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研学旅行如何“研学”,供大家参考。
研学旅行,“研学”是核心,“旅行”是载体。然而,综观当前研学旅行的组织情况,很多组织者并没有真正理解这项活动的含义,往往将其办成了“夏令营”“春秋游”“游学”,甚至仅仅是“旅行”。组织者认识模糊会对课程的开展造成极大阻碍,因此,武汉市在试点之初便鼓励学校对研学旅行课程的定位、实施、评价进行探索。一、课程定位“研学”是研究性学习的简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学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钟启泉在《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中指出,研究性学习是旨在打破分科主义课程的束缚,促进中小学课堂教学从“灌输中心”转型为“对话中心”的一种课程形式(《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通常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教育活动。研学是目
的,旅行是手段,组织者通常通过旅
行中开展的各类教育活动和学生的
亲身体验实现综合育人的目的。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质是研究性学习,而要通过旅行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
的,课程定位至少要符合三个要求。1.研学旅行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和应用知识
研学旅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教育,旅行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研学旅行课程,无论校方、基地还是服务方,都应该把教育放在首位。旅行只是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研学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的一种方法,二者不能本末倒置。学校在设计研学旅行课程时,其目的地、路线、行程设计都应带有教育性。具体说,设计时要注重“三个必须”:旅行目的地必须能满足学生上课的需要,调研路线必须能满足启发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的需要,行程安排必须留有足够的讨论时间。2.研学旅行的线路要能创设研究的情境和条件研学旅行是系统课程,它可以运用文化、经济、农业、科技等方面的资源,以专题形式呈现,供学生选择。在创设科研情境方面,一些平时不对外开放的大型企业、大型农场、科研院所等更具优势,适合开发针对性研学旅行课程。学校应将旅行线路是否具备创设科研情境和条件作为首选,而不必拘泥于成熟的景区或名胜古迹。比如农耕文化、人工智能等,只要能提供学生感兴趣的选题,能为学生实际观察、动手实践提供机会及工具,能为学生量身定做合适的课程,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就可以纳入研学旅行路线。学校也应积极开发适合本校特色、生情的研学路线,框定满足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或弥补学生在校学习不足的选题,如城市学校可选择农耕文化研究路线,农村学校可选择人工智能研究路线,以增长学生见闻,丰富学生知识,为他们动手实践提供机会。3.研学旅行的教学要凸显“双主”“双主”指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研学旅行如何“研学”
文/
苏芮
聚焦·记者调查
08
相关热词搜索: 研学旅行的总结和反思 研学 旅行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