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矛盾论和实践论_实践论与矛盾论读后感(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论著,在指导中国具体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实践论与矛盾论读后感,欢迎阅读!
在这个假期我拜读了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不但以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的实践,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而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的创造,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毛泽东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又都和他投身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和他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分不开的。
《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两篇代表性著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在假期仔细阅读了这两篇著作,它们分别从辩证法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认识论。在《矛盾论》中,毛泽东精辟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问题――矛盾的问题,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特别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和绝对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毛泽东言简意赅地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以及从一个事物同其它事物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事物在矛盾中相互作用从对立走向统一,同时又用矛盾的特殊性,用来反对教条主义。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因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对这个的理解我想起了我们学期末的实践活动,电厂实习便是这样,在学校里我们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在电厂实习中我们把理论认识再转回到社会实践中,将我们所学的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
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在阅读这两篇文章的时候自己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也只能是读懂了这两篇文章的毛皮,但是在读完《实践论》、《矛盾论》后我觉得自己的世界观更为清晰,对辩证唯物观点的理解更为透彻。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之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奠定了哲学基础。认真研究“两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华的贡献,对于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请组织继续考察我。
《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两篇代表性著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近日,拜读了这两篇著作,它们分别从辩证法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认识论。
一、“两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两论”是毛泽东1937年4月至7月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哲学时所用《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的部分章节。《实践论》和《矛盾论》1937年是中华民族现代史上的多事之秋。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不仅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日的序幕,而且使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内外矛盾更加激化,人民生活更添艰辛,整个中华民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民族前途晦暗不明。就在这一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延安领导着中国革命的毛泽东,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着中国革命的现实和前途。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积十数年革命风雨的艰苦磨砺,戎马倥偬的攻读生涯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升华出了他的哲学结晶,向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展现出一个崭新的哲学世界。他用刚遒洒脱、深入浅出的文字写就了灿烂辉煌的哲学篇章,这就是两位一体、相得益彰的光辉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写作的最深刻的理论动机和实践动机,就是从哲学上反思、批判和破除中国共产党内严重存在的主观主义错误。清除作为主观主义表现形式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左”倾教条主义的严重错误及其危害,是毛泽东写作和讲演《实践论》和《矛盾论》的时代背景和根本原因所在。
二、几点感想
1、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有矛盾就会有斗争,要正视矛盾、斗争存在的合理性和绝对性。找到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发现问题,解决矛盾,使矛盾向着我们所需要的好的结果转化。毛主席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2、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认识开始于经验。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这也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所以在工作上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切脱离了实践的理论和脱离了理论的实践都是不正确的,也很难达到理想的高度。
3、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矛盾总是随着时间、空间及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有时甚至是瞬息万变。因此,要时时刻刻加强学习,特别是如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一天不学习就有落伍掉队的危险。学无止境,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4、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变化。经过实践得来的经验,人们往往深信不疑,这就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在过去特定时期适用的理论,人们往往奉为真理,这又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要用发展的眼光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党之所以能领导人民走到今天,就是发扬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与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推进的根本保证。
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虽然平时我们没有注意观察和思考,但当我们细细品味时,却发现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的都在。
我们虎队开展的活动丰富且有成效,这基于我们每个家庭的无私奉献、公平、博爱是分不开的。在我们这个小集体里,家长对孩子的爱和关心,不是仅仅针对自己的孩子,而是针对整个虎队的12个孩子。只要有利于这12个孩子成长的事,大家都积极的拥护和支持。所以我们一直在公平。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平稳向前发展。
每次外出,安队长带领孩子在前面领路,而我则在后面压阵,不管是谁落队了,我都随时调整跟随最后一个孩子,中间的孩子其他家长自发的照顾的很好。这时默契和谐。这使我们这个队伍在每次出行时都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情感也随之拉近。我们站在对每个孩子都负责的立场上,我们的孩子就得到了二十几个家长的爱,和每个家庭只有两个人的爱相比,孩子受到的关注和爱成倍的增加了。这也是我们虎队能有凝聚力、向心力,积极健康发展的原因吧。
相关热词搜索: 实践论 矛盾论 读后感 矛盾论和实践论_实践论与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和实践论_实践论与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和实践论的读后感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