在燃气泄漏时,以下哪项措施是不当的?

  A.立即通知燃气公司或应急救援机构

  B.尽量离开泄漏源和危险区域

  C.打开水龙头、门窗,增加通风

  D.使用明火寻找泄漏源

  参考答案:D

  二、填空题

  1.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时间是每年的_____月_____日。

  参考答案:5月12日

  2.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理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参考答案:发现、报告、疏散、隔离、封堵

  3.“四点注意”是指灾害发生后人们要特别注意的四个方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周围环境、个人安全、救援方法、心理状况

  4.“生命第一、安全第一”是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则,意味着在灾害发生时,要首先保护______和______。

  参考答案:人民群众、救援人员

  5.“灾害无情,人有情”是指在防灾减灾工作中,人们要积极参与到救援工作中,形成______的局面。

  参考答案:众志成城

  三、解答题

  1.简述应急救援中的指挥系统以及各个层级的职责和作用。

  参考答案:

  应急救援中的指挥系统分为三个层级:现场指挥部、地方综合指挥部和国家指挥部。

  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的指挥、调度和协调工作。其职责是组织救援人员和装备到达事故现场,指挥救援行动,协调各队伍之间的配合,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地方综合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本地区的灾害救援工作。其职责是接受现场指挥部的指挥,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救援行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保障。

  国家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全国范围内的灾害救援工作。其职责是指挥地方综合指挥部、现场指挥部等,协调各地区的救援力量和资源,提供决策支持和援助。

  2.防灾减灾工作中,科学施策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其重要性。

  参考答案:

  科学施策是指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根据科学的知识、技术和数据,制定出科学的措施和方法进行防灾减灾工作。科学施策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学施策可以提前预测灾害风险,帮助决策者和公众做好防范准备。例如,通过气象数据分析,科学预测机构可以提前预警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使得各级政府能够提前采取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其次,科学施策可以指导各种防灾减灾设施和措施的建设和更新。例如,在地震多发地区,科学施策可以指导政府加强抗震设施建设,制定相应的建筑抗震标准,降低地震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影响。

  此外,科学施策还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灾害管理理念的升级。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更精确地预测和监测灾害发生的风险,提高救援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科学施策是防灾减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注意:本文参考题目中的题型构造,采用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形式来回答题目。文章结构清晰,每个问题都有相应的答案,并且按照题目描述的要求排版整洁美观。

篇二: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什么基本原则

  

  Peoplewhooftenblamethemselvescanoftengetforgivenessfromothers.精品模板

  助您成功(页眉可删)

  中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管理的基本体系

  在中国,自然灾害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深刻。历史上,频繁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不仅直接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还极大地影响了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宗教等方面。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治理洪水曾促成了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而对于灾荒救助的失效也几经成为一些王朝覆亡的重要诱因。灾害救助,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能力有了极大提高,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管理体系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基本建立了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

  一、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基本系统

  本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体系建设获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我国的灾害应急救助系统主要包括:

  (一)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组织领导系统

  在国家的层面上,应急救助的领导系统主要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减灾委员会。一名国务院副总理担任主任,另外还设有若干副主任,共有34个国务院的部、委、办、局和军队及红十字会等组织参加。根据规定,国家减灾委员会为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协调机构,负责研究制定国家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开展重大减灾活动,指导地方开展减灾工作,推进减灾交流与合作,组织、协调全国抗灾救灾工作。这个委员会的办公室设在民政部,所以,在各级政府系统中,管理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行政部门主要是民政部、省级的民政厅、地区和县级的民政局。

  (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系统

  全国县以上各级政府均制定了相应的救灾预案,并确定了不同的灾害救援响应等级,建立了灾害的应急机制。每当灾害发生以后,有关的政府首长都能够比较及时地启动灾害应急机制,调度有关方面的力量,协调各种资源,投入救灾行动。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按照灾害损失情境,将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工作设定为四个响应等级,其中一级响应为最高响应。

  (三)国家自然灾害预警系统

  预警工作主要由相关的灾情预测部门负责,灾害的预警、预报体系主要包括,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大江大河的灾害性洪水预警预报体系、森林和草原防火预警体

  系、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测报体系、海洋环境和灾害监测体系以及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体系,民政系统则负责灾情的统一汇总等。

  在灾情管理方面,以县级为基本行政单元实施组织和管理。县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规定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并且立即填写《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快报表》,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如果因灾造成死亡人口多于10人以上、或者在经济和社会方面造成严重损失以及灾情发生重大变化,县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同时报告省级政府直至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则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值班,每天早晨七点要准时地汇总过去24小时的全国以及全世界的重大灾情,出版《昨日灾情》以送有关方面。

  (四)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系统

  根据国家的响应等级,各级政府也都制定了相应的响应等级和预案,从而形成了我国的灾害应急响应等级体系。以国家的应急响应为例,针对各类灾害的应急救助,国家的应急响应主要包括:

  24小时内中央救灾工作组到达灾区。这是一条极为特殊的规则,即在启动应急响应以后,国家必须派出相应的工作组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区。四级响应是国家减灾办派出工作组,而到了三级响应就由国务院派出联合工作组;

  24小时内救灾物资到位。需要中央支持的救灾物资要开始调度,地方的救灾物资要立即到达灾区;

  24小时内要对灾民的救助到位。无论是多少的救灾物资,哪怕是一袋方便面、一瓶矿泉水,都需要在当天发给灾民,以使灾民及时得到政府的救助信息。

  在国家的层面上,还设立有全国灾害应急联络系统,建立有统一的电话及电子联络系统,可以与县级民政局长、主管救灾的副局长以及救灾股长进行及时的联络。

  (五)国家自然灾害物资储备系统

  紧急救援的物资储备体系开始建立,已经在沈阳、哈尔滨、天津、郑州、合肥、武汉、长沙、南宁、成都、西安共10个城市建立了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点,一些多灾、易灾地区也建立了地方性的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中央政府每年都要采购一定数量的救灾帐篷,以救灾仓库为依托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基本形成。

  (六)国家自然灾害恢复重建系统

  灾后的恢复重建主要是指对灾区在灾情基本稳定后所进行的对于各类受损设施尤其是居民住房和学校等公共设施所进行的恢复性的建设,其中,对居民的住房因倒塌或严重损害而需要重新建设和修缮的工作是其基本的内容。

  我国的灾后恢复重建行政管理,是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以民政系统为主、各个部门互相配合、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体制。其中,民政部门主要负责恢复重建的综合协调工作,并重点负责落实灾民住房的恢复重建,发展改革委员会系统主要负责基础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和基层政府办公室的重建工作,交通部门负责道路的修复等。

  (七)国家冬令与春季救助系统

  春荒、冬令的灾民生活救助是我国政府自从建国伊始就建立的社会救助制度。这一制度,主要是保证农村的困难群众在冬、春两季最为困难的时期能够得到政府的及时救助,通称为春荒救助和冬令救助。春荒救助的时段为每年的3月至5月共计3个月,即过完春节之后的三个月,灾民往往最为困难,到了5月,就可以有新粮上市;在一季作物区则为每年的3月至7月。冬令救助的时段为每年的12月到下一年度的2月,即春节前的3个月,这是在秋收之后进入冬季以后的时段,特别是越临近春节,贫困人口的生活就会越加困难,需要进行救助。在没有普遍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前,采取这样的救助办法,遵循了“救人救急”的原则,在困难人口最为困难的时段施行救助,实践证明是相当有效的。

  (八)国家自然灾害救助社会动员系统

  这主要是指社会捐助动员系统。社会捐助、邻里互助是我国长期所形成的历史传统。但是,真正形成比较正规的社会制度并

  由行政部门实施管理,则始于1996年,即建立了经常性的社会捐助制度。目前,中国的社会捐助制度主要包括大灾时期的集中性捐助、对口支援、经常性捐助制度这样几个方面。

  集中性捐助,主要是在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后由政府所发动的捐助活动。如1998年的长江流域和松花江、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涝灾害,民政部就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捐助活动,结果得到全国的捐款捐物达70亿元以上。集中性捐助,一般有比较强的目标,主要突出一个灾难性的事件,并且时段也比较固定,只是在大的灾害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这类捐助,具有相当强的社会效果,也特别容易激发全社会的爱心。

  对口支援,主要是指东部发达地区人民所捐助的资金和物资定点给予西部贫困地区的支援方式。这项制度于1996年开始建立。沿海这些地区对于内地的支援,密切了西部与沿海之间的联系。

  经常性社会捐助,是指城市人口中将闲置不用的东西捐献出来帮助困难人口的活动。由于城市人口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淘汰衣服及其他一些日用品的周期缩短,所以捐助活动是经常性的。

  在社会捐助制度中,一些公益性社会团体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灾害救助,对于解决贫困人口的多种困难,弘扬社会美德,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九)国家自然灾害的减灾工作指导系统

  为了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在国家减灾办的统一指导下,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减灾活动,包括社区减灾、减灾教育和培训以及与联合国国际减灾组织的广泛合作等。在地方上,则设立有类似的省级减灾组织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减灾活动。

  (十)国家自然灾害的科研与科技支持系统

  2005年,国家减灾委员会正式设立灾害领域内各类著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集中各类专家共同工作开展灾害类的研究。同时,国务院已经批准建设环境与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预计2007年能够发射三颗卫星以加强对灾害的监测。

  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重大转型

  2000年以来,中国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体制一直处在根本性的调整过程中。这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以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于灾害应急管理的要求完全改变了。尤其是2003年国家对“非典”事件的处理方式,更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转型。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灾害救助的目标,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减少经济损失转向以人为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面对自然灾害,社会的习惯

  就是强调尽量减少国家财产的损失,甚至出现牺牲个人生命来保护国家财产的现象。而转向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后,首先强调的是努力确保人的生命安全。这样,应急救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以及救灾工作的重点都发生了彻底变化。而为了人的生命安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前就需要进行避灾性的紧急转移,沿海地区有的为了抗击台风的需要,一个省一次就要转移近百万人甚至过百万人,行政工作量大幅度增加。

  第二是灾害救助的内容,开始从事后救济转向全方位救助,特别是应急救助。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救灾工作主要是进行事后的救济,通过一定时间的查灾、核灾,然后再确定政府的救济数量并进行恢复重建。而建立应急救助体系,首要的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内对于受灾影响而产生的困难人口进行及时的救助。比如,24小时救助到位的规定,就是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各类救灾物资发放给有关困难人口。从紧急转移开始的救助一直到完成恢复重建,灾害救助已经具有全程立体救助的性质,政府的行政责任加大了。

  第三是灾害救助的组织指挥,开始从依靠行政人员的个体经验转向系统的预案与应急行动。过去的救灾主要依靠制度而缺乏预案。制度尽管很重要,没有制度就不可能产生规范的组织,但仅仅有了制度还往往不够,主要是缺乏更为细致的程序来进行具体的行为规范。而建立应急体系,就须对细小的工作程序进行十分

  详尽的规范,比如遇到什么样的灾害应该由什么样的工作人员在多长的时间内进行报告,报告后又如何处置等,都有具体规定。这实际上是公共管理行为的重大转变。

  第四是灾害救助的组织过程,开始从封闭转向全方位透明。工作要透明,灾情的数据也要透明,特别是死亡的人口的统计更要透明。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因灾死亡人口不是立即公开,往往带有神秘色彩。为了强调公开性,2005年,国家保密局和民政部专门就因灾死亡人口的解密问题发出通知,要求及时向社会公开。这样,因灾死亡人口的报道也就日益规范和透明起来,政府部门如果不及时报道,还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第五是灾害救助的标准,开始从传统的低标准转向保证基本生活并与国际接轨。救灾的标准在较长的时期内一直偏低,政府努力的目标是不饿死人、不冻死人等。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的标准已经转变为保证灾民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医、有学能上等。这样的救助标准,已经远远高于传统的救助要求。

  第六是灾害救助的装备,开始从传统的以人力和手工为主的工作手段转向高科技装备的应用。过去,救灾主要依靠人力进行手工操作,所以工作效率较低,有时还难免产生不规范的行为。按照应急救助的要求,目前灾情的报告通过网络系统已经非常便捷,

  同时卫星和遥感技术也开始运用于救灾过程,救灾行政人员开始配备一些必需的装备,从而大大增强了救灾的机动能力。

  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设的转型,实际上是政府行政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公众需求而进行的重要改革。这样的改革,不仅直接面对最为急需救助的困难群体,而且还直接面对十分透明的公众舆论,客观上促进了政府行政工作质量的提高。

  三、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

  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颁布以后,伴随着地方应急预案的制定,我国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制度开始逐步健全,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正在初步确立。

  比较国外的经验,我国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还明显地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主要表现就是:应急指挥和协调机制还不尽完善和规范,许多工作程序还不够细密、不够具体而且操作性不够强,应急物资储备还只是初具规模,先进的装备在救灾中还没有被普遍应用,由于缺乏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因而冬令、春荒的救助标准还过于偏低,社会捐助制度的发育程度也较低,灾害救助工作的立法还相当欠缺。所有这些差距,都会随着国家的全面开放而日益凸显,因而十分有必要采取措施,系统地加快自然灾害的应急体系建设,以确保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安全和稳定。

  由于自然灾害无法避免,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我们应该在短时期内,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这一应急救助体系建设的重点,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建设发达的灾情监测系统。这一系统,首先是当前已经建成的灾害预警系统,包括气象、地震、洪水、森林和草原防火、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海洋和环境等方面的预警体系,一定要充分地发挥作用。同时,要加强综合性的灾情监测能力的建设,充分发挥国家减灾中心的作用,经常对重大灾情进行会商,及时地做出判断,从而为灾害紧急救援的决策提供科学的方案。还有,一定要加强遥感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要发展减灾卫星系统建设,使高科技能够广泛地应用于救灾工作过程;

  二是要建立较为充实的物资储备系统。当前,全国只有为数不多的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共储备有20多万顶救灾帐篷。这种局面需要改变。首先,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的布点,一定要更便于实用。要根据运输条件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需要,建立物资储备仓库。同时,还要采购不同品种的物资,以适应不同灾害条件下灾民生活的需求;

  三是要进一步健全应急响应制度。灾害的应急响应,是一种准军事化的体制。当前,一旦遇到灾害,救灾的指挥往往显得手忙脚乱。因此,一定要将各类自然灾害应急的预案充分地程序化,

  不要只是几条干巴巴的职责,还要有行动的方案细节,包括现场指挥部的组建,信号的传递,物资的保障等。还需要进行经常性的演练,使各级救灾的指挥员和普通工作人员能够措置裕如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救灾环境;

  四是要加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体制的建设。恢复重建工作,要加强领导。更进一步地明确工作程序,特别要明确灾区重建中的领导责任,使其真正履行责任,组织、协调有关事宜,保证重建工作能够高质量地展开;

  五是要切实做好灾民的基本生活救助工作。要从制度上能够保证“不救不活”人口的基本生活,尤其是对于灾后形成的孤儿,要给以特别的救助,使其真正能够维持基本生活;

  六是广泛开展社会捐助活动,建立健全社会捐助的工作机制。要开发两种资源,一是社会公益组织的作用,要全面地突出起来,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要广泛地开展义工和志愿者活动,使人力资源的捐助活动得到有效的利用;

  七是要制定《救灾法》,使国家的救灾行为法制化。灾害应急救助是国家行政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建立健全发达的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意义。应该看到,我国社会对这项工作还比较陌生,因而不可避免地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许多大量细致而艰苦的工作。

篇三: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什么基本原则篇四: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什么基本原则

  

  领导者处置突发事件应遵循的程序和原则

  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的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突发事件具有突如其来的偶发性、意想不到的突变性、琢磨不透的复杂性和不可估量的危害性等特点.处置突发事件必须迅速、及时,尽最大努力控制局势,挽回影响;如果处置不当,就会使局面失控、事件升级,导致灾难性后果的出现.因此,制定反应迅速、正确有效的处置程序,明确妥善应对、化险为夷的基本原则,避免紧急情况下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防止突发事件处置中的重复和缺位现象,显得尤为重要.

  一、处置突发事件应遵循的程序

  由于突发事件所处的具体环境和条件不同,每一事件的特殊矛盾、规模、程度、性质和后果不同,卷入事件的群众情况不同,因而处置的办法和程序也就各异.但是,无论其状况如何,一般来说,都要经过以下六个程序,每一个程序又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处置策略.

  1.控制事态.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者迅速控制事态是处置事件的第一步.事件的突发性,要求处置工作必须突出一个“快”字.快速出动是把突发事件控制在最小范围、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重要保证.要快速发现、快速报告,快速出动、快速到位,快速展开、快速介入,以便抓住先机,争取主动.要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领导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成立临时专门机构.比如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可以把所辖机构分成突发事件决策机构和处置机构两部分,决策机构及

  其人员主要是对事件发展情况进行预测,制定处置事件的策略和步骤,对全面工作进行指导;处置机构及其人员负责掌握动向,反馈信息,贯彻决策机构意图,对事件进行具体处置.把决策层和执行层分开,有利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领导者控制事态的策略表现在:一是要迅速隔离险境.当出现灾害事故类突发事件时,为了确保社会及公众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应采取果断措施,迅速隔离险境,力争把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为恢复正常状态提供保证.二是转移群众的注意力.一般地说,每次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群众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一两个敏感、热点问题上,在这种情况下,转移群众的注意力,对于控制事态是十分有利的.可以通过说服诱导,寻找双方利益的交汇点,使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主张产生认同;可以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承认某些可以理解和合理的方面,作出无损于实质的让步或许诺;还可以运用归谬法引导事件的参与者意识到最终可能出现的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不良后果,使大多数人恢复理智,同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三是进行强制性干预.在解决突发事件过程中,政府的强制性干预是十分必要的.面对突发事件,“政府中枢决策系统就必须享有发号施令的权威,并且可以制定和执行带有强制性的政策”.因为在突发事件状态下,每一个人的信息量毕竟是有限的,某些群众和个别领导者还会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同时决策也会遇到各方面的阻力,其风险性使得任何意见都难以像常规情况下那么容易达成妥协和统一,因此,依靠领导权威、推行强制性的决策是惟一的选择.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迅速而有效地遏制事态的扩大、升级、蔓延.

  2.调查研究.当突发事件得到初步控制以后,领导者应马上进入第二阶段,即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对突发事件的调查,在内容上强调针对性和相关性,

  查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事态发展、控制措施、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态度以及公众在事件中的反应;在方法上强调灵活性和快速性.调研过程中应广泛收集和听取事件参与者、目睹者的意见、反映和要求,从中分析事件的性质和因由;要与事件的参与者正面接触,尽量抓住事件的薄弱环节和暴露之处进行调查,以利于发现问题.一般地说,目睹者观察和提供的情况,是较为客观和准确的,因为他们与事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能够客观公正地分析和反映情况,为领导者制定对策提供可靠依据.根据调查来的情况,找出突发事件发生的因果联系,把握主要问题,就可以为确定事件的性质打下基础.

  3.制定对策.在通过调查研究,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性质予以确定之后,应迅速会同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分析讨论,制定相应的对策.制定对策须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策必须具有可行性,能在现有条件下付诸实施;二是对策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做多种准备,不能简单从事;三是重视专家的意见,因为突发事件的出现,有时是在领导者不太熟悉的领域,而专家对自身涉及领域的问题有专门的知识和经验,专家的意见可以弥补领导者知识和经验的不足,特别是在事态基本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制定对策更应该重视专家的意见.总之,突发事件的处置,对领导者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特别高,不允许决策出现失误和漏洞,也不允许在执行过程中软弱无力.领导者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应注意总体配合,综合治理,以便尽快解决问题.

  4.贯彻实施.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准备工作,在贯彻实施阶段,领导者应动员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面对灾害类以及恐怖动乱类突发事件,在一个开放、分权和多中心治理的社会,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社会力量的参与,可

  以缓解突发事件在公众中产生的副作用,使公众了解真相,打消恐惧,起到稳定社会、恢复秩序的作用.突发事件造成的最大危害在于社会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并由此带来社会公众心理上的脆弱,所以,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原有的社会运行轨迹、提高公众心理承受能力是首要的选择.要尽可能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运转,尽可能避免突发事件进一步造成更大的公众心理伤害.在最近的SARS事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现出焦虑、不安和慌乱的心理,党和国家领导人适时地走到疫区的群众中间,并通过媒体加以宣传和报道,即刻收到稳定人心、安定社会之效.对于社会性突发事件,领导者要公开表明立场,恳切地道出自己的希望和担心,这样可以增加社会公众的信任感,使感情距离拉近.诚实的态度容易赢得社会公众的尊重,减轻他们的恐慌心理,有助于尽快解决问题,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5.评估总结.突发事件解决后,领导者要对整个事件的过程进行评估.一是注意从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心理效应和形象效应诸方面,评估有关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实事求是地撰写出详尽的突发事件处置报告,为以后处置类似的事件提供参照.二是认真分析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如果是组织机构设置有问题,那就重新建立健全预防突发事件的运行机制,堵塞漏洞;如果是政策有问题,就应重新调整政策;如果是干部工作作风有问题,就要从克服官僚主义、改进工作作风入手,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以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是领导者政治敏锐性差,就应严肃纪律,让应当承担责任的人承担必须承担的责任.要通过评估反思,切实改进工作,努力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从根本上杜绝类似突发事件的发生.处置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做好了,才能说该事件圆满解决了.

  6.重塑形象.即使领导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处置了突发事件,政府的形象也仍然有可能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突发事件过后,领导者要采取一定措施,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调整组织机构使之更精干、更有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还要以诚实和坦率的态度安排各种交流活动,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告知他们突发事件后的新局面、新进展,消除突发事件带来的形象后果,恢复或重新建立政府的良好声誉和美好声望,再度赢得社会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处置突发事件的一般程序,这里有两点需要加以说明:其一,六个程序并不是处置任何突发事件都必须经过的,比如调查研究程序,在事件规模不大,对事件前因后果已经了如指掌,且冲突较缓、处置的胜算较高时就可以越过,直接从控制事态到制定对策,这样处理时效会更好;其二,六个程序在解决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其中难点是控制事态,关键是制定对策,重点是贯彻实施.概括地说,只要领导者科学地把握住前四个环节或程序,突发事件是不难处理的.

  二、处置突发事件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国内外处置突发事件的理论与实践,考察我国突发事件的现状,笔者认为,处置突发事件应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1.救治第一原则.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突发事件,首先要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应将媒体报道和公众反应首先集中于对伤亡人员的救助而不是领导人的活动、缉拿罪犯、防范措施等,这样有利于号召和动员公众支持政府,参与救援活动,是在特殊情况下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得到公众支持的必然选择.比如美国在“9·11”事件发生后,布什总统很快就对恐怖主义宣战,大造“本·拉登死的活的都要”和进攻塔利班的舆论,但工作重点却首先放在救援工作和强化国内

  治安上,直到两个月过后,在做好了军事准备、赢得了国际支持之后,才真正开始大动干戈,出兵攻打阿富汗.

  2.把握主要矛盾原则.任何突发事件都有一个牵动全局的主要矛盾,把握主要矛盾,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解决和转化,是解决突发事件的根本之所在.因此,领导者应注意全面地认识事件的各种现象,潜心分析各种现象间和现象背后的因果联系,要在把握各种联系的基础上,通过一一过滤、比较和筛选,认准制约整个事件的主要矛盾,从而找到整个事件的“总闸门”.对于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要全力抓住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控制火头和水源;对于社会政治类突发事件,必须全力控制和解决首要人物.只有会牵“牛鼻子”,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注重新闻传播原则.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信息时代,人们很容易从媒体、网络和其他通讯工具中了解信息,因而封锁信息不仅是徒劳的,而且会让谣言、错误的信息和观点充斥于社会,在公众中制造混乱.所以,在突发事件出现以后,为了求得公众的准确了解、深入理解、全面谅解,必须及时向广大公众传播全面而准确的信息.一是迅速开放传播通道.要把必要的信息公之于众,让公众及时了解突发事件的事态和领导者正在尽职尽责地加以处理的情况.二是有效控制信息导向.开放的信息传播通道有利于避免公众的猜疑、误传,但是由于人们对突发事件所持的态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因而也有可能使信息传播朝着不利于突发事件顺利处置的方向发展,所以必须有效控制信息导向.要牢牢掌握对外报道的主动权,指定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事件的对外发布.切忌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对发布消息可能产生的反响要事先作出估计.三是大力消除谣言.在及时提供全面、确凿的事件真相的同时,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

  量包括本地区的知名人士、舆论界权威和一切有社会影响的人,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辟谣,以遏制谣言的流传.

  4.机动权变原则.突发事件现象与原因之间、原因与原因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决策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这就要求领导者在处置这类事件过程中要机动权变,根据千变万化的现场情况进行随机决策.机动权变的原则还要求领导者在处置突发事件时留有余地,比如在领导出场、力量调度、语言表述等方面,不要一下子就达到极点,再无回旋的余地.

  5.协调作战原则.突发事件的综合性,要求处置手段必须突出一个“合”字.任何一起突发事件都会涉及到社会多领域、多层面,如交通、通信、消防、搜救、食品与物资供应、医疗服务以及军队、武装警察等等,突发事件发生后,只有在领导者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才能及时形成和贯彻科学的决策,迅速解决问题.为此,突发事件的处置必须由领导者统一指挥,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要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从全局出发,克服狭隘的部门主义和小集团利益,优化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发挥整体功效,以最大可能地减少损失.

  6.科学合法原则.科学主要是针对那些因工业技术而引起的灾害以及由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危机事件而言,前者包括危险物品、辐射事故、水坝决堤、大面积建筑物着火等;后者包括干旱、海啸、森林大火、山崩、泥石流、雪崩、暴风雪、飓风、龙卷风、洪水和火山爆发等2P107.现代社会是科技的社会,一切重大突发事件的解决最终都离不开科技.对于上述各种突发事件,领导者一定要多征求特定技术领域内专家的意见,千万不能盲目蛮干.另外,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依法办事是对领导者的基本要求.应对突发事件需要特事特办,但不能背离依法治国的原则,而且,在一些涉外突发事件的处置上,由于各国法

  律不尽相同,还有很多事件牵连着政治、经济、宗教和外交等各个方面,处置起来就更要小心谨慎.总之,只有依法办事,才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篇五: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什么基本原则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判断题)

  1.突发事件是公共危机的触发媒介。

  2、1948年,英国政府出台了《民防法》。

  3.四川遂宁在全国率先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

  4.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和民政部将每年的5月12日设为“防灾减灾日”。

  5.风险是由致灾因子和脆弱性共同决定的。

  6.自2003年“非典”爆发后,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以“一案三制”为核心,取得了不容否定的成绩。

  7.2009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了消防力量在社会应急救援方面的职能。

  8.当公共危机特别重大时,国防力量成为应急处置的最后一道屏障。

  9.应急资金是公共危机保障系统的基础。

  10.2007年《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后,我国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应急产业。

  11.2003年10月,北京建成我国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元大都遗址公园。

  12.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本级预算支出额的1%~3%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

  14.预警系统要围绕“以人为核心”的理念,组织、协调多样化的预警组织。

  15.绩效是衡量预警系统有效性的唯一标准。它是指可否对处于风险威胁中的人提供有力的保护。

  16.20世纪90年代,詹姆斯·李·维特治下的联邦应急事务管理署推出了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减缓计划,即“影响工程:建设抵御灾害的社区”。

  17.社区是公共安全教育的“前沿阵地”。

  18.当危机发生后,救人应成为响应活动的重中之重。

  19.我国危机处置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0.从本质上看,危机决策是一种有限理性决策。

  21.公共危机响应与恢复之间的界限是比较模糊的,恢复活动往往在响应阶段就已经开始了。

  22.公共危机恢复中包含着减缓的因素。

  23.恢复重建要以消除危机为基础,以谋求未来发展为导向。

  24.短期恢复在危机发生后很快展开,与应急响应常常重合。

  25.在新的更高起点上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

  26.恢复重建阶段是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实施减缓措施的最佳时机。

  27.恢复重建阶段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选址。

  28.灾害保险起源于1966年的伦敦大火。

  29.美国政府于2002年通过了《恐怖主义风险保险法案》,由联邦来分担商业财产保险的部分赔付。

  30.1992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成立。

  31.1994年克拉玛依大火后,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专家应邀参与对死难者家属和伤员的心理救援工作,我国首次开展灾后心理创伤干预。

  32.从世界主要国家的公共危机管理实践来看,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

  33.政府并非公共危机管理的唯一主体。

  34.公共危机管理社会动员应该体现“预防为主”的精神,贯穿公共危机管理的全过程。

  35.我国民政部于2005年11月召开了首次中华慈善大会。

  36.慈善捐赠泛指用于公益慈善事业的捐赠,而救灾捐赠则专指用于灾害救助的慈善捐赠,前者的范畴大于后者。

  37.根据法律规定,具有救灾宗旨的公募基金会是我国唯一的劝募主体。

  38.2010年9月,我国《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实施。

  39.所谓应急沟通,是指公共危机管理者与社会公众、媒体建立良好关系以交流信息、互动反馈的双向过程。

  40.危机信息发布的主体是法定行政机关。

  41.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

  42.2009年4月19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文明上网自律公约》。

  43.对于网络舆情,我们应以引导为主,以干预为辅。

  44.网络舆情引导应立足于“疏”,而不是堵。

  45.自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特别重视应急管理的体制建设,开始设立应急管理的常设机构。

  46.现代应急管理最根本的特征是综合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从公共危机的性质上,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一致性危机、冲突性危机。

  2.从公共危机的可预测性与影响可能性上,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规型危机、不可预料型危机、难以驾驭型危机、基本型危机。

  3.在我国,突发事件按照发生原因、机理、过程、性质和危害对象不同,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4.日本的防灾法制非常完备,形成了由基本法、灾害预防与准备法、灾害紧急应对法、灾害恢复法、金融措施法等组成的法律体系。

  5.从世界各国历史来看,公共危机管理的缘起主要可分为两类灾害管理、民防。

  6.公共危机管理的四个阶段包括减缓、准备、响应

  、恢复。

  7.风险管理包括确立风险背景、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置风险等步骤。

  8.风险管理中评估风险需要把握的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规范化原则、动态性原则。

  9.风险减缓措施包括实施减缓工程、降低社会脆弱性、提高社会弹性。

  10.我国应急预案工作中存在的误区:神话应急预案的功能

  、重预案,轻规划、以致灾因子为导向、应急规划各自为战、过度强调指挥—控制、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11.应急预案可以分为两类:致灾因子导向型应急预案、功能导向型应急预案。

  12.应急预案从形式上可以分为讨论演练、功能演练、实地演练。

  13、应急预案演练的过程包括需求确定、分析、设计、实施、总结、改进。

  14.我国应急资金的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社会捐助、政策保险和商业保险三个部分组成。

  15.应急物资的储备可分为实物储备、资金储备、生产能力储备、社会储备四种形式。

  16.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安全、方便、就近三个特点。

  17.公共危机预测预警包括监测、预警、响应三个阶段。

  18.公共危机预测预警功能主要包括预测功能、警示功能、消解功能、教育功能。

  19.预测预警系统的有效性表现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警报传播、响应行动。四个方面。

  20.所谓“三敏感”事件,是指发生时间敏感、发生地点敏感、性质敏感的事件。

  21.在警报传播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警报传递信息、警报传递手段、警报传递制度三个方面。

  22.警报传递手段必须是有效的,要具备以下特征多样性、针对性、全覆盖性、互动性。

  23.社会公众对警报做出适当响应的概率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即对警报可靠性的评判、对风险的认知。

  24.预测预警机制的构建原则包括及时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全面性原则。

  25.在公共危机预测预警机制的构建中,要特别处理好下列关系:以人为本与依靠科学的关系、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的关系、常态与非常态的关系。

  26.响应行动是在危机的事态趋于稳定前所采取的一系列紧急处置措施,其具体目的是为了保护公众、减轻原生灾害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减轻二次灾害的损失。

  27.当危机即将来临时,公共危机管理者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预警与疏散、预置资源和装备到受灾害影响的区域、补充性减缓或准备措施。

  28.危机应急响应的主要功能包括应急评估、影响处置、安全保护、调度资源。

  29.在危机应急响应活动中,应急评估主要包括灾情评估、需求评估两类。

  30.社会安全事件响应的特殊性措施包括强制隔离措施、保护控制措施、封锁限制措施、重点保卫措施、其他合法措施。

  31.在危机处置过程中,公共危机管理者应注意的重要问题包括次生灾害的防范、应急响应者的保护、应急现场的指挥。

  32.危机决策是一种非常规状态的非程序化决策,具有紧急性、主观性、有限性、渐进性、时效性等特点。

  33.西方的“总体灾害恢复”理念,是指人们在灾害恢复与重建活动中,要改善生活质量、维护公共安全、抓住经济发展机遇、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的风险。

  34.危机的影响可以分为社会、环境、经济、心理等维度。

  35.恢复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恢复准备、促进协调、管理资源、管理信息。

  36.恢复重建的选址,可以作出三种决策原地原址重建、原地异址重建、异地重建。

  37.灾害损失补偿的分类政府补偿、灾害保险、捐助。

  38.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社会动员体现了“两个结合”,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个过程的结合、常态动员与非常态动员的结合。

  39.从动员规模上看,公共危机管理社会动员可以分为局部动员、整体动员。

  40.从动员对象上看,公共危机管理社会动员可以分为公共危机管理人力动员、公共危机管理物力动员、公共危机管理财力动员、公共危机管理避难场所动员、公共危机管理交通运输动员。

  41.从动员时序来看,公共危机管理社会动员可以分为前期动员、中期动员、后期动员。

  42.从动员的手段来看,公共危机管理社会动员可以分为软动员(常态社会动员)、硬动员(非常态社会动员)。

  43.有关企业参与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44.企业参与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问题有公共危机管理预案的衔接、公共危机信息的共享、联合演练与救援。

  45、巨灾条件下的企业援助形式包括慈善捐助、提供危机管理保障支持、开发保险产品、发展应急产业。

  46.汶川地震志愿者行动的特点人数众多、多元组合、行动迅速、积极主动、反应灵活。

  47.汶川地震志愿者行动暴露出的问题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低、志愿者活动的可持续潜力低、志愿精神有待于进一步弘扬。

  48.救灾捐赠是社会救助事业的组成部分属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范畴,具有慈善性、社会公益性、人道主义的性质。

  49、成功的救灾捐赠要实现两个目标效率、公平。

  50.救灾捐赠体系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劝募人、捐赠人、受赠人、受益人。

  51.在我国,救灾捐赠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三类。

  52.我国救灾捐赠的受赠主体可分为三类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受政府委托的相关机构、社会组织。

  53.我国开展救灾募捐的主体实际包括政府民政及其他部门、具有救灾宗旨的公募基金会。

  54.救灾捐赠的主要环节有募捐、接收、管理与使用、监督。

  55.我国救灾捐赠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受赠人自我监督、行政监督属于内部监督。

  56.我国救灾捐赠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捐赠人监督

  、公众和媒体监督属于外部监督。

  57.我国对救灾捐赠的行政监督包括民政部门监督、财政部门监督、审计监察等职能部门监督、海关、侨务等部门监督。

  58.我国救灾捐赠的相关法规包括《公益事业捐赠法》、《基金会管理条例》、《救灾捐赠管理办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59.我国《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规定灾害救助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

  60.美国卡特里娜飓风救灾捐赠管理的经验,可以概括为协调、信息共享、志愿者参与、救灾捐赠教育。

  61.应急沟通包括风险沟通、危机沟通。

  62.应急沟通的四个模型包括风险认知模型、精神噪声模型、负面主导模型、信任决定模型。

  63.应急协调与合作的维度包括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条块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地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军民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建立跨国应急处置联动机制。

  64.《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65.从层次和范围上看,应急管理的国际合作可以分为全球合作、区域合作、双边合作三种形式。

  66.从合作伙伴的性质来说,应急管理的国际合作可以分为非政府组织合作、救援企业合作、政府间合作(包括军事合作)。

  三、简答题

  1.公共危机有哪些特征?

  答案:(1)公共威胁性;(2)不确定性;(3)紧急性;(4)跨界性;(5)政治化;(6)媒体化。

  2.公共危机管理有哪些原则?

  答案:(1)预防性原则;(2)动态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协调性原则;(5)灵活性原则;(6)专业性原则。

  3.风险减缓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案:(1)减缓可以降低危机的发生概论;(2)减缓可以降低危机的影响与损失;(3)减缓可以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4.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1)增强忧患意识;(2)提升风险认知能力;(3)提高自救与互救技能;(4)增强公众批判力;(5)塑造公众良好的心理素质。

  5.如何把握应急规划的流程设计?

  答案:(1)指定或建立应急规划委员会;(2)进行公共危机管理风险研究;(3)确定相关主体的责任与角色;(4)确定所需资源与服务;(5)形成预案文件。

  6.建立有效的预测预警必须突出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案:第一,全方位整合预测预警资源。第二,实现监测预警的标准化。第三,保持全天候持续监测。第四,分级进行预警。第五,重点监测“三敏感”事件。

  7.危机应急响应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答案:(1)以人为本,减轻灾害。(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社会动员,协调联动。(4)属地先期处置。(5)依靠科学,专业处置。(6)鼓励创新,迅速高效。

  8.公共危机处置的一般性措施有哪些?

  答案:(1)救助性措施。(2)控制性措施。(3)保障性措施。(4)预防性措施。(5)动员性措施。(6)稳定性措施。

  9.危机决策者应注意哪些方面能力的培养?

  答案:第一,洞察与倾听能力。第二,决断与创新能力。第三,前瞻与推断能力。第四,灵活应变能力。

  10.危机恢复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1)政府主导,公众参与。(2)全面恢复,突出重点。(3)公平公正,关注弱者。(4)生产自救,多样补偿。(5)防灾减灾,寻求发展。

  11.恢复重建的过程要经过哪些主要阶段?

  答案:(1)准备阶段。(2)计划阶段。(3)实施阶段。(4)验收阶段。(5)反思阶段。

  12.恢复计划应该符合哪些要求?

  答案:(1)有利于实现恢复过程管理的正规化;(2)有利于加快恢复的进程;(3)有利于确定恢复活动的组织网络,明确每个组织的责任和任务;(4)有利于将各方面的力量,包括相应机构,吸纳到恢复进程之中,确保社区参与;(5)尽量简洁,但联系方式、资源列表要详细;(6)由提供恢复服务的相关机构共同制定;(7)以各机构的日常职能为基础;(8)经常进行评估;(9)明确恢复管理的结构和过程;(10)规定适当的资源安排制度。

  13.恢复重建中应注意哪几个重要问题?

  答案:(1)恢复重建的选址;(2)住房的恢复重建;(3)经济的恢复重建;(4)心理干预;(5)灾害损失补偿。

  14.公共危机管理社会动员具有哪几个方面的意义?

  答案:(1)公共危机管理产出的公共产品性质需要全社会参与。(2)平复危机不可预测性所导致的管理需求波动,确保公共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3)将社会公共危机管理潜力转化为公共危机管理能力,降低公共危机管理成本。(4)实现公共危机管理的关口前移与重心下移。

  15.企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形式包括哪些?

  答案:(1)供给合格的救援物资。(2)捐款捐物。(3)直接参与危机救援。(4)开发保险产品和金融产品。

  16.我国法律法规关于企业参与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规定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答案:(1)界定了企业应尽的义务与责任。(2)规定了企业可拓展、开发自身业务,以参与社会公共危机管理。(3)鼓励企业在自身业务之外参与社会公共危机管理。

  17.为什么说志愿者组织比志愿者个人更能形成巨大的力量?

  答案:(1)志愿者组织可以弥补志愿者个人能力的不足。(2)志愿者组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3)志愿者组织可以提高社会对志愿者活动的信任度。(4)志愿者组织可以为志愿者提供归属感。

  18.救灾捐赠管理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1)及时性。(2)公平性与公正性。(3)科学性与有序性。(4)有效性。(5)协调性。(6)政治性与责任性。

  19.救灾捐赠管理的挑战来自哪些方面?

  答案:救灾捐赠管理的挑战必须在一系列两难之中进行抉择。(1)救灾的速度要求与公众的公平要求;(2)公民角色扩张与紧急一致性消失;(3)救灾捐赠管理的效率性与安全性;(4)对捐赠人意愿的尊重与对多样化需求的满足;(5)政府监管的严格性与社会组织的灵活性。

  20.我国救灾捐赠体系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大体关系是什么样的?

  答案:我国救灾捐赠体系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劝募人、捐赠人、受赠人、受益人。他们之间的大体关系是:(1)劝募人向捐赠人发起募捐,捐赠人对受赠人进行监督;(2)受赠人接受捐赠人的捐赠;(3)受赠人对救灾捐赠进行管理、使用,将捐赠派发给受益人。

  21.救灾捐赠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答案:(1)募捐;(2)接收;(3)管理与使用;(4)监督。

  22.救灾捐赠中监督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1)受赠人自我监督。(2)行政监督。(3)捐赠人监督。(4)公众和媒体监督。

  23.我国救灾捐赠管理模式转变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1)对社会组织扶植与监管并重。(2)将社会组织纳入救灾捐赠管理体系。(3)强化社会组织的监督。(4)推动社会组织在救灾捐赠领域里的竞争。

  24.应急沟通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应急沟通的首要作用在于防范危机的发生,它通过与社会公众交流有关风险的信息,使社会公众重视风险防范,并采取积极行动。首先,通过应急沟通,公共危机管理者可以提高经济决策的质量,并减少应急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其次,应急沟通可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避免流言和谣言的产生。最后,应急沟通可以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树立良好的公关形象。

  25.应急沟通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1)广泛参与、顾客导向原则。(2)公开透明、准确及时原则。(3)尊重事实、恰到好处原则。(4)与媒体合作的原则。

  26.应急沟通战略的建立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答案:(1)建立一个沟通团队或网络。(2)确定将要实现的目标。(3)了解谁是利益相关者。(4)确定采取的咨询模式。(5)接触利益相关者。(6)监督、评估沟通战略。(7)维持沟通战略。

  30、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流程包括哪几个关键环节?

  答案:一般而言,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流程包括以下四个关键环节:(1)进行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收集、整理与分析、核实,确保信息的客观、准确与全面。(2)根据舆情监控,确定信息发布的目的、内容与重点、时机。(3)确定信息发布的方式,并以适当的方式适时向社会公众发布。(4)根据信息发布后的舆情,进行突发事件信息的后续发布或补充发布。

  31.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常用方式有哪些?

  答案:(1)发布政府公报。(2)举行新闻发布会。(3)拟写新闻通稿。(4)政府网站发布。(5)发送宣传单,发送手机短信等。

  32.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1)统一性原则。(2)真实性原则。(3)及时性原则。(4)连续性原则。(5)公众导向原则。

  33.网络舆情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1)网络媒体信息传递的双向性。(2)网络舆情信息的复杂性。(3)网络舆情信息的局限性。(4)网络舆情信息载体的双重性。(5)网络舆情传播的爆炸性。

  34.应急管理国际合作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1)预防为主。(2)体现国际公平与正义。(3)奉行人道主义原则。(4)标本兼治。(5)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

  四、论述题

  1.请结合我国校园安全问题,谈谈该如何加强我国校园安全管理。

  2.谈谈如何构建我国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

  3.结合我国预测预警机制构建的现状,谈谈如何建立有效的预测预警机制。

  4、结合我国的国情,谈一谈恢复重建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5.我国志愿者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借鉴国外志愿者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经验,完善志愿者参与的措施?

  6.如何有效地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和干预?

篇六: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什么基本原则

  

  1.

  2.

  3.

  (A。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有权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对地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A。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

  (A。预防为主)是指在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对时,首先要尽可能的做好事件的预防工作,努力杜绝其发生.4.

  (B.国务院)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5.

  (B。应急资源管理)是应急管理和常态管理的结合点,它是实现高效的平战模式转换的关键维度之一.6.

  7.

  8.

  9.

  (B。灾害分级制)决定了灾害恢复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基层政府都要扮演相应的角色。

  (C.各级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地震救灾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C。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

  (C。群体性事件)是指由社会群体性矛盾引发、有大量社会成员参加、针对或主要针对公共权力、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现象和事件.会突发事件

  11.

  (D.中央财政)每年根据上年度实际支出安排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帮助解决严重受灾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困难.10.

  (D。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是指,因人为因素在社会安全领域突然发生的,对社会秩序或对人民的生命健康或财产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危害,需要专门机关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一类社12.

  “大安全"是指(D。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是最高决策机构,是俄罗斯国家安全的中枢机构,并且该机构设有宪法安全、国际安全、信息安全、经济安全等12个部门委员会。

  13.

  “机制”主要具有的含义不包括(D。机制是一种体制)

  14.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设立(B.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15.

  《中华人民共和共突发事件应对法》由

  (A。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B.2007年11月1日)实施

  17.

  2003年“非典型肺炎"突然袭来时,体现了突发事件的(B.不确定性)特性

  18.

  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B。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

  19.

  按照(C。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原则,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都应安排救灾资金预算。

  20.

  按照“(B.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灾害救助工作以地方政府为主。

  21.

  初次报送要(B。接报即报),强调内容的实效性.22.

  从理论上讲,如果每个人都根据其家庭致灾因子暴露程度和结构脆弱性缴纳保险费,(D。灾害险)就能够完全取代现有的灾害救助计划。

  23.

  从突发事件应对的整个过程来看,整个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A。评估总结报告)的上报为最终结束标志。

  24.

  对造成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或其他严重损失的重大灾害,应同时上报(A.省级民政部门和民政部)

  25.

  俄罗斯应急处置管理体系的特征是什么(B。“大总统”、“大安全”)

  26.

  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A。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27.

  防震减灾工作,应当纳入(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8.

  各种突发事件可以细分为成千上百种具体的突发事件。而不同的突发事件对于应急资源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体现了应急资源的(D.琐碎性).29.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重大危险源为(A.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30.

  根据国家主管部门有关突发事件的分级规定,导致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危及50人以上生命安全轨道交通事故属于(A。特别重大)级别

  31.

  关于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种应急响应功能举行的演练活动,对其特点描述正确的是(B。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32.

  关于桌面演练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C.事后一般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相应工作的建议)

  33.

  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参加(D。地震灾害保险)

  34.

  国家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坚持(A。以人为本)的原则,将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为其权力行使的根本出发点,是宪政秩序下公民基本权利对国家权力的一种必然要求。

  35.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B.国务院)报告。

  36.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宣布为法定传染病;宣布为甲类传染病的,由(D。国务院)决定。

  37.

  价值管理,又称为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Value-BasedManagement,VBM)是指以(A。价值评估)为基础的一种综合管理模式。

  38.

  将(C。法制保障)作为社会管理和应急管理的重要原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重要内容。

  39.

  考虑到危机隔离的目标定位,即“防止事态升级,为事件处置争取时间和空间”,因此必须将(A。反映迅速)作为基本的行动要求。

  40.

  每年在灾害多发地区,根据灾害发生特点,组织(D.1-2)次演习,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

  41.

  美国特有的以(C.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为核心的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2.

  美国应急处置管理体系的特征是什么(A.“强总统、大协调”)

  43.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监控(D。预警系统),对危险源对象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44.

  生命周期理论是以(D。过程方法)为基础的灾害危机管理

  45.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C。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4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C。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4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A。国务院)设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

  48.

  突发事件往往具有复杂性特征,具体处置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规律,运用专业性知识,不能“拍脑袋”决策,体现了应急价值管理的(B.科学妥善)

  49.

  突发事件信息是指(A。应急管理部门)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所需要的各种相关信息,包括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类别、损失程度、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处置措施等。

  50.

  危机预控和危机预警都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两个阶段。一下从相同之处来看,它们都是发现危机征兆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危机管理措施。从时问顺序来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危机预警在前,危机预控在后)51.

  我们赖以生活的价值是天生的,包括真、善、美在内的人类的古老价值,以及后来的愉快、正义和欢乐等价值,是人类本性固有的,这种观点体现了(B.本性说)

  52.

  下列哪个选项不需要(D。预备役)执行国家赋予的防震减灾任务。

  53.

  信息的贯通上接各级政府决策层,下联广大公众百姓,是启动应急响应、部署抢险救灾、动员社会力量、科学指挥决策的基础和重要依据,体现了应急管理的(C。公开坦诚)

  54.

  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害影响的人口都不会少于(B。两亿)

  55.

  医学上有“白金10分钟”(主要指现场紧急包扎、人工呼吸等)和“黄金半小时”体现了应急价值管理的(D。快速反应)特性

  56.

  依据4R模型,(C.灾后恢复)是应急管理过程的最后环节。

  57.

  以(C.国家减灾中心)为依托,建立部门间灾害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信息交流服务,完善信息共享机制.58.

  以下(C。应急准备度(preparedness))不属于灾害恢复的内容.59.

  以下不属于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D。大范围流感)

  60.

  以下突发公共事件中,属于公共安全事件的是(C.恐怖袭击事件)

  61.

  以下突发公共事件中,属于公共卫生事件的是(C。动物疫情)62.

  以下突发公共事件中,属于事故灾难的是(B。森林草原火灾)

  63.

  以下突发公共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旱涝灾害)64.

  应急保障资源是指(A。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有效开展应急活动,保障体系正常运行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设施、信息、技术等各类资源的总和.65.

  应急处置的巨系统最终指向是(D.保证平安、安全目标)

  66.

  应急管理的基本框架不包括(D。体制)67.

  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中,三制不包括(C.法治).68.

  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中,一案是指(A。应急预案)

  69.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还应确保预案的批准、(B.实施)和维护。

  70.

  应急资源的(C。稀缺性)特点决定了有必要对应急资源进行管理,其中“储备"和“调度"(包括与之相关的应急资源运输等)就成为关键点。

  71.

  应急资源的准备充分程度是一个国家、地区和社区的(C。应急准备度(preparedness))重要指标。

  72.

  由于不能从根本上消融应急物资的(A.分散性).所以,应急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就是资源整合.73.

  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C。减灾委主任)决定终止一级响应。

  74.

  在公共卫生事件或在群体性事件中,一旦发生,都势必影响到特定群体的利益,为了公众利益有必要采取(C.强制实施)

  75.

  在日本福岛核危机发生之后就采取的做法(B.强制隔离区)76.

  在应急处置中,(A.应急资源)的状态和资源管理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应急处置的能力和处置的限度。

  77.

  指出下列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A。安全是相对的概念;危险是绝对的概念)

  78.

  指出下述不包括在重大事故救援体系之中的组织(系统)有(B.公共交通系统).79.

  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一般分为(C.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80.

  重大危险源(A。控制的目的)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

  81.

  主要用于预测事故发展趋势,调查事故扩大过程,找出事故隐患,研究事故预防的最佳对策的安全分析方法是(D。事件树分析法)

  82.

  自然灾害组织指挥系统,主要是重新加强了(A.最高的减灾协调机构)

篇七: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什么基本原则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判断题)

  1.突发事件是公共危机的触发媒介。

  2、1948年,英国政府出台了《民防法》。

  3.四川遂宁在全国率先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

  4.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和民政部将每年的5月12日设为“防灾减灾日”。

  5.风险是由致灾因子和脆弱性共同决定的。

  6.自2003年“非典”爆发后,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以“一案三制”为核心,取得了不容否定的成绩。

  7.2009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了消防力量在社会应急救援方面的职能。

  8.当公共危机特别重大时,国防力量成为应急处置的最后一道屏障。

  9.应急资金是公共危机保障系统的基础。

  10.2007年《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后,我国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应急产业。

  11.2003年10月,北京建成我国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元大都遗址公园。

  12.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本级预算支出额的1%~3%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

  14.预警系统要围绕“以人为核心”的理念,组织、协调多样化的预警组织。

  15.绩效是衡量预警系统有效性的唯一标准。它是指可否对处于风险威胁中的人提供有力的保护。

  16.20世纪90年代,詹姆斯·李·维特治下的联邦应急事务管理署推出了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减缓计划,即“影响工程:建设抵御灾害的社区”。

  17.社区是公共安全教育的“前沿阵地”。

  18.当危机发生后,救人应成为响应活动的重中之重。

  19.我国危机处置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0.从本质上看,危机决策是一种有限理性决策。

  21.公共危机响应与恢复之间的界限是比较模糊的,恢复活动往往在响应阶段就已经开始了。

  22.公共危机恢复中包含着减缓的因素。

  23.恢复重建要以消除危机为基础,以谋求未来发展为导向。

  24.短期恢复在危机发生后很快展开,与应急响应常常重合。

  25.在新的更高起点上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

  26.恢复重建阶段是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实施减缓措施的最佳时机。

  27.恢复重建阶段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选址。

  28.灾害保险起源于1966年的伦敦大火。

  29.美国政府于2002年通过了《恐怖主义风险保险法案》,由联邦来分担商业财产保险的部分赔付。

  30.1992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成立。

  31.1994年克拉玛依大火后,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专家应邀参与对死难者家属和伤员的心理救援工作,我国首次开展灾后心理创伤干预。

  32.从世界主要国家的公共危机管理实践来看,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

  33.政府并非公共危机管理的唯一主体。

  34.公共危机管理社会动员应该体现“预防为主”的精神,贯穿公共危机管理的全过程。

  35.我国民政部于2005年11月召开了首次中华慈善大会。

  36.慈善捐赠泛指用于公益慈善事业的捐赠,而救灾捐赠则专指用于灾害救助的慈善捐赠,前者的范畴大于后者。

  37.根据法律规定,具有救灾宗旨的公募基金会是我国唯一的劝募主体。

  38.2010年9月,我国《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实施。

  39.所谓应急沟通,是指公共危机管理者与社会公众、媒体建立良好关系以交流信息、互动反馈的双向过程。

  40.危机信息发布的主体是法定行政机关。

  41.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

  42.2009年4月19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文明上网自律公约》。

  43.对于网络舆情,我们应以引导为主,以干预为辅。

  44.网络舆情引导应立足于“疏”,而不是堵。

  45.自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特别重视应急管理的体制建设,开始设立应急管理的常设机构。

  46.现代应急管理最根本的特征是综合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从公共危机的性质上,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一致性危机、冲突性危机。

  2.从公共危机的可预测性与影响可能性上,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规型危机、不可预料型危机、难以驾驭型危机、基本型危机。

  3.在我国,突发事件按照发生原因、机理、过程、性质和危害对象不同,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4.日本的防灾法制非常完备,形成了由基本法、灾害预防与准备法、灾害紧急应对法、灾害恢复法、金融措施法等组成的法律体系。

  5.从世界各国历史来看,公共危机管理的缘起主要可分为两类灾害管理、民防。

  6.公共危机管理的四个阶段包括减缓、准备、响应

  、恢复。

  7.风险管理包括确立风险背景、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置风险等步骤。

  8.风险管理中评估风险需要把握的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规范化原则、动态性原则。

  9.风险减缓措施包括实施减缓工程、降低社会脆弱性、提高社会弹性。

  10.我国应急预案工作中存在的误区:神话应急预案的功能

  、重预案,轻规划、以致灾因子为导向、应急规划各自为战、过度强调指挥—控制、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11.应急预案可以分为两类:致灾因子导向型应急预案、功能导向型应急预案。

  12.应急预案从形式上可以分为讨论演练、功能演练、实地演练。

  13、应急预案演练的过程包括需求确定、分析、设计、实施、总结、改进。

  14.我国应急资金的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社会捐助、政策保险和商业保险三个部分组成。

  15.应急物资的储备可分为实物储备、资金储备、生产能力储备、社会储备四种形式。

  16.应急避难场所应具备安全、方便、就近三个特点。

  17.公共危机预测预警包括监测、预警、响应三个阶段。

  18.公共危机预测预警功能主要包括预测功能、警示功能、消解功能、教育功能。

  19.预测预警系统的有效性表现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警报传播、响应行动。四个方面。

  20.所谓“三敏感”事件,是指发生时间敏感、发生地点敏感、性质敏感的事件。

  21.在警报传播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警报传递信息、警报传递手段、警报传递制度三个方面。

  22.警报传递手段必须是有效的,要具备以下特征多样性、针对性、全覆盖性、互动性。

  23.社会公众对警报做出适当响应的概率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即对警报可靠性的评判、对风险的认知。

  24.预测预警机制的构建原则包括及时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全面性原则。

  25.在公共危机预测预警机制的构建中,要特别处理好下列关系:以人为本与依靠科学的关系、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的关系、常态与非常态的关系。

  26.响应行动是在危机的事态趋于稳定前所采取的一系列紧急处置措施,其具体目的是为了保护公众、减轻原生灾害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减轻二次灾害的损失。

  27.当危机即将来临时,公共危机管理者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预警与疏散、预置资源和装备到受灾害影响的区域、补充性减缓或准备措施。

  28.危机应急响应的主要功能包括应急评估、影响处置、安全保护、调度资源。

  29.在危机应急响应活动中,应急评估主要包括灾情评估、需求评估两类。

  30.社会安全事件响应的特殊性措施包括强制隔离措施、保护控制措施、封锁限制措施、重点保卫措施、其他合法措施。

  31.在危机处置过程中,公共危机管理者应注意的重要问题包括次生灾害的防范、应急响应者的保护、应急现场的指挥。

  32.危机决策是一种非常规状态的非程序化决策,具有紧急性、主观性、有限性、渐进性、时效性等特点。

  33.西方的“总体灾害恢复”理念,是指人们在灾害恢复与重建活动中,要改善生活质量、维护公共安全、抓住经济发展机遇、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的风险。

  34.危机的影响可以分为社会、环境、经济、心理等维度。

  35.恢复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恢复准备、促进协调、管理资源、管理信息。

  36.恢复重建的选址,可以作出三种决策原地原址重建、原地异址重建、异地重建。

  37.灾害损失补偿的分类政府补偿、灾害保险、捐助。

  38.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社会动员体现了“两个结合”,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个过程的结合、常态动员与非常态动员的结合。

  39.从动员规模上看,公共危机管理社会动员可以分为局部动员、整体动员。

  40.从动员对象上看,公共危机管理社会动员可以分为公共危机管理人力动员、公共危机管理物力动员、公共危机管理财力动员、公共危机管理避难场所动员、公共危机管理交通运输动员。

  41.从动员时序来看,公共危机管理社会动员可以分为前期动员、中期动员、后期动员。

  42.从动员的手段来看,公共危机管理社会动员可以分为软动员(常态社会动员)、硬动员(非常态社会动员)。

  43.有关企业参与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44.企业参与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问题有公共危机管理预案的衔接、公共危机信息的共享、联合演练与救援。

  45、巨灾条件下的企业援助形式包括慈善捐助、提供危机管理保障支持、开发保险产品、发展应急产业。

  46.汶川地震志愿者行动的特点人数众多、多元组合、行动迅速、积极主动、反应灵活。

  47.汶川地震志愿者行动暴露出的问题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低、志愿者活动的可持续潜力低、志愿精神有待于进一步弘扬。

  48.救灾捐赠是社会救助事业的组成部分属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范畴,具有慈善性、社会公益性、人道主义的性质。

  49、成功的救灾捐赠要实现两个目标效率、公平。

  50.救灾捐赠体系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劝募人、捐赠人、受赠人、受益人。

  51.在我国,救灾捐赠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三类。

  52.我国救灾捐赠的受赠主体可分为三类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受政府委托的相关机构、社会组织。

  53.我国开展救灾募捐的主体实际包括政府民政及其他部门、具有救灾宗旨的公募基金会。

  54.救灾捐赠的主要环节有募捐、接收、管理与使用、监督。

  55.我国救灾捐赠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受赠人自我监督、行政监督属于内部监督。

  56.我国救灾捐赠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捐赠人监督

  、公众和媒体监督属于外部监督。

  57.我国对救灾捐赠的行政监督包括民政部门监督、财政部门监督、审计监察等职能部门监督、海关、侨务等部门监督。

  58.我国救灾捐赠的相关法规包括《公益事业捐赠法》、《基金会管理条例》、《救灾捐赠管理办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59.我国《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规定灾害救助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

  60.美国卡特里娜飓风救灾捐赠管理的经验,可以概括为协调、信息共享、志愿者参与、救灾捐赠教育。

  61.应急沟通包括风险沟通、危机沟通。

  62.应急沟通的四个模型包括风险认知模型、精神噪声模型、负面主导模型、信任决定模型。

  63.应急协调与合作的维度包括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条块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地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军民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建立跨国应急处置联动机制。

  64.《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65.从层次和范围上看,应急管理的国际合作可以分为全球合作、区域合作、双边合作三种形式。

  66.从合作伙伴的性质来说,应急管理的国际合作可以分为非政府组织合作、救援企业合作、政府间合作(包括军事合作)。

  三、简答题

  1.公共危机有哪些特征?

  答案:(1)公共威胁性;(2)不确定性;(3)紧急性;(4)跨界性;(5)政治化;(6)媒体化。

  2.公共危机管理有哪些原则?

  答案:(1)预防性原则;(2)动态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协调性原则;(5)灵活性原则;(6)专业性原则。

  3.风险减缓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案:(1)减缓可以降低危机的发生概论;(2)减缓可以降低危机的影响与损失;(3)减缓可以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4.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1)增强忧患意识;(2)提升风险认知能力;(3)提高自救与互救技能;(4)增强公众批判力;(5)塑造公众良好的心理素质。

  5.如何把握应急规划的流程设计?

  答案:(1)指定或建立应急规划委员会;(2)进行公共危机管理风险研究;(3)确定相关主体的责任与角色;(4)确定所需资源与服务;(5)形成预案文件。

  6.建立有效的预测预警必须突出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案:第一,全方位整合预测预警资源。第二,实现监测预警的标准化。第三,保持全天候持续监测。第四,分级进行预警。第五,重点监测“三敏感”事件。

  7.危机应急响应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答案:(1)以人为本,减轻灾害。(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社会动员,协调联动。(4)属地先期处置。(5)依靠科学,专业处置。(6)鼓励创新,迅速高效。

  8.公共危机处置的一般性措施有哪些?

  答案:(1)救助性措施。(2)控制性措施。(3)保障性措施。(4)预防性措施。(5)动员性措施。(6)稳定性措施。

  9.危机决策者应注意哪些方面能力的培养?

  答案:第一,洞察与倾听能力。第二,决断与创新能力。第三,前瞻与推断能力。第四,灵活应变能力。

  10.危机恢复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1)政府主导,公众参与。(2)全面恢复,突出重点。(3)公平公正,关注弱者。(4)生产自救,多样补偿。(5)防灾减灾,寻求发展。

  11.恢复重建的过程要经过哪些主要阶段?

  答案:(1)准备阶段。(2)计划阶段。(3)实施阶段。(4)验收阶段。(5)反思阶段。

  12.恢复计划应该符合哪些要求?

  答案:(1)有利于实现恢复过程管理的正规化;(2)有利于加快恢复的进程;(3)有利于确定恢复活动的组织网络,明确每个组织的责任和任务;(4)有利于将各方面的力量,包括相应机构,吸纳到恢复进程之中,确保社区参与;(5)尽量简洁,但联系方式、资源列表要详细;(6)由提供恢复服务的相关机构共同制定;(7)以各机构的日常职能为基础;(8)经常进行评估;(9)明确恢复管理的结构和过程;(10)规定适当的资源安排制度。

  13.恢复重建中应注意哪几个重要问题?

  答案:(1)恢复重建的选址;(2)住房的恢复重建;(3)经济的恢复重建;(4)心理干预;(5)灾害损失补偿。

  14.公共危机管理社会动员具有哪几个方面的意义?

  答案:(1)公共危机管理产出的公共产品性质需要全社会参与。(2)平复危机不可预测性所导致的管理需求波动,确保公共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3)将社会公共危机管理潜力转化为公共危机管理能力,降低公共危机管理成本。(4)实现公共危机管理的关口前移与重心下移。

  15.企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形式包括哪些?

  答案:(1)供给合格的救援物资。(2)捐款捐物。(3)直接参与危机救援。(4)开发保险产品和金融产品。

  16.我国法律法规关于企业参与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规定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答案:(1)界定了企业应尽的义务与责任。(2)规定了企业可拓展、开发自身业务,以参与社会公共危机管理。(3)鼓励企业在自身业务之外参与社会公共危机管理。

  17.为什么说志愿者组织比志愿者个人更能形成巨大的力量?

  答案:(1)志愿者组织可以弥补志愿者个人能力的不足。(2)志愿者组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3)志愿者组织可以提高社会对志愿者活动的信任度。(4)志愿者组织可以为志愿者提供归属感。

  18.救灾捐赠管理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1)及时性。(2)公平性与公正性。(3)科学性与有序性。(4)有效性。(5)协调性。(6)政治性与责任性。

  19.救灾捐赠管理的挑战来自哪些方面?

  答案:救灾捐赠管理的挑战必须在一系列两难之中进行抉择。(1)救灾的速度要求与公众的公平要求;(2)公民角色扩张与紧急一致性消失;(3)救灾捐赠管理的效率性与安全性;(4)对捐赠人意愿的尊重与对多样化需求的满足;(5)政府监管的严格性与社会组织的灵活性。

  20.我国救灾捐赠体系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大体关系是什么样的?

  答案:我国救灾捐赠体系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劝募人、捐赠人、受赠人、受益人。他们之间的大体关系是:(1)劝募人向捐赠人发起募捐,捐赠人对受赠人进行监督;(2)受赠人接受捐赠人的捐赠;(3)受赠人对救灾捐赠进行管理、使用,将捐赠派发给受益人。

  21.救灾捐赠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答案:(1)募捐;(2)接收;(3)管理与使用;(4)监督。

  22.救灾捐赠中监督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1)受赠人自我监督。(2)行政监督。(3)捐赠人监督。(4)公众和媒体监督。

  23.我国救灾捐赠管理模式转变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1)对社会组织扶植与监管并重。(2)将社会组织纳入救灾捐赠管理体系。(3)强化社会组织的监督。(4)推动社会组织在救灾捐赠领域里的竞争。

  24.应急沟通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应急沟通的首要作用在于防范危机的发生,它通过与社会公众交流有关风险的信息,使社会公众重视风险防范,并采取积极行动。首先,通过应急沟通,公共危机管理者可以提高经济决策的质量,并减少应急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其次,应急沟通可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避免流言和谣言的产生。最后,应急沟通可以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树立良好的公关形象。

  25.应急沟通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1)广泛参与、顾客导向原则。(2)公开透明、准确及时原则。(3)尊重事实、恰到好处原则。(4)与媒体合作的原则。

  26.应急沟通战略的建立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答案:(1)建立一个沟通团队或网络。(2)确定将要实现的目标。(3)了解谁是利益相关者。(4)确定采取的咨询模式。(5)接触利益相关者。(6)监督、评估沟通战略。(7)维持沟通战略。

  30、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流程包括哪几个关键环节?

  答案:一般而言,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流程包括以下四个关键环节:(1)进行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收集、整理与分析、核实,确保信息的客观、准确与全面。(2)根据舆情监控,确定信息发布的目的、内容与重点、时机。(3)确定信息发布的方式,并以适当的方式适时向社会公众发布。(4)根据信息发布后的舆情,进行突发事件信息的后续发布或补充发布。

  31.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常用方式有哪些?

  答案:(1)发布政府公报。(2)举行新闻发布会。(3)拟写新闻通稿。(4)政府网站发布。(5)发送宣传单,发送手机短信等。

  32.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1)统一性原则。(2)真实性原则。(3)及时性原则。(4)连续性原则。(5)公众导向原则。

  33.网络舆情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1)网络媒体信息传递的双向性。(2)网络舆情信息的复杂性。(3)网络舆情信息的局限性。(4)网络舆情信息载体的双重性。(5)网络舆情传播的爆炸性。

  34.应急管理国际合作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1)预防为主。(2)体现国际公平与正义。(3)奉行人道主义原则。(4)标本兼治。(5)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

  四、论述题

  1.请结合我国校园安全问题,谈谈该如何加强我国校园安全管理。

  2.谈谈如何构建我国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

  3.结合我国预测预警机制构建的现状,谈谈如何建立有效的预测预警机制。

  4、结合我国的国情,谈一谈恢复重建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5.我国志愿者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借鉴国外志愿者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经验,完善志愿者参与的措施?

  6.如何有效地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和干预?

相关热词搜索: 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什么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灾害 救助

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