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2022以我家风故事为主题征文(11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2-11-24 08:45:07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以我家风故事为主题征文(11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2以我家风故事为主题征文(11篇)(范文推荐)

篇一:以我的家风故事为主题的征文

陈xx是农村一线教师,她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她的家庭是个7口之家,爷爷是个农民,今年93岁,公公张xx是xx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国家二级美术师),现已退休,婆婆陈xx78岁家庭妇女,丈夫张文雄48岁,现在xx区美术馆工作,她在xx区锦屏幼儿园工作、所生子女2人,长女张引在西北师范大学读书,小女4岁上幼儿园。

公公是个文化人,一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公公和婆婆所生4个子女均在文化、教育单位工作、因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熏陶,家人均对书画艺术情有独钟,并从事其职业。大姐张文颖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内外各类书法展,多次获奖。并评为市人大代表及市,区拔尖人才。外甥何茹南京艺术学院毕业,现在福建福州市美术馆工作。公公对文学、戏剧、书画情有独钟、坚持不懈,曾创作眉户剧《三定线》,六场现代戏《山塬绿风》,被评为晋京调演的优秀剧目和第四届全国艺术节获奖剧目,并被xx区区誌记载。书画先后参加兰州、上海、天津等地展览及联展,并被各级美术馆及私人收藏,出版《西风烈》诗书画集《百驼图》《中国画台历》、代梓诗集有《三无居诗稿》《世纪书画三百家》,文艺评论集《文心探微》《张xx戏剧选》等多种。

“书画传家久,敬老孝为先”,受家庭传统观念的影响,她结婚二十几年来,一直与公婆爷爷一起生活,孝敬长辈、关爱老人。自结婚起,对双方老人就十分尊敬和孝顺。特别93岁的爷爷,身体多病,起居不方便,她和丈夫、姑姐长期轮流侍候,端吃掌喝,清理屎尿。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长辈意见,使长辈们觉得备受尊重。赢得隔家邻居及乡亲们的好评。这一点特别在当今风气淡化之际,尤为难得可贵。

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陶冶习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父母的他们不断修正自我、提升自我,努力为孩子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榜样,使孩子懂得诚实守信、孝敬老人。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女儿礼貌懂事、健康活泼,小小的年纪就知道为大人着想。一家人相亲相爱,再大的困难和风雨都不算什么。

她们这个家庭,一直以来以“清平乐”为训、和乡亲邻居和睦相处,从不闹事生非,节外生枝。邻里关系处理很好,遇到红白事情,不管东家西家,都积极参与。

兼顾家庭的同时,也努力做好自己的幼教事业。1997年她被xx区聘用为幼儿园教师,直到2014年通过努力,考试转正。25年来不管是什么身份,她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的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有人曾劝她说:“陈老师啊,你一月工资还不够孩子奶粉钱,这么拼命地干,图个啥呀?不如种几垧包包菜。”她总是这样回答说:因为我爱我的事业,爱我的孩子,所以我愿意。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她坚持努力学习,踏实工作。在教职工心里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用,曾有多名年轻教师在她的指导下获得了区级以上的达标课比赛奖。作为幼儿园的负责人,她倡导全体教师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于2020年将锦屏幼儿园创办成为省级一类幼儿园。并评为镇人大代表及区级骨干教师。对孩子,她付出了全部的爱心,以忘我的爱和真挚的情去感化孩子,更用心去耕耘这方期望的土地,不断滋润幼儿渴求知识的心田。在教育这个美丽的岗位上,她已无愧而充实的走过了25个阳光灿烂的年龄,在未来的人生征途上,她将继续奋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乡村幼教振兴的工作中去,让每株幼苗都茁壮成长,让每朵鲜花都灿烂开放!把孝老敬亲的美德传承下去。

篇二:以我的家风故事为主题的征文

走在红军城的街头,满眼满心的人间烟火气,心里的感动溢了出来,为先辈们的无私付出而感动,此情此景更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记忆深处的那个老人,我的爷爷,一个老红军。

1918年,爷爷出生在云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由于时局动荡,刚满15岁爷爷便弃文从武,闹了革命。爷爷参加过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也曾参与四川地区剿匪,期间担任过西昌军分区司令通讯员,后又任西昌军分区一营二连连长,1958年退役后,受组织安排到渡口市(今攀枝花市)米易县湾丘劳改农场工作,直至退休,一生不曾因为私事给组织添过任何麻烦。

记忆中,爷爷喜欢躺在小院里的摇椅上晒太阳,半眯着眼睛,摇椅“咿咿呀呀”,阳光透过树荫星星点点洒在爷爷身上,我们这群“猴孙儿”围在爷爷身边“扯胡挠腮”。“再不用打仗了,不用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现在要好好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盛世。”爷爷很珍惜眼下的幸福,也常常告诉我们这些小辈儿要“惜福”,但是还是小娃娃的我们不懂这些,只会“咯咯”地傻笑。

爷爷出生行伍,凡事讲究令行禁止,虽然退伍多年,但依然保持着军人的本色,家里就是他的“练兵场”,叔伯们看到爷爷往往都是贴着墙根走,深怕做错事被爷爷逮住罚站军姿。奶奶经常打趣说“娃儿们,别惹他,人家是司令的通讯员,是一营二连连长,号令几百人的,打鬼子、剿土匪,治你们是小菜一碟,你们是胳膊拗大腿,小匪斗大匪。”

就是这样一个让儿女敬畏的铁骨军人,却承包了我们孙子辈童年的幸福时光,家里的玩具都出自他手,鱼篓、背篓、竹蜻蜓、风车、小座椅……只要他见过的手工玩意儿,在家里总能见到一模一样的,可能还更为精致,我们一直都以为爷爷是“天赋型”的手艺人,后来才知道,战争时期物资匮乏,行军打仗用的很多器物都要靠他们自己动手制作,手艺也就逐渐练成了。

在家里的阁楼上,有一个老匣子,常年上锁,爷爷却宝贝得紧,擦得锃亮。我和哥哥以为里面是什么宝藏,趁着爷爷不注意时候撬开了匣子,发现里面有序的摆放着胸章、肩章、军帽、书信、子弹壳和破烂的草鞋。我和哥哥没有找到预想中的宝藏,大失所望,可这些都是爷爷的宝贝,千金不换。1950年,凉山剿匪如火如荼,敌守我攻,土匪盘踞在山上,解放军部队驻扎在山下,双方僵持不下。后来土匪粮草用尽派人下山和谈,看着对方光着脚,爷爷便将和战友打好的草鞋送给前来和谈的人,并让他带了一背篓的草鞋回去。两天后,山上的土匪纷纷缴械投降。在众人疑惑不解的时候,爷爷告诉大家山上的土匪大多是彝族人,生性粗犷,耿直不懂迂回,但知恩图报,只要用真心就一定能和他们成为朋友。后来用草鞋剿土匪的故事在爷爷的部队里流传甚广,爷爷也因此获得了诸多表彰,全都被他珍藏在这个老匣子里。

岁月悠悠,再坚强的汉子也难逃天不假年。面对生死,爷爷很坦然:“我已经赚了,比那些牺牲在战场的战友多活了这么多年,接下来要抓紧时间看望剩下的战友,才好到天上给司令复命。”

不久后的夏天,爷爷带着他的匣子长眠地下。他永逝,我常念。

篇三:以我的家风故事为主题的征文

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我们的家风是孝。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有时太奶奶来我家住,太奶奶已快九十了,行动有所不便,爷爷奶奶时刻陪伴在她身边,嘘寒问暖,陪她聊天。有时太奶奶还要耍耍小孩子脾气,很难伺候,可爷爷奶奶还是顺着她,从不反驳她。有时,奶奶一个电话,爸爸立刻放下手中的活,马不停蹄地赶回去,帮他们解决好问题。我奇怪地问爸爸:“奶奶一个电话,这么着急干嘛呀?等有空再去不行吗”爸爸笑着对我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他们打电话过来,肯定是有急事。”我点点头。所以我只要一有时间,就给长辈端茶递水,给他们按摩捶背讲笑话,把他们逗得哈哈大笑。

我们的家风是节约。吃饭,吃多少盛多少不准浪费,要吃干净碗里的每一粒米,如果吃饭把米粒掉桌上,都会捡起来吃。我爷爷更是节约标兵,我们开玩笑说爷爷是“垃圾桶”,每次剩菜剩饭,都会进他的肚子里,名副其实的光盘行动。我们家都有随手关电的好好多衣我都穿不下了,妈妈并没有把它扔了,而是给比我小的弟弟穿。

我们的家风还有诚实守信。不管对人还是对事物应该把诚实守信放在第一位。就像华盛顿小时候把他父亲最心爱的樱桃树砍了,当时很害怕,但还是诚实地告诉了父亲,父亲不但没有骂他,还表扬他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篇四:以我的家风故事为主题的征文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农家,祖父是1915年生人,年幼丧母,青年时代在北京读书期间,因抗日战争爆发,从北京回到秦地,参与并组织过当时的爱国学生运动,后从小学教员开始谋生,一路从政做了民国时期的县教育厅长,县参议员。因从小没有母亲的庇护,祖父与其父亲感情甚厚。儿子读书、做事上进,对唯一的胞弟、同父异母的妹妹都尽到作为长兄的教育和爱护之责,看起来一家人平静安好。哪曾想,老实巴交的太爷却没能扛得住当时流行的社会风气,抽上了鸦片,而且这老实人一旦迷上一件事情还格外地钟情,眼看瘾还一天天大了起来。

终于,青年祖父,这个在当时已日渐有些名声的大孝子,下定决心要亲自给自己的老父亲戒毒了。太爷被祖父关在一间专门准备的房间里,吃喝睡觉都有妥善安排,就是门被反锁起来,钥匙只有祖父一个人掌握,任何人不得因同情给他鸦片抽。任老实又执拗的太爷恼羞成怒,大发脾气,从跳脚大骂儿子不孝,到毒瘾发作痛苦得满地打滚,涕泗横流……

这场父子之间的较量,最后以太爷戒掉鸦片毒瘾告终,而祖父这“土法戒毒”(当时有钱人家吸食鸦片是件寻常事,也没有什么正规的戒毒)的故事,我从小也无数次从家人口中听到。

从小在大家庭长大,小姑是陪伴我童年最多的人。后来,小姑出嫁了,小姑的公公年轻时候是军人出身,脾气非常暴躁,加之,上世纪70年代穷困交加,生计艰难,家庭成份又不好,心理压抑,日子一久矛盾就产生了。小姑的公公前脚上门来告儿媳的状,后脚小姑就哭得泪人一样来诉委屈了,年幼的我直替小姑难过。可是,架不住祖父对小姑的一番责备“孝敬父母天经地义,没有任何可以辩解的!”小姑什么也没说就回去跟公婆道歉了。而我,对这“孝顺”二字,也有了一丝丝认识。

1983年,一直在大家庭主内的奶奶突发脑血拴,尽管治疗及时,也失去了语言能力,右半身瘫痪了。为了让奶奶能恢复行走能力,父亲在后院的树木间固定了结实的绳索,繁重的农作之余,总是搀着奶奶锻炼、康复,坚持了两年,眼看有点成效了,一次,奶奶在康复中不小心摔跤之后,害怕到再也不肯离开人的搀扶独立行走了。从此以后,衣、食、住、行,奶奶处处需要人的照顾,而且,要强、干净了几十年的奶奶始终不肯在床上大小便,这给照顾她的家人也增加了更大的劳动强度。那个年月,生计艰难(根本没有现在的请“护工”的社会现象,当然也不可能有这个经济能力),我们孙辈们还在读书,我的父母正是人在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每日繁重的劳作之间照顾奶奶的饮食起居是绝对考验人耐心的一件事情。但是,我眼中的父母总是毫无怨言地给奶奶端饭送水翻身上药,而我们孙辈们,也自然而然地经常搀着奶奶去上厕所……1996年,瘫痪在床十三年的奶奶干净体面地走完了她79岁的人生,而她生前,西安电视台还以“照料哑瘫婆婆十三载的好儿媳”为题对我的母亲进行过报导。

祖父为太爷戒毒,大胆的“孝而不顺”;祖父对儿女的要求,“既孝且顺”;父辈们服侍病患的奶奶,十三年如一日!这些年,渐入中年的我对这些平凡家事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1992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记忆中一个印象深刻的年份,改革开放走向深入,一时兴起“全民下海”的热潮,全国人民的日子都逐渐好了起来。这一年,父亲翻盖家里的老房子,还在门额上写下了“耕读人家”四个字,我们兄弟都有点觉得父亲老传统,跟不上新的经济形势,写个“勤劳致富”之类的门额多应景。不料,父亲却严肃地说“一个家,只是勤劳致富就有失肤浅了,耕读人家,虽是老话,耕就是劳动,当然要勤劳;读书,不仅是学知识,要明理,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尊老爱幼,知道礼义廉耻信,"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嘛,这样,才是一个让人尊敬的家庭!”一席话,令我们晚辈们默然。

水有源,木有本,人有生养自己的父母,所有一切来自家庭,乃至家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是国家的缩影,“教,先从家始”,“正家而后天下定矣”,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来说,不论富贵,还是贫穷,要存立于世,就会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是岳家家风,家国情怀也是中国人的精神追求;林则徐勤俭持家,生活简朴,“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增其过”的教子故事流传至今;曾国藩“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的十六字家训更是家风文化中的典范……这些有着敦厚家风的家庭和家族,令人心向往之,敬意油然而生,如果说它们犹如优秀家风文化之林中的参天大树,而千万寻常人家在世世代代的一饭一粥、一行一息当中践行着朴素无华的家风,演绎着无数的细小故事,则是家风文化中的一株小草,虽然平凡,却生动、众多,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坚实基础。

正是祖辈们的孝道典范,激励我们这一代人学习、传承好的家风,我们更愿意做得更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篇五:以我的家风故事为主题的征文

古人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不正,个人心术就容易歪,心术歪了也就谈不上忠诚于党了,这是一个连锁反应。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说起家风,首先勾起回忆的是我的父亲。我的老家在陕南一个小山村,父亲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而且在村支书岗位上干了30多年。父亲为人处事的风格和品格,对我产生着巨大影响,一直伴随我成长。他经常教导我们,人的一生很短暂,一定要认真做事、多做善事。印象中,父亲是一个正直善良、勤奋敬业、意志坚强的人。

由于我那时候年龄小,不知道村支书是干什么的,但直观的印象是,父亲整天为协调村民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忙碌奔波。记得有一天凌晨,我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隐隐约约听到门外有人在叫喊,“支书、支书,出事了,你得跑一趟,赶紧去看看”。就这样,父亲披了件衣服就跟着出门了……第二天我才听父亲说,前一天两户村民因宅基地问题发生纠纷,闹到最后打起来了,其中一家人半夜来找他去协调,一直忙到第二天天亮才回家。

后来有一天,那个村民带了一瓶我们当地的“秦洋酒”来我家,说是多亏那天半夜我父亲及时赶到,及时制止冲突,避免了一场人命官司。

但是老父亲说什么也不要他的酒,相互推辞很久后,父亲说,“那这样吧,你中午就别走了,在我家吃饭,咱们一起把这瓶酒喝了”。于是父亲就安排母亲给客人做饭,而且要求蒸米饭,炒几个小菜。母亲应声后就忙着去准备饭菜了。

我们老家陕南,在那个年代,大米算是精粮,也是招待客人的上等主食。可是父亲哪里知道,家里的米已经吃完了,剩余的一点稻谷还没来得及去脱壳呢。于是母亲就到邻居家去借了大米,让邻居从我家窗户把米递进厨房,给客人准备了饭菜。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担心带着借来的大米进屋,让客人看到显得尴尬。这些细节都是后来听母亲说的,我印象很深刻。小时候的我,也曾问过父亲,为啥整天为别人家的事情忙忙碌碌。父亲说,村里人选我当支书,那我就得干好支书该干的事。

受父亲影响,从学生时期到后来参加工作,我一直秉承“做好人、干好事”的成长理念。参加工作几十年来,无论在什么岗位,自己始终注重提升个人品德修养,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努力干好份内工作。

1998年毕业分配到部队工作时,许多人把我们这些从地方高中考入军校的学员干部称为“学生官”,认为我们没有经过战士阶段的历练,对部队不了解、适应能力差、发展受限,自己感觉压力很大,也对未来充满迷茫,但是由于从小受父亲的影响,自己坚持以小学生的姿态,虚心向身边的干部战士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一名军校学员向一名基层军官的转变。1999年,在全军科技大练兵活动中,自己承担的训练课目先后为全团、全师营连主官及集团军首长演示获得一致好评,也因此被选调到机关工作。

军旅生涯中,有一段时光令我终生难忘。2002年我任团作训股代股长期间,部队组织指挥所带部分实兵远程机动演练,形势任务复杂多变,昼夜兼程连续实施,而且正值秋季阴雨天气,导调文书、演习脚本、部队指挥、课目演练、制作沙盘、标绘地图、搭建野战指挥所等大量工作交织在一起,我带领股里其他同志从华阴转战澄城,连续奋战五个昼夜,有时实在累的撑不住了,就趁工作间隙趴在桌子上打会盹,最终圆满完成演习任务。

一路走来,几十年的风雨兼程、摸爬滚打,既有山穷水尽的困顿也有柳暗花明的惊奇,但无论是跋涉于泥泞山路,还是挣扎于荆棘丛林,都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支撑着我……

蓦然回首,父亲早已离开了我们,但我时常会想起他生前的点点滴滴。他给予我精神上的光和热,幻化为一盏明灯,一直指引着我在人生崎岖的道路上蹒跚前行,让我拒绝黑暗和怯懦,拥有一份明朗的心情,一份必胜的信念,一份坦荡的胸怀,让我的内心始终充满了阳光,肩上始终担当着责任,脚下始终伴随着坚韧!

篇六:以我的家风故事为主题的征文

家风、家教,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在我的记忆中,家风传承是爷爷讲的秦腔故事“丁郎刻母”的孝道,是奶奶口中“一人动口,十人口酸”的唠叨,虽称不上什么名言警句却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到我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记事以来,父母每天起早贪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的童年时光大多是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度过的,他们的言传身教,在我幼小的心里埋下了勤劳、善良、诚信的种子,也成为伴我成长的宝贵财富,至今让我受益匪浅。

“人勤地不懒”,这是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爷爷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我们传承的家风——勤劳。爷爷以前是生产队的护林员,90年代,他承包了当年看护的一片山林,坡度大的地方栽上了树,坡度缓的地方开荒种地,还在山沟里放养着几十只羊,由于离家较远,干脆就住在了山上的窑洞里。那时的我最期盼的就是周末假日跟着奶奶去给爷爷送“口粮”,然后跟着爷爷到田间摘各种瓜果蔬菜带回家。遇到秋播夏收的时候我也跟着爷爷奶奶一起下地干活,从最基本的牵牲口、撒种子到后来的扶犁把,爷爷把农民吃饭的手艺都让我尝试过了,爷爷告诉我“只要肯出力,就会有收获”。那些年,家中那个用席子围成2米多高的粮仓始终堆满了小麦。

“人穷志不短”,这是爷爷奶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我们传承的家风——善良。与邻为善、乐于助人是爷爷奶奶从小就教给我的为人之道。“脚一踏,手一扳,噼里啪啦就动弹”,这是小时候奶奶经常让我们猜的一个谜语,谜底就是家里那台被擦的锃亮的老式缝纫机。心灵手巧的奶奶早年自学了裁缝,但凡有村里的妇女上门请教裁布做衣,她都会毫无保留地教给大家,同时也教会了大家使用缝纫机,左邻右舍谁家有个缝缝补补都会拿来用一下奶奶的缝纫机,奶奶不仅不收任何报酬,还从他的箩筐里拿出碎布片给大家用,遇到眼花的老太太或者不会缝纫机的新媳妇,奶奶就亲自上手帮忙缝补,久而久之赚来了好人缘。后来,奶奶告诉我,我的父辈们小时候兄弟姐妹多,家庭条件很差,乡里乡亲没少帮衬我们家,做人一定要知恩图报,更要用实际行动帮助需要的人。

“不义之财不可取”,这是爷爷对我最严厉的教训,也是我们传承的家风——诚信。小时候爷爷奶奶就多次给我们讲“小时偷针,长大偷心”的故事,教育我们要遵纪守法、诚信做人。爷爷奶奶虽然只字不识,但吃了一辈子苦的经历让他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对子孙的教育极富远见,当年东拼西凑供父辈们读书到了初中。我上学时,爷爷更是全力支持,有一件事令我至今难忘。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开始学写毛笔字,老师要求每个人买一张字帖临摹,爷爷给了我一张一元钱,我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花了2毛钱买了一张字帖,下午放学回家后就把找的零钱交给了爷爷。当我正要开始临摹时,一向和蔼可亲的爷爷突然板着脸朝我吼到“你是不是买了东西没给钱?”我从来没见过爷爷这样发火,便小声回答“给了,老板还找了零钱呀”。“你自己数!”说着爷爷就把我刚给他的那卷零钱摔到了我写字的本子上,我拿起来数了好几遍,加起来都是一元。“可能是老板多找了,我还给你省了2毛钱呢”,我嬉皮笑脸地说道。本想缓和一下气氛,没想爷爷火气更大了,一把抓起我的手腕,拉着就往小卖部那里走,说明了原由,让我把多找的2毛钱还给了老板。回家的路上,爷爷严厉地批评了我“做人要诚信为本,以后绝不允许贪这种不义之财”。小卖部老板把我主动退钱的事情告诉了老师,我自然也就得到了表扬,诚实守信在我幼小的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百年,利于幼学”。如今,爷爷奶奶早已不在了,我也成了两个孩子的父亲,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时刻注重家风的传承,通过言传身教,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篇七:以我的家风故事为主题的征文

我叫牛xx,是xx市公安局的一名警察,我的父母都是中国核试验基地的退休军人,所以,我也是一个“核二代”。

我童年生活在新疆天山脚下一个“神秘”的地方——红山,它是中国核试验的重要军事基地。我当时年岁还小,不知道部队为什么要驻扎在这个封闭的山沟里,更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性质。只知道他们很忙,每天晚上都去办公室加班。

长大后,随着核试验场区的解密,就让父母讲了有关红山和核试验的故事,听后十分的震撼和感动!

父亲大学毕业,带着“为国效力,勇攀科技高峰”的校训,主动报名来到被称为“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新疆戈壁滩核试验基地,加入了我国核武器试验拓荒者的队伍。

父亲参加了全部空爆核试验,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给我讲述第一次氢弹爆炸试验的情景。

第一次氢弹试验,按照党中央指示,核试验要一次实验多方收效。因此场区布放了大量的效应试验。从地面到空中再到地下,从近区到远区,甚至在非洲都架设了测量仪器,规模之大实属罕见。1967年6月17日,一声惊天动地的轰鸣声,罗布泊上空炸出了一朵巨大的蘑菇云。核爆炸冲击波过后,承担着速报爆炸当量使命的父亲,穿上防护服,紧随侦察车冲向爆区。当时他脑子里只想着圆满完成任务,向场区指挥部汇报,向周恩来总理汇报。直到完成回收任务后,才发现自身携带的剂量盒显示已经“爆表”

由于父亲常年在场区做试验,吸入放射性剂量较多,经常出现头晕恶心,头发脱落,30多岁就秃顶了。但我从未听父亲抱怨过什么,他跟年幼的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使命高于一切,人民的期盼重于一切,越是艰险越向前。

母亲在部队做核试验情报研究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加班加点是常态,照顾不上家人。她常年埋头案前,翻译整理国外解密的文献,把课题研究写成决策参考,为科研人员开辟新研究课题提供参考和思路。虽没有核试验的轰轰烈烈、豪情万丈,却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谱写着不平凡的篇章,被大家称为埋头苦干“老黄牛”。

我的父母亲在蘑菇云升起的地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把青春献给了戈壁滩,把血汗撒在了蘑菇云里!

他们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把人民记在心中;那种勤于探索攻坚克难,把国家摆在前头;那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把责任扛在肩上的精神,又通过言传身教,深深地溶入我的血脉。

在父母的熏陶下,我也毫不犹豫地穿上戎装走进军营,在那里育根铸魂、淬炼成钢。2000年我从部队转业进入警察队伍,经过几年基层工作锻炼,我完成了从军人到警察的转变,并积累了大量的基层工作经验。2010年,市局成立了信息化作战警种,我被调入这个警种工作,由于是一个全新的警种,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蛮荒之地”,从工作制度到工作流程,从案例到技战法,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设计和总结。我的任务是为专业系统设计核心工作流程,为了完成组织上交给我的任务,我学习了从国家法律到部、省、市相关文件三十余份。每到深夜,我都会利用网络通畅这个“时间差”,从全国其他地方公安机关网站一个省一个市的查阅他们的相关论文、文件、制度和技战法,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设计的系统于2012年荣获公安部情报系统建设突出成果奖。

搭建好系统,接下来就是如何在实战中得以应用,“看案子”可是一个极其辛苦的活,把头埋在电脑前,一屁股坐上七八个小时,只能算是“热身”,通宵是常有的事情,有时候点上一根烟,吸上一口,烟自己着完了把衣服烧个大洞,都浑然不觉。从案件详情到作案手段,从案件串并到数据碰撞,从发现嫌疑人到分析逃跑方向,每一条数据都要认真分析,经过长期的磨练,我总结出十几种破案的技战法,2013年,三名台湾人在我市利用手段盗取银行卡号、密码并进行复制,一夜之间转走多名储户存款800余万元,给市民带来极大恐慌,该案被公安部列为部督案件,限期破案,我利用自己总结的战法,很快发现了重大线索,成功地破获了案件。

在从事信息化作战的十几年里,牢记家风,无私无畏,默默奉献。我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参与并破获多起重特大刑事案件,曾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受到上级嘉奖。2016年我代表陕西参加公安部情报教官比武,以西部赛区第三名的成绩入选首批公安部情报教官。2017年入选省公安厅研判类情报专家,2018年被xx市局评为“警营工匠·好师傅”,2020年入选公安部全国情报指挥信息化建设首批专家,今年又入选省厅全省公安机关人才库首批专家。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赋予了家风建设的时代内涵。老牛身上那股默默无闻,脚踏实地,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的精神,恰似我的家风传承。

前几年,我和小时候的伙伴相约回到红山寻根求源,再看看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地方,父母工作了将近三十年的地方,他们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地方,使我更加坚定要弘扬“三牛”精神,紧跟时代步伐,更好履职尽责,成为一名合格的革命接班人,并一代代传承下去。

篇八:以我的家风故事为主题的征文

晚上九点,老头在家庭微信群里发了两段视频,我点开一看,一段是对着麦田,镜头扫过,一片金灿灿的颜色,配着老头的关中西府乡音“麦黄了,该割了”,另一段是对着一片菜地,同样的腔音喊着“菜长好了,回来拿”。我意会到了老头的意思,连忙回复说“啥时候割麦,我回去”,过了一会儿,老头笑着回复“你不着急,割的时候我给你说”,隔着手机屏幕我都能感觉到那种满足。

这就是我的亲爹,这些年,无论我是上大学还是在部队工作,只要我休假探亲回家,锄地、收麦、收秋、用架子车拉粪……不论是哪个季节,他总能想法设法给我安排上满满当当的农活,我干烦了抱怨“我这么远好不容易回来一次,你倒是像得了一个长工,再说了,我就是不愿意干这,才拼了命的读书考大学的”,父亲听了一脸严肃:“你就是农村家庭长下的,你爸你妈干这才把你养活大的,你还不愿意干!我让你干活也不是指望你能干多少,是想让你知道在外面不要忘本”。后来,我明白了走的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的道理,才知道这个关中农村的老汉在用他的行动给我上一堂大课。

父亲原本在镇上的供销社工作,九十年代末国企改制时下岗,便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外出打工,在建筑工地当小工搬砖、抬钢筋、搬水泥,可谓是辛苦半生。08年我参加工作后,攒了钱为他补缴养老保险,办理了退休,“这下你就可以不种地了,领着退休金在村里当个‘老太爷’了”,第一次能为家里做贡献,我有点小得意的说。父亲却执拗的说:“我就是农民,农民不种地干什么?人不敢活的太安逸了,太安逸人就完了”,就这样,直到70岁了,父亲还是喜欢在田地劳作,一直想劝他歇息,但看到老人精神矍铄,我也不好多言。在我十余载的军旅生涯和回到地方工作中,每当我有所懈怠,父亲说的“人不敢活的太安逸了,太安逸人就完了”便会在我耳边回响,令我心生警觉,生发出向上的动力。

父亲一向节俭,吃穿从不讲究,就连抽烟也一直挑着最便宜的。春节全家一起吃饭,老人高兴多喝了两杯,趁着酒意我劝父亲“你节俭了一辈子了,现在有退休费了,也没有让你操心的事了,该为自己花的钱就要花,该享受生活就要享受生活,不要舍不得”,“你赶紧好好劝劝你爸”母亲也连忙在我面前告状,说是父亲把钱都借了出去,别人都是救急不救穷,父亲是谁穷就借给谁,自己却一天天省吃俭用。我刚要开口父亲抿了一盅酒说道:“咱们都是从穷的时候过来的,当初供娃上学,困难的时候我去借钱,也没少吃闭门羹,旁人向咱张口,那是遇到了难处了,也很作难,正是因为我体会过,才不忍心拒绝,再说了,我能吃饱能穿暖就行了,帮别人度过难坎,那也是积德行善嘛,人这一生要多少钱是个够呀!”经历了人世的艰难,却始终能以同理心待人接物,父亲的豁达的心态让我有所触动,我只好又劝母亲:“行了,我爸开心就好,你们二老身体健康才最重要”。

2018年老家村委合并,由于村上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年过花甲的父亲又被任命为了村民小组组长,村子里家长里短的事,让老父亲劳心劳神,有时大费周折结果还是费力不讨好。我实在看不过去,劝父亲“你都一把年纪了,也不图村里每月给你这百十块钱,还干这得罪人的差事干嘛?”父亲却坚持说:“年轻人都出去了,村里的事情总要有人干呀,人活着总得为社会做点事情才有意义么”。去年春节新冠疫情来袭,父亲天天带着人守在村口,劝返走亲串友的人,安排外地返乡的本村人测体温做隔离,天天连轴转着,这可急坏了因为疫情探亲被困在老家的我姐一家,“爸,你再别出去了,村里一天给你多少钱,我双倍给你”,看着新闻里每天增长的感染人数,我姐两口子护子心切,焦急的劝父亲说,“你这一天天出去接触各到处回来的人,现在疫情这么严重,就算你不为我们考虑,也得为你的两个外孙着想吧”。她们实在劝不住父亲,又打电话给我让帮着劝劝,谁料我的话还没说完,父亲打断了我:“你还是公家的人,咋能跟着你姐她们说这话,现在疫情这么严重,国家遇到了难关,大家都躲在家里求自保不干事,那谁也自保不了,世事不就完呢?”我从来没想到一个朴实的农村老汉还能有这么高的境界,顿时汗颜,一再叮嘱他做好个人防护,才挂了电话。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地地道道的关中农民,他读书不多,没什么文化,未曾辅导过我一次功课,也没有给予我什么物质财富,但他守正笃实、勤劳简朴、乐观豁达,历经沧桑而心怀赤忱,始终保持着一份朴素的家国情怀,这都是值得我去传承的宝贵财富!

篇九:以我的家风故事为主题的征文

我叫陈xx,是一位从农村走来的知识女性,带着一颗农村人朴实善良的心,我走进了工作、走进了婚姻家庭生活,结婚20多年来,家让我有了安全感、有了工作的支撑感和幸福感,特别是在我代理小寨资源规划所工作的4年多以来,每当遇到解不开的难题和工作最需要援手的时候,我的爱人和儿子都给了我关心、支持和鼓励。工作中相互支持生活中互敬互爱,一份理解、一份关心、一份等待、一声问候,让我由衷感到家是心灵的港湾、温暖的归属。

有一种支持叫理解。人们常说理解万岁,但生活中通常都由于各自工作性质不同,互谅互让不易。我特别欣慰的是,我的老公和儿子对我的工作都特别的理解和支持。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战斗,由于当时我包抓小寨地区最大的社区防疫管控,面对5000多户居民的整体出入,经常工作到晚上1、2点钟是常态,夜里3、4点经常打电话联系工作是常事,我感觉打扰了家庭正常生活,当我给他们说声对不起时,老公很理解地对我说:“不要这么讲做为一名党员干部,当国家和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不讲条件地冲锋在最前面。家里你放心,儿子吃饭等由我管,为防疫我们牺牲点休息算个啥。”就这样,我所包抓的社区圆满地打赢了这场疫情阻击战,实现了社区1万多群众零感染。

有一种爱叫大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的家庭中,我和老公都把教育儿子修美德、爱家庭和爱他人作为经常的必修课。总是利用看电视、吃饭间隙教育儿子做人要先修德善爱。教育必有榜样的力量,生活中,我们家坚持把“善”和“爱”践行在生活和工作中,用行动作生活中的有心人和热心人,无论是同事、还是小区的邻居,只要相熟的,遇到别人家里有事或生病住院,我会及时给予帮助和探望,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用家人常说的一句来讲:“人活在这个世上,能见面都是缘分”“用笑容面对每一个人,把善良的心留给别人”。我们家的对面住了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妻,老头常年瘫痪在床。有一天凌晨大约5点钟时,对面邻居家传来了急喊声,意识到邻居可能出事,急忙到对面一看,原来是老头快不行了,老太太一时不知怎么办,只是在屋里喊人。我急忙帮助打了120,又帮老人通知了她的女儿,在得知老太太还没吃早饭时,又急忙返回家里给老人拿去热牛奶和面包,看着120把老头接走后,我才赶忙到局里开会。生活中,我们家只要是有人看到对面老人把垃圾放在楼道,就会帮忙给扔了;在院子只要看到老太太提东西,都会帮忙给提上来。用一份爱心,给亲人也给需要帮助的人,这是我们家的共识。

有一份家庭美德叫孝敬。当好一个母亲、老人的儿女、别人的儿媳,角色里传承着孝道,却也有说不完的辛苦。工作之余,我没有忘记自己的父母和公婆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虽然老人们一再说工作忙不要经常回来,但一有空我们就会及时带孩子回家去看望老人,看到老人见到孙子高兴的样子,心里漾起满满的幸福,常回家看看的念头在心中生根发芽。看望、陪吃、拉话,照顾生病老人,这都是儿女应尽的义务。记得公公当时生病时,接到老家嫂子的电话,我们急忙请假回家,看到炕上生病的公公和满房子的脏乱,我们心里不断自责,急忙打扫房子、清洗被褥和老人的衣服,端屎倒尿,给公公洗脚喂饭,近一个月时间的精心照顾,老人身体逐渐好转。在老公8个兄弟姊妹和我的3个兄弟姊妹中,我们坚持做到了兄弟睦、妯娌和。特别是面对众多的双方农村亲戚,坚持友善待之,一样视之,亲戚来城,总是让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去,用老公的话来总结,家里都快成了接待站了。

一份共同的理想叫做生活的强者。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家庭,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有一种情形是不进则退。一路走来,全家相互鼓励,他鼓励我认真掌握工作业务知识,做工作中的百事通,善于攻坚的不倒翁。我鼓励他树立工作中的正确荣誉观念,在百忙中要学会休息做到保重身体与工作两不误,正确对待人生的得与失。我们教育儿子,要做生活的强者,要在学会解决问题中长大,生活和书本知识两不误。我们都在学习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努力用最优秀的自己去点亮工作、照亮生活,在获得工作荣誉的同时,也不忘收获生活的快乐。

知敬畏、心向善,怀着一颗向善之心,捧着一颗感恩党和社会之心我们珍惜着这一切的来之不易,努力地工作和生活,坚持把爱和善传递给他人,弘扬社会正能量,秉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家庭美德。

篇十:以我的家风故事为主题的征文

自古道:家国无小事,不学礼,无以立。家风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的接力棒。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并能引导个人积极向上的一股无形的道德力量。家风就是“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族成员个人的气质情操与理想志向。

家风是一个家族融化在血液中的气质,是每个家族成员力量的源泉,是沉淀在每个家人骨髓里的品格,是风范,是格调。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仁人贤士的立家之本。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家风故事,穿越历史,至今不朽;《颜氏家训》《诫子书》《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家书家训,日月闪烁、昭喻世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等家风古训,山川流芳、世人尊崇。

家风无影无形,潜移默化地规范、熏陶与培养着家人的行为,指引着人生的航向。每个人立于世,都有着自己的家风。在我的脑海中,始终存有我的家风。说到家风,不得不提起我的父亲。父亲是一名军人,做事总是一丝不苟,追求完美。他不但对自己要求严苛,对我亦是如此,他时常教导我说,做任何事情都要严谨,不能因小失大,就像战场上一点小失误都可能导致战争的失败一样。

记得小时候有一年暑假,看着小朋友们都去买冰棍吃了,我也忍不住想吃,但是父母都在上班,我就从父亲的外衣口袋拿了五毛钱去买冰棍。父亲回来后发现了,狠狠地打了我,他跟我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虽然只有五毛钱,虽然我是你的父亲,但是你未经允许就拿别人的东西,这就是偷!今天我不打你,等你长大了就会有别人打你!”我当时心里很委屈,认为父亲不通人情。随着我一点一点长大懂事,从学校到社会,父亲的严苛始终如旧,经常给我讲一些“立世要慎独、做事要严谨、为人要谨微”等等道理,从大事小情上不断提醒我“端、正、直”,及时消除我身上的“歪脖子”和“斜叉枝”。

长大后,渐渐地我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父亲是怕我“小树苗长歪了”会贻误终生。至今想来,父亲不是一个思维守旧、行为古板的人,他是给我留下了为人处世的“严谨”家风。这种家风,通过父亲的言传身教和絮叨式的教诲,让我养成了一种对待事业忠诚职守、对待家庭和顺亲诚、对待生活尚朴节俭、对待社会心善谨行的品格,也正是这“严谨”家风造就了我坚毅柔情、刚劲善良的品质和性格。

在严谨家风的教诲下,我并没有止步不前。入伍前我再次向父亲请教,父亲说古有仁义礼智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聚业兴家要严谨,日常生活赖谨慎;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慎行慎独。这就是父亲给我一生受用不尽的家风营养。

家风如一杯酒,清香甘冽;

家风如一壶茶,醇厚芬芳;

家风如一朵花,馨香扑鼻;

家风如一张画,连城之璧。

家风正,则人格正,能安居乐业;家风正,则社风正,能政清人和;家风正,则国风正,能兴国安邦。一个家族要繁荣,一个社会要进步,一个国家要兴盛,需要一个一个的家风积极发挥正能量,并聚合成一股民族的力量,泽被世世代代,造福神州大地。在此,我呼吁,真诚地希望大家都来关注家风建设,为国家、社会铺就万千多彩祥云、留下满地温馨花香。

篇十一:以我的家风故事为主题的征文

在没有要求做家风实践活动之前,爸爸妈妈还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定家训树家风这件事,爸爸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经过爸爸妈妈和我的讨论,我们最终确定了八个字:重信尚义自强不息!

我问爸爸这是什么意思?爸爸说:“重信尚义”意思是注重诚信、正义、一诺千金!“自强不息”意思是努力向上,永不懈怠,成就强大的自己。爸爸说既然这是家训,就得时刻牢记,时时践行!

下面就来讲我和我家恪守这八字家训的一个小故事!虽然是小事,但是爸爸说做任何事情需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今年寒假回老家高邮,我认识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小伙伴,叫苗苗姐姐,我们天天在一起玩、做作业。有一天,她高兴地对我说:“豆豆,明天我们一起去高邮市区王羲之纪念馆玩吧!我问了爸爸妈妈的意见,很乐意的答应了!于是我们约定明天下午两点在王羲之纪念馆门口见,不见不散!

第二天下午1点左右,当我们刚要出门去纪念馆,爸爸接了个舅爷爷打来的电话,说有急事,得马上赶去他们家!但是,我和苗苗姐姐约好的,下午两点在王羲之纪念馆见面的,怎么办!哪怕不去,也得和苗苗姐姐去说一声!没有她们的电话,只能去纪念馆告诉她们!

爸爸说舅爷爷那边事情固然紧急,但是“重信”更重要!于是我们赶紧出发,先开车去了王羲之纪念馆!当我们到那里,只有下午1:30分,这时候天下起了小雨,天气也很冷,我和爸爸躲在屋檐下静静的等苗苗姐姐出现,过了差不多20分钟,突然一个声音在叫我,苗苗姐姐到了,我赶紧和苗苗姐姐说了事情的缘由,我们必须马上走,不能和你一起游玩了!苗苗姐姐和她妈妈很开心的答应了,并且表扬我真是守信的孩子!

定家训,树家风,这是我这个寒假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我会时时牢记家训,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关热词搜索: 家风 为主题 征文 以我家风故事为主题征文(11篇) 以我的家风故事为主题的征文 以我的家风故事为主题的征文400字左右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