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5000字(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5000字
一、调研背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院策划开展暑假三下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强和改进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增长才干、奉献自我、服务社会的有效载体。同时,三下乡活动要做出以下三点:一是突出主题,彰显特色。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既要围绕“青春建功xxx·携手共筑中国梦”的主题,又要结合学院的学科专业特色。二是发挥所长,做出成效。同学们要向社会学习、向农民学习、向实践学习,更要学以致用,将所学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应用到社会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并以此来促进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三是加强宣传,全面总结。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媒介,宣传活动中出现的优秀个人和先进事迹,感染、号召更多的同学们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打造响亮的公法院品牌
二、调研过程
1、“青春建功xxx·携手共筑中国梦”调研活动正式启动
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xxx”规划,将知识、技术和文化带到基层。xx月xx日上午9点,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青春建功xxx·携手共筑中国梦”暑假“三下乡”基层政府调研活动正式启动。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院长李xx、党委书记徐xx、副书记兼副院长刘xx、副院长汤xx、院长助理贺xx、调研辅导老师周xx、团委书记马xx出席本次启动仪式,由6名公共管理与法院学院本科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参加了启动仪式。仪式最后,领导和志愿者们在十教北门合影留恋,随后出发前往湘阴县静河镇人民政府开展为期三天的基层政府调研活动。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幕,旨在让大学生走进农村、深入实践,全面了解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建设与基层组织政权建设,进而为基层政府领导班子工作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最后,预祝此次公共管理与法院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座谈论现状,养殖调研思发展
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其最短的木板,国家的发展依靠的是每个农村的腾飞。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践行“精准扶贫”的农村服务宗旨,推动“xxx”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为基层政府谋求科学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xx月xx日,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任教老师兼静河镇挂职副镇长周xx携手该院“助梦”志愿服务队于岳阳市湘阴县静河镇人民政府会议室开展前期工作座谈会,以便更深入该镇养殖场开展调研工作。
静河镇党委书记王献平向大家介绍了该镇人口、土地、行政区划、机关设置、工作人员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据悉,为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该镇实行工作人员晚上轮班制度,以便第一时间为百姓解决生活困难。紧接着,王书记向大家介绍到了该镇在引进农特产品,强化税收管理上的优势,同时也提出水利设施不全、自然灾害频发、居民消费意识不强等导致电商发展缓慢的问题。李xx院长结合专业知识,对基层政府组织法治化建设、集体土地确权问题、电商的发展前景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至此,本次座谈会暂告结束。
了解到该镇养殖产业较为发达,团队自行随即前往当地养殖场开展实地调研,并结合当地地域特色,就管理方法、养殖技术、粪便处理途径等提供了建设性建议。
大学生应当注重服务基层,传播专业知识与技术,此次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会议座谈、实地调研等途径将政府与民众、当代青年大学生与农村养殖户相联系起来,是“精准扶贫”的又一实践形式。
3、实地调研谋发展,积极走访探根源
“何谓‘精准扶贫’?如何精准?怎样扶?”,这一直以来都是各基层政府面临的重要难题,为全力助力农村发展,帮助基层政府解决这一关键问题,8月场、旱涝站、度假村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
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志愿服务团队参观了湘阴县静河镇小湖坪牲猪养殖场。据了解,当地大多养殖场虽然规模较大,但受养殖技术不佳、管理经验不足、销售渠道不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发展速度大为减缓。调研队成员运用公共事业管理、社会保障专业相关知识,结合时下电商发展之道,为养殖户提供了专业的管理指导,并就其污水粪便处理问题进行了规划建议。而后,团队一行前往静河镇旱涝站、在建度假村调研参观,并就该镇水灾防护工程及旅游产业发展仍待改善之处与政府领导共作探讨。
调研活动结束后,“助梦”服务队就当天的调研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养殖户实地调研,据悉,团队下一步将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更进一步了解当地养殖产业发展情况。
4、实地调研出真知,服务基层展情怀,基层政府调研活动正式开启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深刻掲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道路上,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性。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理念,将知识、技术和文化带到基层,助力农村经济文化发展,xx月xx日上午9点,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助梦”志愿服务队“精准扶贫”志愿服务活动正式启动。
仪式伊始,湘阴县静河镇镇长胡建龙对该镇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并就相关工作进行了前期准备与安排。据了解,静河镇养殖产业较为发达,但受养殖技术及管理经验不足的影响,该地养殖业发展仍存在诸多困难。本次“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将携手当地政府,结合院系特色及青年先进思想,充分利用行政管理、社会保障专业知识,重点助力养殖产业技术的发展成熟。据随行志愿者所述,此次志愿服务活动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基层政府与青年团队将大力合作,将青年先进发展思想与基层政府管理经验相结合,携手共助农村发展。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引领大学生走进农村、深入实践,带动农村经济文化产业发展。青年大学生全面了解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建设与基层组织建设,为基层政府及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指导,将革新农村发展之道,引领农村紧跟时代发展。
5、大学生深入基层,乡镇脱贫新现青年力量
作为各级政府一直以来的工作难题,“精准扶贫”如何实践一直广受关注。为探寻这一难题解决方法,深入了解基层政府服务现状,助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8月18日,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助梦”志愿服务队在该镇挂职副镇长兼学院任职教师周xx的指导下,开始了调研之路:我们将队伍分成三组:上午前往静河镇合兴村,下午前往静河镇麦子村,以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为主,同时针对静河镇新农村建设情况与动物疫情下养殖户对政府防控行为采纳意愿分析两种问卷展开调查,主要涉及基层政府行政工作、党建工作群众满意度与政府对养殖困难户(规模养殖户与散户)关心力度等内容,紧密结合基层政府当前工作重点——公共服务与基层组织建设,调研共收到70余份问卷,深入了解基层状况,调研结束后将调查区行政工作、党建工作改进方向反馈予村委会、党支部,为其工作提升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报告正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畜牧业已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是面对当前频频发生的动物疫情,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危及到了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我国政府虽然已经建立了突发性动物疫情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动物疫情防控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针对于农村的动物疫病防控仍不够完善,养殖户作为农村动物疫情防控的微观主体,对疫情风险认识不足,科学防控技术的采用不正确。另一方面,在中国党中央、国务院加大支农惠农政策的助推下,农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农民增收持续增加,农村社会政治持续稳定。但是当前各种不利因素的存在,农村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关键词:养殖户、新农村建设、问题、解决办法
对此,我们开展了针对性的调研,一方面,关于动物疫病下养殖户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调查我们做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畜牧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
1、要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宣传。要通过宣传强化其动物疫病防控意识,认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把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上议事日程。
2、要加强对养殖户的宣传。让养殖户明白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明白国家对动物疫病防疫的优惠政策以及不按规章制度进行防疫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加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训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畜牧生产第一线工作人员,执行着国家动物强制免疫等相关任务,其政治素养、系统的业务能力、操作的熟练程度及相关法律认知度等直接关系到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效果。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对乡村动物防疫队伍的技术培训,分层次对动物防疫人员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加快知识更新步伐,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动物防疫队伍,提高动物防疫科技含量,确保防疫工作科学规范。
(三)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力度
强制免疫工作是国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工作。要始终坚持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防疫“双轨”责任制,严格实行目标考核,逐级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强制免疫责任。筑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四)加强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建设
各地要切实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充分做好应急准备。进一步加强对养殖密集区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的疫情监测,提高监测密度和监测频率,积极开展疫情预警预报,向社会公布疑似疫情举报电话,落实疫情举报核查制度。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充实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处置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控制。
(五)加大动物防疫经费投入
1、足额解决每年春秋两防所需的疫苗费、防疫器械等费用;
2、切实落实动物防疫应激补偿。每年动物防疫实施中,都存在应激死亡事件,建议地方政府出台动物免疫应激补偿制度及补偿标准,建立长效机制,消除不利因素,达到应免尽免,不留空白;
3、提高畜禽扑杀补助标准。近几年牛羊肉价格连续稳增,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提高牛、羊、猪等畜禽的扑杀补助标准,才能满足畜禽扑杀后恢复生产的最低成本,才能提高广大养殖户自觉接受防疫的积极性。
4、提高动物疫情监测补助经费。随着国内外人畜共患病和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传染病不断增加,监测病种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大,而国家和省每年安排的监测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动物重大疫情监测之需要,特别是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项目所建的实验室因无法解决运行经费而导致设备闲置,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5、提高基层防疫员补助标准。动物防疫实行集中免疫和月月补针,要求防疫员不能外出搞季节性的务工。其收入与目前的工作任务存在严重差异,根本无法满足常年的动物疫病预防和疫情观察工作之需要。建议将基层防疫员补贴标准提高,实行逐级按比例分担,同时把村级防疫员依法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彻底解决其后顾之忧,确保村级防疫队伍稳定。
(六)加快乡镇兽医站体制改革
乡镇畜牧兽医站处于畜牧业生产发展和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第一线,是发展畜牧业和推动农村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和基础。只有深化基层畜牧兽医站改革,才能保证各项兽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各地要加快乡镇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理顺队伍职能,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动物疾病防控能力,支撑畜牧业健康发展。
(七)加快分散饲养向规模养殖转变
发展规模养殖、推进养殖小区建设是发展现代畜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规范动物防疫和标准化生产的必然选择。为此,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养殖户由分散饲养向规模化饲养转变,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实现统一防疫、封闭管理、严格消毒、定期监测、严格检疫,增强抵御重大动物疫病风险的能力,提高防控水平。
(八)加快推进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建设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健康养殖,提高畜牧兽医行业管理水平的要求;是开展动物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动物疫病追踪,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的要求。近几年中央1号文件均明确提出加快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要求。但目前一些地方还存在对推进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工作开展不平衡、力度不大等问题,影响了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今后要进一步提高对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保障畜产品安全。
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的调查我们做出了以下建议:
1、培育农村基层组织,实现农村政府主导和农村基层组织主体的良性互动。针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实际,一方面继续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农村基层组织,尤其是群众性的农村基层组织。
2、变管理型一元供给为服务型多元供给体制,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与农民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建立政府与农村支教制度化的沟通机制,切实了解农民的公共服务需求,真正做到服务为本,满足农民的公共服务需求。
3、严格国家财政资金的监督、监管,通过制度创新与制度激励结合,实现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国家税费改革之后,国家随之也取消了伴随农业伴随农业税费缴纳的农村公共产品所需的农业共同生产费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使农村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出现明显短缺。
4、以人为本,建立政府与农民之间制度化的沟通机制。切实了解农民的公共服务需求,真正做到服务为本,满足农民的公共服务需求。
5、开展组织协调转变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定位和角色定位。农民不再简单的服从农村基层组织从上而下的行政化管理,而是希望参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希望基层组织提供公共服务,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状况。
6、培育村集体经济。加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可以考虑统筹部分财政、扶贫等支农资金投入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集体经济实力,为村级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配套资金。
篇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5000字
一、调查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失。通过职业农民培养实现耕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解决农业继承人的问题,同时也是国家支持农业的重要途径。职业农民有助于区域农业保护与开发,有助于促进农业文化的保护和继承。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先代农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适应农村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是发展线代农业的客官要求、是发展线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效益和增加生产经营收入的客观要求。
二、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此次“基于地区和产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研究调查”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了解农民的基本情况
性别
教育程度
年龄
2、了解农民对收入的满意程度
主要收入来源
增加收入的途径
3、了解农民对培训的态度
参加过的培训
希望参加培训的内容
是否参加培训
决定培训的因素
培训的时间
4、了解农民对教育的态度
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的有效性
子女接受教育的认识
5、了解农民对文化的态度
希望举办的文化活动
希望拥有的文化设施
是否有文化站等设施
村民对文化建设的建议
对文化建设的满意程度
(二)项目执行情况
本次调查历时四天(20xx/7/16-20xx/7/19)。此次调查的范围湖南省衡阳市贯塘乡东阳村,被访者定义为在农村长期生活工作的村民。
调查实施时间为7月16日至19日,调查方法为下到村民家中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按照东阳村的人口分布以及地域分布,调研小组2人一队下到15个村小组进行调查。
此次调研发放问卷80份,收回69份,有效问卷为69份,问卷有效率为86。3%。调查实施自始至终都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调研小组成员对调查过程进行了全过程检查、督导,并对完成的问卷进行了100%的检查,项目负责人对验收后的问卷进行了30%的复核。
最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制图、制表。
(三)被访者基本情况
在69个有效样本中,男性为32个,女性为37个,男女比率约为1:1。
被访者受教育程度大多集中在初中,初中学历占47。5%,小学26。2%。年龄分布较广,其中36至65岁的被访者占60%以上。
被访者收入来源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种植业收入占41。6%,外地打工收入39。13%。
三、调查结果
(一)农民的基本状况
1、性别:女多男少,劳动力缺乏。
在对性别比例进行调查中,留守在农村的女性略高于男性。农村劳动力流失情况较为严重,精壮男性多外出务工,留村劳动力较为缺乏。
2、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居多。
据调查显示,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原因可能在于受访者年龄普遍偏高,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在教育方面取得的进展。
3、受访者的年龄:中老年人较多。
留守农村劳动力大体分在36到65岁之间,侧面反映出城市劳动力市场对青壮劳动力需求量较大。农村地理因素限制较多,导致农村收入形式单一。
(二)农民对收入的满意程度
1、收入来源:种植业为主,其次外出打工。
从调查结果可知,农民更趋向于收入稳定的工作,侧面也反映出国家对于农业生产的补贴力度较大。
2、村民增加收入的途径:较为单一。
农民对于增加收入的方式认识单一,对就业途径了解不够。
(三)农民对培训的态度
1、村民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形式:未参加培训的占多数
2、村民愿意参加的培训内容:更愿意参加熟悉的培训。
农民自身有意愿提高种植水平,不想放弃传统职业。对培训有一定的选择性及针对性。
3、是否愿意参加培训:意愿强烈。
4、村民参加培训的主要因素:重视技能培养。
农民重视自身的技能培养,愿意支付符合心理额度的金额和时间。
5、合适村民的培训时长:15-30天。
村民由于忙于农事,农民更愿意接受进行短而有效的培训。另一方面,由于地势、气候、土质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农事时间冲突,培训时间减少。
(四)农民对教育的态度
1、教育的重要性:重视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农民心中。
2、教育的有效性:绝大多数希望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3、子女接受教育的认识:希望子女有更好的发展。
农民还是坚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
(五)了解农民对文化的态度
1、希望举办的文化活动:较为强烈。
农民希望联络感情,丰富农村文化生活,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开阔视野。
2、希望拥有的文化设施:注重身体健康。
农民更注重身体健康,向往更好品质的生活。
3、是否有文化站等设施:设施配套较为完备。
政府较为重视农民文化生活,丰富精神生活。
4、村民对文化建设的建议:希望有更多的交流。
由于地形限制人口分散,农民更希望有更多的交流机会。
农民更向往舒心,闲适的生活。
5、对文化建设的满意程度:希望有更好的建设。
现如今,农民的思想境界提升,更加意识到文化生活的重要性。
四、小结与建议
据相关资料统计,到2011年,我国农民工的数量已达2。46亿人,而且每年还在以900-1000万人的速度增加。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25。27%。与此同时,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青壮年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农业收入占农村家庭收入的比重都降到了50%以下。务农农民尤其是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数量急剧减少,明天“谁来种地”、“谁来养猪”的隐忧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由此催生了对培养职业农民这一问题的热议。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造就农村人才队伍,着力解决未来“谁来种地”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指明了方向,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发展农民合作社,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而且首次提出要发展“家庭农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解决职业农民的问题。《关于做好20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农科(教育)函〔20xx〕第68号》文件中指出“明确工作思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转方式、提质增效调结构的总要求,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项目实施管理,创新培育模式、提升培育质量,加快建立“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切实解决农业继承人的问题,提高农民的技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向农民推广新品种、传授新技术、教会新方法、培训新工具。
解决农业继承人问题、通过职业农民培养实现耕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也是国家支持农业的重要途径,职业农民有助于区域农业保护与开发,有助于促进农业文化的保护和继承。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先代农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适应农村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是发展线代农业的客官要求、是发展线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效益和增加生产经营收入的客观要求。
近10年来,国内的新型农民成为了热点,罗骏从经济的制度、组织与所有制、实现过程、分配等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合作经济思想进行了探究。黄祖辉等指出新型农民有别于其他农民的本质规定性及其漂移的不可避免性,以及不必强制性干预这种漂移的发生,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经济的调配,合理引导本质规定性的漂移。黄胜忠在对新型农民培养研究述评中,揭示了许多新型农民的好处,比如新型农民的专业的技术。邓聿文研究了传统农民和职业农民的差异性,认为传统农民是“世袭”的,具有强制性和不可选择性;而职业农民则具有自助选择性,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人员自我选择的结果;传统农民封闭在农村地区,很难流动,可以说是土生土长、土里刨食。而职业农民具有开放性,可以自由流动。从人员构成来看,职业农民既可以是本地农民,也可以是外地农民,还可以是市民;传统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几乎没有什么约束,完全靠经验进行。而职业农民在经营素质、科技知识、管理经验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制约性。付远景认为,职业农民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经纪人,是农业市场化乃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职业类型,职业农民与传统身份农民在选举权、流动程度、经营方式、规模化经营程度方面有明显的区别。曲建勋给出了职业农民具有代表性的界定:职业农民是将农业作为产业来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郭智奇认为,职业农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作为自身职业的人员,并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专业生产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具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周稽裘认为,所谓职业农民是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达到相当水平之后,伴生的一种新型职业群体,也是农业内部分分工、农民自身分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他还认为职业农民的内涵具有全职务农、高素质、高收入和能够获得社会尊重四大特质。
美国人类学家埃里克·沃尔夫1996年在他的著作《农民》中就传统农民和职业农民的差别做过分析,他认为“传统农民”是和“市民”相对应的一个群体,是身份意义上的农民,其主要追求是维持自身的生计。而“职业农民”则是将农业作为产业,充分自由地进入市场,并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使经济报酬最大化。美国政府于1862年制定并通过《莫雷尔法案》,规定成立56个州立农学院。以1914年的《史密斯—利费农业推广法》、1917年的《史密斯—休斯法案》、1962年的《人力开发和培训》和1964年的《经济机会法》为依据,美国建立了一个相当完善而庞大的农民教育体系。通过实行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培养职业农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法国政府规定农民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只有取得教育合格证书后,才能具有经营农业的资格并能享受国家的优惠贷款及补贴。农业部直接管理全国的农业职业学校、公私合办、办学机制较为灵活是法国农民教育的特点。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三个部分共同组成了法国农民教育的培训体系。每个培训机构具有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不仅如此,法国还创造了一种具有广泛世界影响以及时间应用价值的培训方法,即交替培训教学法。日本和韩国的农民教育与培训是由国家统筹规划,农业部门与相关部门分工知道和写作完成。目前,日本全国有52所农业者大学,其中国立1所,县立48所,私立3所。韩国通过颁布法律的形式(《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金法》)规定对农渔民后继者提供援助资金,提供精神教育和技术教育,该法案为培养农业后继者和专业农户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而荷兰则是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实行“双轨制”教育,将农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就开展预备农业职业教育。在德国,所有的农民即使受过高等教育也必须经过不少于3年的农业职业教育。加拿大推行“绿色证书”制度,农民不获得绿色证书是不能继承或购买农场的。
此次调查采用实地抽样调查和网上调查的方法,对农村居民和部分镇村干部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调查。
制作符合我们此次调查要求的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此调查问卷是在参阅了大量关于农村职业农民的培养文献和网上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为被调查者对收入的满意程度;
第三部分为被调查者对于培训的态度;
第四部分为被调查者对于教育的态度;
第五部分为被调查者对于文化的态度。
篇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5000字
摘要:湖南省四大茶树种质资源包括安化云台山种、江华苦茶、汝城白毛茶以及城步峒茶,所以城步县茶产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20xx年7月21-27日湖南农业大学赴城步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当地农业管理部门负责人及技术服务人员交谈,走访基地,对城步县的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城步县;茶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城步苗族自治县地处湘西南边陲,古为南楚与百越相交之城,系“南楚极边”之苗疆;东界新宁县,南邻广西资源县和龙胜各族自治县,西接绥宁县和通道侗族自治县,北毗武冈市,总面积2646。07平方公里,现辖10个乡镇,10个国营农、林、牧、渔场,总人口25万人,其中苗族占53。8%,苗、汉、侗、瑶等10个民族于这片盈满灵性的沃土上和睦相处,共同发展。20xx年7月21-27日湖南农业大学赴城步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韭菜坪青钱柳茶叶种植合作社、芭蕉油茶林、仔圆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木山高山峒茶园、汀坪乡大坪水村峒茶资源圃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城步县政府、儒林镇政府的配合和帮助下,我们通过与当地农业管理部门负责人及技术服务人员交谈,走访基地,对城步县的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现撰写出调查报告,以便于将调研结果反馈给当地政府,以期为城步县茶产业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一、城步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城步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山地逆温效应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立足本地实际,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富民强县战略,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到目前,全县以奶业、延季蔬菜业、竹木加工业、小水电业和旅游业等五大支柱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作为湖南省四大茶树资源之一的城步峒茶的产区,茶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注意。目前,城步县茶产业发展现状有三大特点。
(一)城步县青钱柳茶发展现状
城步青钱柳公司采取自己建设培育树苗的苗圃基地,农民用荒山和土地流转入股,成立种植合作社。成立茶叶公司负责统一回收,以不低于市场价格和种植户签订合同,让村民无后顾之忧。从2014年以来,该公司先后为汀坪乡东河村、白毛坪乡兰子坪村免费提供树苗12000株。形成了一个5000亩的绿色植物产业带,解决当地村民就业1500余人,预计2年后的茶叶产值将增收500余万元。为了配合政府实施精准扶贫,城步青钱柳茶业公司采取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种植模式,免费为村民提供价值60多万的青钱柳树苗,打造5000亩绿色产业基地。另外,韭菜坪村从2014年开始种植青钱柳茶,现青钱柳种植面积已扩大到300余亩,预计20xx年将有200亩实现投产,为村民带来每亩一千元的收益。但是由于公司与当地政府的联系较少,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公司的基地管理较为欠缺;相关企业缺乏统一规划及生产标准等原因,导致城步青钱柳茶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
(二)城步峒茶发展现状
城步峒茶是湖南省四大茶树种质资源之一,其芽叶持嫩性强,春茶萌发期在3月下旬,4月中旬开采。产量较高,每亩可达170kg。春茶一芽二叶鲜叶含氨基酸2。5%,茶多酚36。4%,儿茶素总量23。9%。适制红茶、绿茶,尤以红茶品质优良。抗寒性较强,扦插繁殖力强,尤其适宜在湖南红茶区种植。
但是在上世纪末,国内红碎茶市场不景气,导致当地茶农普遍用其制作“油茶”;农民为了增收经济效益,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政府也未采取保护措施,导致峒茶茶园基本被毁,只留下了一部分不成片、零星的茶园。在儒林镇大木山村成立了峒茶专业合作社,拥有茶园约200亩,其峒茶茶园采用间作杨梅树模式,这样间作的目的不仅能提升茶园的利用率,还能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汀坪乡大坪水村峒茶资源圃依然保留了树龄超过70年以上的茶树,多年来没有任何人为干预,经济效益偏低。
(三)仔圆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及芭蕉油茶林发展现状
城步仔圆茶油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从事茶油种植、生产、销售茶油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以加盟的方式进行商品的种植、加工、销售为主。茶油的压榨以传统的热工艺处理,能有效的减少茶油的营养成分流失,有效的保留到野生茶籽出油后油品的口感,能促进茶油功效的发挥。芭蕉油茶林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且规模较大,基地建设规范、合理。部分油茶林的主干分枝较高,导致分枝较少,产量较低。油茶林中一共有六个品种,差异较大。通过与负责人沟通、交流,初步决定在油茶林中套种牡丹,提高茶农近期经济效益。
二、城步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湖南省的茶产业整体发展非常迅速,但我们在实地考察调研过程中发现城步县茶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规范有规模的基地建设
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城步县在油茶及青钱柳茶方面有一定规模的基地,但是基地建设不规范、科学,在自然灾害前没有任何抵抗能力。峒茶方面完全没有形成有规模的基地,以前的峒茶茶园基本被毁,只留下了一部分不成片、零星的茶园。
(二)茶园的管理不到位
只有茶园的水肥充足,茶树根系发育良好、生长势旺盛,才能生长出量多质优的正常新梢,提高产量。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在青钱柳基地的苗圃地里,挖沟做畦时,沟挖的太浅,在暴雨天气,不能及时排水,导致基地里面的湿气太重,出现根腐烂的现象。近期正是大暑天气,气温非常高,然而管理人员没有及时的做好做好通风措施,长时间的高温导致幼苗无法生长甚至死亡。
(三)茶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问题
目前,城步县的茶产业链是一条比较单一的产业链,这样的产业链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很大。当市场价格上升时,整个产业链效益就好;当市场价格下降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就都会受到影响。在这样比较单一的产业链中,即使农民种植茶树单产提高了,总产量提高了,根据市场价格波动原理,市场上的茶叶多了,价格就下降了,这样直接的结果就是农民种出了更多的茶树,茶厂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但农民的收益没有增加,茶厂的效益没有提高。因此产业链的延伸是城步县茶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政府引导不够
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壮大必须要依靠政府的帮助才能真正的做大、做强。目前,城步县的茶产业出现了单打独斗的局面,没有形成一个整体。部分公司出现了资金短缺,项目无法启动的局面。同时,因为缺乏政府的介入,公司与农民之间缺少交流,而茶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整个产业的发展相对缓慢。
三、对城步县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针对城步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经过实地走访调研,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加强基地建设
(1)园地选址
基地一般选择在地形较平、坡度100以内的缓坡地,对坡度大的坡地整成梯地。离市区较远,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的地方。
(2)基地的公路等基础设施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偏远的山地、坡地离公路都较远,给化肥等农资运输,特别是对茶叶、茶籽的运输造成很大不便。基地离公路远,采摘后还需要大量的劳力将茶叶、茶籽搬运到公路上,使得劳动力强度加大,还可能延长所需的时间,进而影响产品产量。
(3)选择抗性强的品种
宜选用良种,性状一致,不会发生性状分离,产品的质量可大大提高。也可以选择当地的峒茶资源,把抗性好,表现优良的单株选育出来,通过扦插来繁育大批量的种苗。
(二)加强肥培管理
(1)注重茶园的pH值
茶树是喜酸作物,适合在酸性的土壤坏境中生存。一般情况下,微酸性的土壤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使有机态养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有机态养分供植物吸收,而且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根际生长,使茶树更好的生长。种植茶树的土壤要求有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大致为4。0-5。0之间。
(2)茶园施肥
茶园需要较高的肥培管理水平。由于茶园采摘强度大,芽叶带走养分较多,需要及时施入充足的肥料来补充茶树的营养。按照茶园施肥的原则应多施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氮肥为主,氮肥与钾肥和其他元素相结合;重视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掌握肥料性质,做到合理施肥;根部施肥为主,根部施肥与叶面施肥相结合;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必须遵循经济、合理、科学的施肥原则,因时、因地、因茶树的不同品种和生育期,采用适当的施肥方法,适时、适量地施用,才能使茶园施肥发挥最大的效应。
(3)茶园水分管理
保持茶园土壤的肥力,可以持久、稳定地供应茶树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每次鲜叶采摘都会带走土壤中大量的有机质和无机质,必须进行水分、养分的补充,才能保证土壤养分。茶树只有保证充足的水分,茶树才能正常的生长,所以茶园的基本设施灌溉系统要做好,能应对不良的生态环境。在干旱条件下要及时的做好浇灌保证茶树的正常活动,对于茶园的管理来说,水分管理非常重要。
(4)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在以茶树为中心的茶园生态系统中,茶树、病虫以及天敌等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物群落,但是病虫对于茶树来说却是百害而无一利。为了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需要对茶园进行病虫害防治。根据茶园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适时选择合适的农业生产措施。在茶树生产上主要应用的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通过不同的防治方法,最终达到减少病虫害的效果。
(三)加强合作,提高产品质量
针对城步县目前对茶树病虫害防治存在着测报条件较差,防治比较困难,及抗药性等问题,我们建议城步县政府和分管农业的相关部门加强病虫害防治投入,加强与湖南茶叶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沟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在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条件,以达到提早预测预报,有效防治的目的。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对城步峒茶资源生物学性状及遗传分析、化学物质组学分析,通过分析进一步对城步峒茶在红茶、黑茶产品加工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和茶叶加工设备选型配套技术方面的研究
(四)多方筹资改善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
将国家政府出资扶持和蔗农自筹资金结合起来,修建公路,便于茶园的机械深耕和茶叶采摘后的运输。改善水利设施,修建蓄水池。在茶园中修建蓄水池,这样在雨季的时候蓄水池蓄养水源,在出现干旱的时候利用蓄水池里的水浇灌蔗地,以抗旱保收。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部分村镇示范推广,应加大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进一步推广普及。
(五)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种植结构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于茶树种植与森林保护之间的矛盾,农民增收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需要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做到宜林则林,宜茶则茶,宜粮则粮。既要保持茶产业的持续发展,又兼顾到林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
为了提高土壤的利用率,我们可以在茶园中间作或者套种一些经济作物,如杨梅、红豆杉、银杏、玉兰等等,这样的目的不仅能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还能适当的为茶树遮阴,增加含氮物质的积累,有利于提高茶叶的品质。
(六)增强文化宣传,提升知名度
城步峒茶是湖南省四大茶树资源之一。湖南省四大茶树资源包括安化云台山种、江华苦茶、汝城白毛茶以及城步峒茶,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结合当地的苗乡风情来进行文化宣传。另外,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挖掘,推广茶文化来提升城步县茶产业的知名度,促进城步县茶产业的发展。
(七)城步县有机茶的开发
一种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与方法生产出鲜叶、加工、包装、贮运过程中不受化学物品污染,有机茶和AA级绿色食品茶生产过程中则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肥料和除草剂等,只能使用有机肥料,并采用生物措施和物理的方法防治病虫草害。农业部《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茶农产品的意见》指出,“有机农产品是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有效手段,坚持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国际通行做法,逐步从产品认证向基地认证为主体的全程管理转变,立足国情,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和特色,因地制宜的发展有机农产品”。一些地方政府除了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外,还配套一定的扶持方案发展有机茶,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发展的良好态势。针对这一形式,城步县可以大力发展有机茶来立足于县情。
(八)发展茶旅一体化
近年来,城步县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加强旅游景区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旅游宣传促销,致力打造“生态城步、魅力苗乡”旅游品牌,现在已初步形成南山与两江峡谷、白云湖与白云洞、县城沿河风光带、十万古田、沙角洞银杉自然保护区、桃林千年苗寨与大寨侗族民俗文化村等六大主体功能区,全县旅游产业已步入发展快车道,是《湖南省旅游业“十一五”规划》重点培育的旅游县之一,2010年,该县被评定为“全国最佳生态旅游县”和“中国区域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
通过把城步的茶产业与当地的苗乡、苗俗及当地的旅游资源相结合来发展茶园观光、生态茶园、制茶体验、茶文化休闲等等,城步的茶产业一定会有惊人的发展。
(九)政府积极引导及支持茶产业的发展
政府加强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作为茶产业发展坚强的后备力量,提高对茶产业的关注度。同时把茶产业与精准扶贫密切的结合起来,县政府加强对外联系,为乡镇、村争取到省内职权部门或者农业院校的精准扶贫项目,推进茶产业与科技的结合力度与深度,提高茶叶种植、产品研发、后期销售的科技含量,以此来提高农民的收益,实现脱贫致富。
四、对城步县茶产业发展的展望
城步县茶产业通过政府对茶产业的大力扶持政策,协调好农民和产业负责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来促进茶产业的发展;通过与高等科研院所雄厚的科研力量合作,推进茶产业与科技的结合力度与深度,提高茶叶种植、产品研发、后期销售的科技含量;通过规范、标准的加工,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另外,城步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宜发展茶产业的光温热等气候资源,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充分发挥我们的这些优势,城步县的茶产业一定会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城步县人民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篇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5000字
摘要:
为了解张家界市慈利县的文艺事业的发展现状、当地文艺发展需求以及村民对本次暑期“三下乡”文艺汇演的问题与不足的反馈,并将这些情况反馈给当地政府与学院,从而更好的提高当地村民对文艺事业的兴趣,推动当地文艺事业的发展,为当地的文艺事业做出贡献,更好的服务当地村民。
此次问卷采用抽样调查形式,由相关同学手动导入相关数据,以张家界市慈利县明珠村村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村民很喜欢此类文艺活动,但在乡村中文艺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大部分村民比较喜欢歌舞,往后的文艺活动中可适当增加情景剧类型的节目;对于文艺活动的效果来说,村民们感觉接触到文艺汇演后,不但能丰富日常文娱生活,还能使身心得到放松,最重要的是能给孩子们发挥特长的机会、开拓他们的视野。综上所述:大多数村民支持文艺汇演,但这种文艺活动普及性不够,也因为设备等各方面的原因,使舞台效果不够精美。
[关键词]:
三下乡张家界市慈利县明珠村
文艺志愿活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调研背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大学生志愿服务要立足于自身发展,更要立足所服务对象的发展。为了解当地村落的文化活动开展现状和实际需求以及文艺志愿服务团的整体模式。我们特展开此项调查,希望能够给当地工作者提供意见、推动当地文艺事业的发展以及为学院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的文艺活动提供指导意见。
调查对象及方法
此次调查问卷由了解明珠村的文化活动开展现状和对文艺汇演的反馈两部分组成,共10道选择题和1道主观题,内容包括:村里的文艺发展现状、文艺汇演的整体反馈、对未来村里文艺事业的展望三个方面。本次调查对象是张家界市慈利县明珠村中观看文艺汇演的部分村民,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形式开展,从观看文艺汇演的村民中随机选取了29人进行调查,其中有效问卷29份,样本约占总体的10%。
数据分析
1、您村子里之前有类似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吗?()[单选题]
就“您村子里之前有类似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吗?”的回答情况来看,村民们回答此问题的答案比例依次是:偶尔有(51。72%)、几乎没有(34。48%)、完全没有(10。34%)、经常有(3。45%)。由数据可知,有51。72%的村民村子里之前偶尔有类似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有近45%的村民村子里之前很少有类似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仅有4%的村民村子里之前经常有类似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2、您平常接触文艺汇演的主要方式是?()[单选题]
就“您平常接触文艺汇演的主要方式是?”的回答情况来看,村民们回答此问题的答案比例依次是:电视(41。38%)、互联网(34。48%)、现场(20。69%)、其他(3。45%)、没有接触(0%)。由数据可知,将近97%的村民平常是通过电视、互联网和现场这三种方式接触文艺汇演,仅有不到4%的村民通过其他方式接触文艺汇演。
3、您怎么看待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单选题]
就“您怎么看待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的回答情况来看,非常感兴趣(48。28%)、感兴趣(48。28%)、无所谓(3。45%)、没兴趣(0%)。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超过96%的村民对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是感兴趣的,其中还有半数非常感兴趣;仅有不到4%的村民感觉无所谓。
4、您最喜欢本次文艺汇演中哪一类的节目?()[单选题]
就“您最喜欢本次文艺汇演中哪一类的节目?”的回答来看,村民回答此问题的答案比例依次是:舞蹈(41。38%)、小品(20。69%)、器乐(17。24%)、歌剧(13。79%)、朗诵(6。9%)。由数据可以看出,舞蹈类节目更受村民们欢迎,而喜欢朗诵的村民仅有不到7%。
5、您觉得此次文艺汇演还需要增加哪个类型的节目?()[单选题]
就“您觉得次次文艺汇演还需要增加哪个类型的节目?”的回答来看,戏曲(24。14%)、魔术(24。14%)、情景剧(24。14%)、相声(20。69%)、其他(6。9%)。由数据来看,选择需要增加戏曲、魔术、情景剧这三类节目的村民比例同为24。14%;有20。69%的村民选择相声,有6。9%的村民选择了其他。
6、对于本次文艺汇演有什么感受?()[多选题][多选题]
就“对于本次文艺汇演有什么感受?”的回答情况来看,心情愉悦,很有意思(58。62%)、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55。17%)、想努力的学习,成为有志青年(27。59%)、其他(10。34%)、只是感到了一时的新奇,没有什么实际作用(6。9%)、没有什么影响(3。45%)。由数据可知,有超过50%的村民认为此次文艺汇演可以开拓他们的眼界使他们心情愉悦,有3。45%认为此次文艺汇演没有什么影响。
7、您觉得本次文艺汇演有什么不足之处?()[多选题][多选题]
就“您觉得本次文艺汇演有什么不足之处?”的回答来看,村民回答此问题的答案依次是:舞台效果不够精美(55。17%)、其他(24。14%)、节目种类不够丰富(20。69%)、节目激情性不高(6。9%)、趣味性不足(3。45%)。由数据分析可知,近56%的村民觉得本次文艺汇演舞台效果不够精美,有3。45%的村民觉得本次文艺汇演趣味性不足。
8、您觉得这类文艺汇演活动对你们有什么影响?()[多选题][多选题]
就“你觉得这类文艺汇演活动对你们有什么影响?”的回答情况来看,丰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能够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特长(58。62%)、使村民的身心得到放松(48。28)、没什么实际影响(10。34%)、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活规律(3。45%)。由数据可知,超过50%的村民认为认为这类文艺汇演能够丰富村民日常生活、使村民的身心得到放松和能够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特长,3。45%的村民认为这类文艺汇演影响了村民的正常生活,有10。34%的村民认为这类文艺汇演对于他们没有什么实际影响。
9、您们村有类似跳广场舞这样的休闲活动吗?[单选题]
就“您们村有类似跳广场舞这样的休闲活动吗?”的回答情况来看,选择没有的村民为58。62%,选择有的村民为41。38%。
0、那您想村里搞哪些经常性的文艺活动呢?()[多选题]
就“那您想村里搞哪些经常性的文艺活动呢?”的回答情况来看,村民回答此问题的答案比例依次是:跳广场舞(58。62%)、其他(20。69%)、舞龙舞狮(10。34%)、打腰鼓(6。9%)、马戏团表演(6。9%)。由数据可知,近59%的村民想村里经常搞跳广场舞这样的文艺活动,仅有6。9%的村民想搞像打腰鼓、马戏团表演这样的活动。
1、您希望乡里或社会机构来举行这种文艺汇演吗?()[单选题]
就“您希望乡里或社会机构来举行这种文艺汇演吗?”的回答来看,村民们都希望能举行像这样的文艺汇演,其中有75。86%的村民非常希望能够举行文艺汇演。
问题产生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1、村民很少现场接触文艺汇演
就“您平常接触文艺汇演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的回答情况来看,村民们回答此问题的答案比例依次是:电视(41。38%)、互联网(34。48%)、现场(20。69%)、其他(3。45%)、没有接触(0%)。由数据可知,大部分村民平常主要是以电视和互联网接触文艺汇演,很少有机会能到现场接触文艺汇演。
2、村民不太喜欢文化精神层面的节目
就“您最喜欢本次文艺汇演中哪一类的节目?”的回答来看,村民回答此问题的答案比例依次是:舞蹈(41。38%)、小品(20。69%)、器乐(17。24%)、歌剧(13。79%)、朗诵(6。9%)。由数据可以看出,喜欢舞蹈类节目的村民远超过喜欢其他节目的村民,喜欢朗诵这种文化类节目的村民不到7%。
3、节目丰富度不够,舞台布置度不高
就“您觉得本次文艺汇演有什么不足之处?”的回答来看,村民回答此问题的答案依次是:舞台效果不够精美(55。17%)、其他(24。14%)、节目种类不够丰富(20。69%)、节目激情性不高(6。9%)、趣味性不足(3。45%)。近56%的村民觉得本次文艺汇演舞台效果不够精美,有21%的村民觉得节目种类不够丰富。
4、村里文艺活动较少且村民喜欢的文艺活动形式较单一
就“那您想村里搞哪些经常性的文艺活动呢?”“你们村有类似跳广场舞这样的活动吗?”两题的回答情况来看,选择有的村民为41。38%,选择没有的村民为58。62%;跳广场舞(58。62%)、其他(20。69%)、舞龙舞狮(10。34%)、打腰鼓(6。9%)、马戏团表演(6。9%)。由数据可知,近59%的村民想村里经常搞跳广场舞这样的文艺活动,远超过想搞其他类型的活动;仅有6。9%的村民想搞像打腰鼓、马戏团表演这样的活动。
二、原因分析
1、村民出不去,文艺进不来
交通不便,是导致“村民出不去,文艺进不来”的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明珠村,虽然大部分的道路都修成水泥路,但是道路上却只能保证一辆小车行驶,稍不注意就会产生意外情况,更不用说把文艺汇演的设备车开进来了。俗话说,路的宽敞平坦程度反映地方的发展水平,越穷越要修路。从而也间接导致村民们平时接触文艺汇演只能通过电视与互联网。
2、村民文化水平不高,文化类节目娱乐性不强
大部分村民只上过小学初中,村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村民们不太喜欢朗诵这类蕴涵文化精神层面的节目,觉得这类节目很无趣,村民大都喜欢歌舞这类欢声笑语的节目。文化类的节目没有娱乐类节目的娱乐性高。
3、表演人员数较少,舞台条件较差
本次文艺志愿服务团只有十三名志愿者为专业表演人员,且排练时间紧促。又因与当地部门联系不够充分,不了解当地设施的情况,这才导致当天晚会的舞台布置较简易以及机器设备较差等现象产生,使得文艺汇演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4、年轻人较少,活动场所有限
村里面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村里以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村里缺乏了一块人群,总是显得有些毫无生气,而老人和小孩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更不用说靠老人和小孩来打造集体的活动场所,更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参与和组织文艺活动。
相关建议
一、村民方面
1、积极观看文艺节目,提高自身文艺内涵
村民们应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多去观看各种文艺节目。提高自身对文艺活动的积极性及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
2、积极支持村里文艺建设,主动参与举办的各项文艺活动
积极参加村镇举办的各种知识教育授课,支持村里进行文艺工作的建设,为村里文艺活动方面的建设添砖添瓦,共同建设一个富含文艺底蕴的明珠村。
二、学院方面
1、注重精神层次方面的发展,宣传文艺知识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开展不同专业性的三下乡活动,用宣传手册或广播的形式,将文艺知识传播至村民的头脑中。
2、完善节目质量与丰富节目类型
学院应该努力提高文艺汇演的质量和不断丰富节目类型,完善舞台效果的不足,增加志愿者的数量以及加大文艺下乡力度,努力为村民们带去更加优秀文艺汇演。
3、与村民互动,开拓创新
完善舞台道具,多与村民们进行节目互动,勇于创新,开拓村民视野,带动村民对文艺活动的积极性,为村里营造良好的文艺氛围。
三、社会方面
1、注重精神层次方面的发展,宣传文艺知识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开展不同专业性的三下乡活动,用宣传手册或广播的形式,将文艺知识传播至村民的头脑中。
2、完善节目质量与丰富节目类型
学院应该努力提高文艺汇演的质量和不断丰富节目类型,完善舞台效果的不足,增加志愿者的数量以及加大文艺下乡力度,努力为村民们带去更加优秀文艺汇演。
3、与村民互动,开拓创新
完善舞台道具,多与村民们进行节目互动,勇于创新,开拓村民视野,带动村民对文艺活动的积极性,为村里营造良好的文艺氛围。
通过本次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张家界市慈利县明珠村当地的文艺事业的发展现状较差,当地村民接触文艺活动的机会较少及文艺志愿服务团准备不够充分,节目种类较单一和节目质量有待提高,以及积极发展文艺事业可以更好的培养当地村民和学院志愿者健康的心理、综合能力及良好的思想品质等素质,促进当地村民文艺内涵的提高,并调动同学们在艺术认识与实践方面的主观能动性。由于此次当地场地和排练时间有限,使得此次文艺汇演有很多不足之处。
通过本次的调研活动,我们了解到此次文艺汇演中的不足以及当地文艺事业的缺陷。所以建议文艺志愿服务团增加相关节目的排练时间来提高节目质量,同时增加节目种类,提高节目的趣味性,并在表演过程中多与观众互动。建议村民们勇于接受外界的新事物,并且多与外界沟通,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样才能有利于当地文艺事业的发展及学院在文艺汇演方面的整体模式不断完善。
相关热词搜索: 社会实践 暑期 调研报告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5000字(4篇)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5000字(精选4篇)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