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2022《颐和园》教学设计8篇

时间:2022-12-08 12:25:05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颐和园》教学设计8篇,供大家参考。

2022《颐和园》教学设计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整理的8篇《《颐和园》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颐和园》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词,正确认读二类字,并能正确读写并理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耸立"等词语。

2、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11个生词,正确认读二类字,并能正确读写并理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耸立"等词语。

2、介绍颐和园,自读课文,初步了解顺序。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11个生词,正确认读二类字,并能正确读写并理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耸立"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首先我们来看几幅图片(课件播放颐和园图片)。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美丽景色吗?没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颐和园》(请学生上台写课题,讲解颐的写法)。

二、 学习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将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划出来。

2、展示生字卡,提出注意生字词易写错的地方。

3、请学生上台听写,划出错的多的字,让生注意。

4、让学生提出不懂之处,并讲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耸立"等词语。

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耸立:高高地直立。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用词语造句)

三、初读课文,了解作者游览顺序

1、 请去过的同学介绍颐和园。

2、 初读课文

(1)听了他的介绍我真想去颐和园看看,同学们想去吗?好咱们现在就出发(播放录音朗读)。注意哪里停顿哪里重读,哪里语调轻柔,用笔在书上标出来。

(2)怎么样,说说游览了颐和园后有什么感受。

(3)师:想走进颐和园细细欣赏一番吗?通过图片感受到颐和园的美,需要一双爱美的眼睛和一颗爱美的心,通过课文感受颐和园的美还要美的智慧,你们行吗?相信同学们一定行。那好,咱们就来一次集体旅游。(请一个学生做导游朗读课文,提醒学习录音朗读,读出颐和园的美)

3、 指导朗读,了解作者游览顺序

(1)读完一二段,提出刚刚学习了神清气爽,知道了神清气爽的感觉,让学生再读这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2)我想问问同学们,导游刚才是带我们游览了什么地方?

(3)好,继续我们的行程,刚才那位导游介绍得很好,陪我们走了那么久,我想他累了,我想换一个导游,谁想来试试?好,游客们我们上路了,快跟上可不要掉队。

(4)读完第三自然段后,问学生刚刚导游又带我们游览了哪里?

(5)用换导游的方法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6)读至"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停下

师:我感觉导游这里介绍得非常好,我好像真的看到水平如镜的昆明湖。来,我们都像小导游那样把这句话读一读,看谁能超过这位小导游。

(7)读完第四自然段,哎呀,我一路只顾欣赏风景,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你能告诉我吗?这儿可是站得高看得远,你们都看到什么?

(8)用上面的方法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9)问生游览的顺序。

四、作业

1、 抄写生字词

2、 分四大组查找颐和园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大致游览了颐和园,这节课我们来细细地游览。

二、了解颐和园,感受颐和园的美

(1)把学生分成颐和园总介绍、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四个组,各个小组的学生根据自己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推荐三名同学作为导游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演示讲解。同时各小组之间通过互相提问、相互解答等形式达到共同学习、共同理解的目的。

(2)学生相互问答间引导学生体会颐和园的美

a. 长廊的特点?看看作者是如何观察的?(体会观察、表达方法)从整体上看,从里看,从里向外,向两旁。

作者又是怎样写长廊的?

出示句子,比较:A:原句

B:这条长廊很长,分很多间。

(体会作者运用数字说明的好处。)

b. 登上万寿山看到的景色美不美?这样美,作者又是怎么来写的呢?(体会作者有顺序、抓特点:建筑物的特点)

c. 昆明湖的特点?(这段话是抓住了昆明湖"平静"的特点来描写的。描写得很具体、形象。"昆明湖漆氽得像一面镜子",这个比喻句写出了昆明湖水面平静、水波不兴的特点。"绿得像一块碧玉"写出了湖水晶莹透亮如碧玉一般的特点。湖水非常绿,也说明昆明湖[www..com]湖水的水质好。""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说明湖面非常平静。)

d. 出示下面两句话: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这儿用了一个"滑"字,能改用"划"字吗?

(如果用"划"字,就表示用桨来划,每划一桨,湖面就会产生许多波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在湖面驶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样的话,就显得自相矛盾了。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一面镜子,我们都知道,镜子是由玻璃制成的,表面很光滑,这儿用"滑"字就显得很准确,而用"划"字就没有这样的好处了。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一块碧玉。跟玻璃一样,玉的表面也很光滑,这里应该用"滑"字。而且"滑"字还以动的画面反衬出昆明湖的静。这段文字的形象性很强,闭上眼睛,想一想,在头脑中就能浮现出昆明湖平静的美,给人以一种安逸、舒适的感觉。)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 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看谁读得好。

2、 全班深情朗读一遍。

作业:写一次游览活动

婚姻爱情 (原)

春天随想

《颐和园》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

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5、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方法:以读为本、情境教学法、探究性学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题,板书课题,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课件检测掌握生字的情况。

3、快速默读课文,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

序介绍颐和园的,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4、汇报,相机板书:长廊万寿山下万寿山昆明湖

5、引导、点拨:作者是按一定的游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6、课件出示:聘请导游(怎样才能做好导游)

三、再读课文,把描写你所喜欢的景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喜欢它。并用自己习惯用的标

记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按照学生的意见,选择学习内容

引入学习描写长廊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长廊的美。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质疑。

2、集中交流:

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插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长廊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

法。

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

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3、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深入体会、感悟长廊的美。

引入学习作者描写万寿山的相关段落,体会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万寿山后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

四人小组用学法合作探究学习,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五、创设情景、拓展思维,进行语言训练。

1、结合课文、参考相关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采取自己喜欢的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自由

组织导游词)

2、同伴合作,演导游

3、竞聘导游、评价

4、学生自由展示

第二课时

一、情景引入

二、用学法学“昆明湖”的相关段落

三、质疑问难、回读全文、理清课文结构

四、环境教育

五、阅读收集到的关于“颐和园”的资料,联系课文,组织召开“资料信息会”,汇报形式如下:

1、朗读摘抄下来的自己喜欢的句、段,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编写导游解说词,竞聘“颐和园”的小导游。

3、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汇报。

板书设计:

10 颐和园

美丽的大公园

长廊

万寿山下

万寿山上

昆明湖

《颐和园》教学设计 篇三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乌市第三十小学 杨蓓蓓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学会认读“颐、耸、阁”等生字,理解“横槛、堤岸,神清气爽”等词语,初步了解“游览顺序”。

2、学习“长廊”、“万寿山脚下”两处景点,感受景物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不同的描写方法和观察顺序。

3、感受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恢弘的气势和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动词掌握“游览顺序”中移步换景的方法,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受景物的不同描写。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如何根据景物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

【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1、大家出去游玩过吗?都去过哪?

2、如果大家出去游玩时,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像这样的文章,我们叫做“游记”。【板书:游记】

3、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游记。我相信,学完这篇游记,对于大家怎么来写游记会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二、揭题导入:

1、 这篇游记的题目叫做《颐和园》。(课件1出示课题)伸出你的右手,跟老师一起来写这个“颐”字。【板书:颐和园】。一起来读课题。

2、析题意,简介颐和园。

(1)知道这个“颐”字是什么意思吗?(课件2出示字意选项) 颐:①面颊;②养,调养(身心);颐养天年。

应该选择哪种字意?(第②种)

(2)谁在这里调养身心,颐养天年呢?(慈禧太后,皇帝)

(3)这颐和园是北京西郊的一个清代皇家园林。园内湖光山色,相映生辉,令人流连忘返。

三、初读感知:

1、那课文到底是怎样将颐和园内的景色描写下来的呢?赶紧打开课本P87.

2、课文都预习过了吗?谁能告诉我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

3、老师想跟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课文,我读1、6自然段,四个小组分别读2、3、4、5自然段。准备好了吗?好!我们一起来合作朗读这一篇游记。

4、听出来了,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知道你们的预习工作做得很不错!在这里,老师有几个生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的。

(课件3出示字词):横槛

(1)指名认读,请他当小老师领读。(课件3出示生字):堤

(1)谁能把这个生字读准确了?指名读,齐读。

(2)你在哪里看到过堤?堤就是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挡水的高岸。

(3)我们一起再来把这两个难读的生字读一读。

5、咱们一起读过课文了,那作者笔下的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那是一个怎样的公园?你能从文中找出明确的语句告诉我吗?(引导学生找出第1、6自然段)(课件4出示这两个句子):

(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6、咱们一起来读一读。看,开头出现了一句,结尾又出现了一句与开头照应。老师告诉大家,这种写法叫做“首尾呼应”或者“首尾照应”。【板书:首尾照应】同学们也可以在自己的习作中采用这种写法。

四、梳理文脉,学游览顺序:

1、 同学们都挺会读书的!那接下来,拿起你的笔,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用横线划出交代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

2、指名交流,(课件5出示找出的四个句子):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3、依照作者的旅游路线,你能找到作者游了哪些地方吗?(课件6出示红色突显地点:长廊——万寿山——昆明湖)【随机板书:长廊——万寿山——

昆明湖】

4、总结规律:就这样带着你走,带着你游,观赏各个景点的写作顺序为游览顺序。【板书:游览顺序】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做好批注。

5、我们再来把四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的整个游览顺序。

6、现在,老师再把我们刚才对颐和园总印象的句子分别给他加在首尾。(课件7出示句子):

(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3)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4)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5)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6)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7、 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男生读首尾句,女生读中间交代游览路线的句子。

8、好,你看,开头和结尾都有了,中间的游览顺序写得也很清楚了。我们游览的文章就这样写,行不行?

9、对啊,文章要写得生动,不仅要写清楚游览的顺序,还要把景物描写具体。【板书:景物描写】

五、品味语言,学景物描写:

(一)走进长廊

1、那接下来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景物。我们的第一站是——长廊。

2、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个长廊到底是怎么样的?让你觉得印象深刻的词句,可以做上记号。开始吧。

3、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来说说,长廊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4、学生讨论交流。

(1)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A.自由读句子。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了长廊的什么特点?(长)

B.从哪些地方可以让你感受到这长廊的长?(一眼望不到头)还有呢?这长廊到底有多长啊?(点出数字)找得真准确!七百多米长,咱们这教学楼前面的走廊大概100米长,哪位同学帮老师算一算,得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走廊啊?对啊!7个!长不长?让我们来读这句话,体会它的长!

C.教师小结:这句话用了具体的数字:七百多米,273间,把长廊的长形象直观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以后,我们在自己的习作中也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来,再来把这两句话来读一读!

过渡:你还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长廊?

(2)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A.这句话能让人感受到这个长廊很美!

B.谁知道横槛是什么意思呀?课件出示“横槛”。

C.横槛上都画着什么呀?仅仅是这些吗?你从哪里知道并不只有这些的?对啊,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课件出示动画。你从横槛上的画中都看到了什么?

D.喜欢这些画吗?咱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句话。仅仅喜欢还不够,这长廊可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啊!你们该不该感到自豪呢?那再来读一读!

过渡:长廊横槛上的画给了我们美的享受,你还觉得长廊哪美?

(3)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A.我么一起来读一读。神清气爽什么意思?对啊,站在这里,感觉空气特别清新,顿时身心愉悦。咱们再来读一读。

5、师总结:这就是又长又美的颐和园长廊。让我们再来把这描写长廊的一段一起来读一读,感受感受。

(二)抬头望万寿山

1、走完了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此时,作者抬头望到了什么?(佛香阁,排云殿)

2、瞧,这就是颐和园的佛香阁。这跟你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什么很像?(塔)

3、课文是怎么来描写佛香阁的?课件出示句子: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

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

4、你体会出这是一座怎样的佛香阁?(闪闪发光)这就是闪闪发光的佛香阁。咱们再来读一读。

5、排云殿又是怎样的呢?出示句子: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6、这又是一座怎样的排云殿啊?(金碧辉煌)瞧,这就是金碧辉煌的排云殿。一起读这个句子。

7、站在万寿山的脚下,我们看到了闪闪发光的佛香阁,看到了金碧辉煌的排云殿,感觉气势是如此雄伟!我们一起来把这一段读一读!

六、总结:

(结合板书)跟随作者的脚步,我们走访了长廊,感受到那是一条又长又美的长廊。来到万寿山脚下,我们被佛香阁和排云殿的雄伟气势所震撼。那作者笔下的昆明湖又是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呢?【板书:?】我们下节课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游赏!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游记

首尾照应

游览顺序长廊—— 万寿山 —— 昆明湖 景物描写长、美 闪闪发光

金碧辉煌

教学反思:

《颐和园》这篇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移步换景,写得很有特色。课文开头与结尾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的教学,我的设计意图即是要以课文为载体,用阅读教写作。通过句子的提炼来渗透文章是按“游览顺序”谋篇布局;通过语言的品味来感悟景物描写的不同方法。一课时的教学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颐和园》教学设计 篇四

一、导入新课

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教师板书课题:颐和园

二、出示幻灯片

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朗读课文:将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出示生字卡认读:指导学生注意生字,词易写错的地方。

四、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1、教师指导学法:默读课文,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和记叙的游览顺序,划分段落。

2、学生自学。

五、检查交流课文学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检查交流学生了解课文大意情况。

3、检查学生了解课文记叙顺序。

⑴ 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是: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⑵ 从文中找出写游览过程的动词,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法:进入、绕过、来到、走完、登上、下来。

4、划分段落,理清条理。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二写万寿山的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

全文有六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对颐和园的总体印象。

第二自然段:写长廊的景色。

第三、四自然段:写在万寿山下及万寿山上看到的景色。

第五自然段:写在昆明湖畔所见的景色。

第六自然段:表达作者赞美的感情。

除首尾两段外,课文是按游览顺序叙述的。

六,小结

本文采用“总──分──总”的方法,以游览路线为线索,把各个景点串连在一起,条理十分清楚。

本文首尾呼应,从整体上表现颐和园之美。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古代建筑物的赞叹及由此引起的自豪感。

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记述了颐和园的美景。二、三、四、五自然段的开头一句都是过渡句,这些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很自然的将读者从一个景点引向另一个景点,使文章段与段之间衔接得非常自然。

此外,文章的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建造颐和园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洋溢着民族自豪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颐和园》教学设计 篇五

【教材简析】

《颐和园》是人教课标版教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组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按游览顺序记叙了颐和园中的著名景点,文章条理清晰,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这篇课文应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结合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感受景点之美和文字之美,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提出:要变革“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着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在语言环境中培养理解、想象、欣赏、表达能力的基本原则,在本课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合作交流,大胆表达,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展示”的愿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努力将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紧密结合,在自读自悟中利用网络平台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增强对颐和园的了解。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

5、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拓宽学生视野。

【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 感受景美──自主探究 发现问题──网络查阅 协作商讨──汇报交流 探究实质──归纳总结 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网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语联想,游戏引入

1、游戏:

词语大联想:

蒜头 花朵 冬天 清水(水仙)

北京 印章 2008 第一次(奥运会)

皇家 北京 园林 长廊(颐和园)

2、配乐简介颐和园:

这就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那里水天空阔,旖旎动人,浩淼烟波中,神山仙岛鼎足而立;湖上长桥就像一道飞虹,跨向绿水之中,湖上一座座拱桥婀娜多姿、景色天成,后山后湖、松涛阵阵,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有“皇家园林博物馆”的美称!

3、激趣引入:

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颐和园正在评选最佳景点,诚心邀请你们参加最佳小小景点讲解员的评选,(点击邀请函)想参加吗?

想一想,如果你是讲解员,你应该了解哪些关于颐和园的知识呢?

评委会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很美的课文,读完之后,你肯定会对颐和园有进一步了解。

4、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请教拼音朋友帮忙。

二、检查识字,评选激趣

1、过渡:

想成为我们的会员可不那么容易,得接受评选委员会的考验,敢不敢接受考验?

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读。

2、游戏:

评选委员会请小朋友们玩一个游戏,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课文游览的顺序,做好拼图游戏,谁将有资格成为我们的小小讲解员。

(师板贴游览顺序图)

3、祝贺大家都顺利过关,成为一名小小讲解员。刚才我们初游颐和园,你感觉怎样?

(美)

4、学习要求:

你最想成为哪个景点的讲解员?

评委会为各位准备了每个景点的许多资料,你想成为哪个景点的讲解员,就来做一做这些事情:

⑴ 读一读那个景点的文字介绍。

⑵ 看一看相关图片资料。

⑶ 最后再说一说景点的美丽之处。最后通过你们的介绍,哪个景点获得的支持者最多,哪个景点将成为颐和园最佳景点,而景点的讲解员也将获得最佳讲解员的称号。

三、依托网络,自主探究

四、精读研讨,汇报交流

1、长廊:

⑴ 组长汇报:

边讲边演示。

⑵ 对讲解员的解说进行评价。

⑶ 组员补充。

⑷ 游客质疑,讲解员解答。

⑸ 理解课文内容:

①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长廊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② 课文中是怎样来描写的?请用笔勾出来。怎样朗读才能体会到长廊的长?

(学生读)

学生评价。

(电脑出示语句品读)

③ 长廊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电脑演示帮助理解)

“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④ 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长廊的一头,会看到什么?

(向前看……向上看……向两旁看……)

⑤ 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长廊很美,为什么作者这样描写就让我们感到长廊更美了呢?

写作方法:

用词准确;抓住特点来描写;按一定的顺序来写:从下→上→两旁。还写出了感受。

⑥ 过渡:

在长廊参观真是美不胜收。我们不仅能看到五彩缤纷的彩画,闻到淡淡的花香,还能享受微风的轻拂。

2、万寿山:

⑴ 讲解员解说。

(山上景物)

⑵ 对讲解员的解说进行评价。

⑶ 通过讲解员的解说你知道万寿山上有哪些著名的景点?你觉得这些怎样?怎样的美?请你用书上的语言回答。

指导朗读。

⑷ 学生质疑:

理解“耸立”的含义。

(出示佛香阁图片帮助理解)

⑸ 过渡:

那琉璃瓦光滑透亮而且是黄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那排云殿,一排排宫殿富丽典雅,光彩夺目。真是雄伟壮丽!

(结合图片演示)

3、在万寿山上鸟瞰:

(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

过渡:

要是登上万寿山,在山上俯看整个颐和园的景色那将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⑴ 学生按照:

读—看—讲的方法自主学习。

(电脑出示学习方法)

⑵ 质疑品读:

电脑出示优美语句进行品读。

① 品读:

葱郁的树丛……朱红的宫墙。

葱郁的树丛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反复朗读)

② 品读:

昆明湖……一块碧玉。

你觉得这段美在什么地方?

(静、绿、比喻)

现在我们就通过朗读来体会昆明湖的美吧!

重点轻读:

静、一镜子、绿、一碧玉。

(电脑出示相关资料)

③ 品读:

此时此刻……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体会“滑”的含义。

(结合视频理解)

⑶ 师:在万寿上上能观赏到这么美的景色,真让我们大饱眼福。我们看看小讲解员会怎样给我们解说呢!

⑷ 讲解员解说。

⑸ 过渡:

水平如镜的昆明湖倒映着翠绿的柳条,湖水显得更绿了。置身这样的环境中让我们感到如入仙镜,下面就请昆明湖的小讲解员们带我们去游览。

4、昆明湖:

⑴ 小讲解员解说:

每位讲解员只抓一处景物来讲解:

历史──17孔桥──和小岛……

⑵ 重点讲解17孔桥:

昆明湖上有著名的景点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读后回答:

洞多柱子多、狮子多。

(结合视频理解)

5、齐读第六自然段,总结归纳:

物多景美。

五、创作延伸,公布结果

1、刚才我们随着讲解员在颐和园里细细地游览了一番。那你最喜欢哪处景物呢?请你用几句话写出你的感受。

(学生在电脑中完成)

公布评选结果。

2、教师介绍其他网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展示学生电子小报,激发学生课后合作完成。

2、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在颐和园里作了一次免费旅游。颐和园那绚丽多姿的美景让人留连忘返,小讲解员们精彩美妙的解说更让我们领略到了颐和园的无穷魅力。我们祖国有这样秀丽的景色瑰丽无比的历史文化,真让我们感到骄傲自。

颐和园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部分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1—3自然段,感受颐和园的美景和课文的优美语言。

3、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仿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

练习有感情读文,从语言文字中想象,体会颐和园的美景。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生手机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出课题,导入新课

1、出示颐和园风景的图片,问:你知道这是哪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板书课题,注意“颐”字里面是个扁扁的口。

是的,在我国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那里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又有梦幻神奇的建筑。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颐和园,去领略那里的风采。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行读,重点提醒“堤、耸、舫”三字的读音。(开火车读)

3、这些词语你理解了哪个?

4、指名读文,想: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美)课文中有两处直接点明颐和园很美,在哪儿呢?(提示文章总分总的写法)

5、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交流资料,了解历史

1、课文的第一句话点明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那么,你对颐和园有什么了解?(交流资料)

2、课件出示图片,师小结。

3、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四、研读课文,领略美景

这么美的地方,我们赶快去瞧一瞧吧!

1、了解游览顺序

① 默读2-4自然段,划出表现游览顺序的句子。

② 指名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板书)

2、领略长廊之美

① 自由读文,同桌说说你感觉到长廊有什么特点?是从书中的哪些句子中知道的?

长 一眼望不到头(颜色美、形状美)

七百多米长273间这句话用了什么方法说明长廊的长?

读句子

美画 (内容多、题材多样)

花(品种多、数量多)

② 那么,文中的佛香阁和排云殿景色如何?选一处你最喜欢的景观自学,写批注。

3、领略建筑之美

①佛香阁高 耸立

美形状美八角宝塔形三层

颜色美 闪闪发光

②排云殿大一排排

亮金碧辉煌

③小结,练习背诵。

五、练习写话

选取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游览活动,回忆当时的游览顺序,写一段话。

六、颐和园的美景还有很多,让我们继续期待下节课昆明湖和十七孔桥之旅吧!

《颐和园》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借助拼音把课文多读几遍,借助课后思考题想想课文内容,借助课本上的资料袋对颐和园有一个初步了解。教师做好分析教材特点和了解学生年段特点的准备,同时收集颐和园相关资料,形成课件及教学资源储备。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

1、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8课,请读课题。

2、颐和园是我国保持最完整,规模的皇家园林!该怎么读(课题)?

3、今天,颐和园早已成了中外游客竞相游览的一个美丽的大公园。你又想怎么读?

4、小结:颐和园真的会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受,我们在学习中要试着用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二、从游览顺序入手,了解文章结构和课文内容。

从词入手,了解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点和游览顺序。

1、按顺序听写“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等词,并学习其中的生字“廊”。

2、思考:为什么要写这样三个词?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写?文中又是哪些句子说明了作者游览的顺序?

3、学生自读课文,勾画文中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

从句子入手,掌握文章的结构,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从中感受移步换景的游览观察顺序。

2、给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加上文章的首尾段,学生自读感受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并根据段落提纲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根据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

这就是文章的段落提纲,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课文。现在,我们就移步换景,依次游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去感受颐和园这个美丽的大公园。

三、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欣赏颐和园美景的不同特点,体会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的同时,学习作者简洁准确的表达方式。

“游赏”长廊。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出示课文相关文字,在原文中加入表示观察角度的短语,请学生读一读思考这些短语对我们“游”长廊有什么帮助?

(放眼一望)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抬头看去)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边走边赏)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2、学生整体感受整个自然段,试着从不同观察角度去欣赏长廊,发现长廊的特点并试着用自己的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

3、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老师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填词练习,边读边想象把书读厚的读书方法理解“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这个句子,体会长廊所包含的中华文明,感受作者抓住特点简洁表达的写法。

4、由此及彼,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象把书读厚的方法朗读学习整段内容。

5、再次出示表示观察角度的短语并配合由此看到的景象图片,学生练习分三层背诵本段句子,体会表达顺序,达到段的积累。

6、小结:作者移步换景,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景物不同的特点。让我们继续随着文字去感受。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这一次,作者又是从哪个角度去看万寿山?又赏出些什么呢?自己读一读吧。

“游赏”万寿山。

1、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从“抬头一看”、“耸立”、“金碧辉煌”、“金光闪闪”等词想象仰望万寿山建筑群的感受,体会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势。

2、抓住重点词,通过朗读表达感受,体会作者用词准确

3、小结:这一次,我们跟着作者从抬头一看这个观察角度赏到了颐和园华美、宏伟的特点。

学生自读自悟,从不同角度“游赏”昆明湖景区,感受昆明湖的特点和作者的表达方式。

1、占颐和园总面积2/3的烟波浩渺的昆明湖又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欣赏它呢?请学生跟随一组图片从不同的角度去直观地看看作者描写的不同景色。

2、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观察角度,练习边读边想象,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交流分享朗读及感受。老师通过对比组词等语言训练,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滑”与“划”的意思差别,从而理解作者准确的用词。通过和学生一起想象不同狮子的形象,读好描写十七孔桥的句子,体会精湛的艺术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4、今天这堂课我们按游览顺序,依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游赏了颐和园,你觉得移步换景究竟有什么妙处?(这次引导学生自己感受从不同角度抓住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总结。

1、以“说不尽”引出颐和园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2、以“说不尽”引出选择重点内容写清楚的游记表达方式。

五、课后学习建议。

1、建议大家课后收集一些颐和园的资料,丰富自己对颐和园的认识;

2、把文中自己特别喜欢的句段读一读,记一记,下堂课再交流。

《颐和园》教学设计 篇八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玩赏”等词语。

2、正确、流利和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初步感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充分领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颐和园有关的资料及图片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导入

1、颐和园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预习了课文,记住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几个就说几个,互相补充)。

2、用生字生词卡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平舌音(栽zāi,葱cōng)翘舌音(朱zhū),前鼻音(殿diàn),后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葱cōng)。

3、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

2、学生自学,师生交流。

3、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段意。 明确: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三、学习词语

1、指导分段朗读

2、提出词语,讨论词义

⑴ 讲解词义 琉璃瓦、横槛、宫殿、画舫。 ⑵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清爽:清洁,凉爽。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 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看。 葱绿:(草木)青翠。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形态各异:形状各不相同。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和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学习随着观察位置的变化有顺序地观察和抓住景物特点描绘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准备: 教科书、多媒体课件、相关补充材料

教学步骤

(一)、理清脉络,把握顺序

1、欣赏颐和园课件填空:颐和园是一个( )的公园。

2、今天作者会带我们去游览公园的哪些景点呢?默读课文(2—5)小节,用--------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并把线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

3、生上台交流游览线路图。并完成板画。

(1)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2)通过线路图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吗?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览的先后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就叫移步换景,也叫作地点转换顺序或游览顺序。

(二)、讲练结合,细品韵味

1、作者是如何把这些地方的景物描写具体的呢?在听读课文、欣赏画面的基础上,你对哪个景点最感兴趣?自己再去细细品味。 (用“ ”画出景物,抓住景物特点)

▲长廊

(1)小导游讲解长廊。(边讲边演示图片)

(2)其他学生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3)长廊的长和美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通过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分成273间。)学习作者用数字说明事物的方法,理解这种方法的用处。

(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描写长廊的长吗?(……)

(5)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长廊的一头,会看到什么?(用向前看……向上看……向两旁看……的句式说一说)

(6)漫步长廊,欣赏着五彩的廊画,闻着微风送来的淡淡花香,你会说: 长廊真是世界上最 廊

▲佛香阁和排云殿

(1)请学生介绍佛香阁和排云殿。

(2)听完讲解你能感受到佛香阁和排云殿的特点吗 (雄伟高大,金壁辉煌)

(3)这些特点是从那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耸立、金壁辉煌、一排排)

(4)指导朗读,读出气势。

▲昆明湖

(1)导游讲解昆明湖。

(2)昆明湖可是镶嵌在颐和园的一块碧玉呀!作者是如何用语言表现的

呢 (打比方)出示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3)品读句子,理解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句式练习: 昆明湖真美呀, 。 昆明湖的水真绿呀,。

(4)换词法体会“滑”字。(通过滑——划的互换,体会昆明湖的静,游船,画舫的慢,间接表现昆明湖的美)

(5)背一背这句话。

▲十七孔桥

(1)导游讲解十七孔桥。

(2)发散思维:十七孔桥上的狮子有哪些形态呢?(出示练习题: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子,柱子都雕刻着小狮子,它们有的()、有的()、有的(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这17孔桥真( )!

(3)师小结: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三)读写结合,临摹章法

1、一篇文章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叫叙述顺序。

2、分男女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刚才我们学过 的内容,想想这篇文章的叙述顺序。(指名答,归纳小结板书)

3、学习《颐和园》这篇文章我们最重要的是学会作者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叙述、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

(四)布置作业

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模仿《颐和园》的描写手法进行小练笔,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

以上内容就是为您提供的8篇《《颐和园》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相关热词搜索: 颐和园 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8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一等奖

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