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准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
精准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8篇
精准扶贫是针对粗放扶贫而言的,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精准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8篇内容,一起开看看吧!
闫xx同志有着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他始终坚持为农村群众服务,为农村发展出力。自202X年7月担任扶贫工作站站长以来,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展帮扶思路、落实帮扶政策、解决农村实际困难,在推动全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落实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深入调查研究谋化扶贫思路
他刻苦钻研精准扶贫政策,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并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分别制定适合全镇各村的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同时深入各村逐村开展调查研究,对各村情况分别进行排摸,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逐一找出制约发展的短板,在帮扶措施上因村因户而异,精准施策,对症下药。通过逐村排摸,全镇基本情况、经济发展、贫困状况、脱贫愿望等情况已了如指掌,对全镇1720户、6696人贫困人口,按不同层次、不同致贫原因进行归类,列出需求清单,制定帮扶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指导各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增收渠道
他根据全镇土地结构和川区、半山区、山区的地理差异状况,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产业,并把劳动力技能培训这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劳务输出把劳动力培训的成果及时转化为贫困户家庭收入。他针对富康、八娘、唐家、铁池等川区村交通便利、中药材种植加工发展历史悠久的特点,积极引导贫困户转变以往的种植-贩运模式为种植-加工-贩运模式,大力扶持贫困户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贩运。目前,全镇家庭式中药材饮片加工模式在全乡川区村得到全面推广,正在逐步向半山区、山区延伸。家庭式中药材饮片种植-加工-贩运经营模式,有效提升了中药材产业的附加值,使中药材种植产业成了贫困户脱贫主要渠道。目前,铁池、八娘等村建成了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长廊,在大坪等村建
成1500亩以当归、黄芪、党参为主的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使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000亩以上。
他采取返租倒包的形式,推动富康村建成新型塑料大棚120座,新建8亩联动式日光温室一座,在八娘村新建退耕还林塑料大棚90座,带动贫困户85户从事蔬菜种植。草畜产业方面,通过整村推进项目,投资221万元在团结、红古、南屏等3个村建成暖棚圈舍294座,引进基础母羊1270只;投资44万元在八娘、唐家川两村实施暖棚养猪户110户,引进籽猪330头;先后投资建成了富康村园区肉牛场、奶牛场和养鸡场,甫洞村洮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团结村永安养羊专业合作社,在红古村建成养殖小区2个,在长青村建成林小养鸡小区。在他的组织实施下,通过草畜项目带动贫困户400多户从事养殖。
近两年全镇七八月份降雨量集中,传统马铃薯种子抗病毒传播能力差,导致晚疫病频发。针对这一现实问题,他根据多年农村工作经验,积极帮助群众进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邀请县农牧局技术人员培训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脱毒马铃薯良种,及时协调发放晚疫病防治药品,有效防治了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增加了群众收入,贫困户脱贫有了可靠保障。同时,他还在唐家川、八娘村建成了马铃薯良种生产基地各800亩,推动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2000亩以上。
为了将劳动力培训这项帮扶措施与全镇劳务输出人数多、输出时间长的特点相结合,有效增加家庭收入,他和业务人员、驻村干部一道深入各村对贫困户中有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一进行登记,分类梳理,建立档案,做到培训对象摸底准确。他先后邀请劳务办、科技局、农牧局、卫计局等单位对前期摸底的960名贫困户培训了劳务知识、电子商务、中药材种植加工等技术,并对培训人员进行考试,考试合格的颁发证书,有效提升了贫困户的劳动技能。20xx年劳务输出6500多人,预计劳务收入在亿元以上。同时为了增强培训效果,他还将县直各部门讲解的重点内容录像刻碟,在每一个贫困村组织群众进行观看学习,为广大贫困户脱贫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精准落实扶贫政策筑牢精准扶贫基础
为了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他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全力协助镇党委、镇政府落实省市县一揽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分村分户列出具体项目需求清单,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在项目落实上保质保量。20xx年配合完成婆婆庄至青山公里通畅公路建设和24条公里村庄道路硬化工程,唐家川、甫洞两个村集中安置点道路建设等项目。完成了八娘沟、红城沟、中谷沟、结扎村等防洪堤坝建设工程,配合水务局实施北部饮水工程。完成2960户灾后重建工程,完成2023户群众的房屋维修加固工程,群众住房条件有了极大改善。
在资金使用上精准到户。他组织镇扶贫工作站业务人员和镇村干部大力宣传精准扶贫贷款政策,督促镇村干部深入贫困户认真调查摸底,使所有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都能享受到精准扶贫贷款政策。202X年在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的发放方面,通过企业带动型370户、1850万元,自我发展型523户、1569万元。他经常与县扶贫办积极衔接,最大限度争取精准扶贫优惠政策,在结扎等16个村建立了互助资金协会,将大部分有自身发展能力的贫困户纳入到协会中来,通过互助资金贷款,解决了贫困户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为贫困户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闫xx在工作中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他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经常为全镇精准扶贫工作谋思路、创出路,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目前,在东明县黄河滩区豆丹养殖扶贫基地,呈现一幅热火朝天的丰收喜庆景象,20多名工作人员正在大棚里加班加点采摘成品豆丹,连云港、周口、临沂等地的豆丹收购商们排队等候。村主任刘兴豪高兴的介绍说:今年豆丹反季节养殖,每个大棚可产豆丹200斤左右,现在市场价格每斤XX元算,收益可观,加之黄河豆丹品种优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场景。这场景背后对县民政局驻村第一书记王培源来说,却有着太多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东明竹林新村是黄河滩区迁建第一村,也是省定贫困人口较多村。202X年新村建成后,共搬迁安置新刘乡、西竹林、东竹林等5个滩区自然村,1400户,5120人,共有贫困户239户836人。村里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为主,每亩地除了种子、农药、肥料、收割等费用,每亩收益较少。又因没有产业支持,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
如何让群众摆脱洪灾困扰、已经安居的滩区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幸福乐业的生活,成为驻村第一书记王培源精准扶贫工作中最重要的事项。
去年5五月中旬的一天,新刘乡自然村村主任刘兴豪对王培源说起这样一件事:连云港盛世豆丹开发公司看中了黄河难区的气候环境,准备在滩区投资,但公司那边对滩区土地流转及农田灌溉方面心存顾虑。
村子要发展,必须有产业。黄河滩区土壤肥沃,光照水资源丰富,最适合豆丹养殖。王培源说:豆丹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市场潜力大,我们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尽快盘活土地资源,引进这个增收致富项目。
在随后外出考察了多个项目后,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最后认定发展豆丹种植比较适合。他们先是组织召开了党支部、村两委会,商讨研究豆丹养殖的可行性分析。得到党支部、村两委同意后,又连夜召开了党员会议,听取党员的意见,统一了思想。为了让广大村民打心眼里认可这个项目,他索性牺牲个人休息时间,走街串巷,苦口婆心地讲政策,算效益,终于赢得了广大村民的支持,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豆丹养植项目全票通过。经过一系列的深入细致的工作,最终让这个占地1500亩,全国最大的豆丹养殖基地终于落户黄河滩区。
因为黄河滩区土质半沙半淤,保湿性强,加之雨水充沛,日照时间长,自然条件优越,大豆长势特别喜人。然而就在基地翘首以盼,等待上卵的时候,却突然传来一个令人揪心的消息:连云港育卵基地那边因飞机打药,导致绝大多数种卵中毒死亡。最后只能临时外购到30亩地的种卵。
虽然30亩的豆丹试养成功,效果也较为理想,但基地第一次豆丹养殖是以失败而告终的。连云港老板一气之下返回老家,不准备再投资该项目。而此时,村里1500土地已经晚种小麦近20天,村里百姓急等土地租金和农田耕种,最后甚至出现了哄抢大豆的现象。王培源一边安抚群众,一边带人连夜抢收豆种,经过一星期的抢收和凉晒,收获豆种XX万斤,挽回经济损失XX万元。然后,马上赶到连云港找基地杨总分析失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打消顾虑,坚定信心。杨总深受感动,最后表示不仅要继续做好该项目,还要加大投资力度,搭建反季节养殖大棚。
就这样,在王培源精心运作下,基地成立了东明鲁西南豆丹养殖专业合作社,并长年聘请技术人员进行跟踪指导,合作社搭建拱棚140座,并带领村贫困户搭建扶贫大棚60座,带领村民们打响了第二次扶贫攻坚战役。
为了加快大棚施工进度,王培源带领合作社及30名贫困群众冒着大雪加班加
点赶工期,用了一个月时间,终于赶在春节前将大棚搭建完毕。按照技术管理要求,为了冻杀害虫,大年初三,要把1500米开外的黄河水抽到棚内进行漫灌,由于抽水管道压力太大,多次出现管道爆裂情况,王培源几次跳到水里快速连线接管,双脚和衣服都湿透了,当时河沿边寒风刺骨,冻得他嘴唇发紫,双脚发抖,几乎站都站不住,但他依然坚持到浇灌完毕后才肯回去休息,现在还落下了迎风咳嗽的病根。为加快施工进度和把关大棚质量,平时他都是吃住在自已搭建的集装箱房里,唯恐项目再出现闪失。
在众人的悉心照料下,4月中旬,大棚内豆苗茁壮成长,种卵如期孵化。正当王培源准备松口气时,一个严峻的问题又摆到他面前,让他焦虑不安起耒。原来,天气进入四月后,棚内温度急速升温高,大棚内豆苗急需多次淋灌浇水,这就要求五一前夕,一定要解决好大棚架线打井等迫在眉睫的问题。于是王培源想方设法立即筹集资金20余万元,在田间地头加班加点,带领施工队伍,鏖战三天三夜,如期建造变压器1座,打造600米深水机井6眼,架高压线路2000米,一举解决了困扰滩区群众多年的灌溉难问题,也才让这个扶贫项目走出了困境和僵局。
五一节过后,豆苗长势良好,前五棚投放的种卵几天便从密密麻麻的小米粒长成了柔弱可爱的小绿虫。王培源和技术员每天吃住在大棚里,仔细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细心呵呵护着这来之不易的虫宝宝们。即使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病虫害却又差点让他所有的心血化为泡影。原来,因为基地管理粗放,大棚纱#门没有及时封闭,豆丹的天敌蜘蛛突然蜂涌而入,急速产卵繁殖,专吃豆丹幼虫,而放卵后的大棚又不能用药物消毒,造成幼虫大量被蜘蛛毒杀,基地大棚无一幸免。
在通过人工捕捉和蝇拍捕杀无效的情况下,王培源彻夜难眠,到处请教有关专家,研究解决办法,最后决定请来蜘蛛的天敌来帮忙,到村头的养鸡厂,免费借用500只虫子鸡,每棚10 只,放进尚未投放豆丹虫卵的大棚里进行虫害捕杀,没想到这些鸡籽们在大棚里异常活跃,战斗力极强,每棚两三天即能将蜘蛛消灭殆尽,虫卵也如期得以安全投放,最后总算是化险为夷,平安度过了这一难关。
五月中旬,基地大棚豆丹养殖终于喜获丰收,同时也带领村民们走出了一条新型产业兴村致富之路。俺家的地离村较远,来回有30多里路,收种都不方便,
地不种吧荒那儿啦,怪可惜的;种吧又不合算,现在好了,地不用种,每亩还有1000元净收入村民刘兴阁乐呵呵地说,这样不仅省心省事,闲时还不耽误务工挣钱,两全其美。
通过这个项目建设不但能帮助俺村贫困户脱贫,还能带动村民共同富裕。刘兴豪高兴的说;村里有劳动能力的5名残疾人和30个贫困户都在基地干活,帮着除草,打药,摘虫,他们每人一季能挣3000多块钱,豆丹植卵及采摘时节,全村人都能跟着创收。
一花绽放不算春,百花盛开春满园。王培源并没有满足现状,在带领村民走出一条产业兴村之路后,他还致力于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品牌,在竹林老村复耕的370亩旧址上,规划建设集特色水果采摘,黄河鲤鱼垂钓,水上乐园,生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东明黄河滩区农业生态园,总投资约900多万元,日前,该生态园已在紧锣密鼓的施工建设当中。与此同时,黄河滩区居家养老示范基地项目也开工在即,预计十月初即可建成入住,两个开发项目建成后,将为新村带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XXX,男,生于XXXX年XX月,中共党员,XXXX扶贫办主任。自202X年从事扶贫工作以来,该同志严格按照省、市、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部署开展全乡精准扶贫工作。在单位上,她认真研究精准扶贫政策;下乡入户时,深入了解贫困群众实际情况。并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探索践行农村扶贫工作新思路新途径,使XXXX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
立足乡情实际,深入研究理思路
XXXX同志自从事扶贫以来,为了快速转变角色,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学习成了最有效的途径。精准扶贫工作是党中央提出的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精准扶贫贵在精准,为了实现精准她在认真研读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的各项知识政策,将惠民政策吃准的同时,更多的精力则用于下乡调研。
立足本职工作,勤于研究精指导
作为一名基层扶贫工作人员,XXXX同志深刻认识到精准扶贫工作整体性部署和延展性规划的重要性。在脱贫状态专项整改行动和制定贫困户脱贫政策工作
中,她结合实际、悉心研究,按照时间节点,制定《脱贫状态专项整改行动方案》和《XXXX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路径》,为全乡精准脱贫工作开展确定了路线图。
立足工作实际,创新发展求实效
结合本乡实际,以XXXX村为试点村组,对全乡XXXX户贫困户情况逐一进行了核实,按照县直部门、乡直部门提供的材料,要求每一项收入都做到有材料支撑;以管理区为单位,对全乡的扶贫档案进行重新梳理,做到脱贫有依据。严格按照动态调整相关工作要求,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两年来,全乡完成脱贫1402户2228人,脱贫率%。
双联助推精准扶贫行动开始以来,**同志作为县园林局副局长庆坪乡王家川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副队长,带领县园林局干部及驻村帮扶工作队全体队员积极投身到王家川精准扶贫工作当中。情系群众,真心帮扶,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对帮扶的庆坪乡王家川村的脱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上级肯定群众的好评。同时他还积极动员指导单位干部积极参与联系贫困户的帮扶工作,对全村贫困户的帮扶工作有声有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广泛动员宣传,深入开展调研。
**同志进村入户中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以干部进村入户为抓手,深入民众、深入基层,认真听取群众意愿和诉求,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及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建议。反映群众呼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及时掌握了解联系户在行路、饮水、就医、上学、住房等所需所盼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破解发展难题。切实做到排民忧,解民难,济民困,助民富。
二、建立健全台账,做好信息采集。
为了扎实有效的做好双联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同志进村蹲点,座谈访谈入户,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帮扶户诉求,记好民情日记,掌握发展现状,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截止目前,已进村入户23次,进村入户时间达150天,在信息采集的基础上,入户调查12次。
三、找准存在问题,制定帮扶计划。
在进村入户的基础上,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同志与帮扶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村社干部协调沟通,制定了每户的精准扶贫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
四、立足发展实际,完成脱贫指标。
**同志驻村帮扶以来,202X年王家川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16元,全村贫困面下降为%;全村通村、通社道路达公里,通社道路硬化公里,一事一议砂化道路6公里;全村通自来水户数170户,入户率达96%。(7户群众常年外出,未接通自来水);全村除20户新农村未通动力电,其余全部通动力电;全村砖木房占62%,砖混房屋占33%,人均住房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202X年异地搬迁10户,202X年危房改造11户;完成村级专业合作社2家,以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养殖业,培育中药材种植大户67户,中药材贩运5户,养殖户34户,良种育肥牛养殖户8户, 202X年引进基础母牛98头,进一步壮大本村养殖规模,带动更多农户发展养殖业;在实用技术培训方面,共培训496人次,其中176人已拿到培训证书, 84户精准扶贫户实现了全覆盖培训,60人就近务工增收;村内小学在校学生48人,本村义务教育孩子无一辍学,义务教育率达100%;全村170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全村参合率达96% ,其中精准扶贫户参合率达100%;建立村卫生室一所占地面积60平方米;全村465人参加养老保险,108 人领取养老金,全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其中精准扶贫户参保率达100%;建成简易卫生厕所112处,卫生厕所60处;有村文化活动室1个,占地面积60平方米,图书1200册,电视机3台,电脑1台,棋牌桌4张,躺椅8张;通讯设备户均部,覆盖率达100%;中央和省上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市、县区广播覆盖率达到100%,市、县电视节目暂未覆盖;通互联#农户比重达到25%以上,互联#已接通,正常使用;202X年9月25日成立扶贫互助协会1个,投入项目资金20万元,前期已审核发放增信贷款5户50万元,现已有50户农户申请加入协会成为会员;全村共有两后生14人,共培训14人,培训率达100%。
五、严格执行纪律,树立良好形象。
在深入开展双联助推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同志严格执行八个不准。严格要求自己,注意个人言行举止,本着入乡随俗,实事求是、尊重当地群众发展意愿的原则,真心实意地为贫困户解忧排难、答疑释惑,在进村入户过程中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不影响基层的正常工作,不给基层和贫困户添麻烦、增负担,自觉维护干部的良好形象,让领导放心、群众信任、基层满意。
总之,**同志在双联助推精准扶贫行动中,以一个领导干部的高度责任心,身先士卒,认真组织,扎实部署,真抓实干,为全县开展双联助推精准扶贫工作作出了表率,抓出了成绩,受到了同志们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双联助推精准扶贫行动开始以来,**同志作为县园林局副局长庆坪乡王家川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副队长,带领县园林局干部及驻村帮扶工作队全体队员积极投身到王家川精准扶贫工作当中。情系群众,真心帮扶,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对帮扶的庆坪乡王家川村的脱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上级肯定群众的好评。同时他还积极动员指导单位干部积极参与联系贫困户的帮扶工作,对全村贫困户的帮扶工作有声有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广泛动员宣传,深入开展调研。
**同志进村入户中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以干部进村入户为抓手,深入民众、深入基层,认真听取群众意愿和诉求,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及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建议。反映群众呼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及时掌握了解联系户在行路、饮水、就医、上学、住房等所需所盼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破解发展难题。切实做到排民忧,解民难,济民困,助民富。
二、建立健全台账,做好信息采集。
为了扎实有效的做好双联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同志进村蹲点,座谈访谈入户,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帮扶户诉求,记好民情日记,掌握发展现状,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截止目前,已进村入户23次,进村入户时间达150天,在信息采集的基础上,入户调查12次。
三、找准存在问题,制定帮扶计划。
在进村入户的基础上,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同志与帮扶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村社干部协调沟通,制定了每户的精准扶贫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
四、立足发展实际,完成脱贫指标。
**同志驻村帮扶以来,202X年王家川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16元,全村贫困面下降为%;全村通村、通社道路达公里,通社道路硬化公里,一事一议砂化道路6公里;全村通自来水户数170户,入户率达96%。(7户群众常年外出,未接通自来水);全村除20户新农村未通动力电,其余全部通动力电;全村砖木房
占62%,砖混房屋占33%,人均住房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202X年异地搬迁10户,202X年危房改造11户;完成村级专业合作社2家,以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养殖业,培育中药材种植大户67户,中药材贩运5户,养殖户34户,良种育肥牛养殖户8户, 202X年引进基础母牛98头,进一步壮大本村养殖规模,带动更多农户发展养殖业;在实用技术培训方面,共培训496人次,其中176人已拿到培训证书, 84户精准扶贫户实现了全覆盖培训,60人就近务工增收;村内小学在校学生48人,本村义务教育孩子无一辍学,义务教育率达100%;全村170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全村参合率达96% ,其中精准扶贫户参合率达100%;建立村卫生室一所占地面积60平方米;全村465人参加养老保险,108 人领取养老金,全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其中精准扶贫户参保率达100%;建成简易卫生厕所112处,卫生厕所60处;有村文化活动室1个,占地面积60平方米,图书1200册,电视机3台,电脑1台,棋牌桌4张,躺椅8张;通讯设备户均部,覆盖率达100%;中央和省上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市、县区广播覆盖率达到100%,市、县电视节目暂未覆盖;通互联#农户比重达到25%以上,互联#已接通,正常使用;202X年9月25日成立扶贫互助协会1个,投入项目资金20万元,前期已审核发放增信贷款5户50万元,现已有50户农户申请加入协会成为会员;全村共有两后生14人,共培训14人,培训率达100%。
五、严格执行纪律,树立良好形象。
在深入开展双联助推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同志严格执行八个不准。严格要求自己,注意个人言行举止,本着入乡随俗,实事求是、尊重当地群众发展意愿的原则,真心实意地为贫困户解忧排难、答疑释惑,在进村入户过程中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不影响基层的正常工作,不给基层和贫困户添麻烦、增负担,自觉维护干部的良好形象,让领导放心、群众信任、基层满意。
总之,**同志在双联助推精准扶贫行动中,以一个领导干部的高度责任心,身先士卒,认真组织,扎实部署,真抓实干,为全县开展双联助推精准扶贫工作作出了表率,抓出了成绩,受到了同志们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王翔,男,1983年2月12日出生,36岁,汉族,中共党员,家住凤台县刘
集镇王咀村9组,202X年进入王咀村两委,先后任村委会委员、村委会副主任、村支部委员,202X年9月开始负责村精准扶贫工作(扶贫专干),主要负责村扶贫、治安、民兵等工作。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兢兢业业负责,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利,甘当贫困群众排忧解难的知心人。
王怀金是202X年低保贫困户,家中共同生活四人,其妻子詹同兰及二女路南均为肢体残疾二级,儿女路南另患有侏儒症,王怀金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家庭经济收入低,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的贫困户,王翔同志日常走访中积极询问贫困户的想法与身体情况,村支两委会会议上提议让王怀金负责村部分地段的环境卫生工作,增加其家庭收入,并积极帮助办理351和180医保项目的报销工作,体贴细心的管家式扶贫服务让王怀金一家对王翔充满了感激。有问题找王翔,总能第一时间赶到、第一时间给出方案、第一时间解决。王怀金眼含泪光激动的说着。王中山系202X年低保贫困户,患有肢体残疾,家庭收入低,与父母一起生活。王翔经常拜访王中山,了解他的想法和困难,当得知王中山有饲养售卖宠物狗的想法时,王翔陪同王中山一起调研市场、考察狗的品种,并帮扶王中山成功的建立的养殖棚舍并建立了养殖流程,并在幼崽出生后积极的联系销路,帮助王中山争取多增加收入。目前,王翔继续帮扶王中山办理黄鳝养殖场所,联系农业相关部门,为其提供技术方面的帮助,王中山目前已经养殖黄鳝60多箱,期望在他的努力下能取得更好的收成,王翔为能够帮扶贫困户脱贫成功而感到无比的欣慰。
村委会扶贫办公室的夜晚的灯经常亮到凌晨2点左右,扶贫工作任务重、节奏快、细节多,要求扶贫资料细、全、精准、高效。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扶贫高效精准,已经成为了王翔的座右铭。王咀村的扶贫户是全镇最多的,共有45户127人,为了把工作做的精准,白天的时间里王翔由于要处理村民兵、治安、信访、河长制等工作,整理资料的事无暇顾及,夜晚加班是家常便饭,每天深夜到家。王翔总说,扶贫工作无小事,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切实需求,能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很开心。
王咀村的贫困户人数居多,他们的家庭住址、生活习惯、帮扶措施等倒背如流,真干事、用心干、干成事,正是新时代扶贫人的名片。王翔是王咀村扶贫户的一位知心人,但也是全国众多扶贫人的一个缩影,全国上上下下扶贫人的耕耘
奉献,增添千家万户的一丝欢声笑语。
豆文玉,男,藏族,中共党员,202X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一直以来都服务于农村基层一线,202X年被乡党委安排在扶贫岗位上,他怀揣着美好的心愿和梦想,全身心投入到全乡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工作当中,脱贫致富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美丽新长川的首要任务。
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民生工作,他作为一名精准扶贫工作的参与者和执行者,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在参加甘肃省脱贫攻坚代表审议团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州县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以一名党员的身份高标准要求自己,尽自己的能力扎实推进每项工作任务。
自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以来,该同志立足岗位,主动作为,他每天带着扶贫工作站成员,对各村的包村干部及村两委进行业务培训,在培训中他总是在强调一定要国按照12345贫困户识别程序对进行贫困户的评选工作,不能落下一个贫困户,同时也不能错评一个贫困户,他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用真心扶真贫用真情扶真困,帮贫困户脱贫。抓工作的前提精准识别。在每一召集会议,研究贫困人口识别时,他总是对各村上报的资料认真审核,完了之后又和扶贫工作站成员以及分管领导共同商讨,生怕错评、漏评一户群众,脱贫正处在攻坚克难时期,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更应该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聚焦精力、持续发力,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在全乡共同的努力下,我乡贫困人口从刚开始的932户4323人到现在的20户83人,912户4240人稳定实现脱贫,5个贫困村实现稳定退出,贫困发生率从刚开始的48%下降到现在的%,同时对于历年脱贫户进行回头看监测,防止因灾、因祸导致返贫现象的发生,在县、乡两级的共同努力下全乡1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平均年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阳升村一社有一户群众户,由于做生意被骗之后,长年和外界几乎不来往,询问左邻右舍都不清楚一家人在干什么,时常大门紧闭,好像被大家都遗忘过了。得知这家的情况后,他于阳升村的包村工作组多次上门耐心做工作,把党和国家的温暖送进了家庭,融化了原来的消极和躲避,逐渐迎来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抓工作的关键在于精准帮扶。面对全乡的贫困户,他与扶贫工作站成员以及
乡领导班子多次讨论,有效的结合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从户到人从钱到物,先后落实了全乡932户户均不少于200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争取申请贫困户贷款678户,围绕全村种植业现状,引导贫困户积极种植经济作物,配套发放籽种(油菜、燕麦、当归苗子等)、肥料、地膜累计100多吨,不断扩大蚕豆、藜麦、中药材种植面积,使户均收入增加500多元;作为一名扶贫干部,他还是千家寨村和沙巴村的合作社辅导员,在农民专业合作上规范提升上,他多次对合作社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对账务以及制度不规范的,他积极协调县农业农村局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在他的努力下,他包抓的12家合作社,规范运营的达到了7家,一般运营的2家,3家空壳合作社完成了注销,通过合作社规范运营从而带动了周边贫困户,吸收了贫困户家中的闲散劳动力。
抓工作的保证精准管理。他负责全乡一户一策、动态管理各类表册的审核把关,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充分利用甘肃省大数据平台和全国扶贫子系统加强对贫困户信息的管理,做到基本信息准确,工作措施到位,实施动态管理,使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抓工作的活力精准引导。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在工作实际中的接触,他对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味地注重输血而轻视造血最终受害的是贫困户。每次召开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等村级会议,他总和扶贫工作站成员在各村的村级会议上对群众进行扶贫政策宣讲,是要告诉在场的群众,要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宣传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思想,让贫困户清楚知道精准扶贫不养懒人,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从而不断增强贫困户致富的信心。
自从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就没有好好体息过个周末,时常5+2、白+黑成为工作常态。不是研究数据质量,就是研究政策、文件精神:不是为协调扶贫工作四处奔波,就是解决农户实际问题从来没听到他叫苦或者抱怨,所有的成绩和困难背后他没有过一句怨言,用他自己的话说,作为基层第一线的扶贫人员,能够全心全意为群众脱贫致富贡献力量,才是基层干部最大的意义和快乐所在,在工作中他总是说:干一行爱一行,站在这个岗位上就要对得起良心,方不负青春,他心甘情愿做扶贫路上的太阳花,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高乃xx,男,1961年出生,xx省府谷县人,xx兴茂侏罗纪煤业镁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近十年,用于扶贫济困捐赠资金累计超过6000万元。20xx年胡润慈善榜评选中,以2890万元的捐赠额,位列第91位,成为xx省唯一上榜企业家。
府谷海红子,扶贫高乃则,这已成为府谷县扶贫开发推崇的两张名片。海红果被喻为钙王,是当地农民致富的产业品牌;高乃则是当地社会扶贫的一面旗帜。他出身贫寒,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成为陕北富有传奇色彩的农民企业家。他致富不忘扶贫,发展回报社会,以自己的执着、爱心和胆识谱写了农民企业家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奉献之歌。
致富思源,赤子丹心济贫弱。他时时不忘感恩,倾情回报社会。对当年帮助过他的乡亲,有钱的入股,有物的参股,年终都给分红。现在在他的企业入股的有1000多人。这几年分红最高的有一千多万元,最少有也有四、五万元。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养老金1000元,大米、白面各一袋,让他们安度晚年。近年来,先后捐资5000多万元,资助当地教育、医疗卫生、通讯、道路、饮水工程等,使150多个村民小组3万余人受益,解决了1000多人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难题。
富而图报,扶贫开发建新村。近几年,由于农村条件差,投入不够,好多地荒了,好多设施废了,好多人走了,好多学校没学生了。高乃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定响应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结合县里双百帮扶工程,投资8880万元,从202X年3月开始,用5年时间,分养殖加工、蔬菜生产、产粮、人居公益、生态等5个区,把高庄则村打造成府谷县乃至陕西省的一个扶贫开发建设新农村示范点。截止目前,已投入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使该村的面貌和290户1058人的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高乃则热心公益、扶贫济困、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举措,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被评为感动陕西20xx年度十大杰出人物、首届西部开发新闻人物、榆林市社会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相关热词搜索: 教育扶贫个人先进典型材料 精准 扶贫 先进个人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