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弘扬劳模精神,,演绎精彩人生【完整版】

时间:2023-10-19 15:30:04  阅读:

弘扬劳模精神演绎精彩人生湖坊镇顺外村党委书记——魏云龙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叫魏云龙,1976年7月,我从华东地质学校毕业时,主动放弃国家分配的工作,建设家乡、服务乡亲、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回村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弘扬劳模精神,,演绎精彩人生【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弘扬劳模精神,,演绎精彩人生【完整版】

弘扬劳模精神 演绎精彩人生

湖坊镇顺外村党委书记——魏云龙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魏云龙,1976年7月,我从华东地质学校毕业时,主动放弃国家分配的工作,建设家乡、服务乡亲、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回村工作。1978年起担任顺外村干部,现任顺外村党委书记兼南昌正大畜禽有限公司董事长,我汇报的题目是《弘扬劳模精神 演绎精彩人生》。

引言:崛起的顺外

顺外村是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的一个行政村,地处南昌市区东部,紧邻南昌火车站,全村面积约5平方公里,共有农户1530户,5300多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顺外村是贫困落后的一个村,1978年全村固定资产不过1500万元,人均收入仅234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在历届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带领下,顺外村充分发挥自己的地理优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服务城市,富裕农户”的方向,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使昔日一穷二白的顺外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率先进入全国先富裕典型行列。

几十年来,在顺外村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既饱尝了前进道路上的艰辛和困境,也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多次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亲切教诲。岁月是一首诗、一首歌,它记录了在生活的“舞台”上,顺外人在这块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对明天更加美好的憧憬。

总结几十年来顺外村发展的主要经验,就是“聚精会神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

下面,我就顺外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业绩辉煌的昨天

1、求生存觅良机

1978年以前,顺外村是南昌市近郊的一个生产大队,起初,摆在顺外村面前的问题,是落后的农村经济与城市发展的矛盾,面对这种还会越来越严重的情况,生活压力迫使村干部不能不为多余的劳动力找出路,来增加收入。农业里出路难,就找到了工业。我们从地理区域优势出发,利用有限的集体积累,在城市计划经济的缝隙中,陆续办起了米粉加工厂、装订厂、农机修配厂、自行车修理店、理发店、饮食店、食品厂等。到1970年,顺外村工副业收入达到48.9万元,第一次超过了农业收入,社员收入首次突破人均200元大关。

可以设想,如果按照这一格局稳步发展过去,顺外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可以实现历史性大跨越了。然而,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里,顺外经济发展,尤其是队办工副业在总体上遭到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工副业生产被视为“资本主义”、“农村包围城市”而横遭批判,队办企业成为打击压制的对象,顺外经济在总量下降的同时,产业结构严重退化。

2、顺形势,演绎三台“重头戏”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为顺外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时,已有十几年办企业历史的顺外人,不仅摸索到了一些门道,懂得了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方法,造就了一批经营工商企业的专门人才,更重要的是悟出了“离土不离乡,发展农、工、商”这一共同致富的真谛。

顺外村针对三次产业推出了三台“重头戏”。

第一,建设工业大院。工业生产需要一定的资金、人力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聚集,也要有一定的基础设施。为节约土地、提高生产基础设施的利用率,1979年,顺外村将上年全部积累和征地费70余万元,再加上银行贷款20万元,用不足3个月的时间,建起了一座拥有24幢车间厂房、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工业大院,而印刷厂、面粉厂、米粉厂、蜜饯厂等也同时投入营业,开工不到半年总收入就达170多万元,为顺外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进军第三产业。顺外利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注重发挥城市经济中心在其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带动作用,再针对城市经济中比较落后的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积极向城市渗透。当时的村支书曾荣苟果断拍板,将征地的补偿款一部分补偿给村民生活,一部分留着村里办事业,率领村民们拾遗补缺,城里人缺什么就做什么。于是,修理店、理发店、食品店、餐饮酒店等一家家村办企业相继拔地而起。最多时,全村有企业30多家,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为顺外经济腾飞增添了重要一翼,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

第三,重构现代农业。在大力发展工商业的同时,开始依靠工商业积累的雄厚资金发展农业。对农业的高投入一方面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改进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对城市农副产品(菜、猪、鱼、禽、蛋)的供给能力,平抑了商品价格,丰富了城乡局面的菜篮子。

3、“三増一减”促进经济上台阶

上世纪80年代末,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乡镇企业原有的机制灵活,“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受到挑战,顺外村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通过周密研究,审时度势,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内企业的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的发展时机,以壮大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深化改革、扩大开发、推进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高效益、高速度地推动企业在几年内上一个新台阶,在全国村级经济中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要实现这一发展思路,最大的障碍是资金短缺,为此,曾荣苟提出了“三增一减”,即增加收入、增加积累、增加税金、减少分配。一方面通过集中投入,培植一批技术档次高、市场前景好的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另一方面主动走出国门,招商引资,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资兴办了南昌正大畜禽有限公司,总投资1350万美元,这一批骨干企业的投产,使得全村的工农业总产值连年翻番,利税额直线上升。1992年,顺外村总收入突破亿元,成为江西省的首个亿元村。

1989年10月13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xx、xx主席xx亲临顺外村视察,对顺外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和“三增一减”作出了充分肯定,我荣幸的向江总书记汇报工作并合影。我村的发展变化,受到江总书记的充分肯定与好评。他说:“顺外村第一是集体经济,第二压缩分配,增加积累,发展生产的方向是对的。我看了顺外后非常高兴。该村的村级经济和党的基层建设都是好的。”

二、负重前行的今天

1、突陷困境

1997年,改革进程进一步深入,经济体制转轨加速,国有企业松绑解困,转轨建制,外资企业、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给乡镇企业以强烈冲击,而乡镇企业自身规模小、粗放式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和“二国营”等问题也逐步显现。

随着亚洲金融风暴的来临,乡镇企业普遍陷入困境,顺外也不能幸免,全村村办企业全部陷入了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经济效益纷纷下滑,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受到了影响,甚至出现了群体性上访事件。

顺外村的领导通过长时间的思考与艰难抉择,认识到要摆脱困难,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就要摒弃过去这种“生产队长=厂长”的模式,推进企业制度改革,需要提拔和使用一批懂管理、会经营的干部。

当时已经年过六旬的领头人曾荣苟主动让贤,并慧眼识珠,毅然将村支书的位置让给了更有发展眼光、思路和具有现代知识的年轻人。于是我在区委、镇党委、村委会和群众的支持下正式履职,并将“转轨建制”作为实施“二次创业”发展的“牛鼻子”,积极整合现有资源,盘活存量资产,自1997年9月至XX年,经过历时八年之久及无数的心智,使村级集体经济逐步走出困境,为今后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村通过租赁、合资、兼并、转让、破产等形式进行了改制,推进了投资主体、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全面完成了企业改制,盘活存量资产1亿多元,至XX年,全村总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是1992年的20倍,目前仅租赁费一项年收入就超过1000万元,比原先30多家村办企业的总利润还多。

2、以创新求发展

针对自营乡镇企业举步维艰的状况,我们认识到闭门造车永远不能取得质的飞跃。提出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将吸引外资参与企业改制作为招商引资的最佳切入点,我带领村干部,准备了上千份招商资料,走南闯北,风餐露宿;以诚信打动了一家家境内外实体企业,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资兴办了南昌、九江、赣州正大畜禽有限公司和安义种鸡场等中外合资企业,吸引了包括澳大利亚独资企业江西金冠食品有限公司、意大利独资企业旭翔服饰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外商投资企业。近年来,我村引进合同外资24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35万美元,实际引进内资4300万元人民币。

我们通过总结经验、分类指导,坚持科学规划、科学建设、科学经营、科学管理,大胆试、大胆闯,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的许多企业是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行改制的,通过灵活运用政策,把死棋变为活招、活招变为胜局,严格按政策和程序办事,对每户企业的改制方案都认真审核,按照“一厂一策”的方针组织实施,确保集体资产不受损失,村民利益得到保障。

在通过盘活存量资产使顺外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以后,我们又提出“多元发展”拓宽村级经济发展渠道,针对土地大量被征用和经济发展相对不平衡的状况,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把动迁资金投入“工业园”建设,购买昌东工业区土地200亩用于建设工业园,新建标准厂房4万多平方米;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地处城乡插花地带,适宜发展第三产业这一区位优势,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商贸、文教、宾馆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并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盘活土地资产,获取级差土地效益。同时,我村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为顺外村跨越式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近年来,我们先后引进了都市风情洗浴中心、昌东汽配城、旺中旺超市、温馨99百胜酒店、金牌厨房、鑫源手机卖场和新百惠购物广场等项目。到目前为止,进驻我村的企业达100多家

3、民主决策

决策的科学化来源于决策的民主化。我在村级管理中大胆借鉴、移植正大集团的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眼睛向内,苦练内功,不断夯实村级内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1)建章立制,实行村务管理企业化。严格劳动人事管理,实行竞争上岗,增强了干部的危机感、紧迫感与责任感,彻底解决权责不相匹配的顽症;

(2)强化村级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投资环节,制定了“提、审、决”的科学决策程序,认真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提高了投资效果,规避了投资风险;在筹资环节,认真分析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在满足生产经营对资金需求的前提下,力求降低资金成本,建立和完善了村务公开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

(3)坚持工作例会制度。我们制定了村党委一班人每天一早的晨会制度;村两委班子每月四次、每周一次的村务工作例会制度,即第一周为工作研讨会,第二周为工作协调会,第三周为工作学习会,第四周为工作绩效会。会上由各个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同志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在此基础上,由村领导班子集思广益,形成下一步的正确决策,从而保证了村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从1997年重组班子至今历经十余年,雷打不动,坚持不懈。有的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同志对此存有怀疑态度,“精心组织”过多次突击检查和走访,在事实面前,他们不得不承认“顺外的制度不仅仅是停留在纸上,而是的的确确地予以落实”。

这些制度保证了村务工作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决策失误。

4、管理整合

我们在总结经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工作方法,即“整体工作分工负责,分中有合动中联络,大事研究小事自揽,特殊情况临机专断”,明确干部职责,使其自加压力,激发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了被上级领导概括为“九块一桶”的“桶式”管理方式,我们将全村工作细分成内部企业管理、外部企业管理、物业管理、计划生育、治安保卫、环境卫生、财务管理、清理债权债务、办公室工作九大块,各位村干部分工负责,权责明确,然而这九块“木板”要组成一个盛水不漏的“木桶”,全面推进顺外村的各项工作,又须协调配合,才能彰显整体功能。上述经验,在区、镇经验交流会上,广受大家好评。

我们在上级领导的帮助下,依照群众的实际需要,不断对工作方法上进行创新,提出了“四项服务”和“五访五问”机制。

“四项服务”首先是“面对面”服务。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时常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把政策带下去,把情况摸上来,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是“线连线”服务。将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姓名、职务、分管工作、联系电话印制成“便民联系卡”,发放给村民,为群众办事开辟“绿色通道”。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建立村民需求服务站,接受群众咨询,解答群众疑难,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提供商品供求、实用技术等涉农信息。第三是“手牵手”服务。我和每位村干部联系一户帮扶对象,为其提供扶持资金,寻找致富信息,并将帮扶成绩与干部考核相结合,做到“对象不脱贫,干部不脱钩”。第四是“心贴心”服务。专门设立紧急救助基金,对各种突发事件造成暂时困难的群众进行救济。

“五访五问”机制即:访困难户问衣食冷暖,访专业户问发展路子,访富裕户问致富经验,访纠纷户问事情原委,访老党员、老同志问富民强村良策。在“五访五问”过程中,我率先垂范,深入农户家中与村民谈心、交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三个帮助”:帮助群众解决一个热点或难点问题;帮助群众寻找一条致富门路;帮助群众做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

5、干部队伍建设

此外,在不断发扬民主,建立完善各项制度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好的制度必须依靠好的干部队伍来实施。而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才能带出一支好的干部队伍,村的各项工作就有了组织保证,才能取得好的业绩。

为此,我狠抓领导班子整顿建设,使村级班子成员形成了率先垂范、团结协调、思想解放、开拓创新、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的领导集体。

首先,以xx重要讲话、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现代科技、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知识等为主要内容,坚持集中和自学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镇党委、镇政府的各项决议、决策得以顺利地贯彻落实。

其次,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经过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班子成员根据集体决定和分工,认真履行职责。

第三,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和集体权威,努力形成政治素质高、事业心强、作风深入扎实、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团结协作,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的领导集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本村工作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四,建立健全廉政建设各项规章制度,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严惩“吃、拿、卡、要”等危害村级整体利益的行为,坚决杜绝违法乱纪行为和案件的发生。

通过这些做法,我们建立了一支政治表现优秀、工作能力突出、思想作风过硬的工作团队,涌现了一批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

在村党委成员之中,我可算是老大哥,不但年纪大,资历也久,因此其他年轻的党委成员,工作上有什么问题总喜欢向我请教,而我也总是不厌其烦,一一解答,义务担当起“传帮带”的老大哥角色。在同事之间,我是一位老大哥,平时朴素地象大哥关心亲人一样关心同事,如谁家有什么困难,我会尽全力相助;谁工作有什么疑难,我会尽全力解答;谁思想上有什么困惑,我也会尽力排解。我认为,组织是党员之家,我们就是党员干部的“家长”,必须履行好“家长”的义务。去年正月上旬,村里有几人病逝,我放弃了本应跟家里人欢声笑语、团聚一堂的时间,不顾忌讳,亲自到他们家里慰问,使得他们深受感动。村里的老党员、老同志来访,提出问题和要求时,我总是笑脸相迎,热情接待,处理及时,问题不能解决时就多做解释工作,尽力让老党员、老同志心情舒畅。在第七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前,我逐个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谈心,深入细致的了解全村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作风、工作实绩,积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在换届前一如既往地开展工作,也为村级换届顺利进行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工作。

6、走强村富民之路

走“多角化经营,实现共同富裕”是顺外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为民办实事,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村民,是顺外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为民办实事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下述工作:一是保证了村民每年发放基本生活费400多万元,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二是大力开展创业富民活动,为200多名村民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三是确保了退休人员退休金、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的发放;四是全额为村民办理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五是抓好“街道靓丽工程、绿化工程、生态环境工程、安居乐业工程、秩序整治工程”五大工程建设,近年来,全村投资800多万元,修马路、建公厕、农网改造、供水改造、下水设施改造、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等,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并投资兴建农民公寓4幢共152套住房,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六是坚持节日走访慰问制度,逢年过节对困难户、五保户、残疾人、军属、百岁老人、退休老同志、老党员、老干部等人发放慰问品与慰问金;七是组织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同时,在村民中广泛深入开展“八荣八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大力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全村呈现治安形势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XX年顺外村人均纯收入10666元,比XX年增加1200多元。

三、更加美好的明天

1、未来的规划

虽然顺外村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和全国和省里一些先进村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居安思危,奋力赶超。

为此,我和班子成员制定了今后三年顺外村发展规划,即:XX年全村完成总产值25亿元,实现总收入23亿元,上交国家税金3100万元,村集体纯收入达到2200万元;XX年完成总产值26亿元,实现总收入24亿元,上交国家税金3200万元,村经济纯收入达到2300万元;XX年完成总产值27亿元,实现纯收入25亿元,上交国家税金3300万元,村集体纯收入达到24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XX元。为确保这一计划顺利完成,我们将在“抓产业、抓项目、抓提升、抓税源、抓安全、抓服务”上下功夫,花力气,求突破。

经过市场调研、多方论证与科学规划,总建筑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的天香大厦和顺外大厦正在报批待建中,其中高达33层的顺外大厦将把顺外村的品牌形象和服务能力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顺外村集体经济的实力将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有理由相信,顺外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2、发展的经验

三十余年的基层工作我总结顺外村能够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归根结底是坚持“聚精会神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实干精神,“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民主精神,“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奉献精神,“五湖四海一家人,同舟共济建家园”的团结精神,“百尺竿头更进步”的进取精神。

各位领导、同志们: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顺外村的巨大变化,归功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归功于区、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我村工作的大力支持,归功于顺外人的励精图治、艰苦拼博,借此机会,我代表顺外村党委向多年来关心支持与指导我村工作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弘扬劳模精神,铸就崛起之魂”。在今年区各界劳模迎春座谈会上,区委书记朱志群提出青山湖区劳模精神。这就是敢闯敢试、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实干精神;敢担风险,不怕牺牲的忘我精神;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共渡难关的团队精神,要求全区上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使之在建设“经济大区、生态之都”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使劳模的优秀品质成为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奋勇争先、建功立业的强大动力。我将铭记朱书记这一亲切教诲,继续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战略思维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努力应对新挑战,再创新业绩。

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艰辛的工作,忘我的拼搏,真诚的奉献,我和“一班人”为顺外村的持续、稳定、快速、协调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顺外村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文明单位”、“全国计生协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南昌市五星级村党组织”、“南昌市平安村”、“青山湖区十强村”等数十项荣誉称号。我在工作中做了一名共产党员、人大代表、村级组织负责人所应该做的事,党和人民给予我很高荣誉。

1983年5月,本人荣获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87年,我光荣的出席了中共中央组织部召开的全国先进基层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表彰大会;1988年起任全国工商联六至八届执委委员,中国青年乡镇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工商联五至七届常委、八届执委;1990年任江西省青联常委、南昌市青联副主席、南昌市工商联副主任委员;1992年1月,荣获市乡镇企业家称号;1992年12月,荣获江西明星青年乡镇企业家、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1993年4月,荣获市三资企业先进工作者、市乡镇企业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11月,荣获市十佳创业青年称号;1994年6月,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青年乡镇企业家称号,同时担任中国青年乡镇企业家协会理事;1997年3月,荣获市成才在岗位、建功在洪城活动二等功;1997年11月,荣获省乡镇企业突出贡献奖;1999年12月,被评为区劳动模范;XX年3月,被评为市劳动模范;XX年8月,荣获省优秀乡镇企业家称号;XX年9月,被评为省劳动模范;XX年10月,入选二十一世纪人才库;XX年12月,被评为第四届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XX年6月,我撰写的文章《全面推进小康建设 创造顺外美好未来》在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并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奖状;XX年11月,被评为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先进个人;XX年2月,荣获区第二届十大创业之星称号;XX年3月,被评为市“双带”致富工程建设先进个人;XX年1月,荣获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称号。

各位领导、同志们,自1978年10月在党旗下宣誓的那天,我便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的事业。“做群众贴心人,走艰苦创业路,干造福百姓事,留公道廉洁名”是我的志向与不懈追求。今后,我将戒骄戒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立足本职,继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班子成员一道,带领顺外村党员、干部、群众、大力推进“村务财务民主化、经营管理制度化、处事议事规范化、工作决策科学化、社区环境法制化”建设,为建设“富裕、文明、祥和、幸福”的顺外村再创新佳绩。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XX年4月

相关热词搜索: 劳模 演绎 精神 弘扬劳模精神 演绎精彩人生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