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盼望已久的春节终于到来了,我们小区里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上贴上了春联、挂上了红灯笼,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关于传统习俗的作文最新,希望大家喜欢!欢欢喜喜过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六年级下册关于传统习俗作文五篇合集,供大家参考。
我盼望已久的春节终于到来了,我们小区里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上贴上了春联、挂上了红灯笼,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关于传统习俗的作文最新5篇合集,希望大家喜欢!
欢欢喜喜过春节
春节,是个神圣的节日,它在日夜不绝的鞭炮声里,在香气腾腾的年夜饭里,也在孩子们欢乐的笑语里。象征着辞旧迎新、万象更新的春节,风风火火地来到了我们的身旁。
早上七点多,我被老妈无情地从床上拉下来,和姐姐、爸爸一起回到仙游的老家。
快到九点时,我们到了老家,发现其他哥哥姐姐早已经到了。互相寒暄了几句,就开始第一部曲——大扫除。老妈说新年要到处都是新的,所以要大扫除。
老家非常大,一栋别墅有六层高,因为我们不经常住那儿,那里也就只有奶奶一个人住在一楼,所以说除了一楼是干净,二到六楼都是脏的。大人们去帮奶奶一起做饭,小孩子们都去大扫除。我和一个哥哥去打扫六楼。六楼有两个大房间,一个房间是k t v厅,另一个房间是活动室,里面摆有台球桌和乒乓球桌。我扫第二个房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一年没有人居住,早已到处布满了灰尘,特别是一个钟,叠了厚厚的一层灰尘。我连忙拿起抹布擦起来。可我一碰到灰,灰尘就像一个个淘气的小孩,纷纷落在我的头上。我洗了把脸,想了个好办法,把抹布套在台球杆上,一丝不苟地擦了起来。这办法好,灰尘纷纷落在地上,没有一个“离经叛道”落在我身上了。过不了多久,我就打扫完了。便“哒哒哒”地跑下楼,发现我居然是第一个扫完的,就去看看大人们怎么做饭的。惊喜地发现做饭居然不是用煤气做,而是用木材添到灶里面生火做饭。锅旁边放着已经做好的几道菜,色香俱全,就是不知道味怎样。我刚想伸出“邪恶的小手”来品尝品尝,却被妈妈制止,说是等大家来了才能吃,我只好无可奈何地放下了手。
过了一会儿,大家都来了,菜也刚好都炒完了,便开始吃饭了。
因为菜太多,一个桌放不下,我们把两个方桌合二为一,就把菜放下了。大人们对我们讲了许多话,我也无心听,便抓起筷子大口吃饭,过不了多久,我便撑着肚子打嗝了。这时,老家的小狗大黄屁颠屁颠地走到我的椅子旁,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我碗里的排骨。哦,它饿了。我把大黄吃饭的盆子拿来,往里装了一些东西,就放在大黄前面,大黄尝了几口,高兴地汪汪直叫。我也吃完饭了,就去房间休息了。
一觉睡到四点半,爸爸和妈妈突然和我说他们有一笔生意要做,必须回莆田去,也就是说晚上不能在仙游了。我恋恋不舍地回到了莆田。晚上的菜也很丰富,不过只有我奶奶在吃,爸爸妈妈在外面,我胡乱吃了几口,我便躺在床上,边听音乐边看窗外的风景。
看着那空中五彩的烟花,猛然想起就这样过了一年,时间过得真快呀!就像朱自清先生说的“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转眼间,我就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我一定要在新的一年里加油,再加油!
我的春节体验——包饺子
我盼望已久的春节终于到来了,我们小区里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上贴上了春联、挂上了红灯笼,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今天是大年三十,全家都在忙活年 夜 饭,我求妈妈也让我包一包饺子,但她总是不同意,说我包的太难看。几番软磨硬泡,我也终于能如愿以偿了,不仅能尝到美味的饺子,还能亲自过一把包饺子的瘾儿。
我们一家三口在厨房里热热闹闹地开始准备饺子的原料。新鲜的肉末、绿油油的韭菜、几个鸡蛋,还有盐、味精等调料。经过妈妈的加工,这些原料摇身一变,成了一盆香味四溢的馅料。爸爸在案板上擀皮儿,不一会儿,刚才还是一团的面,已经成了一张张雪白的皮儿了。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我向爸爸“拜师学艺”,包起了饺子。我先拿起一张皮子摊在手掌上,用筷子夹了些肉馅放在皮儿中央;然后再将皮儿的边儿紧紧捏拢, 因为以前有饺子露馅的经历,这个饺子足足捏了十几二十下,肉馅密不透风地躺在睡袋一般的皮儿里;为了美观,还要将皮儿的边儿捏得凹凸有致——这下,一只小 巧玲珑的饺子就制作完成。虽然它看起来大腹便便、站立不稳,但毕竟是我亲手包的为数不多的像样的饺子啊。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到盘子里,接着,我捋了捋袖 子,又小心翼翼地包起第二只、第三只……渐渐地,我包得越来越好。没过多久,就包了满满一桌的饺子。
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开了,饺子们陆陆续续地跳下了锅,快乐地在锅里翻腾。
不一会儿,一股肉香扑鼻而来,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争先恐后的上了桌。我抵挡不住诱人的香味,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只饺子,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虽长的不怎么好看,但这饺子毕竟是我包的,就是好吃!
春节,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的一种民族文化,它还融入了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
双龙闹元宵
左顾右盼,总算把元宵节盼来了!
正月十五,为了第一个迎接龙灯的到来,我们几个小孩的小腿跑得别提有多勤快了!从中午开始,就到大门口张望,竖起耳朵听有没有动静,可龙灯就像一个成心跟我们较劲的孩子,更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迟迟不见踪影。
“咚——咚——”
终于,夜幕降临时,远处传来一阵阵锣鼓声、鞭炮声。
我们就像几只快乐的小兔子撒腿就朝队伍奔去。此时,大门口已经人山人海。
舞 龙灯的师傅们身穿大红绸(chóu)缎(duàn)衣裤,脚蹬白色球鞋,头扎黄毛巾,扎腰束腿,一个个精神抖(dǒu)擞(sǒu)。领头的人手里拿着一 根木棒,木棒顶头有一个圆圆的大红珠,后面紧跟着两条长龙:一条黄龙,一条赤龙。每条龙有八个舞者,他们一点也不拘束,在一阵密集的鼓声中,尽情地为我们 表演,一会儿扭动身子,一会儿往后一仰,一会儿往前一俯,一会儿又往上一跳……
随着舞者们的动作,两条蛟龙瞬间有了生机似的,时而飞腾跳跃,时而双龙盘旋……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双龙戏珠’?”我不禁拍手叫好道。
快结束时,两条龙还对我们摇摇头,摆摆尾,眨眨眼,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在人们的欢笑声中,一个小时的表演结束了,我们几个意犹未尽,跟着龙灯队伍跑了很远。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我的春节体验——舞狮
今年过年除了串门,收压岁钱,喝喜酒外,还有许多热闹的节目,我最喜欢的是——舞狮子。今年我们村有幸请到了舞狮子的团队来广场上表演,让我们大饱眼福,欣赏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来到广场上,只见人山人海,到处坐满了人,而周围仍然还有一大群人蜂拥而来,把我们挤得不知去向。我、爸爸妈妈好不容易从人堆中挤出来坐到位子上,心想:“村上好久没这么热闹了。”
过了一伙儿,等所有人都坐好,没有人再进出后,“好戏”开场了。只见一条红龙和一条金龙下各有数十人,这些人身穿黄色对襟上衣,腰间系着一条红色的 带子,下身穿一条灯笼裤,脚蹬白色布鞋。那两条龙各自转了几圈,像是在为争龙珠准备。随着龙珠的时高时低,龙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看,那龙珠落到了地面 上,两条龙的视线也随之“落到”了地上,丝毫没有犹豫,也许是准备着先下手为强吧,谁也不敢掉以轻心,那龙身一颠一簸,蜿蜒盘旋。突然那金龙身子上下摇摆 起来,再一眼看过去,原来是因为那龙珠在摇,金龙跟着龙珠左右摇摆、上下起伏,可就是抢不到龙珠。这是在一旁“开小差”的红龙也活跃了起来,双龙争珠,谁 赢谁输呢?龙珠一会儿摇向左边,一会儿摇向右边,好像在故意刁难两条龙,两条龙也显出誓不罢休的样子,紧追不舍。看着这些活灵活现的腾龙,一种敬佩感油然 而生:如此高超的技艺,需要多久的时间和多少的努力才能学会啊?更何况他们作为一个团队,配合得那么默契!
一场精彩的舞狮表演,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的瑰丽,也使我感受到了我们民间高手众多,真是“藏龙卧虎”啊!
有趣的苗族习俗
我的家乡在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有特色的风土民情的地方。这里有壮、汉、苗、彝、仡佬五个民族。
今天,我就说一说苗族吧!苗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每当有客人来到家里时,他们都会热情地招待客人。苗族招待客人可有意思了,他们分为两次进行:首先,把一些弄得不是很干净的食物,拿给客人吃,如果你能把食物吃几口,他们就会觉得你不嫌弃他们;接着,他们就会把家里最好吃的,舍不得吃的东西都拿来弄得干干净净地煮给你吃个饱。要是你第一次一口也不吃,那你就只有饿着肚子,他们就再也不理会你了。
苗族有一个自己的民族节日,叫做“跳坡节”。跳坡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到了农历正月初九那一天,苗族同胞就会穿上节日的盛装,女孩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男孩子梳理得整整齐齐,一大早便赶往跳坡地点——跳坡场。来到坡场上,人山人海,人们来来往往,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坡场上最热闹的要数对山歌了。轻年男女们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出自己的爱意,他们找到自己的心上人之后,就会互相赠送礼物,男孩送给女孩一面小镜子,女孩送给男孩一把手电筒,相互赠送完东西,就是他们的定情物了。送完东西之后,他们就会手牵着手,到别的地方去了……经过几个月或一年的交往,他们就会结婚生子,组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怎么样?朋友,你觉得有意思吗?我们这还有许多有趣的民族风情,有机会你也来隆林看一看,我再给你一一介绍。
这是一篇介绍苗族习俗的习作。文章紧扣“招待客人”和“跳坡节”这两个十分有特色的苗族民俗将苗族人的那种热情但独特的待客方式与直率纯净的爱情方式表达得淋漓尽致。全文语言凝练简约,毫不拖沓。
别致的民间工艺品——面人
在北京有一种别致的民间工艺品——面人,它既可以放在家里当装饰品,也可以给小孩当玩具。
面人也称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民间工艺品。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捏成,是一件小巧的装饰,更是一件可爱的小玩意儿!
这面人在老北京几乎随处可见,因为捏面人的原料是蒸熟的江米面,拌上蜂蜜,再掺入十分鲜艳的矿物质颜料,分别制成品红、湖蓝、橘黄、翠绿等色面。我 们这很少有人买江米面,卖江米面的也少,而北京最有特色的江米糖就是用江米面做的,由此江米面多,有这门技术的人也多,就造成了制作面人的、卖面人的人多 了起来。
面人和我们平时玩的橡皮泥差不多,但我们只是捏捏玩儿会儿而已,面人艺人却是将它捏成一个个深动有趣的老奶奶、老爷爷、小动物……他们是不同的捏法,也就是不同的家族的不同捏法捏出来的东西有不同的特性,他们手里可以蹦出一个栩栩如生的面“人”!
但面人这门工艺品的技术在一家一家地失传,只有极少数的家族还保留着这门技术,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再也不会有捏面人的艺人的踪影了。
面人是那么的可爱,有趣,让我们一起向别人请教制作面人的方法,不然面人这个名字,就真的会成为我们脑海里的“回忆”!
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