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试题剖析,供大家参考。
1. (填空 )
2.
3. (填空 )
4.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提到,要实现“和解”的境界,这里所说的“和解”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指的()。(单选 )
A和谐
5.()是当前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深刻的。 (单选 )
A全球化
6.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时,注重支持西部地区特别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替代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发展生态环保型产业,积极构建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流动,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
展.B循环经济
7.党的()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单选 )
D十七届五中全会
8.森林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包括()。 (多选 )
A涵养水源
B防风固沙
C保护环境
9.人类必须有这样的生态精神:履行生态道德义务和责任,(),保护地球,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准则,人类的发展应以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为前提。 (多选 )
B尊重自然
D善待自然
10.通过正确处理()同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把生活水平由量的增长到质的增长的转变,严格控制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的再生产规模,把人的再生产及人类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建立在对自然的改造与自然的修复能力平衡的基础上。 (多选 )
A生产
C消费
D人的需求
11.自然及其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独自存在的,但只有人才有意识,才能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 (判断 )
正确错误
12.种植业是农业结构的基础结构,它的优化处于优先地位,是生态农业的基础。 (判断 )
正确错误
13.生态文化价值取向在于始终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处于一种全面、和谐、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判断 )
正确错误
14.自然界的价值包括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判断 )
正确错误
2.
(填空 )
3.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使其自身很难排除他人染指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效益,这就使得公共产品使
(填空 )
4.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在资源开采环节()。 (单选 )
A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
5.以下属于生态旅游规划内容的是()。 (单选 )
A环境教育
B科学普及
6.人口问题本质上是()问题。 (单选 )
D发展
7.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既是()的标志,也是生态保护的屏障。 (单选 )
A生态文化
B生态文明
8.以下属于物种种群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的有()。 (多选 )
A中性作用
B竞争作用
C抗生作用
D捕食作用
9.环保公共服务的范围包括()。 (多选 )
A环境资源服务
B环境政策服务
C环境信息服务
D环境教育服务
10.政府将规划相关信息(),并通过听证会、讨论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让公民参与到整个建设项目的立项、环境影响测评报告的制作过程中,达到充分行使环境监督的权力。 (多选 )
A程序化
B透明化
C法制化
D公开化
11.在把太阳能转变为生物能的绿色植物中,森林是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覆盖面最大、周转速度最快的可更新资源。 (判断 )
正确错误
12.种植业是农业结构的基础结构,它的优化处于优先地位,是生态农业的基础。 (判断 )
正确错误
13.生态工业的指标,是工业生产过程并不是孤立的经济发展过程,而是和自然界发展过程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 (判断 )
正确错误
14.自然创造的财富主要指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 (判断 )
正确错误
1.生态农业的开发和利用对象是自然生态资源。 (填空 )
2.
(填空 )
3.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使其自身很难排除他人染指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效益,这就使得公共产品
(填空 )
4.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 (单选 )
A发展
5.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提到,要实现“和解”的境界,这里所说的“和解”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指的()。
(单选 )
A和谐
6.循环经济是一致建立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单选 )
A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
7.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基础。 (单选 )
D可持续
8.森林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包括()。 (多选 )
A涵养水源
B防风固沙
C保护环境
9.生态文化是人类适应生态环境而创造的文化,它包括()、生态工程及与之相关的生态制度等。 (多选 )
A生态意识
B生态美学
C生态旅游
D生态教育
10.推进适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中提到,污染控制和环境质量改善受制于污染()总体调控。 (多选 )
A区域性
B方位性
C流域性
11.所有的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判断 )
正确错误
12.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实现人类社会自身和人对自然控制的根本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核心灵魂。 (判断 )
正确错误
13.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自然规律为基础,以环境承载力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判断 )
正确错误
14.公民环境权的存在,要求人们必须对环境资源的价值进行多元考虑,合理分配不同利益团体对环境资源的价值需求。在行政规划中要确立以预防为主、持续发展的观念,促成政府与公民间的平等交流,构建现代公共治理服务理念。 (判断 )
正确错误
2.人类要爱护大自然,充分认识到大自然的价值决非只是人的工具价值,而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填空 )
3.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使其自身很难排除他人染指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效益,这就使得公共产品
(填空 )
4.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 (单选 )
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生态旅游于()年首次提出。 (单选 )
C1983
D1984
6.()建设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单选 )
A生态文化
B生态文明
7.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既是()的标志,也是生态保护的屏障。 (单选 )
A生态文化
B生态文明
8.健全制度以促进资源节约,要求制定严格的产品标准,它包括()。 (多选 )
A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
B加强法律法规
C强化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标准
9.生态经济是()法制经济、多元化市场主体经济,同时以宏观调控为辅、市场调节为主的内生动力经济。 (多选 )
A环保经济
B低碳经济
C绿色经济
D循环经济
10.美丽的自然需要细心地呵护,需要人类确立()的生态文明理念,进行生态文明实践。 (多选 )
A尊重自然
D保护自然
1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追求。 (判断 )
正确错误
12.清洁生产实质上就是在工业中进行生态化生产。 (判断 )
正确错误
13.自然创造的财富主要指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 (判断 )
正确错误
14.根据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经济学上将物品划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 (判断 )
正确错误
1.亦即自然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 (填空 )
2. (填空 )
3.
(填空 )
4.“生态文明是关于世界样态和过程的生态学描述”是从下面那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单选 )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5.在把太阳能转变为生物能的绿色植物中,()是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覆盖面最大、周转速度最快的可更新资源。 (单选 )
A花
B草
C森林
D海洋
6.生态文化价值取向具有推进绿色评价、唤起生态觉醒、伸张公平正义、调节行为等()功能。 (单选 )
A特定
7.“价值在()的等级中增加,而且是不断地出现在有顺序的价值序列中。这个系统是有价值的,能产生价值,人类评价者也是其产物之一。” (单选 )
A自然演替
8.生态和谐社会的构建的论述中,生态社会和谐包括()。 (多选 )
A社会生态和谐
B自然生态和谐
C社会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D以上都正确
9.健全制度以促进资源节约,要求制定严格的产品标准,它包括()。 (多选 )
A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
B加强法律法规
C强化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标准
D以上都不是
10.生态经济是()法制经济、多元化市场主体经济,同时以宏观调控为辅、市场调节为主的内生动力经济。 (多选 )
A环保经济
B低碳经济
C绿色经济
D循环经济
1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追求。 (判断 )
正确错误
12.种植业是农业结构的基础结构,它的优化处于优先地位,是生态农业的基础。 (判断 )
正确错误
1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判断 )
正确错误
14.健全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建立强有力的行政领导,实现环境行政的统一高效管理,积极解决行政主体权限争议和不作为。 (判断 )
正确错误
1.亦即自然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 (填空 )
2. (填空 )
3. (填空 )
4.低碳经济的本质是()。 (单选 )
A可持续发展经济
B低能耗
C低排放
D低技术
5.农业一体化的中心是()。 (单选 )
A市场
B效益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6.科学的生态和谐社会发展机制系的构建涉及打造()GDP增长机制。 (单选 )
A生态经济
B绿色经济
C低碳经济
D环保经济
7.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中,《环境法》意义上的公平主要是()。 (单选 )
A起点公平
B全面公平
C过程公平
D结果公平
8.以下属于生物有机体生存环境的是()。 (多选 )
A日光
B水分
C温度
D大气
9.通过正确处理()同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把生活水平由量的增长到质的增长的转变,严格控制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的再生产规模,把人的再生产及人类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建立在对自然的改造与自然的修复能力平衡的基础上。 (多选 )
A生产
B交换
C消费
D人的需求
10.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而且体现在()等社会文明的诸多方面。 (多选 )
A公平公正
B共同富裕
C道德进步
D社会和谐
11.生态理性观认为,有机体是否有理性或其作出的判断和决策是否合理,应该用现实的外在标准来
判断,只有当与环境的现实要求结合起来考察,才能找到评判理性的合理标准。 (判断 )
正确错误
12.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来自工业部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 (判断 )
正确错误
13.价值虽然是由个体生命体现的,但又超越了个体生命,它出现于一种内在性和独立性的相互作用
之中。 (判断 )
正确错误
14.自然创造的财富主要指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 (判断 )
正确错误
1. (填空 )
2. (填空 )
3.人类要爱护大自然,充分认识到大自然的价值决非只是人的工具价值,而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填空 )
4.“在控制放养密度前提下,利用开放式种植空间,散养一些对作物无危害甚至有正面作用的畜禽或水产动物,有条件地构筑“稻鸭共育”、“稻蟹共生”、放山鸡等种养兼容型产业链”属于()。 (单选 )
A种植——饲料——养殖产业链
B养殖——废弃物——种植产业链
C养殖——废弃物——养殖产业链
D生态兼容型种植——养殖产业链
5.生态产业的目标是()。 (单选 )
A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B“自然—社会—经济”复杂巨系统的动态平衡
C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与生物生长的规律
D以上都不是
6.()就是生存的文明、健康状态,就是天地人之间构成客观的机制化内在自组织调节动态均衡系统,通过公正、公平的参与博弈机制,实现优化发展,避免矛盾的对抗,从而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达到发展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单选 )
A生态文化
B生态文明
C生态精神
D生态和谐
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这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单选 )
A生态承载力
B资源环境保障能力
C环境容量限度
D环境忍耐力
8.以下属于生物有机体生存环境的是()。 (多选 )
A日光
B水分
C温度
D大气
9.生态旅游商品的特点包括()。 (多选 )
A地方性
B环保性
C实用性
D方便性
10.生态文化创新是生态文明时代全人类的共同使命。通过(),才能达到全人类共同繁荣和持续发展的目的。 (多选 )
A共生
B共容
全选C创新
D整合
11.狭义的生态文明,是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社会文明形态,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强调共生共存、全面的和谐。 (判断 )
正确错误
12.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制度支持,它的实施将带来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判断 )
正确错误
13.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一直以行政起主导作用,这是由执法活动的优势、生态环境的特点、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决定的。 (判断 )
正确错误
14.生态关怀与人文关怀具有内在一致性,共同代表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关怀人和社会;生态关怀的核心则是关怀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也就是关怀人、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
展。 (判断 )
正确错误
1.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 (填空 )
2.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到, (填空 )
3.“以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等经济手段为主,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促进资源向高效企业集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属于()。 (单选 )
A完善动力机制
B完善协调机制
C完善约束机制
D完善补充机制
4.低碳经济的基础是()。 (多选 )
A能源的再生
B能源的清洁开发
C能源的高效利用
D以上都不对
5.系统的机制化动态均衡发展规律是宇宙发展演化的根本规律,包括()等。 (多选 )
A自然生态和谐发展规律
B人类社会和谐生态发展规律
C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
D以上说法都正确
6.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
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多选 )
A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B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
C以环境友好为目标
D以绿色科技为动力
7.在把太阳能转变为生物能的绿色植物中,森林是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覆盖面最大、周转速度最快的可更新资源。 (判断 )
正确错误
8.把环境财政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 (判断 )
正确错误
9.请简述生态化发展战略。 (简答 )
以生态保护为出发点,发展生态林业、生态农业,以生态工业与生态信息业为支撑,以
生态产业为主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10. (填空 )
11.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临着哪些矛盾?() (单选 )
A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紧迫性与观念滞后的矛盾
B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期待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滞后的矛盾
C现有发展格局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矛盾
D以上都是
12.(),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单选 )
A人口和谐发展
B人口自然发展
C人口均衡发展
D人合理发展
13.适宜人类发展的地区应加强保护,逐步减少产业和人口,以保护环境。 (判断 )
正确错误
14.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 (判断 )
正确错误
15.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任务。 (单选 )
A、保护土壤资源
B、保护水土资源
C、保护生态环境
D、保护水资源
1.“生态文明是物质、精神、政治、生态的融合文明” ,是从下面那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 (单选 )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B文化形态的视角
C价值论视角
D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
2.“健全破产制度,通过市场淘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企业,尽快改变过剩产能长期难以压缩的局面,促进高效企业发展”属于()。 (单选 )
A完善动力机制
B完善协调机制
C完善约束机制
D完善补充机制
3.低碳经济本质是()。 (单选 )
A可持续发展经济
B低能耗
C低排放
D低技术
4.循环经济观不仅要求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 (单选 )
A经济承载能力
B生态承载能力
C国力
D居民的承受能力
5.陆地上最大微生物资源库是()。 (单选 )
A草地
B森林
C海洋
D沙漠
6.()是当前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个重要趋势,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深刻的。 (单选 )
A全球化
B生态化
C私有化
D社会化
7.生态文化价值取向具有推进绿色评价、唤起生态觉醒、伸张公平正义、调节行为等()功能。 (单选 )
A特定
B基本
C导向
D定向
8.“价值在()的等级中增加,而且是不断地出现在有顺序的价值序列中。这个系统是有价值的,能产生价值,人类评价者也是其产物之一。” (单选 )
A自然演替
B自然进化
C社会演替
D社会进化
9.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来看,主要是从()等几个层面来展开。 (多选 )
A企业小循环
B区域中循环
C社会大循环
D以上都不是
10.生态文化创新是生态文明时代全人类的共同使命。通过(),才能达到全人类共同繁荣和持续发展的目的。 (多选 )
A共生
B共容
C创新
D整合
11.生态价值是指生态系统的价值,包括自然价值、功能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要确立()
的理念,进行科学的生态核算,采取合理的生态补偿,体现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 (多选 )
A生态有价
B环境有价
C资源有价D
自然有价
12.通过正确处理()同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把生活水平由量的增长到质的增长的转变,严格控制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的再生产规模,把人的再生产及人类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建立在对自然的改造与自然的修复能力平衡的基础上。 (多选 )
A生产
B交换
C消费
D人的需求
13.综合运用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的根本途径。 (多选 )
A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B统筹解决发展问题
C促进经济发展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4.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多选 )
A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B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
C以环境友好为目标
D以绿色科技为动力
15.推进适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中提到,污染控制和环境质量改善受制于污染()总体调控。 (多选 )
A区域性
B方位性
C流域性
D空间性
16.儒家生态观念中的天人合一,一般是指人与自然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判断 )
正确错误
17.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制度支持,它的实施将带来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判断 )
正确错误
18.环保产业是一个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产业。 (判断 )
正确错误
19.自然创造的财富主要指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 (判断 )
正确错误
20.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判断 )
正确错误
21.“美丽中国”体现着自然美、生态美、环境美。 (判断 )
正确错误
22.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共赢,关键在于什么?() (单选 )
A社会的发展
B环境的改变
C人的主动性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3.“完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公平交易机制,引导资源在部门间和地区间合理流动;发挥市场价格信号的作用,引导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生产”属于()? (单选 )
A完善动力机制
B完善协调机制
C完善约束机制
D完善补充机制
24.循环经济的原则是()。 (单选 )
A资源使用的减量化
B再利用
C资源化再循环
D以上都是
25.“通过畜禽粪便的有机肥生产,将猪粪等养殖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和沼液,可向农田、果园、茶园等地种植作物提供清洁高效的有机肥料”属于()。 (单选 )
A种植——饲料——养殖产业链
B养殖——废弃物——种植产业链
C养殖——废弃物——养殖产业链
D生态兼容型种植——养殖产业链
26.生物量占全球植物的90%以上的是()。 (单选 )
A草地
B森林
C海洋
D沙漠
27.“()”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单选 )
A绿色发展
B循环发展
C生态发展
D低碳发展
28.从“真”的角度来看,就是从实际存在的真相出发,坚持物质第一性,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紧
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第一要务,加强经济管理,推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富强、发达的目标。 (单选 )
A又好又快
B协调
C全面
D可持续
29.在实践中,要求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保护地球上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保护以下
哪些选项的的多样性?() (多选 )
A生物物种
B生物遗传物质
C生物资源
D生态系统
30.()与全球化有内在的联系。 (多选 )
A环境污染
B环境恶化
C生态失衡
D生态破坏
31.“环境财政”重点支持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矿山生态恢复与土地整理相结合,实现()开发
的良性循环。 (多选 )
A生态治理
B生态保护
C矿山资源
D土地资源
32.土壤是进行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活动的地壳表层。 (判断 )
正确错误
33.生态旅游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干扰和破坏。 (判断 )
正确错误
34.环保公共服务的普惠性,是指环保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目的在于为公民提供健康安全的基本生存环境,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环境条件。 (判断 )
正确错误
35.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生态化,人类文明不断向生态文明迈进,生态文化必将不可抗拒地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主流文化。 (判断 )
正确错误
36.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判断 )
正确错误
37.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 (判断 )
正确错误
38.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判断 )
正确错误
39.在十八大上,胡锦涛在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 (判断 )
正确错误
40.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使用公共管网供水以及自备水源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污水、废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城市污水处理费。() (判断 )
正确错误
1. (填空 )
2. (填空 )
3.科学的生态和谐社会发展机制系构建涉及打造()GDP增长机制。 (单选 )
A生态经济
B绿色经济
C低碳经济
D环保经济
4.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时,注重支持西部地区特别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替代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发展生态环保型产业,积极构建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流动,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单选 )
A绿色经济
B循环经济
C环保经济
D新型经济
5.推进适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中提到,污染控制和环境质量改善受制于污染()总体调控。 (多选 )
A区域性
B方位性
C流域性
D空间性
6.建议制定关于生态补偿的行政法规,使参与生态补偿工作的执法者的行为和行政执法过程受法律约束,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生态补偿的(),还有利于提高政府补偿的效率。 (多选 )
A程序化
B透明化
C法制化
D公开化
7.自然创造的财富主要指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 (判断 )
正确错误
8.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判断 )
正确错误
9.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判断 )
正确错误
11. (填空 )
12.“完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公平交易机制,引导资源在部门间和地区间合理流动;发挥市场价格信号的作用,引导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生产”属于()? (单选 )
A完善动力机制
B完善协调机制
C完善约束机制
D完善补充机制
13.生物量占全球植物的90%以上的是()。 (单选 )
A草地
B森林
C海洋
D沙漠
14.生态社会和谐包括()。 (多选 )
A社会生态和谐
B自然生态和谐
C社会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D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15.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判断 )
正确错误
1. (填空 )
2.()作为社会正义、秩序维护的最后一道屏障,理应介入环境保护这一重要的社会问题。 (单选 )
A立法
B刑法
C司法
D执法
3.生态活动必须符合科学的生态观和生态规律,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相平衡,追求最好的()。 (单选 )
A生态利润
B生态利益
C生态收益
D生态效益
4.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 (多选 )
A公正
B高效
C和谐
D人文发展
5.通过正确处理()同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把生活水平由量的增长到质的增长的转变,严格控制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的再生产规模,把人的再生产及人类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建立在对自然的改造与自然的修复能力平衡的基础上。 (多选 )
A生产
B交换
C消费
D人的需求
6.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一直以行政起主导作用,这是由执法活动的优势、生态环境的特点、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决定的。 (判断 )
正确错误
7.基础。 (填空 )
8.衡的最后一道防线。 (填空 )
9.建设以下()文明“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精神追求”? (单选 )
A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D以上都不是
10.系统机制的健康是()基础。 (单选 )
A生态文化
B生态文明
C生态精神
D生态和谐
11.目前我国资源、环境上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体制与机制的不适应造成的,如政府职能的(),造成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不适应。 (多选 )
A“越位”
B“错位”
C“倒位”
D“不到位”
12.天人合一是道家生态思想的核心。 (判断 )
正确错误
13.森林具有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供应资源、平衡生态等多方面的作用。 (判断 )
正确错误
14.“绿色发展” 被明确写入“十一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判断 )
正确错误
15.请解释自然权利的本质特征是“自然性”的含义。 (简答 )
自然权利是天赋的、不可转让、不可剥夺的,是理论上存在的权利。自然权利是自然生物所共有的、任何个体都可对蒂属对象或其他物种或社会所要求的重要利益。
简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举措
一是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经济体系二是推进适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三是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撑四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如何构建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
一是确立生态补偿的宪法地位二是完善相关部门法三是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明确对生态补偿的规定四是修改环境保护单行法五是制定《生态补偿条例》六是充分发挥生态补偿政策的法律辅助手段七是加快建立“环境财政”八是完善现行保护环境的税收政策九是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融资体系十是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十一是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科技和理论支撑
请简述生态化发展的战略。
以生态保护为出发点,发展生态林业、生态农业,以生态工业与生态信息业为支撑,以生态产业为主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对照检查 剖析 文明建设 试题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