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10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篇一: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022
盐碱地拓出“常丰”路
——XXX先进事迹材料
XXX,女,国家信访局二级调研员。博士学历,2018年起挂职河北海兴县张常丰村第一书记。在挂职期间,团结带领张常丰村从国家级贫困村变成“脱贫攻坚先进村”“美丽庭院示范村”,从“零集体经济”变成省级“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村”。XXX本人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河北省脱贫攻坚贡献奖”“沧州市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受邀参加国庆70周年观礼,是2020年中宣部重点宣传的驻村帮扶干部。应邀走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巾帼绽放逐梦前行》,被人民网、“学习强国”、《旗帜》《中国妇女报》《中国扶贫》《经济日报》等媒体关注报道。其驻村日记在国家乡村振兴局“我所经历的驻村扶贫故事日记”活动中被评为特等奖。河北电影制片厂、省委组织部以其为原型拍摄电影《面花》。
拉动火车启程的火车头
张常丰村靠海,地碱,水苦,种地靠天吃饭。全村438户,曾有1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全县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村。经她与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2019年张常丰村顺利脱贫。2018年,她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把“盐疙瘩”变成“金疙瘩”
有一次她到贫困户家走访,人家递来的一个白面馒头让她吃出了味道。通过聘请专家鉴定,发现当地种植的盐碱旱地小麦“大红王”无浇水、不施肥、不打药,钾、植物蛋白含量比普通小麦高得多。村民眼中不值仨瓜俩枣的小麦,竟是品质上佳的宝贝。经过深思熟虑,确定了合作化经营生产盐碱旱麦面粉加工厂的产业发展思路。为给加工作坊办许可证,她亲自找场地、买设备,并协调办理了全县首个面食类小作坊证。她指导开发了面条、面花等延伸产品,形成了石磨面粉、面花、面条的“三面旗”,又陆续开发了牛肉酱、辣椒酱、黑豆酱、芝麻酱“四缸酱”及瓜果等系列农产品。她申请开通了“好人好面张常丰”抖音号,成立村电商中心,把产品卖上了“云端”。注册了“张常丰”商标,申请了中国地理标志。村农特产品还成功登上《开门大吉》、重庆卫视等栏目舞台,产品的知晓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
她推动张常丰系列产品入驻淘宝网、邮乐网、融e购、人民优选等平台。县里还将张常丰农产品列入消费帮扶重点推荐产品。她成功协调举办“中国工商银行融e购”张常丰扶贫年货节,争取资金100万元建成村电商中心,争取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50万元兴建辣椒、面条作坊,产生的收益用于全村脱贫户分红,促进了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沧州著名建筑企业大元集团与村结亲戚
为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XXX谋划成立了麦丰合作社,同沧州著名建筑企业大元集团结成了“亲戚”,由大元集团正式接手村电商中心,每年向村集体缴纳承包费8万元,61户村民成为股东。
精神上去了发展才能持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靠人。她用自己的“脱皮”换来群众的脱贫,有效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培养了“面花哥”王金明、“辣椒姐”代淑凤、“挂面妹”马玉娟等一批懂市场、会经营、讲诚信的致富带头人。
XXX还将破旧的村小学改建成全县第一个村史馆,建起了村图书馆和文体中心。成功申请了10项非遗。协调市中心医院多次为村民义诊、免费手术治疗,协调医院为村卫生室捐赠10万元医疗设备。
“海上生明月红米寄江城”
她以村为家,每年都在村里过年。引导村脱贫群众感党恩、伸援手,将生产的500余斤手工挂面、300个彩色卡通面花捐献给武汉儿童医院,与武汉人民联结起同气连枝、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
XXX说:“我愿意是一粒种子,到了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开花,同那里的土地和人民根深相连。”
篇二: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022
2015年4月,三门峡市财政局人事科科长XXX同志被组织选派到陕州区硖石乡车壕村担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在对村内党组织建设、经济发展和群众所思所盼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强化基层党建、依靠群众创建美丽乡村的工作思路,先后筹措各类项目资金380余万元用于村里各项事业发展;撰写了近20万字的《驻村日志》。通过理思路,定规划,抓党建,上项目,兴产业,搞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精准脱贫等一系列措施,目前,车壕村已从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提升为“两委”班子坚强有力,党群关系融洽,村民生产生活稳定和谐的市级美丽乡村。该同志由于常年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于2017年7月病倒在脱贫攻坚一线,经手术救治,部分肝脏被切除。十九大前夕,还处于手术恢复期的他又投入到了车壕村的省级美丽乡村创建工作。该同志在驻村工作中扎实的作风和瞩目成绩受到车壕村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2017年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一、狠抓党建,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引领作用
该同志党建经验丰富,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驻村首要职责。一是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组织党员认真学党章党规、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提升党员个人素养,凝聚党员集体智慧,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员向心合力。二是坚持第一书记的党建主导作用,积极发挥村委、监委和村民理事会的主体作用,群策群力,统一思想,影响和带动全村党员群众共同创美丽乡村,共建美好家园。三是强化班子队伍建设强。针对村内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空缺的现状,经过多方征求意见,配备了村支部书记,村领导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得到加强。同时,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本着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质量的原则,先后发展3位年轻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四是注重阵地建设,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先后筹措资金20余万元,用于对党员群众活动中心改造升级,并在村醒目位置设立大型户外党建宣传栏18块,车壕村党员群众活动中心焕然一新,对外形象大幅提升。五是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切实规范议事程序。凡是涉及村集体利益、公益事业及多数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等,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组织实施。
二、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在艰苦环境中锤炼自我。该同志2015年4月份进村后,村支书和村主任(兼会计)先后于5月、7月离职,两委班子遭受重创,村里各项工作停滞,“两委”班子处于瘫痪的边缘。该同志能够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坚守阵地,主动扛起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责任,直面矛盾和问题,勇于碰硬较真,主动接受挑战,以美丽乡村创建为抓手,不畏艰难,大胆工作。
三、把群众所思所盼,作为工作目标。面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该同志确立了依靠群众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的工作思路,实施项目带动,累计争取项目资金380。1万元,先后用于村庄环境整治与日常保洁、卫生室建设、太阳能路灯安装、道路硬化、安全饮水、文体广场完善及监控安装等。通过“硬化”“亮化”“绿化”和“美化”等20多个公益项目的落地实施,车壕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巨大的变化。
四、心系群众,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群众利益无小事。该同志在平时走访群众的基础上,重点做好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解决工作,及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充分发挥村民矛盾调解办公室的作用,先后成功调解了12起较大事项的民事纠纷,把矛盾消化在了萌芽状态,有效避免了上访事件的发生。先后制定了《车壕村服务群众代办员制度》《车壕村奖学金制度》《“六一”儿童节慰问制度》《“七一”困难党员慰问制度》《“九九”重阳节慰问制度》《慰问村老干部制度》《慰问困难群众制度》《亡故慰问制度》等8个具体制度,通过各类慰问活动的实施和服务代办的落实,让广大群众感到了党的温暖,得到了实惠,干群关系进一步和谐融洽。
五、措施得力,建档立卡贫困户率先全部脱贫。车壕村不是贫困村,但是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市、区都没有派驻帮扶队员。针对现状,该同志带领“两委”干部逐一分析研判,制定帮扶措施,实行“三级联合帮扶”的措施,即每个贫困户都有乡干部、村干部、党支部三级联合帮扶,资源信息共享,互帮互助。一是建设羊肚菌生产示范基地1处,羊肚菌首次在车壕村种植成功,为群众拓宽了致富门路。二是修建固定设施,支持发展养猪业和养鸡业,引导新建中型猪舍2座,年出栏2000余头,鸡2万羽。三是新成立种植合作社1个,举办种养殖培训班2期。在实施产业示范、教育扶贫、社保兜底、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收入等一系列措施后,目前所有贫困户已栓率先脱贫。
四、廉洁自律,敢于吃亏,树立了良好的第一书记形象。该同志能够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党员大会上承诺不在村内报销任何费用。任职期间,为村里争取项目资金的累计各种费用支出4。3万元和羊肚菌示范基地建设1。5万元全部由他个人承担。在项目建设方面,全部按规定实行公开招标,并要求所有干部都签订了廉政责任书,明确每位干部对自己牵头项目的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永远负有倒查责任。
如今的车壕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干群关系融洽,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弱势群体有人帮,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纷纷夸赞“第一书记来了,车壕村真的变了。”
篇三: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022
2015年7月,XXX同志受组织选派到横涧乡吴家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16年4月因工作需要调整到横涧乡马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履职以来,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强化自身学习,摆正位置,严守纪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在驻村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抓好班子,带强队伍,夯实党建促脱贫
无论在哪里,他都能牢记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全面摸排掌握村情,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从而引领村级经济发展,有效推动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对村室进行改扩建,对各类办公场所和党员活动场所进行的合理化配置。规范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完善了党支部职责、“三会一课”等组织工作制度,并制作成板面上墙,使村支部工作有章可循。认真落实“党员活动日”活动,助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员活动日中,认真按照读、看、学、讲、评、议、帮等环节认真开展活动。通过学习教育、民主评议、为民服务等具体活动,着力将两学一做教育深化细化,取得了扎实的学习教育成效。认真落实基层党员积分管理评议制度。按时召集各党小组党员会议,进行党员积分管理的评议,对每位党员在本年度每个月的工作和言行进行实事求是的评议。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针对流动党员去向不稳定、活动开展难、管理规范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成立“马窑村党员管理”微信群,将村内重大事项和支部决议及时发布到微信群内,并不定期转发卢氏党建、清清卢氏、卢氏微扶贫的内容,使流动党员知晓村内发展状况、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树立典型,表彰模范。2016年建党节,组织党员支愿服务者对7名老党员和困难党员进行慰问,2016年终对马窑村的模范党员、遵纪守法、好媳妇、好婆婆等30余人进行的表彰,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2018年元宵节,会同驻村工作队在马窑村开展了《克难攻坚年动员会及脱贫致富故事会》,通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故事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和干群团结一心、奋发脱贫的决心,同时对马窑村在2017年涌现出的“致富能手”、“经济能人”、等先进模范进行了表彰和奖励。通过了一系列党建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效助了推脱贫攻坚和项目建设顺利开展。
深入走访,注重调研,因地制宜上项目
在马窑村,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同时结合马窑村实际发展长短结合的增收产业,截止2017年底,马窑村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282人,贫困户中转移就业人员达到70人,贫困户劳务收入180万元以上,成为稳定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全村种植核桃树苗445亩,核桃树苗销售收入130万元,其中贫困户种植101亩,销售额27万元;全村330亩核桃产值近30万元,贫困户户均收入1500元以上;发展软籽石榴912亩,贫困户达到人均1亩石榴;2017年12月,会同村两委动员群众在荒坡上栽植连翘2000亩,督促贫困户种植437亩。马窑村的2000余亩连翘也成为全乡首屈一指的集中连片种植基地。
打牢基础,办好实事,用心动情真扶贫
做好精准识贫,打好工作基础。精准识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2016年4月,他随单位驻村工作队调整到马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到村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开展精准扶贫“回头看”,按照他们在贫困户识别工作中探索总结的“43222”工作法,严把进退关,经民主评议,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识别纳入,对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进行坚决的清退。并对清退户上门说理由、讲政策,使退出户由之初的“想不通、不配合”,到“心服口服,自愿退出”,为精准扶贫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由于“43222”工作法在精准识别中容易操作、精准度高而得以在全市的“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中的以推广。
建好基础设施,办好惠民实事。在吴家村,经过多次争取,打通了村部到汤河乡高沟村4。6公里的水泥路,为村民出行提供便利。又利用第一书记办公经费为吴家村委购买复印打印一体机一台,解决了村民复印一张身份证就要跑十几里的困难。在马窑村。他和村两委一班人对照贫困村退出“五有六通”标准,积极争取,在2016年内实施了标准化卫生室、村中心舞台、文化活动室、两处村民活动广场、村级监控平台,安全饮水等工程建设任务,2017年来,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先进党员”、“文明家庭”的评选和表彰活动,对30名获奖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开展送戏下乡和邀请医护人员到村义诊活动;组织技术人员多次到村讲授核桃、石榴、连翘的管理技术,并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60余册;组织党校党员会同村支部党员,利用党员活动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道德讲堂进农村活动;组织群众开展了乒乓球、篮球、跳绳、象棋、扑克、羽毛球等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七一、中秋、春节期间,组织职工到老党员和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到田间地头和贫困户一同劳动,为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整理家务,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特别是在2018年元月初全县遭遇罕见的暴雪之后,立即行动组织本单位帮扶责任人及马窑村群众清除积雪,保证畅通,并筹资购买食用油、面粉、大米、棉被、棉衣、电热毯等物资,为马窑村群众送去了温暖,共计慰问贫困户58户、因灾受困群众32户。
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实干!XXX同志无论是在吴家村还是在马窑村,都把这条标语挂在醒目位置,在村里会议上他也经常说“实干”不仅是要求贫困户在党的好政策下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实干”更是对驻村第一书记对广大扶贫干部提出的要求,要求我们把贫困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干,把贫困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篇四: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022
XXX,男,蒙古族,中共党员,内蒙古党校研究生学历。2009年参加工作,任伊金霍洛旗国有资产管理局资产股主任。2014年9月-2017年1月,派驻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毛盖图村,任第一书记。2018年4月至今,由伊金霍洛旗组织部统一安排,再次担任毛盖图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四年来,XXX同志积极践行“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的要求,履职尽责,奔波于“精准扶贫”第一线,勇做扶贫先锋,用实际行动,为扶贫攻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当好第一书记尽职履责不懈怠
一、精细调研,摸准村情,确立扶贫工作思路。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XXX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进行精细调研,摸准村情,确立扶贫工作思路。
毛盖图村,距离镇政府10公里,总面积19。5平方公里,下辖5个社,总户数231户,总人口为497人。其中常住户76户149人,外出户155户,348人。少数民族(蒙古族)3户5人,党员17名,低保户10户,残疾人15人(重度残疾2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6户,贫困人口13人。该村农牧业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2018年再次派驻到村后,XXX迅速走遍全村的常住户,重点入户走访6户贫困户,访贫因,挖穷根。通过走访调研,XXX同志深刻认识到:该村的脱贫关键,是要培育适合当地的主导产业,解决内生动力。结合村情,提出“强组织,建产业,求外援”的工作思路,试图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毛盖图村村情的扶贫工作新路子。
当好引路人扶贫帮困见成效
二、抓党建,重宣传,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为解决毛盖图村基层党建薄弱、扶贫缺乏带头人的问题,XXX多措并举。
一方面是抓党建。组织带领村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鼓励大家在扶贫攻坚战斗中,做标杆,树榜样;落实成立了毛盖图联合党支部,同帮扶单位伊旗国有资产管理局党员同志、帮扶责任人定期召开“三会一课”,并按组织要求,做好党员积极分子培养工作。
另一方面是重宣传。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XXX同志非常注重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教育。其一,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想培训会,积极宣传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其二,利用国有资产管理局、伊金霍洛党建等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刊登宣传了驻村工作队驻村日记等文章数篇,点击率累计4000以上,同时被市委组织部公众号刊登信息一篇,及时宣传驻村工作队消息,展现派驻毛盖图工作队风采,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
当好贴心人情系百姓暖民心
三、成立村办企业,激发精准脱贫的“内生”动力。
为了培育适合该村的主导产业,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XXX同志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让毛盖图村呈现出“户户要发展,全村要脱贫”的精准扶贫氛围。2017年,毛盖图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公司——“毛盖图种养殖公司”,主营肉羊养殖销售业务。帮扶单位为公司筹集借款七万元;公司同组织部争取“红色领航行动”借款三万元,作为公司起步资金。2017年用收益金发放给贫困户共计15只羊,近200只鸡仔,并且年底结账时已达到盈利。此举,激发了该村群众脱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给大家带来了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温暖和阳光。
四、争取外援,夯实基础,确保帮扶到位。
为了早日帮助该村脱贫,XXX同志借力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积极奔走,争取外援,夯实基础,确保帮扶到位。
一是多方协调。2016年,他通过多部门协调,为毛盖图村争取到了百亩耕地项目,新增变压器一台,机井三眼,高压电线3公里,项目资金12万8千元。
二是向供电部门反映实际情况,2018年至今,为毛盖图村四社争取增加变压器一台,电压线路3。8公里,基本解决了四社多年来的供电不足问题,年底在“农网改造”项目中,可以完全解决整村供电问题。
此举,极大地助推了该村扶贫攻坚的发展步伐,受到了该村群众的热烈称赞。
五、当好政府“助手”,积极参加、开展、完成基层任务。
一是按照镇党委、政府统一安排,组织驻村工作队为村民讲解农耕地确权工作的重大意义,实地协调化解多起土地纠纷矛盾,帮助完成村民土地确权登记,累计完成登记表填写300多份,配合完成了农耕地草牧场确权工作。二是协助完成驻村“三委”换届工作。为了保证毛盖图村完成2018年“三委”换届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组织驻村工作队全程参与、监督、配合毛盖图村换届选举,通过“一次预选”、“两次选举”,圆满完成了此次“三委”换届工作。
六、真诚倾注,结成了“帮扶亲”。
针对贫困户情况,XXX同志积极向单位领导汇报,组织帮扶队伍到六户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为贫困户送去大米、面粉、菜油、鸡仔等。倾注了单位的真诚关怀,结成了“帮扶亲”。
付出,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根据今年苏布尔嘎镇对毛盖图村的全村常住户动态管理摸底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该村贫困户收入在2016年已经高出国家贫困户基本标准,至此,该村贫困户人均收入均以每年10%的增长率,持续增收,达到正常脱贫的基础上“脱贫不脱政策”,对切实有扶贫需求的,继续给予政策性扶持。今年10月11日,驻村召开毛盖图村“三委”、社长、村民代表会,确定了毛盖图村本年度没有疑似贫困户。目前,我村贫困户0户,脱贫户6户13人,其中稳定脱贫4户9人。
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XXX同志认真践行了“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理念,切实帮助和解决了驻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到了勤于学习、廉洁自律,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领导干部应有的清正廉洁形象,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履职尽责,勇做先锋,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五: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022
我叫XXX,中共党员,是三门峡市工商局竞争执法科科长。按照组织的安排,2015年4月份到双龙湾镇久富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久富村位于卢氏县西南山区,是省级贫困村。全村辖6个居民组,174户498人。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2994亩,耕地面积389亩,人均不足1亩。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薄弱,生存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困苦,聋、哑、呆、智障及残疾多达40人,近78%的村民仍居住在土木结构房屋中,个别人家全年收入不到1000元。目前,该村有贫困户为88户258口人,贫困发生率为49。5%;兜底户13户、33人,贫困面比较大、程度较深。
驻村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的直接指导下,我牢记责任和使命,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严守组织纪律,坚守工作岗位,紧密团结村两委班子,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市、县会议精神,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理念,紧紧围绕“项目兴村、产业富民”目标,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充分发挥作用,倾心投身脱贫攻坚,倾情帮扶贫困群众,新发展产业项目5个,为村、群众办实事好事40余件,争取项目、财物、钱款总价值2600余万元,群众收入稳步增长,脱贫31户111人,贫困率下降22。29%,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党组织堡垒作用发挥明显增强,一举由软弱涣散村、贫困村成为脱贫攻坚先进村,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赞扬,连续2年获得三门峡市和卢氏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多次代表市派驻村第一书记做典型发言。
一、抓班子、带队伍,党建引领促脱贫
按照“党建引领、支部搭桥、党员铺路”工作思路,我和久富村两委班子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引领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抓好硬件提升,阵地建设有了新变化。先后筹措资金13000元,对村室、党员活动阵地进行提升改造,坚持制度上墙,配备办公家具;筹集近27万元资金,修建二层楼房,党员活动阵地扩大到280多平方,硬件建设水平大大提升,阵地面貌持续改观,达到了争创“五星级”党支部条件。二是强化党性锤炼,党员担当意识实现新提升。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党员活动日为抓手,认真开展“党员积分管理”等活动,带领村干部、党员先后到狮子坪、洛阳龙峪湾学习党建先进经验,极大增强了党员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党员战斗力大大提升,党员精气神进一步提振。
三是推进电子商务,脱贫产业有了新发展。市、县组织部门筹资5万多元,建成久富村电商服务站,成为全市“党建+电商+扶贫”模式示范点,助推精准扶贫。目前,已开发农副、药材食材、旅游和花卉苗圃四类产品30多个品种,统一纸质包装,统一标签,提升了上行产品质量和数量,久富村党建引领脱贫,电商产业带动群众脱贫的良好格局已经形成。
二、抓项目、夯基础,村容村貌大改观
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我同村两委一班人,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宣扬先进典型,坚定群众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从提升村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入手,一项项群众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得以实施。
一是积极推进村级道路建设。争取资金近127万元,硬化村级公路9条7。6公里,目前已投入使用,彻底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贯穿全村的投资近600万元的5。28公里宽5。5米的水泥路拓宽工程,已于今年10月9日正式开工,明年5月份将完工投入使用,全村村道面貌将彻底改变。
二是加快推进文化广场建设。投资46万元建设文化广场,新修了群众娱乐室、阅览室、大舞台、活动健身场地等基础设施,10底正式投入使用;投资11万元的村卫生室4月份已投用。通过积极争取,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为村偿捐彩色B超仪2台,价值38。4万元,极大改善了医疗条件。
三是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村容村貌综合整治,重点对农户房前屋后、村道河道垃圾、粪土乱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整治,价值10万元的垃圾车和12个垃圾箱、启明公益基金会捐赠的价值30万元垃圾桶全部到位,并配齐3名清洁员,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得到有力改善。联通公司的宽带网线实现了“家家通”;投资300多万元的农村电网改造顺利完工;投入25元资金对村室、党员活动室进行改造;整治周边环境,实施美化、亮化工程,久富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呈现出新的面貌。
三、抓产业、助脱贫,帮助群众快致富
致富靠项目,发展靠产业。我和村委一班人把目光紧紧瞄准产业项目,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解决农民致富无路、增收无门的问题。
一是抓住农业产业项目。争取到670亩连翘种植到户增收项目,已通过验收,49。2万元政策性补贴已下发到村民手中;争取到北京启明公益基金会资助资金15万元,支持发展大樱桃产业,今年已种植了100亩6000余棵。初步形成长期见效的连翘产业和短期见效的香菇产业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二是大力推进劳务输出。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目前全村70余人长期外出务工,60余人在附近打工,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
三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牵手河南省菜源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8个生态卢氏鸡养殖场,成为久富村第一个集体经济项目,目前已初见效益,集体收入4。8万元,贫困户收入11。8万元。
四是发展新型集体项目。投资90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即将并网发电,运转正常每年将给村集体增收纯利润16万元;投资169万元的食用菌科技示范园,也即将动工,预计每年将给村集体带来进20万元的收入。5大新的增收产业项目的建成发展,极大地推动村经济发展,加快村民脱贫的步伐。
党旗招展千帆竞,凝心聚力万象新。在如炽党旗的引领下,我和久富村党员干部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干事创业的热情、动真碰硬的豪情、奋发有为的激情,书写脱贫攻坚新篇章,让“久富”久富,成为名副其实的永久富裕之村!
篇六: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022
XXX,卢氏县农牧局菌业生产管理办公室生产技术股股长,卢氏县食用菌研究所所长。2015年7月派驻卢氏县东明镇北苏村党支部任第一书记。自担任村第一书记以来,自觉融入到村民之中,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聚民心,发挥领头雁作用,认真履行第一书记职责,带领村三委和驻村队员,勤奋努力,扎实工作,为北苏村群众早日脱贫努力工作着。
北苏村位于卢氏县东明镇,距县城10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1550亩,耕地900亩,经济林面积650亩;全村辖10个居民组,340户1400口人,目前共有五保户3户,78人享受政府低保,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28人。
——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
XXX任驻村第一书记以后,牢牢抓住党支部的核心地位,全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进一步明确村党支部的核心地位,切实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核心、思想核心、决策核心和行动核心作用,不断巩固基层基础。二是认真开展培训。邀请县乡优秀党务工作者对支部委员进行培训,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支部活动。三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党员活动日制度。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坚持上党课制度,狠抓每月5日的党员活动日活动,努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致富能力。四是注重发展新党员。认真制定党员发展计划,积极吸收年轻人加入党组织。2017年已培养两位入党积极分子,做好了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的储备工作。
在XXX的带领下,北苏村党建工作得到了上级党委的充分肯定,2017年北苏村党支部被县委组织部命名为“五星级支部”。
——强化民主监督,力推“四议两公开”
为了增强村务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XXX组织村三委完善了村务公开工作制度。首先理顺会议制度,明确专人做好会议记录并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做法,实行民主决策,接受群众监督。其次完善《村干部值班制度》《村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村务规章制度。
——坚持多措并举,扎实开展精准脱贫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建设美丽苏村
驻村后,XXX上下协调,跑项目,要资金,争取到一个又一个基础设施和产业扶贫项目。争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75万元,硬化道路13条7。8公里。争取农村饮水工程项目资金20万元,埋设饮水管道2。6公里;争取基本口粮田项目资金19万元,打机井3口,完成砂石路建设1200米;争取文化项目资金95万元,修建文化广场3000平方米,实现舞台、健身器材、文化活动室全配套;争取卫生项目资金20万元,建成标准化卫生室;争取新能源项目资金5万元,实现村主要道路太阳能路灯全覆盖。
(二)加快产业发展,增强脱贫内生动力
经济的发展,实质是产业的发展;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驻村后,XXX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一要义。结合北苏村富余劳力多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是引导群众走出去,通过劳务输出脱贫致富;另一方面,着力强化村级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增强脱贫内生动力。一是因地制宜做好产业规划。根据本村实际,重点发展食用菌、畜牧养殖、林果业、大棚蔬菜等特色农牧产业。二是强化生产技术指导。聘请市、县专家对农民群众进行生产技术培训,使其进一步掌握生产技术,提升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三是通过项目建设引领产业发展。申请国家海关和县扶贫办项目资金40万元,建立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带领贫困户发展羊肚菌、黑木耳、玉木耳等高附加值食用菌产业,就地解决当地贫困户劳动力30余人;对现有的600亩核桃林进行高产丰产管理,将其建设成为高标准核桃种植基地;建设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发展香菇代料40万袋、蔬菜大棚10个。四是积极做好金融扶贫。协助申报12户贫困户60万元贴息贷款,切实解决了他们在产业发展上资金短缺这一大难题。
(三)加强困难救助,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
驻村以来,XXX坚持把困难群众放在心上,积极做好困难救助,帮群众渡过难关、解除疾苦。协调国家海关总署、郑州海关、三门峡海关为北苏村学生及幼儿园捐物达3次,捐赠学生文体用品和食品70套,价值近2万元;为村民免费发放农药40箱,价值12000元;积极协调乡镇关爱基金,慰问贫困户47户,总价值达12500元;组织帮扶人员送温暖活动,筹集资金8000元,对47户贫困户进行看望和慰问。除此之外,为4个贫困家庭学生申报雨露工程助学,解决助学金8000元;帮助因意外事故和生病住院的贫困户连条门、李丁户、付会宾解决大部分医疗费用;每天帮助年逾八旬腿脚不便的老太太袁秀荣提上一桶水,袁秀荣老人逢人就说:“这娃对我真好!”
——积极排解矛盾,维护农村稳定
真诚化矛盾,稳定促发展。驻村期间,XXX努力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截至目前,本村没有发生一例群体性事件、恶性事件和非法访事件。
——轻伤不下火线只为脱贫攻坚
驻村以来,XXX经常白天到贫困家中入户,倾听贫困户的实际需求,晚上加班整理内业资料。除了第一书记这个身份,他还是我县食用菌专家县科学技术拔尖人才。他自己也记不清任第一书记以来熬过多少夜,又有多少周末不能陪伴孩子。但是你见到他,看到的依旧是那一如既往的笑容。2017年11月在去贫困户家走访途中不小心摔倒,造成股骨平台内不全骨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关节腔积液。不巧的是,下周一县人劳局举办的义工培训班轮到了他主讲。他轻伤不下火线,拄着双拐在课堂上整整讲了七天。讲完课后,他又拄着拐杖积极开展太阳能路灯安装、“最美东明人”表彰人选筛选、贫困户慰问等工作。一个月后,骨头没长,主治大夫强制让其休息。不得已,他请了两周的假,可就在请假的第二天,他拄着双拐的身影又出现在会场之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风正、能力强、乐于奉献。在贫困户眼里,扶贫干部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给他们带去帮助和希望。XXX正是这万千扶贫战线上的最普通的一名扶贫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扶贫干部的承诺,用汗水泪水践行着一名基层扶贫干部的信心和决心,彰显和诠释了基层扶贫干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爱民情怀。“不破楼兰终不还”,正是有了这些千千万万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基层扶贫干部,我们的脱贫事业才能取得一个个更大的进步。
篇七: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022
XXX,渑池县司法局干部。2015年7月,被组织选派到洪阳镇石盆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勤于思考,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团结带领村“两委”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办公条件,全力以赴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建设,为该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石盆村是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洪阳镇的一个行政村,在过去,石盆村212户813人,有贫困户52户109人,全村没有集体收入,是典型的省级贫困村。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在他的带领下,该村不但拥有了自己的文化大院、村活动室、老人幸福院,还引进了草编、灯笼加工厂,建设了艾草初加工车间、300千瓦集中式光伏发电、发展了800亩花椒、220亩艾草等产业脱贫项目,整修了村内600米长的河道,修通的宽4。5米的通村公路等基础设施,不仅让石盆村实现了按期脱贫的目标,还辐射带动周边村庄的群众走上了发家致富路。
勤于思考,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上水平。
扶贫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那种听风就上的“一窝蜂”做法只能让扶贫工作走向尴尬境地。只有结合当地实际,勤于思考,用智慧向困难挑战,挖掘利用好现有资源,制定出真正适合当地发展的“金点子”,才能找到脱贫致富的“金钥匙”,让村民实现安居乐业。
驻村伊始,他就坚持吃住在村,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石盆村的家家户户,踏遍了全村的一草一木,询民情,访民意,问民需,掌握了导致群众致富难、饮水难、集体经济为零、党组织号召力不强等症结所在。很快,他就带领村三委班子,从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入手,确定了“狠抓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石盆村脱贫攻坚三年规划》和年度脱贫计划,明确规定要用3年时间真抓实干,使村容村貌大改观,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为搞好基层党建工作,他紧密团结驻村工作队成员,聚集合力,以开展好每月25日党员活动日暨“两学一做”、“双联双促”等活动为抓手,不断强化全村33名党员的积分管理,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课”、党务村务公开、村民代表会议、4+2工作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2017年8月份,该村党建工作得到了省委在巡察渑池县基层组织建设时的充分肯定,其党建经验在全县得到了学习和推广。两年来,该村党支部新增2名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支部一班人讲团结、顾大局、守纪律、重实干,精神状态明显转变,村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勇于担当,积极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出成效
“富村必先富民,民富才能村强”。过去的石盆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村民收益少。为了开阔大家的视野和思路,他带领支部成员和村民们到南阳苑城区、洛阳宜阳县、陕西韩城、坡头乡不召寨村、泰山村等地参观考察,回到村里后,又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指导,进一步把党员、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全村经济发展思路上来。他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积极用好渑池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的驻村第一书记5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通过入户宣传、会议鼓动、民心凝聚、责任落实,先后助推该村从无到有,发展了一大批产业扶贫项目:一是投资39。05万元的草编就业扶贫基地项目。占地207平方米的扶贫就业车间和一个占地130平方米的技术培训车间已经建成,村里的留守妇女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到车间里做活,带孩子工作两不误。为了实现车间持续、健康发展,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之路,他积极联系仰韶酒厂,先后签订草编加工、灯笼制作等产品合作协议,吸纳就近村庄100多人就业,人均月收入1500元以上,带动贫困户32人脱贫致富。二是投资35万元的艾草初加工项目,目前400平方米的厂房已建成,全村52户贫困户每年可获得分红收益400元。三是投资300万元的300KWP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占地7000平方米,目前光伏发电设备已安装到位,并网发电后可为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以上。四是发挥金融扶贫政策优势,鼓励46户贫困户贷款184万元为其屋顶安装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已安装21户。并网发电后,前三年每户年可收益3000元。五是规模化栽植花椒树800亩,其中贫困户45户、121。1亩,人均1亩以上,预计3-5年后户均增收在3000元以上。六是规模化种植艾草220亩。该项目当年种植、当年见效,由新成立的洪阳镇石盆助丰农业合作社牵头组织,统一规划片区、统一机耕土地、统一定购艾根,目前已种植完毕。2018年每亩年收益2500元以上,其中受益贫困户25户67人、受益非贫困户43户180人。七是筹资23。5万元的6个羊肚菌种植大棚项目,占地7亩,带动了12个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人均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助推该村经济社会稳步快速发展。
甘于奉献,积极推进民生实事落到位
针对石盆村现状,他提出要从群众最需要的小事难事做起,积极推进民生实事落到实处。一是邀请县人民医院伤残鉴定专家对该村行动不便的3名肢体残疾人,争取到该村2名被评定为二级以上的残疾人每月60元的残疾护理补贴。二是协调对口帮扶单位县司法局、县人防办、市中石化挤出办公经费13。5万元,解决贫困户饮水难和全村环境卫生整治等问题。三是协调县人力资源、职业技术培训等部门为全村培训农业适用技术210多人,向北京、郑州等用工单位输出技能型劳务人员100余人。四是积极向上级申请项目资金46万元,为全村新打一眼304米深的吃水井、修通了村内2500米长的饮水管道,解决了饮水难题;还筹资71。75万元整修了石盆村640米长河道;筹资26。3万元改建了卫生厕所、村口石头雕刻等公共设施;五是协助该村修建了占地1400平米的文化娱乐广场、占地100平米规范化的村级卫生室、4公里长的通村公路、筹资5万元建设了电子商务平台和村内留守老人幸福院等便民服务设施,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XXX同志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团结带领石盆村广大党员群众,通过全力抓好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系列工作,把石盆村打造成了一个产业有特色、村庄有亮点、脱贫有保障的脱贫攻坚示范村。
篇八: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022
从脱贫攻坚走向花竹乡村振兴的领头人
——记福建省妇联派驻霞浦县三沙镇花竹村第一书记XXX
“他是一个干实事的人,为村里做了很多事。现在我们村的环境变美了,小公园也建好了。我们开办的民宿、餐饮开始营业后,村里热闹多了。”福建省妇联男干部XXX驻霞浦县三沙镇花竹村任第一书记三年多来,与村民同甘共苦赢得了村干与群众的一致认可。花竹村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逐步走向了乡村振兴之路。
花竹村地处福宁湾边缘,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被社会各界誉为“中国观日地标”。全村现有户籍人口232户819人,2017年农户人均收入13203元,低于全县人均收入。驻村以来,XXX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花竹闲置农房盘活工作,形成村党组织牵头,集体、农户、企业参与的发展模式,实现村财收入从1。8万到2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年增长达1000元的跨越增长,连续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和省级乡村振兴治理示范村。
因地制宜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走进XXX的办公室,最吸引眼球的便是那叠成豆腐块的被子。从军28年的他,即便离开了部队,也一直保持着部队里的作息规律和生活习惯。部队里的磨练,使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深入他的灵魂,使他把花竹村的振兴当成了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的战场。
XXX常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是党赋予我的责任,更是人民的期望。”驻村后,他在强化基层组织力量上下功夫,完成村级两委班子换届选举,提升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在改进工作作风下功夫,打造排民忧、解民难、保民安的“服务型”村两委班子及党员干部队伍;在党建引领上下功夫,切实帮助贫困人员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然而,面对花竹村石厝房屋破败不堪、村庄道路狭窄逼仄、产业发展停滞不前、村财收入几乎为零等一系列问题,初到村的XXX仍压力重重。从机关行政干部到驻村第一书记,他正经历着可谓是人生重要的一次角色转变。如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如何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发展支柱产业,如何发挥本地优势、摆脱贫困,助力花竹村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这些都是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道难题。
为了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刚到村子的一个多月,XXX每天早出晚归,花竹村的田间地头、沿海小路、群众家中随处可见他的身影。双脚沾满泥土的XXX,走遍了1个主村、2个自然村,与在村以及外出村民广泛交流,了解群众具体需求与困扰;问计县乡领导,听取大家对花竹村发展建议。在与村两委干部、村内党员及村民代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XXX立足于村内保留完整的石厝民居,因地制宜,以“中国观日地标”品牌为牵引,依托自然岸线景观,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走花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花竹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独一无二,这里的风光被中国摄影网等多家网站誉为中国海滨日出及近海滩涂最佳摄影基地。为了让“花竹日出”走出霞浦,在XXX的努力下,花竹村利用闲置民房发展新业态,对闲置土地与闲置民房重新进行规划、评估,最终形成一整套符合本村实情的发展规划。再以盘活民房为突破点,鼓励村民开办民宿、餐饮、娱乐、购物等旅游项目,完成了花竹旅游摄影、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体系总体布局。
与文旅开发集团签订文旅扶贫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成功洽谈由旅游开发集团投资建设旅游休闲度假村;成功洽谈由旅游公司投资建设海景房车露营基地……花竹村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旅游观光人流络绎不绝。XXX积极引导村民加入经济合作社,多渠道创新创业,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花竹的脱贫振兴。目前,花竹村已成功引进多家旅游投资公司,海琴轩、沐野石宿、乡见花竹、朴宿·一缕阳光等一批民宿企业正蓬勃发展,“花竹——中国观日地标”的美名已传遍全国各地,年接待游客逾30万人次。
把准方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三年多的驻村经历,XXX已然把自己当成了“花竹人”,他以一个艺术家的情怀,一个实干家的能力,致力于为花竹村打造一个“醉美”梦。驻村以来,他致力于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引导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村的发展上来,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积极探索花竹的发展模式。
XXX多渠道筹措资金,重点解决花竹村基础设施,着力提升“中国观日地标”旅游品牌效应,不断巩固经济盘活成效。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以污水治理为主攻方向,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消除村内黑臭水体,完成村内排水管道及排污系统的整改;处置农业生产废弃物,拆除猪圈、旱厕、简易搭盖等设施,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建设村组道路、村级小公园,实施垃圾分类与转运,使保洁工作常态化、有序化;完成镇村公路拓宽工程,增设道路路灯、护栏,让主干道路更加畅通;实施弱电线路落地、村内路灯及景观灯等项目,提升、改造村部形象;实施安全饮用水、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等工程,突出解决民生问题,为村民回归排忧解难。
改造旅游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入驻。落地全村总规,挖掘本地文旅资源,完成花竹旅游景点布局。修建观日摄影台、旅游步道、旅游公厕、景观池、停车场等设施,吸引更多人群驻足花竹。筹划建设摄影、民俗等特色展馆,推行休闲旅游、观光摄影、游学写生、老人康养等基地建设,推行光影栈道海边休闲项目。筹划建设游客服务中心项目,构建与周边景点连片开发格局,创建A级景区。
在探索花竹发展的同时,XXX注重“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的融合模式和文明实践活动,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以崇尚节俭、艰苦朴素、移风易俗为荣,倡导“美丽家园自我做主人人参与文明创建”的氛围,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开展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始终保持整治高压态势努力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脱贫攻坚是个大命题,要彻底实现脱贫,不仅要解放思想,更要找对路子、把准方向,才能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XXX说,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自身的发展是首位的。
真情实意带领群众发展致富
要说世上最打动人的,莫过于真情实意。扶贫必须用真心,XXX用行动践行了这句话的真谛。在花竹村,但凡遇到村民们,他们总会说李书记嘴里没有一句“虚话”,只要他说过的必然都会想方设法做到,对村里每个人都像亲人一样。
“在村里,我每月必定到村民家中,了解群众的生活现状和实际困难。每当重要节日,都会提前到所有贫困户家庭进行慰问,送上慰问金和慰问物资,对村里每个人都像亲人一样。”XXX说,哪家的房屋年久失修已破败,哪家的老人得了重大疾病,哪家的孩子面临辍学等,他都有一本清楚的账目。
三年多来,他争取贫困户的危房修缮基金,协调解决村里所有重大疾病群众的医疗费用,帮助贫困学生解决了就学费用,让学子们圆大学梦。“每个精准扶贫户村民都让我印象深刻。”他说道,村子里太多的事让我感动,所有村民都称我“李书记”,村民也十分配合我们的工作。XXX把群众当亲人,和群众拉家常,帮群众解难题,俨然成了贫困户的主心骨。
“驻村扶贫,不仅仅是帮助村民脱贫摘帽的问题,而是要振兴一方,带动全民发展的问题。只要老百姓的积极性起来了,那就没有任何问题。”XXX说,我的目标是把花竹打造成旅游摄影、休闲度假、生态观光胜地,相信这个梦想不会太遥远。
如今的花竹村路变宽了、灯变亮了、村变美了,村民们看到家乡的变化,笑脸变多了。更重要的是,村民的思想状况发生了转变,自我发展意识不断增强,一大部分村民回归自主创业,花竹村空心空壳的状态得到了极大的改变。“2020年花竹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县平均水平,村集体经济收入连年超过20万元,2021年有望超过30万元。”XXX信心满满。
花竹村的乡村振兴于XXX来说并不仅仅是一项工作任务,更是一个军人执着的信念,是必须要完成的军令。他相信,接下来,花竹村将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篇九: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022
依依不舍乡土情,师风吹进贫困村——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已经取得胜利,乡村振兴蓄势待发。月初,我也从驻村第一书记岗位上回到了单位,开始了新的工作历程。感谢驻村,感谢第一书记这个身份,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受了锤炼,提高了格局,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成长。在和村民一起相处的日子里,深深感受到了村民的情谊。我感谢组织的关怀和厚爱,让我亲身经历了全国脱贫攻坚胜利的伟大辉煌。如果有人问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三年多的时光,最大收获是什么,我会自豪地说,是第一书记这个称号、这份职责改变了我,让我在人生时光的坐标轴上刻下了最浓厚的一笔!
守初心,毅然踏上扶贫路
刚进村时,村干部和村民对这个来自城里高校的驻村书记充满疑虑,“难不成又是下来镀金的吧?”“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肯定不会真心实意驻下来帮咱们!”面对这样的质疑,XXX用实际行动进行了回应。他主动到田间地头和村民唠家常,摸村情,走遍了大孙村18个村民组,每户必到走遍了村里85户贫困户。村民经常看到他骑着电动车买菜,自己做饭吃,和村民一起挖野菜。慢慢的,村民们记住了这位戴眼镜的驻村书记,有些大爷大娘看他一个人做饭不方便,把自家种的菜送到了宿舍里,有的村民热情的邀请他到家里吃饭,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初来时,因历史原因,村委没有办公地点,临时借用了村小学的器材仓库办公。村干部没事基本不进村委,第一书记成了“留守书记”,经常一个人守在村委。为迅速打开工作局面,XXX一方面积极向单位领导请示汇报,取得领导支持,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往所在村倾斜。工作上,他以身作则坚持五天四夜吃住在村,工作带头干、抢着干;生活上,他主动和村干部交朋友,和他们在一个锅子里吃饭,同吃同住同劳动。渐渐地,村干部按时上班了,村支书和村委主任也搬到村委来住了,村民也常常往村委跑了,村委也热闹起来了,驻村干部的威信也在村里渐渐树立起来了。有时候忙起来,XXX带领驻村工作队一工作就是几十天不回家,大孙村的村民编了顺口溜“大孙有个朱书记,工作起来不休息,大年初七来村委,一干就是仨星期”来表达对这位城里大学派来的第一书记的爱戴之情……
立本职,欲拔穷根先扶智
通过走访,XXX摸清了村情,了解了村里发展的“困”,吃透了民情,掌握了群众的“难”,确定了拔穷根先扶智+智志双扶的工作设想。“打破贫困代际传递就一定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走出去,让孩子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在走访中,XXX重点关注家里有在校生的贫困家庭,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制定了帮扶措施,一次次往县扶贫办、镇党委跑,给孩子们争取教育扶持政策,申报助学贷款和雨露计划资金。王湾15组贫困户韦连芝的丈夫王心中股骨头坏死不能干活,大女儿考上了新乡医学院,但由于家庭贫困,父亲手术需要钱,准备放弃上大学外出打工。XXX闻讯后,带着村支书多次上门和韦连芝谈心,韦连芝都躲着不见他们。后来,听妇女主任说:“韦连芝给闺女说了一门亲事,想让大女儿早点嫁出去,再外出打工,怕朱书记说她,所以躲到隔壁大宋村不敢回来”。“不能因为暂时的困难耽搁孩子的未来!”XXX马上联系了大宋村的第一书记,带着妇女主任把韦连芝“堵”在了她嫂子家。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韦连芝终于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孩子他爹要动手术,后面还有俩孩子在上学,二妞马上也该高考了,要不是没钱,我咋也不会让闺女这么早嫁人啊!”“你真是糊涂啊,你这样做不是把孩子害了吗?”XXX被气得忍不住笑出声来,“连芝啊!你给心中两口子还是没有吃透国家的扶贫政策啊,放心吧,这事交给我!”
很快,XXX帮助韦连芝联系了县医院和市里的专家,帮她们申报了大额医疗救助,丈夫王心中很顺利的完成了手术。为帮助其女儿圆自己的大学梦,XXX帮助韦连芝申报了教育扶持金,专门给她们两口子讲解了高校贫困家庭助学贷款政策,又帮助她家申请了小额贷款用于自我发展养殖增加家庭收入,还给她们申请了安居工程项目资金整修了年久失修的住房。两年过去了,如今的韦连芝一家走出了阴霾,不仅大女儿圆了大学梦,还因为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二女儿也考上了大学,一家出了两个大学生呢!韦连芝成为了大孙村第一户主动要求脱贫的贫困户,因为踏实能干,勤劳质朴,韦连芝被评为驻马店市脱贫标兵,还被聘为镇里的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员。
韦连芝一家的脱贫故事只是XXX立足本职,通过教育扶贫为切入点,帮助贫困群众成功脱贫的一个缩影,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2020年疫情期间,XXX带领工作队走遍了全村53户有学生的贫困户家庭,帮助孩子们协调解决上网课难的实际问题,经过多方协调,为三户没有手机无法上网课的贫困家庭学生争取了三部手机,还免除了网络流量费用,切实做到了停课不停学,诠释了“不让一个孩子落下”的教育精髓。
知民意,关注民生办实事
三年多来,XXX带领驻村工作队为村里争取各类资金和帮扶物资1440宇万元。陆续建成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标准化村卫生室、扶贫车间、光伏发电站等项目,让村民得到了实惠,见到了效益。他争取了射桥镇资金70余万元给村里修建了2个游园,又争取驻马店市教体局项目给村里安装了18套健身器材,村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吃罢饭到游园健健身,跳跳广场舞了;他争取了市卫建体委中医馆项目,让村里的医生到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进修学习,提升村医的医疗服务水平;他帮助村委提升儿童保健、农村妇女“两癌”普查和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市骨科医院、黄淮学院医学院、市爱卫办和疾控中心的专家到大孙村开展义诊和健康讲座70多场次,大孙村获得了2018年河南省“计生协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他带领村两委和工作队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大孙村成为平舆县2019年唯一一个被驻马店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的市级卫生村。
在平舆县镇两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黄淮学院党委的有力指导下,XXX带领驻村工作队紧紧依靠村级党组织,立足主业抓扶贫,取得了很好的减贫实绩,大孙村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的3。67%到不拉一户,贫困户全部实现如期脱贫,就是最好的见证。疫情突起时,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坚守一线,连续在村工作50多天,想尽办法为村里筹集了一批口罩、酒精和巴士消毒液,解了村里燃眉之急;他带领大家走村串户宣传政策,规劝村民不扎堆不聚集;他与村两委一道制定了“十户联防”制度,村里没有出现一例感染和疑似病例。他的工作获得了平舆县各级领导、大孙村父老乡亲的一致认可,连续三年被平舆县委、县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9、2020连续两年被驻马店市委选派办考核为优秀等次。
新征程,依依不舍乡土情
看着这片工作和生活了一千多个日夜的热土,看着这些朝夕相处的村干部和熟悉的村民,即将离任的他心中充满了不舍之情。记得初来时,借住在村小学潮湿的平房里,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和卫生室还未开建,村里大多是泥巴路,村民吃的还是压井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光伏电站和扶贫车间还未成立和兴建。
现如今,不仅所有的自然村都通了水泥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还修建了游园,安装了自来水,落实了农民书屋。村民们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扶贫车间就近务工,享受着标准化卫生室带来的就医便利,五保户和危房户住进了崭新的安居住房,大孙村村民们的脸上处处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三年多来,大孙村减贫工作踏实有序推进,持续做到脱贫攻坚不留一户、不落一人,共奔小康。2021年2月,得知朱书记要离任返回单位的消息,韦连芝带着乡亲们赶到村委,把“驻村帮扶办实事、情系百姓暖人心”的锦旗交到了XXX的手中……
作为一个19年党龄的共产党员,XXX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驻村第一书记的忠诚和担当,始终无愧于“第一书记”这个光荣称号。老母亲远在外地未能照顾,孩子茁壮成长未能陪伴,妻子工作家庭“两头跑”未能援手。然而,他虽然对父母和妻儿满怀内疚,却从不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他始终认为自己能参与到脱贫攻坚这一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战役中来,是一生中最正确的选择。这段经历将成他人生中一段最精彩的历程,犹如一座高耸的灯塔,不断指引着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砥砺前行。
篇十: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022
她无畏艰险,走村入户,成为村情民情“一本通”;她多方奔走,积极协调,大兴基础设施,实现小洞村从“零”硬化路到29个村民小组公路全线硬化;她多方协调争取社会资金注入,帮助小洞村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她主动作为,谋思路、找出路,推动小洞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群众收入稳中有增;她舍小家顾大家,不顾个人安危,全力以赴决战脱贫,实现小洞村“零举证”通过第三方考核验收;她在山里、在田里、在老百姓家里、在群众心里,用脚步丈量初心,赢得群众的普遍赞誉;她始终秉承“群众的认可是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责任勇担当,遇事迎难上,与扶贫“同船渡”,就像一个停不下来的“永动机”,源源不断为挂钩村群众“输电”“造血”。她是一个普通的90后女孩,小洞村驻村第一书记,小洞干部和群众口中的“东梅书记”。
到了小洞村,一问起“东梅书记”,群众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感激之情。“我学习的书桌是东梅姐姐买的”“我过冬的棉被是东梅阿姨给的”“我孙子生病时东梅书记带去看的”“我的命是东梅书记救的”“我家新房子的门窗是东梅书记帮我买的”……在他们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东梅故事”。
初入基层,锻造立身之本
2019年3月,根据工作需要和组织安排,昭通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一名年轻扶贫工作队员正式踏上了驻村扶贫之路。作为一个90后的小姑娘,XXX同志毕业后就考入机关工作,从未接触过基层。接到驻村通知时,她没有丝毫怨言,舍小家顾大家,克服“2岁的孩子需要妈妈照顾”等实际困难,毅然踏上了开往盐津县普洱镇的客车。村上的工作千头万绪,任务多而繁杂,涉及到政策落实和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实面前,她深知“道阻且长”“打铁还须本身硬”,努力学习将是干好驻村扶贫工作的先决途径。为尽快进入角色,她白天在同村干部一道开展工作时,认真学习群众工作方法;晚上大家都下班休息,夜深人静之时,她挑灯夜读,研读脱贫政策和有关知识,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全面摸清了小洞村基本情况,大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小到29个村民小组、811户村民的情况,161户贫困户的情况更是烂熟于心。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加上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如今,每每问到小洞村脱贫情况和发展前景,她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只要和她谈起贫困户的情况,她总能如数家珍,人们都给她取了一个绰号“小洞一本通”。
真帮实扶,情系脱贫攻坚
小洞村辖3个自然村29个村民小组,有常住人口811户374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61户739人。如何精准施策、推动高质量脱贫是她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竭力奔走夯实基础设施。刚到小洞村,当地群众就向她反映三尖片区村组公路硬化一事。她经深入了解得知,近年来,在昭通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帮扶下,小洞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已有27个村民小组通硬化路,剩余两个村民小组未通,且项目已审批通过,但却迟迟未能动工。自此,三尖片区村组道路硬化便成了他的“心病”,面对群众的渴望与期盼,她多次向挂包单位请示汇报,与县、镇级领导沟通商榷,夜以继日辗转于小洞村与各级部门之间讲困难、争项目、表决心,后经多方协调争取,小洞三尖片区道路硬化工程顺利开工,并于2020年年初完工。至此,小洞村实现了29个村民小组公路全部硬化,彻底打通了群众脱贫的“最后一公里”。
(二)聚力扶智资助寒门学子。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是根本的扶贫之策。赴任后,XXX同志根据教育扶贫的相关政策要求,组织对小洞村义务教育阶段532名适龄儿童进行全面排查,扎实开展辍学生劝返和失学生送教上门工作,并与学校建立联动机制,及时了解、主动关心学生在校情况,打消学生辍学“萌芽”,确保控辍保学工作及时动态清零。2019年8月高考季,她所帮扶的一户贫困户子女考上了重点大学,却因家庭经济困难犯了愁。这事戳中了她的内心最深处,当年自己上大学时候,差点因为家里经济困难放弃了求学之路,她好像看到了当时的自己。经再三思量,她想这种情况在本村绝非个例,于是只身走访全村高考学生家庭,全面摸清情况,最终锁定了8户困难户。如何帮助这些学子扫除求学之路上的经济荆棘,成了她的“压心石”。她多方奔走协调,帮助咨询和办理上学贷款事宜,并协调社会帮扶资金注入,经过不懈努力,8名学子顺利上了大学。之后,她时常与学子们交心谈心,聊学习、聊经历,鼓励她们在校勤工俭学,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东梅姐”。
(三)两入险境践行“生命至上”。8、9月的盐津是多雨的季节,年复一年,这里的群众似乎已经习惯了大暴雨、涨大水,但她却怎么都习惯不了。每到多雨的季节,就是他的不眠季,每到下大雨的夜晚,就是她的不眠夜。2019年8月的一个夜晚,普洱大雨滂沱,哗啦啦的雨声惊醒了她的美梦,她一下子从睡梦中蹭起来,披上一件外套,冒着大雨,开着车往小洞地质灾害监测点去了。路上,山洪爆发、树木倒塌、巨石滚落,仿佛在经历着“生死劫”一般。到了事发地,他不顾个人安危,冲到最前面,毅然承担起了转移群众的重任。就在转移工作接近尾声时,突然,有群众大喊:“老王还在家里”。老王80多岁了,是一名独居老党员,参过军,打过仗,双腿留下了残疾……想到这里,她与转移队伍背道而行,再次深入巨石滚落的地质灾害点。群众揪心,大声呼喊,都说“完了完了”,10分钟过去了………在大家绝望的眼神里,突然燃起了希望的光芒,雨帘子里出现了一个身影,那个身子单薄的90后女孩,搀扶着80多岁的老党员,艰难的朝着这边走过来,大家忍不住欢呼起来。从那以后,每到盐津雨季,小姑娘只能靠着药物勉强入睡。
(四)“只要我有”决不落下一户。2019年10月,临近第三方考核验收,小洞村存在许多“修了新房、安不起门窗”的怪象,他心里纳闷,怎么“牛都去了,还在乎牛毛?”于是,她自己一个人开始了“独访”工作。经调查了解,这些群众中,有修房投入较多确实安不起门窗的,有觉得政策不公平故意不安门窗的,有举家外出家里无人安门窗的。针对这些情况,她分类对症下药,能做的都做了,唯独剩下一类人无法解决,那就是“无钱安门窗的”。“群众的利益是我追求的目标!”困境面前,她主动想办法、找出路、多方争取,甚至于自己借钱帮助群众安装上门窗。身边干部群众都一再问他:“这钱是送的还是借的?”她面带笑容地说:“等将来你们有钱了,再还我把,如果实在没有,那就当我恭贺你乔迁之喜的贺礼吧。”当时群众都纷纷被感动了,仅在两个星期内,小洞就实现了新房全入住的目标,这年的10月,成了小洞村的“乔迁月”,她帮助群众搬家,帮助群众整理家务,和群众一起“唠家常”,一起置办家具,忙的不亦乐乎。
(五)健康路上成了“猪脚妈妈”。2019年初,在排查全村医疗保障制度落实情况的时候,她遇到了一家人,小女孩父母均患有贫血症,小女孩患有地中海贫血,按照医生的说法,这病能治好的微乎其微,都是在过一天算一天,走一步算一步。听到这些,她哽咽了,喉咙硬的说不出话来,“怪不得1岁多了,还不能蹒跚学步、还不能呀呀学语。”此时,习近平总书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一番话不由自主地在她脑海中浮现。为让小女孩健康路上不掉队,她四处打听,请了单位领导上门出主意、想办法,请了医疗领域的老朋友上门看诊,请了经商的朋友资助就诊,并帮助办理转诊转院有关事宜,把能做的都做了个遍。在大家的大力帮助下,2020年的春天,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小女孩的病情终于有所好转,每月定期输血维持生命。转眼间,小家伙两岁了,会说话了,她基本每周都会去看看这个小女孩,都会买些猪脚、红花生炖了给小女孩补血,时间一长,小女孩一看她进入家门,便跑过来笑呵呵的扑到她怀了,嘴里亲切地叫着“猪脚妈妈”,就这样,她又多了一个“孩子”。
(六)培育产业增强发展后劲。一直以来,小洞村因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基本没有致富产业,贫困群众大多靠劳动力外出务工维持生计。但这两年来,小洞村年轻劳动力都不愿意外出了,他们在村里就找到了挣钱的路子。500亩三角梅、1500亩紫薇花、500亩果蔬、肉牛养殖基地、果蔬养殖基地,一个个特色产业项目不断兴起,群众致富有了新载体,绿色发展看到新希望。还有村里定期不定期开展的种养殖技术培训、水电技术培训、口对口劳务输出、劳动力定向培养等,产业培训为小洞村脱贫奔小康注入了活力,百姓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村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了。而这些都与这个90后女孩的努力分不开,没有哪一件不是她带着村干部、村“能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干出来的。截止2019年12月,小洞村稳定脱贫153户712,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7。23%降至0。67%,收入远超国家贫困线以上。
扎根一线,书写扶贫答卷
只要有信心,梦终究会实现。2019年是盐津县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能否如期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这一目标,是对所有奋战在脱贫一线扶贫干部能力、素质、决心的一次全面检验。尽管自己在脱贫攻坚的大潮中犹如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但她确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团结带领村三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扎实工作,一定能如期交得出、答得好小洞村脱贫攻坚验收答卷。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2019年5月,小洞村毫无悬念一举通过脱贫验收,也圆了她的心头梦。
重任在肩头,毅然选择担当。盐津2019年要实现脱贫摘帽,她深知时间紧、任务重。重任面前,她选择担当,成了集住房保障组、医疗保障组、收入保障组、饮水保障组、环境卫生组、感恩教育组、产业发展组等于一身的“组长大户”。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她把太多的责任压在了自己娇小的身躯上,然而,她好像永远有耗不完的精力,事事亲自抓、困难主动上、难题主动解,坚持一天一会总结部署,没日没夜奔走呐喊,她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记在心里、抓在手里,换来的,是沾满泥泞的双脚、长满茧子的双手、布满血丝的双眼,当然,还有群众满心欢喜的笑容。
纪律挺在前,锻造优良作风。驻村以来,她严格遵守驻村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和群众纪律,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从来没有离过岗,从来没有犯过错。她把主战场安在田间地头、在农户家里,天天下村入户,始终把群众对工作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开展“百日攻坚”以来,她以严实的工作作风坚持百日无休,紧紧围绕收入、住房、教育、医疗、饮水、环境卫生、拆危拆旧等重点开展工作,把自己锻造成一个“铁娘子”,实现了各项工作及时清零,脱贫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努力让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舍弃吾小家,只为不悔情结。XXX同志是个工作狂,心里只要想到工作,总是连父母、子女、家庭都顾不上了,“5+2、白+黑”早就成为常态。在她内心深处,对家庭、对年迈多病的父母、对尚未满2周岁的儿子充满了愧疚,但为了那份扶贫情结,她把眼泪滴落在别人看不到的角落。小洞村冬季常是阴雨绵绵,道路湿滑。2019年11月,她有孕在身仍坚持天天入户走访,不料下村途中滑了一跤,鲜血直流,到医院后医生告知孩子保不住了,并嘱咐要卧床休息半个月。听到这个消息,她心里慌了,慌的不是自己的身体、不是没保住的孩子,而是卧床休息要耽误工作。当天下午,接到通知,县里考核组要到小洞村考核验收脱贫工作,她立马拔了输液管,奔出医院,自己驾车直奔小洞。直到现在,她才说想起来后怕,因为自己从未开过长途高速路,可当时根本没想这么多,只知道验收组要来了。
XXX同志是“渺小”的,正如她纤瘦小巧的身体,也印证了她常说的那句话,“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工作者千千万,自己只是其中最普通的一个,能参与脱贫攻坚这场战役已是一种幸运,所有的付出都是自己的职责所在,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财富,所有的努力终将化作胜利的果实。”XXX同志是伟大的,她用无悔的坚守和执着铸就起小洞村群众脱贫路上的钢铁长城,浓缩成乌蒙大地上成千上万脱贫攻坚一线工作者的美丽身影。展望未来,她表示:“接下来的路还很长,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只要群众需要,只要我有,我将一往无前、不胜不归。
相关热词搜索: 先进事迹材料 第一书记 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10篇】 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2023 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典型材料2023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