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六课 你准备好了吗优质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20 09:40:03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六课 你准备好了吗优质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六课 你准备好了吗优质教学设计

六年级第十六课你准备好了吗

【主题说明】

即将小学毕业的学生,教师需要引导他们为中学阶段的新生活作好准备。六年级的学生通常开始进入青春期,心理不成熟,教师应深入了解,及时引导,使学生能正视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培养学生面对变化,积极主动去适应的正确心态。合理地为自己设计未来的蓝图,从各方面做好迎接中学生活的准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认识中小学生活的差异。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面对变化,积极主动去适应的正确心态。

3、行为目标:制定计划,做好迎接中学生活的准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中小学生活的差异之处,积极面对。

难点:制定计划,做好迎接初中生活的准备。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些图片。

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初中学习生活的资料。

【教学设计】

【活动反馈】

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有兴趣?

2、是否按照计划去做迎接初中生活的准备?

【练习题】

1、制定个人计划,做好迎接中学生活的准备。

2、每位同学为自己设计“我的中学生活形象”

【教学参考素材】

一、面对新的生活环境:用积极的情绪改变对新环境看法。

很久以前,一个村里有两个年轻人(甲和乙),都想通过茫茫的戈壁到沙漠另一边的绿洲,去开拓新的生活。有一年的夏天,甲和乙先后出发了。甲走到古堡的时候,带的水已经喝完了。他轻而易举的找到了一个水杯,水杯里有半杯水,他就开始抱怨、谩骂古堡人的吝啬。当他正要准备喝时,一阵狂风飞起,沙粒落在水杯中,他正在抱怨水杯里有了沙粒怎么喝时,又一阵狂风,把他手中的杯子刮走了,水洒落在沙粒中,最后甲死在沙漠中。乙走到古堡的时候,带的水也喝完了。他也找到了一个水杯,水杯里有半杯水,他立即端起水杯一饮而尽。然后,他跪在地上感谢上天,感谢古堡人的救命之恩。少顷狂风大作,他躲在古堡的残垣断壁下。风停了,他走出了沙漠,看到了绿洲,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面对变化,只要我们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只要我们总是有所准备,开始改变自己,有正确的心态,有生活的目标和意志,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准备。那么,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会阳光明媚。

二、有趣的心理实验

研究者将一只小猫先放进一间背景全是竖线条的生活空间里,让它自由自在的生活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将它放入一间背景全是横线条的生活空间里,结果这只小猫却东倒西歪,站不稳了。那么,小猫身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阐释:原因是小猫对新的环境产生不适应心理,开始感觉紊乱、行为错乱。人和动物一样,当我们到达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时,就会感觉到不适应,并伴有压力和心慌、焦虑等,将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和学习。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适应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在新的环境中出现不平衡、不适应是难免的,像这样的困扰是自然的。如果这样的不适应感强度过大,这就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了,它可能会导致自卑、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的产生,给学习和生活造成不良的被动局面。

因此,我们应当掌握一些适应新环境的技巧,减少这个适应期的长度,顺利度过新环境的适应期。

1、要尽快熟悉校园及周边环境。

2、主动适应新老师的教学方法。

3、主动调整学习方法。

4、尽快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5、加强与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

6、重新确立人生目标。

7、积极调整心态。

【心理学背景资料】

一、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

中学时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 ,也是一个面临巨大挑战的转折时期。随着青春期的到来 ,初中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经历着急遽的变化 ,初中生的学校适应问题也因此显得异常突出。学校适应是一个广义的多维概念 ,研究者对其尚未给出一致的界定 ,在本研究中学校适应是指学生在学校背景下愉快的参与学校活动并获得学业成功的程度。对于衡量儿童青少年学校适应的指标 ,研究者也未形成共识。从已有的文献来看 ,早期的研究主要考察学生的辍学率或缺勤率 ,现在的大多数研究则考察了学生的行为(如课堂参与和破坏行为、外化和内化行为问题) 、情感(如孤独感、社会焦虑) 和学业(如学习成绩) 等方面的适应。另外 ,学生对学校的态度——逃避或喜欢以及学生在学校背景下的人际关系——同伴接纳也曾被看作为学校适应的重要指标。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所感受到的来自其所在的社会网络成员的关心、尊重和重视的一种行为或信息,它不仅可以缓冲生活压力的消极影响 ,还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和身心健康。最近 20年来 ,对儿童社会支持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儿童的社会支持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以往研究表明 ,从儿童早期到儿童中期 ,教师及同伴的支持日益增多而父母的支持则呈减少的趋势;从儿童中期到青少年期 ,朋友支持显著增加 ,教师支持减少,父母支持则基本保持稳定。研究还发现 ,女孩通常报告更多的社会支持,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不存在性别差异。在社会支持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方面 ,多数研究认为社会支持对儿童的学业成就、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影响 ,但也有研究认为不同支持源的社会支持对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的影响并不相同。

李文道等人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支持源的支持功能各有侧重。母亲和父亲侧重于为初中生提供关心帮助及肯定价值方面的支持 ,同学侧重于陪伴支持 ,教师的支持则主要表现为对初中生的关心与帮助。父母仍然是初中生最主要的支持源 ,只是在亲密感维度上同学的支持超过了父母;而教师提供的支持在各支持源中最少。这些结论与以往的研究大致吻合,也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这三种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的不同性质和作用相一致。亲子关系是儿童最早的人际关系 ,交往时间最长、最频繁、最为稳定 ,它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中始终居于最重要的位置 ,即使是到了所谓的“心理断乳期”,父母的地位依然是不可取代的 ,父母甚至是青少年能否顺利度过青春期的关键因素。尽管如此 ,进入青春期以后 ,儿童都会产生摆脱对成人的依赖 ,寻求更多的独立和自主的要求 ,而同伴关系所具有的平等性恰恰

满足了他们的这一心理需求 ,因此同伴成了正处于青春初期的初中生的新的依恋对象 ,他们会更多地将自己的秘密和想法与同伴分享 ,与同伴的亲密感与日俱增 ,甚至暂时超过了与父母的亲密感。但是 ,与同伴亲密感的增加并不会有损于亲子关系的发展 ,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父母的价值观一致的人交朋友 ,因此 ,在初中生的心目中 ,父母的地位并没有因为同伴地位的上升而减弱 ,他们仍然是中学生获得支持的重要源泉。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在于师生交往主要集中于学习方面 ,其支持作用主要表现为学习方面的关心与帮助 ,如提供建议、指导、忠告和其他有形的帮助 ,这与认为教师支持主要是工具性支持的看法取得了一致。

另外,社会支持水平不同的初中生在学校适应的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高支持水平学生的适应质量显著高于低支持水平学生的适应质量 ,高支持水平的初中生表现出较少的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 ,孤独感较低 ,学习成绩较好 ,同伴的评价更高 ,对学校的态度也更为积极。社会支持作用机制的主效应模型认为 ,只要增加社会支持 ,就必然导致个体健康状况的提高 ,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学习成绩、喜欢学校和同伴评价的增益作用。而社会支持作用机制的缓冲器模型认为社会支持在应激条件下能缓冲压力事件对身心健康的消极影响 ,本研究的结果也发现了社会支持对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孤独感和逃避学校具有缓冲作用。比较进入学校适应回归方程中的变量的标准偏回归系数β,发现教师支持对喜欢学校、逃避学校和同伴评价的解释能力最强 ,同学支持对孤独感的解释能力最强 ,这可以从教师和同学在初中生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解释。在学生的心目中 ,教师是与学校紧密相联的 ,对教师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学校的态度 ,而教师支持的高低对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教师支持对学生的学校态度具有最强的解释能力。同时在师生交往中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尚未形成独立判断能力的初中生来讲具有相当的权威 ,教师支持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对某个学生的评价 ,从而间接影响了同学对其的评价。同学支持对孤独感的解释能力最强 ,这是因为同学提供的爱、关心、陪伴和亲密能够使中学生获得较强的归属感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孤独感的产生。鉴于社会支持在初中生学校适应中的重要地位 ,在实际生活中提高各社会支持源 ,特别是教师和同学支持源的社会支持水平就显得格外有意义了。

二、时间管理与学习适应

研究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从各维度得分看,女生的得分均明显高于男生。究其原因,是因为初中女生在心理上比男生成熟早,有较强的自控力和自律性,更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按照时间约束自己。基于此,女生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上都显著高于男生。研究还表明,在学习适应性总分上,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在学习适应性各分量表上除了学习环境一项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均呈现出女生明显高于男生的趋势。社会规范对性别的要求,使女生较早养成了温顺、稳重的性格特征,对父母、老师的要求更加看重,学习上也比男生更仔细认真,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良好的学习计划,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这些特点都在对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中发现,时间管理

倾向总分与学习适应性总分及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并且在时间价值观、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上也呈现同样的趋势。由此说明,越善于管理时间的中学生,其学习适应性越强。

另外,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对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均构成显著的回归效应。但时间价值感对学习适应性没有直接构成显著的影响,时间价值感是个体时间管理的基础,是个体在时间上的一种稳定的态度和观念,比较抽象和笼统,它可能通过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来影响学习适应性。总体上来说,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习适应性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通过合理有效的时间管理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中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如果能较早地加强他们对时间管理的认知和锻炼其管理时间的能力,这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情绪调节策略与学校适应

以往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会越来越强,调节策略会越来丰富,运用手段也会越来越灵活。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能够灵活使用情绪调节策略的儿童,其社会行为发展得比较好,而缺乏情绪调节能力的儿童, 在压力情境下更易出现各种问题行为。研究发现,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各个维度在灵活型、积极型、消极型及弱势型四种不同情绪调节策略类型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灵活型、积极型分别与消极型、弱势型之间,且消极型、弱势型的得分均高于灵活型和积极型。相对于消极、弱势型个体来说,灵活、积极型个体采用积极调控方式,认知思维方式更加灵活,更能从不同角度来考虑问题,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应对,并且会更加积极地寻求他人的帮助来应对。大量研究也表明,个体越能灵活地利用不同的策略调节自身的情绪,其情绪调节的能力就越强,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就会越少,反之,情绪调节能力就越差,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就会越多。

研究结果还表明,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与问题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具体表现为,初中生的重新评价策略与问题行为的各个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表达抑制策略与交往问题行为、性格问题行为以及情绪问题行为等存在显著性正相关:重新评价更多地与积极的结果相联系,表达抑制更多地与消极的结果相联系相一致。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重新评价策略对问题行为的各个维度均具有较强的预测力,表达抑制策略对交往问题行为、性格问题行为及情绪问题行为具有较强的预测力。正如Gross 指出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抑制的个体会表现出回避型依恋、较少与人分享情绪,有较低的社会支持,较差的同伴评价和人际亲密性的减弱。这进一步证实了情绪调节策略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情绪抑制与行为适应不良有显著相关,但相关程度都比较低,相关系数相对于西方人在人际领域的其他研究来讲有较大的降低,也不是对所有这些问题有预测力,在东方文化背景中表达抑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会被其所拥有的价值观念所调节,这是以后需进一步考察的地方。我们教育者面对学生的行为不良时,可以从情绪调节策略上考虑进行干预,提高和强化他们使用重新评价的能力,减少对表达抑制的使用,从而改变对情绪事件和情境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缓解或避免问题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李文道, 邹泓, & 赵霞. (2003). 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3, 73-81.

2、赵均, & 李祚山. (2009). 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适应性相关研究.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6(1), 107-110.

3、刘志军, 白学军, & 刘旭. (2009). 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与行为适应不良的关系. 心理研究, 2(5), 65-69.

相关热词搜索: 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准备好了 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

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