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学习“四史”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6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2-07-11 19:35:03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学习“四史”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6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学习“四史”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6篇(范文推荐)

四史,又名新四史。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学习“四史”的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6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学习“四史”的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篇1

  最近。

市委召开“四史”学习教育工作任务部署会,会议强调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是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全市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作为一名90后青年党员、组工干部,更要用好历史这面明镜,时不我待抓好“四史”学习,在学习“四史”中汇聚力量、汲取经验、传承精神。

  一、学深悟透,在“四史”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组工干部,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组工干部要“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进入组织部后,我看到会议室张贴了“忠诚、公正、开拓、严谨、友爱”的“十字”部风,看到各位组工前辈们凭着坚定的信仰和对党的忠诚,坚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铸就了公道正派、实事求是的标杆形象。

  作为一名改革开放后出生的90后党员,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和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艰难险阻,因此要深入地学习“四史”,才能真正了解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国庆70周年庆祝大会上一幕幕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威武的阅兵式,让我倍感振奋与自豪。我想时刻牢记那份感动与震撼,投入到“四史”学习和实践工作中,从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中获得强大动力,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慎思明辨,在“四史”学习中提升理论素养。“四史”涉及时间长、内容多、范围广,不仅需要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还需要对世界大环境背景有全面的了解。研读“四史”,既要落实在提高理论文化素养上,更要落实到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的实践上。“四史”学习不能浮于表面,不能满足于对一般史实的了解,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探索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层次原因,正确地揭示本质、把握规律,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题,从而站稳政治立场,保证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方向。结合当下来说,就是要有家国情怀,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四史”学习教育与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锤炼提升自身科学理论素养,在学懂弄通做实中切实解决思想根子问题。

  三、笃行致知,在“四史”学习中提高工作能力。学史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进程中,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过程。青年干部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局面时常会感到能力不足、本领恐慌,却对如何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又无从下手。其实,通过学习“四史”便可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回顾历史,很多问题都可以从以往的先例中有所参考借鉴。在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再加以综合分析、科学判断、灵活运用,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以理论指导实践,最终提升工作能力。

  学史更要创新驱动。我们的党和国家能够逐步发展壮大,在攻坚克难中不断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在党的正确领导之下,国家不断进行各种改革完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了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上。组工干部的高标准严要求,使得大家养成了严谨细致、坚持原则等优良品质。但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摒弃照抄照搬、保守教条的惯性思维,去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组织工作。一场疫情推动了网上购物、云上生活。一网通办、视频会议、云上面试、直播带货等等新兴事物的兴起,都需要我们创新实践走在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大

  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趋势下,更要把创新作为组织工作的重头戏,切实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贯彻好、实践好。作为青年人,更要破除惯性思维、摆脱依赖路径、跳出舒适圈,注入新鲜活力,努力做一名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组工干部,不断涵养组工干部的“高境界、大格局、真本领”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学习“四史”的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篇2

  2019年7月31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2020年1月8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到学习“四史”,这是党中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继续发扬重视学习、善于进步的优良传统,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将历史经验、现实发展与未来战略相结合,而提出的重要政治任务。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学习“四史”的重要性与方法论,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学习“四史”必先深刻理解认识“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2020年X月X日,在中共XX市委“四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市委书记XX指出:“要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回首过往,不忘初心,是为了走得更为坚定、走得更为长远。因此,学习“四史”,以史为鉴,服务现实,意义重大!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XX周年,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贯彻落实好“四史”的学习教育,更具有历史与现实重要意义。

  一、学习“四史”是研判世情、国情、党情,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所处历史方位的前提与基础

  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与时俱进,避免走入误区的保证。通过学习“四史”,研判世情、国情、党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同时也是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基本依据。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化进程在曲折中不断推进,全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遭受重大挑战,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重塑世界,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大流行趋势明显。“危机”之中,有危有机,如何利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未雨绸缪,趋利避害,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重要命题。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其中树立正确历史观,就是要求在认识国际形势的同时,还要思考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擅长总结历史经验,从“四史”中准确地研判世情、国情、党情,从而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开展准确指南。

  1.1949年3月,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总结回顾了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的历史,认为由于敌强我弱,党的工作重心一直在乡村,且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行之有效的。而经过三大战役,敌我力量发生了转变。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解放全中国、建立新中国的问题,党的工作重心也应转变。因此党中央决定之后党的工作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2.1956年9月党的八大报告指出,针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解决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对改革开放,乃至现今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他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出发,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论从史出”,这是党中央再次顺应历史潮流,主动求变,而做出的新时代重要研判。

  总之,学习“四史”是研判世情、国情、党情的前提与基础,同时也便于每一个党员深入理解和自觉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学习“四史”是解读世界、读懂中国的依据和方法。

  二、学习“四史”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理清历史脉络的必然要求

  历史虚无主义是意识形态领域一种错误思潮,它的本质在于通过“否定人民革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民主专政,试图以乱史而达到社会主义改旗易帜之目的”。就其表现而言,主要有: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巨大成就;
攻击和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
颠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打着学术的旗号,以片面或虚假的资料,来达到抹黑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的;
新时代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兴传媒等极尽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小则侵蚀共产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大则威胁“两个维护”。与此同时,一些“低级红”“高级黑”言论更具伪装和欺骗性。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涌动。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势在必行。201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以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防止和纠正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决不允许对党中央阳奉阴违做两面人、搞两面派、搞‘伪忠诚’”。做到“两个维护”,必须以“四史”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将发人警醒的历史案例与先进典型示范教育结合起来,为党员干部提供明辨是非和养正气、祛邪气的良药。

  以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为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指出: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并提出了科学评判历史人物的“六个不能”: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
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
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
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
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
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贡献,并认为其“晚年的错误有主观因素和个人责任,还在于复杂的国内国际的社会历史原因,应该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评价重要历史人物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任何简单或者以偏概全的评价都是对历史的亵渎。

  意识形态领域是一个无硝烟的战场,学习“四史”就是批判虚无、澄清谬误的利器。通过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的学习教育;
对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的学习教育;
对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的学习教育,理清历史发展脉络,培养和锻炼党员和群众正确的历史观。在配合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压缩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生存空间。

  三、学习“四史”是汲取经验智慧,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水平的迫切需要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成熟的政党必将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进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正是在不断的学习和革新中壮大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有着学习历史的优良传统。

  早在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史重大历史问题首次作出了系统总结。这是全党首次系统地学习了党史。这次学习的效果明显,提高了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统一,为党的七大顺利召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三十二年来的成功和失败、正确和错误进行反复比较,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决议》加强了全党的团结,为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凝聚了民心,增强了动力。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成为本次会议的鲜明主题。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积贫积弱到屹立于世界强林之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成果。这不仅坚持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的生命力。在今后的发展中,更要有完善的党内集中教育制度,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化、长效化。

  在党的近百年创业史中,有过挫折,有过苦难,但是党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和自我革新能力保证了大方向的正确性,在此过程中总结了一系列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正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智慧源泉。

  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为保证人民健康,我党始终把防疫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曾亲自调查研究血吸虫病,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力量,赢得了抗血吸虫病战役的胜利。历史的进程总是惊人的相似。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在华夏大地肆虐,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不惜牺牲经济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控制了疫情,赢来了xx保卫战、xx保卫战的重大阶段性胜利,也推动了我国公共医疗卫生防疫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权放在首位,这是我们党一贯的、鲜明的特征。

  四、学习“四史”是坚定理想信念,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的灵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以党内自我教育,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凝聚起党员群众的精气神。理想信念在于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坚定追求,也在于回首过往,这就是学习“四史”的意义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及,“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正所谓:“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支撑他们前仆后继、勇敢牺牲的是理想信念,是初心与使命。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与追求,是我们党从最初的几十名党员成长为拥有9000万党员大党的关键,也是我们走好新时代新长征路、为中华民族书写千秋伟业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糖衣炮弹”面前,一些党员干部忘却了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失去了党性,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为人民为金银,患上了“软骨病”。因此必须常态化用科学的理论为共产党人“补钙”,用“四史”为共产党人强骨,避免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形式化、口号化。

  2010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中就曾提出:把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历史作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要求。学习“四史”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党员不断提升自我、净化自我的方法。为在“四史”的学习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广大党员应真正做到“四坚”,即:

  1.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弄清楚了我们从哪里来、怎么走来、又往哪里去,我们会发现党的制胜法宝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守初心,是每一位党员的责任与义务。

  2.坚持斗争精神,敢于担当作为。改革开放已经到了深水区,留下来的问题都是“硬骨头”,共产党员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敢于担当作为。

  3.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历史与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广大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行得通的,这是我们的自信与底气所在。而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4.坚决自我革命,以主题教育为契机,鼓起“改革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将工作实际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以刮骨疗伤的勇气推进自我革命。从而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满足工作任务的需要。伟大的事业需要坚强的党的领导,而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不断学习党在伟大实践中的经验,在历史中检视自己,才能守初心、担使命,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党的青春活力。

  五、学习“四史”是发掘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推动思政课创新,掌握学习研究的叙事权、话语权的应有之义

  党史的主题色是红色。学习“四史”就是为了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多次讲到,“XX是党的诞生地”,也是红色文化的发源地,党的一大、二大、四大皆在XX召开,党中央长期驻扎、活动于此。XX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此过程中留下了诸多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无不蕴藏着伟大的爱国精神与革命精神。

  据统计,XX市共有革命旧址遗址共计XXX处,现存XXX处,其中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X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作为XX而言,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与初心之地,保存和利用好XX的红色资源,讲好XX的红色故事,为XX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增加动力,是重要的命题;
作为每一位党员和群众来说,保护好这些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时代的召唤,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发掘好红色文化资源,更应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是学校和社会探索创新学习形式的重要资源。面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学生开展现场教学、情景教学、网络教学,在历史的现场,讲述“四史”,更能入眼、入心、入脑。

  就学习而言,“四史”进入学校思政课堂是深入贯彻学习“四史”的重要一环。作为思政课教师,应理直气壮地向学生们宣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革命史、建设史、改革史。在思政课堂中,注意讲好红色故事、中国故事,以生动的案例打动人,以多彩的形式亲近人,以深刻的教训教育人,以巨大的成就鼓舞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发挥党史育人的重要作用,使青少年学子在心悦诚服的基础上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真正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为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奠定基础。在“四史”入思政课堂中,需适应各阶段学生发展特点,不断丰富、更新教学内容,增添新时代的新元素,探索信息时代学生人才培养新模式。

  长期以来,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国往往在西方发达国家后面亦步亦趋。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挑战,中国和平崛起之路不仅需要强劲的经济与科技实力,还应在国际哲学社会科学中提升话语权,拥有与之匹配的哲学社会科学实力。近年来随着国家与社会的重视,以及一大批关于党史新资料的披露,党史研究逐渐成为学术领域的“显学”。学习“四史”更应该研究好“四史”,不断为“四史”的学习教育提供新材料、新成果、新论据。“四史”不一定由中国人来学习研究,但我们必须牢牢掌握“四史”学习研究的叙事权、话语权。这是关系到宣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讲好中国故事,创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为国家贡献智慧的大事。

  深刻理解认识“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是学习“四史”的首要环节,是学懂弄通做实的第一步。我们学习“四史”,既要学习历史知识、历史理论,更要学好、用好历史思维与历史方法。这也正是学习“四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歌功颂德,也不是为了逃避今日的困难与问题,而是为了更好地书写历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都是同行者。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学习“四史”的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篇3

  唐有启从学史明志,坚定理想,忠诚信仰——学习党的创建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初心使命;知史明道,增强自信,守正创新——学习新中国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信心;品史明智,感悟情怀涵养智慧——品读“四史”,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学习“四史”的重大现实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

  

  唐有启强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作为人防战线的同志们,要在认真学习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础上,认真学习了解人民防空发展史,牢记人民防空为人民的初衷,强化责任担当,着眼人防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自觉把履职思路和工作重点聚焦到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上,聚焦到人防主责主业上,在干事创业中履行好人民防空为人民的使命任务和责任担当。

  

  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纷纷表示,通过聆听本次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深受启发,要把党课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紧盯当前重点工作,攻坚克难,拼搏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学习“四史”的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篇4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他在党的十八和十九届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专题学习班开班式上的两次讲话,主题都是讲学习研究历史。一次是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强调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及其规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一次是讲党的建设要一以贯之,强调学习研究古今中外执政的历史经验,把握执政规律,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两次讲话,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学习研究历史的方法论,为全党学习研究历史提供了基本遵循。

  开展“四史”学习,是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提出来的。2019年7月,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出通知,明确要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指出,“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勇担在肩”。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再次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显然,开展“四史”学习,既是主题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迎接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政治要求。

  全面把握、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学习的讲话精神,一是要牢牢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把“四史”学习同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相结合,就是要以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全党要“更加崇尚学习、积极改造学习、持续深化学习”,不断创新我们的学习制度、形式和方法,把我们党百年来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和红色资源作为学习“四史”的生动教材,讲活历史故事,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让党的革命基因在血脉中传承,让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活在党员干部的心中,使全党的学习教育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更加贴近党员干部;三是要把“四史”学习与研究现实问题、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能量,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一、学史明志:坚定理想,忠诚信仰——学习党的创建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初心使命

  学史明志,就是要通过学习党的历史,进一步明确和坚定革命志向,坚定理想,忠诚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所以,学习“四史”,首先要学习中共党史,因为党史贯穿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四史”的核心和灵魂。党史的逻辑起点是党的创建史。上海是我们党的诞生地,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学习党的创建史,更好地“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

  学习党的创建史,首先要从理论上深刻把握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的社会历史原因,即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历史必然性。第一,政党的产生,需要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中国“工业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祥地,最早产生于19世纪中叶外国在沪企业,以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官办企业以及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逐渐发展壮大。上海工人阶级“特别能战斗”,力量较强。第二,思想基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上海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重镇,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有众多的最早和“第一”。《万国公报》最早提到马克思和恩格斯,《东方杂志》最早介绍列宁的生平,《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问世。有《新青年》《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和《共产党》等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还有像上海商务印书馆这样中国唯一跨越三个世纪的资深出版机构。1919年至1922年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书籍有20多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码头”。第三,人才骨干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要有先进分子去宣传和发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要有先进的骨干去筹备、联络和组织,先进知识分子既是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中坚,也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创建的积极分子和骨干力量。上海集聚了陈独秀、陈望道、李达、李汉俊、瞿秋白、蔡和森、恽代英、邵力子等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在上海创办或担任《新青年》《前锋》《向导》等刊物的主编或编辑工作,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积极酝酿筹建党的组织。第四,组织基础。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并定名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推动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实际上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作用。由此可见,上海为党的创建提供了多方面的基础性准备,她成为党的诞生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其次,学习党的创建史要充分重视红色资源的运用,不断创新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使“四史”学习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可感。上海有党的一大、二大会址和四大纪念馆以及党中央早期领导机关遗址,有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同志在上海的革命活动地,有陈云、张闻天、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故居。据统计,我们党在上海的革命遗址遗迹有600多处。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上海是我们党的诞生地,党成立后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上海。上海要把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上海已于2016年分两批公布了50家红色教育基地。随着上海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的深入和红色教育资源的进一步开发,红色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正在不断地增长和优化。上海红色教育资源的重要价值特点:一是为寻求救国真理而开放的眼界和勇敢的探索精神;二是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敏锐性和思想鉴别力;三是知识分子同工人阶级相结合的历史主动性,以及正确的群众观、历史观;四是忠诚信仰,为理想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关于理想信仰教育的红色资源,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馆值得一提。其实它是一个全党全国性的重要红色教育基地,在那里牺牲的不只是上海的共产党员,许多是当时党中央的高级领导干部,党的优秀儿女。有在新中国诞生前夕为理想、信仰而血染黎明的许多烈士。此外,纪念馆展示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五卅运动、反抗蒋介石国民党右派“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等壮烈的红色故事。先辈们从不同的角度谱写演绎了理想、信仰的深刻内涵和震憾人心的历史篇章,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信仰是红色的,那是理想之光;信仰是热烈的,那是革命之情;信仰是执着的,那是品格之坚;信仰是强大的,那是意志之刚;信仰是朴实的,那是务实之道;信仰是甘甜的,那是精神之味;信仰是悲壮的,那是崇高之美;信仰是无私的,那是奉献之歌。通过学习这些红色教材,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第三,学习党的创建史,就要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守护好党的精神家园。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瞻仰时指出,毛泽东同志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这个比喻很形象,我看这里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又重申,“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守护好党的精神家园,必须认真地解读初心、不忘初心、坚守初心。一要准确地解读和传承建党精神,这是我们党的精神之源,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奋斗、不断前进、永远年轻的根本动力。二要经常重温入党誓词,这是经常回忆初心、不忘初心的重要方式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每个党员要牢记入党誓词,经常加以对照,坚定不移,终生不渝。”重温入党誓词作为一种政治仪式教育,有利于激发党员干部的政治使命感、神圣感、崇高感,以洗涤和净化灵魂,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先进性和思想纯洁性。三要重点抓好“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党走向未来,始终做时代先锋、民族脊梁的根本保证。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的上海,还要结合上海城市史的学习,弘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锤炼“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擦亮上海的文化品牌,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为上海加快实现全球卓越城市发展目标,扩大世界影响力增添精神力量。

  二、知史明道:增强自信,守正创新——学习新中国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信心

  “善学者究其理”。学史不能浅尝辄止,满足于听故事。必须深入探究并弄清楚、搞明白历史现象和历史成就背后的道理和规律。我们强调学新中国史,因为它也是中共党史、中国改革开放史和跨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缩影和象征,是“四史”的综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新中国70年,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可按逻辑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一是创建新中国以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阶段;二是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和发展阶段;三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阶段。

  知史明道。一是要明白,新中国的创建和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是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奋斗得来的,是通过创立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新民主主义独特道路取得的,是2000多万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所以要倍加珍惜。同时,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几十年,正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风起云涌时期,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也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二是要明白,新中国70年,党和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和改革开放,创造了世所罕见的辉煌成就和伟大奇迹。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路程,在一个贫穷落后、一盘散沙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建立起系统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试制成功了原子弹、氢弹,发射了人造卫星,各项事业飞速进步。国家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巨人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此我们倍感自豪,充满自信。三是要明白,在新中国70年期间,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经历了曲折和风波,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遭受了更大的挫折和灾难。然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劈波斩浪,急流勇进,闯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所以我们要倍加努力地坚持和发展。四是要明白,在当代中国,坚持党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完全统一的,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在本质上是完全统一的。所以,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是完全一致的。知史,就要倍加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知史究理。学习新中国史,要加深认识和着重把握好几个重大原则问题。

  第一,正确认识和处理“两个三十年”的关系。新中国70年历史,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大体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三十年”。首先,“两个三十年”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为基础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具体阶段。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是绝不能搞相互否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两个不能否定”的本质,就是要求我们必须高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任何一个否定,实际上就是否定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和党执政的合法性。与此相联系,就是不能否定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邓小平同志强调:“这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试想一下,如果当时全盘否定了毛泽东同志,那我们党还能站得住吗?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还能站得住吗?那就站不住了,站不住就会天下大乱。”所以,我们要坚决反对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

  第二,坚持改革开放,坚定改革信心,将改革进行到底。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最壮丽的气象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学习改革开放史,首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和道路自信,坚决“不走封闭僵化老路,不走改旗易帜邪路”。其次,要牢牢牵住“牛鼻子”,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增强制度意识,坚定制度自信,增强制度创新力和制度执行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其三,要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因此,改革开放精神,就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新内涵,充满着梦想、变革、创造和开放的精神。坚持改革开放精神,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依靠人民,大胆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增强解决难题的勇气和智慧。着力打破陈旧的观念束缚,改变习惯性思维定势,冲决利益固化的藩篱,改革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其四,要善于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历史前进的逻辑,因时而变,随事而制,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行对内对外的全方位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守正创新,不断创造新时代发展的新传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第三,科学认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苏联东欧的历史教训。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比较研究角度看,百年来的中国与世界经历了两种不同的历史进程。十月革命后一个时期,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曾一路高歌猛进,但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遭受了苏联解体、苏共解散、东欧剧变的历史性挫折,西方甚至渲染社会主义“历史终结论”的悲观论调。苏东问题的深刻教训,就在于搞历史虚无主义,全面否定党的领导和党的领袖,否定党的历史,把思想搞乱了,人心搞散了。新中国70年,我们党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始终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紧紧依靠人民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因此能使社会主义事业基业长青,始终保持了旺盛而强大的生命力。所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三、品史明智:感悟情怀涵养智慧——品读“四史”,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读史使人明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拜历史为师,就要尊重历史、缅怀历史、品读历史、研究历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科学方法论,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把握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大势。懂得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为戒、知敬畏,以史为训、知安危,从历史中获得开启未来的钥匙,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学习“四史”,首先,要尊重历史、敬畏历史、铭记历史、传承历史。历史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虽然历史进程中有若干革命性的飞跃,但历史是不会中断、更不能割断的。因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马克思早就说过,“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2016年2月2日在江西看望全国道德模范和英烈后人时说,我们“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立足世界的文化根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与优良传统,是我们的红色血脉和精神之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界文化的冲撞激荡,唯有传承历史基因,守住精神命脉,发扬光荣传统,才能站稳脚跟,开创未来。

  其次,要追寻历史足迹,感悟家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激发英雄气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留下了无数的革命遗址和英雄故事,学习“四史”,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教育党员干部,以增强走向未来的精神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到各地考察调研,总要去红色革命遗址或纪念馆瞻仰,向先烈敬献花篮奉达敬意,他讲话、写文章常常会通过讲述历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激扬革命精神。比如,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史诗绝唱。总书记讲到长征过雪山途中,有个军需处长穿着单薄的旧衣服被冻死时,怀着崇敬的心情感慨地说:“管被装的宁可自己冻死也没有自己先穿暖和一点,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再比如,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和党的历史上十分悲壮的一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学习党史和抗战史,是进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其三,研读历史经典,涵养历史智慧,开发历史资源,开创历史新篇。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积淀了浩瀚宝贵的历史经典,研读经典启迪智慧。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代就曾说过:读史,是智慧的事。直至晚年,他床头总是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部书他一生读过17遍,为的是涵养领导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应该“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善用马克思主义经典阐述思想方法,善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演绎治国方略,善用红色经典传承革命基因,善为中国传统经典注入时代内涵,创新中国智慧。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宝藏,是我们开创未来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点燃创新灵感之火的燧石,是演出威武雄壮现代活剧的肥沃土壤和广阔的舞台背景。比如,“一带一路”倡议,其创新灵感毫无疑义源自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上中国与人类文明的交往史,同时又赋予古代丝绸之路精神以全新的时代内涵,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时代的历史新篇章搭建了广阔的实践平台,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其四,总结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增强历史忧患,防范政治风险。毛泽东同志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我们党曾多次把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的失败案例,作为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教育全党,增强忧患意识。在延安整风期间,党中央印发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以教育全党反对和防止骄傲。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机关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并强调:“我们决不当李自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首先肯定,“6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又强调,“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他多次告诫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记‘两个务必’,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以增强全党的忧患意识,保证党和国家事业的长治久安。最后,学习历史方法,把握历史逻辑,运用历史规律,回答历史课题。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用这个方法,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史划分为六个逻辑阶段,即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十月革命和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五个得来的”,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历史底蕴和长期实践基础:是从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新中国70年的持续实践探索、近百年来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实践、近代以来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发展有其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历史大势必然浩荡前行而不可逆转,“人类可以认识、顺应、运用历史规律,但无法阻止历史规律发生作用”。这种历史观,也是历史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思维方式、历史分析方法,顺应历史规律,认清历史大势,回答历史课题,引领世界进步的历史潮流,真正让历史告诉未来,开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智慧和力量,为人类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学习“四史”的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篇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下称“四史”)结合起来。“四史”内容各有侧重,但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引用)如何在工作中学习四史,利用四史带给我们的教训与教育,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一、党史是中国共产党成长的纪录史

  中共党史,简单来说就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这么一个过程。学习中共党史,有助于我们了解党,了解党的发展,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这样就像一幅中共党史的成长纪录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我们学习中共党史需要掌握的一种从思想到平时普及的方法,也是帮助我们尽快入门的必修功课。

  二、新中国史是中国成长的历史

  新中国史,简单来说就是中国从成立到现在这么一个过程。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新中国的诞生犹如刚出生的太阳,朝气蓬勃,一扫旧中国的沉沉黑暗,照亮了民族复兴的崭新征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抗日战争,抗美援朝,解放战争等艰苦时期。我们要从中华民族崛起的奋斗历程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从我们中国发生的历史巨变中学习,时刻忠于党的政策方针,忠于党的组织,进一步坚定自觉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三、改革开放史是新中国逐步变强的现代史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现在的中国,中国从刚开始的闭关锁国,到至今的完全开放,不仅提升中国自身的发展,同时对世界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从木质独轮车,到现在性能极具人格化的汽车,从工艺扫帚到智能扫地机,无处不凸显出改革开放的好处。

  四、社会主义发展史是社会主义成长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从最根本上解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要求,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社会主义发展却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路途,只有不断学习社会主义发展,才能逐步走向共产主义。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学习“四史”的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篇6

  4月6日,市人防卫党组书记唐有启以四史学习的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为主题,为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上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段安堂主持专题党课。

  唐有启从学史明志,坚定理想,忠实信仰——学习党的创造历史,继承红色基因,遵守初心使命的知史明道,提高自信,保护创新——学习新中国历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信仰,品史明智,感情培养智慧——品读四史,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学习四史的重大现实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

  唐有启强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0周年,作为人防战线的同志们,在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础上,认真学习人防发展史,记住人防发展史,加强责任担当,着眼于人防变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把履行职务的构想和工作重点放在疫情对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上,着眼于人防变革的主要职责

  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纷纷表示,通过聆听本次党史学习教育 专题党课,深受启发,要把党课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 力,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紧盯当前重点工作,攻坚 克难,拼搏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