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大学生对共同富裕心得体会【4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篇一: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富裕的实质是人们获取生存和生活资料、资源的能力和效率,集中体现在是否拥有充足的休闲时间,是建立在一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之上的。今天参加了“共同富裕万名青年大联学”活动,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一篇关于共同富裕心得感悟。
作为一名新青年,应注重自我发展,要有自我发展的意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自己的道德水准,发展自己的学识技能,发展自己的意志品质,要有全面发展自我的意识;应奋力投身共同富裕事业,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饮水思源,我们既然是社会和国家共同培育的新力量,那就要在有精力、有能力时踊跃承担社会责任,奋力投身于共同富裕事业;更应勇于创新,勇于挑战。共同富裕,关键在人,关键是创新型人才。大学生村官、乡村振兴协理员、高校毕业“三创一扶”人员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在传授新技术或者在原有基础政策上,创新方法,并引入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实现共同富裕。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括两个方面,既要物质上的共同富裕,也要有精神上的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认为精神层面更需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随着时间的迁移,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在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先生在改革之初说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基层社会治理是党中央治国理政和公众参与国家治理的基本结合点,不仅决定着社会治理的整体效果,而且关系到国家整体政策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国家治理的整体水平。
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让民众过上好日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四十余年的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大跨越,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下,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国民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就业保民生成效显著,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上有更大作为。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复杂性和阶段性。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自主创新力的大力提升、公共服务的的一体化发展。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既要立足于把蛋糕做大,又要着眼于把蛋糕分好,持续做大、做强做好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设定了共同富裕的过程性目标。第一个阶段,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在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期要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提升经济循环效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完善在分配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在新时代,我们已经开启了实现“共同富裕”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还需要克服各种困难、迎接各种挑战。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脚踏实地的去干,只要我们勇于创新、不断进取,我们就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完成这一项历史的伟业。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鱼水情深,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却人民情怀、忽略人民关切、背离人民期盼,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人民事业更加积极有为地奔跑,凝聚起在新征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力量。
篇二: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
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开始进行艰辛奋斗。新中国成立为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实施了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
精准识别是前提。一是精准识别潜在对象。目前我国有近1亿刚摆脱绝对贫困的脱贫人口、2。9亿左右的农民工、5。6亿左右的农村人口、9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2。64亿60岁以上老年群体等,他们中的部分群体收入水平整体较低,职业稳定性较差,应给予重点关心关注。同时,要借助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对“潜在中等收入群体”加以精准识别、动态追踪,避免低收入群体被排斥、靠近中等收入标准下限的“临界居民”甄别困难等现象多频发生,也为采取针对性、差异化的“扩中”策略奠定基础。二是精准识别重点领域。尽管潜在对象来自不同地域和领域,但精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最大回旋空间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的农村地区。要不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做好农村的乡村振兴、城市的万众创新、城乡的融合发展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合作等方面下一番功夫。三是精准把握根本问题。马克思认为,生产与分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分析劳动力、土地、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现,某一要素稀缺度越高,其市场议价能力则越强,所获分配的报酬将可能更多,对生产力的影响也将更大。
脱贫攻坚补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脱贫地区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十四五”已经开局起步,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砥砺奋进。
篇三: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围绕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论调展开论述,分别对马克思主义终结论、马克思主义阶级痴迷论、马克思主义地位边缘论、马克思主义宿命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马克思主义机械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实践有害论、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论、马克思主义极权国家论、马克思主义乌托邦论十种在西方学界流传甚久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偏见进行反驳,认为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经济决定论,也并非是一种认为绝对需要通过暴力而实现目标的乌托邦学说,马克思主义在后现代语境下与新兴政治运动中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为各国政治运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靠。
篇四: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所谓共同富裕,既要有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只要我们沉下心、俯下身,精准解决脱贫攻坚中重难点问题,定能保证脱贫质量答好题。
共同富裕是让大家一起过上小康生活,大家都不愁吃不愁穿,互帮互助促进经济,每个人对生活的要求都不一样,只要过上自己满足的就好了,生活不用攀比,量力而行,是自己用双手或者智慧的大脑来获取的就是好的。
从国际比较看,总书记分析了一些发达国家到现在共同富裕问题仍末解决的深层原因和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泛滥的深刻教训,阐明了我国促进共同富裕的紧迫性和必须防止的发展倾向。
我们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驾护航的共同富裕,是有五千多年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精神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主题,与文化自信、文化强国是一脉相承、递进升华的,实现精神共富需要推动文化先行,让人民群众脑袋“富”起来,口袋“鼓”起来。
以文培元,文化铸魂提振共富“精气神”。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与“魂”,不仅要把“根”立住,更要把“魂”塑好。一方面,要用好物质载体。充分做好文化“挖潜”,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声音”让革命故事、历史典故、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开口说话”,打造新时代文化精品力作,让革命遗址“活”起来、红色阵地“动”起来、文化遗产“亮”起来。另一方面,要守好精神“矿藏”。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精神”的民族,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为上下一心谋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我们要守好“红色根脉”,珍惜好、传承好、发扬好这些“精神财富”,解锁富有特色的“精神密码”,实现有“血脉”、有“灵魂”的共同富裕。
以文化人,文化筑巢涵养人才“生态圈”。“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是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第一资源,文化是培育人才的源头活水。人才的“育”和“引”,不能忽视文化涵养而过度强调“经济”和“价值”,长此以往,必会导致人才引育商业化,失了精神“温度”,陷入恶性循环圈。涵养绿色的人才“生态圈”,要一手抓常规引进,一手抓大力培育。要育好城市品格,着力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社会新风尚,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美丽城市建设增强人才承载能力。也要保护好乡村肌理,通过老青砖、石子路、土灶头等浓厚“乡土味、乡亲味”,留住乡愁,用基础设施“硬环境”和精神文明“软环境”把文化人才引进、留下、育强。
以文兴业,文化搭台唱好经济“重头戏”。“文化也是金山银山。”文化产业是文化价值实体转化的重要内容,有力助推城乡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文化搭台经济发展需以创新“破题”,做好文化价值转化文章,实现文化资源“变现”。要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文化产业布局,聚焦地域特色深度挖掘,突出发展文创、文旅、民间工艺和新兴文化业态,把文化资源、文化IP落地到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体系逐步健全。如探索实施区域文化联动,抱团发展,串联陶瓷文化、茶文化、剪纸文化等,串点成线形成“葡萄串”效应,为文化产业添一抹亮色,以文化带产业绘制共同富裕蓝图。
相关热词搜索: 心得体会 共同富裕 大学生 大学生对共同富裕心得体会【4篇】 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感想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