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典主义名词解释_基本特征五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古典主义的名词解释:下面是整理的5篇《古典主义的名词解释_基本特征》,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1、最早的类书——《皇览》
2、现存最早的类书——《北堂书钞》
3、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4、现存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
5、最早的政书——《政典》
6、现在最早的政书——《通典》
7、现存编纂最早的断代政书——《唐会要》
8、最早的丛书——《儒学警悟》
9、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10、最早有内容提要的书目——《别录》
11、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
12、现存最早的书目——《汉书·艺文志》
13、最早的四部分类法目录——《中经新簿》
14、第一部正式作用“经、史、子、集”名称区分部属的书目——《隋书·经籍志》
15、现存最早的私家书目——《郡斋读书志》
16、现存最早着录版本的书目——《遂初堂书目》
17、现存第一部详记版本的书目——《读书敏求记》
18、最早的丛书目录——《汇刻书目》
19、最早的专录佛教译经的书目——《汉录》
20、现存最早的佛经书目——《出三藏记集》
21、现存最翔实的佛典目录——《开元释教录》
22、第一部道经总目录——《灵宝经目》
23、现在最大的一部经籍目录——《经义考》
24、最大的一部史籍目录——《医藏目录》
25、最大的一部史籍目录——《史籍考》
26、最大的书目——《四库全书总目》
27、最早的书后索引——《本草万方针线》
28、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
29、第一部有体系的学术思想史专着——《明儒学案》
30、第一部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
31、现存最早的佛学论文集——《弘明集》
32、第一部刻印的佛经总集——《开宝藏》
33、现存最早的道教总集——《太平经》
34、现存最早的道教经书总辑——《正统道藏》
35、现存最早的编年史——《春秋》
36、现存最早的编年体通史——《竹书纪年》
37、最早的国别史——《国语》
38、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39、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40、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41、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通鉴纪事本末》
42、第一部历史学评论专着——《史通》
43、第一部科学家传记汇编——《畴人传》
44、第一部最大的藏书家传记汇编——《藏书纪事诗》
45、现存最早研究金石文字的专着——《集古录》
46、现存最早古器物图录专书——《考古图》
47、现存最早集古器物大成的专书——《宣和博古图》
48、现存最早钱币学专着——《泉志》
49、最早的地理专着——《禹贡》
50、第一部河道水系专着——《水经》
51、第一部潮汐学史专着——《海潮辑说》
52、现存最早的完整古地方志——《华阳国志》
53、现存最早的全国总地方志专书——《元和郡县志》
54、最早的地名辞典——《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
55、现存最早的纸写书——(晋抄)《三国志》
56、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书——(唐刻)《金刚经》
57、国内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品——(唐刻)《陀罗尼经咒》
58、现存最早的雕版历书——(唐乾符四年)历书
59、现存最早泥活字印书——《泥版试印初编》
60、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
61、现存最早的铜活字本——《宋诸臣奏议》
62、现存最早的套印绘画——《南无释迦牟尼佛像》
63、现存最早的有文字的套印本——(元资福寺刻)《金刚经注解》
64、第一部论述图书馆活动的专着——《藏书纪要》
65、现存最早的写本围棋着作——《棋经》
66、现存最早的刻本围棋着作——《忘忧清乐集》
67、现存最早的象棋谱专书——《梦入神机》
68、最早的字书——《史籀》
69、第一部辑录甲骨文字的专书——《铁云藏龟》
70、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专书——《契文举要》
71、第一部词典——《尔雅》
72、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73、最早的韵书——《声类》
74、现存最早的韵书——《切韵》
75、最早的方言词典——《方言》
76、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康熙字典》
文化特征
1、为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
2、 理性至上(主要表现为以理性克制情欲);
古典主义是在当时流行于整个西欧的唯理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唯理主义以笛卡尔(1596-1650)为代表,他主张一切以合乎情理为原则,主张抛弃传统偏见,反对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反对盲目信仰宗教权威和经院哲学,把理性看成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唯理主义认为感性材料会欺骗人们,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世界。这种唯理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它在古典主义中起了指导作用。因此,古典主义也可称为艺术上的唯理主义。
3、 奉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借古喻今。
艺术特征
第一、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这一点似乎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一样,实际上存在不同之处。就法国而言,人文主义者所做的工作是将淹没一千多年的古籍发掘出来;人文主义作家仅在诗歌和散文方面从古代作家那里学到东西,至于戏剧形式则可以说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寓言就更不用说了。古典主义的悲剧和喜剧与古希腊古罗马的悲剧和喜剧已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已具备现代戏剧的基本形式,有一定的幕数,适宜于在一定的时间内演出。戏剧冲突十分尖锐,心理刻画非常细腻,达到了悲剧和喜剧的新高峰。从世界范围来看,也处于一个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二、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例如戏剧创作要遵守“三一律”,即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这个主张在16世纪已有人提出。古典主义的理论家发展得更为明确:须围绕单一的剧情进行,排除一切次要的插曲;在一天中进行;在一个地点进行。“三一律”的提出者断言,亚里斯多德的《诗艺》中谈到这些规则,其实,《诗艺》中根本没有提地点一致。然而,古典主义者“正是依照他们自己艺术的需要来理解希腊人的,因而在达西埃和其他人向他们正确解释了亚理斯多德以后,他们还是长时期地坚持这种所谓‘古典’戏剧”。“三一律”虽有使剧情集中,冲突尖锐的作用,但更多的是束缚。此外,古典主义对文学体裁作出高低之分,推崇悲剧,贬低喜剧、寓言和民间文学,反映了一种贵族观念。
第三、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高乃依和拉辛的悲剧最有代表性,它们都具有庄重、典雅的风格,高乃依的悲剧多一点雄健,拉辛的悲剧多一点柔情,但同样都有雅致的特点。诗体同典雅有密切关系,因为诗歌语言精练,而且出于押韵的需要,表达较之散文要委婉曲折;诗体悲剧比起散文悲剧,情调自然高雅一些。古典主义诗剧往往是完美的艺术品,它们不仅达到两千行左右这一精练的标准,而且诗句优美。《熙德》获得了“像《熙德》一样美”的赞誉,这句颂词不仅指剧本的内容而言,而且还指它的语言美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高乃依的语言具有雄辩遒劲的阳刚之美,代表了古典主义的崇高风格,他的诗句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遒劲有力的气势。拉辛的语言则具有柔情缱绻、细腻动人之美,代表了古典主义的优雅风韵。他开创了一种独到的描写心理的诗歌语言。古典主义文学对民族语言的规范化起到良好的作用。第四、人物塑造类型化。布瓦洛要求“凡是英雄都应该保持其本性”。古典主义作家只追求“普遍人性”,性格单一。他们把人的本质看作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抽象的属性,而不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将人物的性格塑造成凝固不变的嗜癖,忽略环境对人物产生的影响。
第四、局限性。古典主义文学发展到后期,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引发了一场“古今之争”,这是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发起的一次挑战。沙尔·贝洛(1628—1703)等人认为今人应该胜过古人,他们从文学需要发展的观点出发,要求变革和摆脱桎梏。布瓦洛充当了维护古典主义原则的角色。这场争论到19世纪才得出结论。
古典主义文学以法国成就最大。弗朗索瓦·德·马莱布是古典主义文学的开创者,他要求语言准确、明晰、和谐、庄重。他反对七星诗社丰富语言的方法,不主张运用古字、复合字、技术用语等等,要让语言“纯洁”化。其次,在诗歌创作上,他也反对七星诗社所主张的跨行、元音重复。他用韵严格,规定了诗节的长短,表达倾向于冷漠,认为诗歌要说理。他的创作少而精,《劝慰杜佩里埃先生》以劝告失去女儿的友人要节哀为内容,说理透彻而委婉,富有理性精神,格律严整,体现了他的诗歌主张。
古典主义(法语:Le Classicisme 英语:Western classical),在艺术上主要是指对包含希腊及古罗马的古典时代文化的高度认同。古典主义将古典时代的品味作为标准,并试图模仿其风格。古典主义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是启蒙时代、理性时代以及部分现代主义思想所提倡的概念。
17世纪开始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结束。它在17世纪的法国最为盛行,发展也最为完备。法国古典主义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儿的唯理主义理论。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如戏剧的三一律)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从文艺思潮上说,古典主义是十七世纪君主政体民族国家开始建立,资本主义渐趋发展的历史阶段产生的一种文艺思潮。以十七世纪的法国发展得最为完备,也出现于英国,德国、俄罗斯,在欧洲曾居支配地位。它是由于学习古代、崇尚古代,模仿古代、以古代的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得名的。
从政治和社会根源上考察,古典主义文学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它为君主专制政体创作,并受君主专制政体的严格监督。它是绝对王权用来加强中央集权,反对思想分立主义的思想工具。
十七世纪的法国,正是处于君主专制的全盛时期,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条件尚未成熟,这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三(1610--1643)和路易十四(1638--1715)掌权的时代,法国的商业资本高度发达,货币成了国民的主要财富。代表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国王,为了推行重商政策,发展国外贸易,必须从教皇和旧贵族手中夺取政权,集中控制,压制地方贵族的分裂活动,开辟税源,鼓励海外殖民扩张,这就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的由来。当时的资产阶级正处于上升时期,一方面由于力量不够壮大,没有发展到足以推翻封建统治,夺取政权的地步,需要依附王权来发展资本主义;另一方面,又不甘心于政治上的附庸地位,在思想上要求革命,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因此,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之间暂时形成相互牵制,相互斗争的局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君主专制发生在一个过渡时期,那时旧封建等级趋于衰亡,中世纪市民等级正在形成现代资产阶级,斗争的任何一方尚未压倒另一方,"而当时的王权就成了这两个阶级之间"表面上的调停人"。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5篇《古典主义的名词解释_基本特征》,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 古典主义 名词解释 基本特征 古典主义名词解释_基本特征五篇 古典文学知识 古典文学知识期刊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