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妇联党史教育资料(4篇)

时间:2024-09-14 10:57:01  阅读:

篇一:妇联党史教育资料

  

  《孔繁森事迹》

  孔繁森事迹(一):

  一个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的人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进藏,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家中年近八旬的老母亲、三个幼小的孩子和体弱多病的妻子都让他牵肠挂肚。但是孔繁森想着党和人民需要自己,总要有人去,于是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期盼能为藏族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岗巴工作三年,全县的乡村、牧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与当地的藏族人民也培养了深厚的感情。

  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进藏,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任职期间,他为了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将全市8个县区的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乡办、村办小学都跑遍了。在他和全市教育者的不懈努力下,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

  1992年7月,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发生了里氏6.5级地震,孔繁森率工作组在羊日岗乡地震废墟上发现了三个失去父母的孤儿,他们是12岁的曲尼、7岁的曲印和只有5岁的贡桑。他向乡干部提出抚养要求,并把孩子带回拉萨。看到他实在忙但是来,另一个藏族干部收养了大一点的曲尼。上个世纪90年代,孔繁森每月工资收入也就一千多元,其中在老家聊城的是四百多元,在西藏领的补贴是六百元。但是他在那里收养了孤儿,生活一下就更加拮据了,但他从没向组织上伸过手。每月发工资都是先拿出三个信封,分出曲印、贡桑的(他收养的孤儿),两个孤寡老人的,然后才是自己的生活费。援藏十年,孔繁森总是把自己的钱用来接济别人,搭上工资还不够,甚至把家属在农村卖棉花、卖粮食的钱,都花在藏族老人、孩子身上。往往刚过半个月,工资就已经所剩无几,有时连向食堂交伙食费的钱都不够,自己经常白饭就榨菜,开水泡方便面。花七十六块钱买的西装,从内地穿到西藏,始终舍不得丢。时任国防部长的迟浩田将军到他宿舍,竟然找不到一块香皂。

  孔繁森事迹(二):

  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人

  1944年7月,孔繁森出生于山东聊城市堂邑镇五里墩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61年,孔繁森17岁,他选取了光荣参军。在部队,他刻苦学习,勤于训练,连续六次被评为五好战士,连续六次参加军区直属部队用心分子代表大会,并获得特等射手称号。1966年9月,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孔繁森急公好义,助人为乐,是山东人推崇的仗义性格,他的口头语就是有事吗,是领导同事、亲朋好友心目中不怕麻烦、不怕吃亏的那种热情厚道人。孔繁森同志纪念馆馆长高杉在理解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说:他是有名的三哥,你有困难,不等你张口,他就会主动出手帮忙。他能把家属在农村卖棉花买电视的钱,借给朋友急用。他不是有了权之后,才开始做好事的,即便在生活困难的年代,他也会拿出自己为数不多的薪金给同事的老人买包点心或者买斤红糖。

  孔繁森爱生活,爱自然,是一个多才多艺、情趣广泛的人。他喜欢唱歌、跳舞、登山、收藏、摄影和文学创作。高杉介绍说。联欢会上,他会用他的歌喉和出色的号召力感染大家。在聊城,他先后兼任过青年摄影家协会和乡韵文学社两个组织的名誉会长(社长),有不少文朋诗友。他的日记、诗歌和西藏风光摄影,充满情怀和才气。他还擅长烹饪,拉萨市职高创办时,他作为烹饪班兼职教师,亲自授课示范。儒家文化的传统美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红色文化共同汇成了孔繁森大爱的源头活水。他有两个听不得:一是听不得别人说山东不好,西藏不好;另一个,就是听不得别人有难处。

  孔繁森的小女儿孔玲在理解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也谈到:父亲菩萨心肠、见不得别人受苦,他乐善好施,乐于助人,像一团火一样,点燃了身边每一个人,像磁场一样,深深吸引感染着每一个人。

  作为父亲,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孔繁森心急如焚,孩子取得了好成绩,他又很自豪,很高兴。1993年,孔玲如愿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学,孔繁森拿着录取通知书,看了一遍又一遍,满脸的喜悦和欣慰。作为丈夫,他深深爱着这个家,爱着自己的妻子。两次援藏,历时十载,孔繁森与妻子长期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他最爱唱的一首歌是《说句心里话》,以表达对母亲、对妻子、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作为儿子,孔繁森对母亲十分孝敬,每次离家回西藏工作时,他都在母亲的跟前长跪不起,久久不忍离开,为自己忠孝不能两全表达歉疚和遗憾。

  孔玲很小的时候,孔繁森就告诉她,女孩子必须要自立、自强、自尊、自爱。每每遇到困难,孔玲都会努力自己去克服。在孔玲的红色笔记本中,孔繁森写下了这样几句话: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是人格,一个只有克服了自己缺点和弱点的人,才是最强大的人一个人只有不断总结经验、经历磨难才能成长,他用这些话来指导女儿的健康成长,也用这些话来激励自己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孔繁森深深爱上了神奇而壮美的雪域高原,把整个身心献给了这片土地,这是他第二次赴藏时在冈底斯山前留影。资料图

  孔繁森事迹(三):

  你有一颗赤诚的报国心,汗水洒齐鲁呀,雪域立功勋!甘为孺子牛,默默苦耕耘。都说是愚公移山不畏难,怎比你知难而进,勇挑重担的共产党人!这首《公仆赞》经常传唱在青藏高原的雪域峰巅。近日,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了公仆赞的主人公孔繁森的家人和朋友,并在这天的青春励志故事主页追忆孔繁森甘为孺子牛,默默耕耘的感人故事。

  孔繁森同志先进事迹材料汇报

  你有一颗赤诚的报国心,汗水洒齐鲁呀,雪域立功勋!

  甘为孺子牛,默默苦耕耘。

  都说是愚公移山不畏难,怎比你知难而进,勇挑重担的共产党人!

  这首歌的名字叫《公仆赞》,歌颂的是孔繁森,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

  关于他,有这么几个关键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两次进藏工作,1994年11在去新疆考察边贸途中因车祸殉职。

  他的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以前在全国构成了一个学习热潮,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同志为此亲笔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

  《公仆赞》也是在这个热潮中诞生的。

  孔繁森事迹(四):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孔繁森英雄事迹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孔繁森用生命书写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新篇章,为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

  孔繁森出生于1944年7月,是山东聊城人。1961年,17岁的孔繁森光荣参军,在部队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1966年9月,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他从部队复员后,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写下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8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上认为孔繁森在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经验,便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赴藏工作。进藏后,孔繁森担任拉萨市

  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到任仅4个月的时间,他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3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忙群众解决饮水问题;了解到农牧区缺医少药的状况后,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工作之余就给农牧民群众认真地听诊、把脉、发药、打针,直到小药箱空了为止。

  1992年,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发生强烈地震,孔繁森在羊日岗乡的地震废墟上,还领养了3名藏族孤儿12岁的曲尼、7岁的曲印和5岁的贡桑。收养孤儿后,孔繁森生活更加拮据,为此他曾3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900毫升,900毫升的鲜血蕴含着孔繁森对藏族孤儿深深的爱。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继续留在西藏工作。应对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选取,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

  阿里地处西藏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那里地广人稀,常年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40多摄氏度,每年7级至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望而却步。

  但是,1993年春天,年近50岁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

  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工夫。为此,他带领有关部门,亲自到新疆塔城进行边贸考察。1994年11月29日,他完成任务回到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副挽联,形象地概括了孔繁森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人们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看到两件遗物:一是他仅有的8元6角钱;一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推荐。这就是孔繁森留下的遗产,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活动中,孔繁森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孔繁森事迹(五):

  孔繁森事迹:进藏以后

  进藏以后,原定孔繁森担任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当地党委思考到他年轻能干,征求本人的意见后,派他到海拔更高的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的3年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访贫问苦,和当地群众一齐收割、打场,干农活、修水利。1981年,孔繁森奉调回山东,先后任莘县县委副书记、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地区林业局长、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等职。1988年,孔繁森在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的状况下,仍然克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为了发展当地教育事业,他跑遍了全市8个区县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过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因西藏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送给急需的农牧民。一个医药箱虽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对理解治疗的患者来说,却往往是性命交关。

篇二:妇联党史教育资料

  

  缪伯英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缪伯英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缪伯英读后感1中共第一位女党员是谁?出生在哪里?也许很多人并不清楚。6月16日上午,长沙县开慧镇举行学习宣传缪伯英英雄事迹活动启动仪式,学习我党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不畏豪权、坚决斗争、维护正义、忠诚于党的精神。

  据了解,缪伯英1899年10月出生于长沙县清泰乡(今开慧镇)枫树湾一个职员家庭。缪伯英幼年习文识字,考入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又以长沙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有幸成为李大钊的学生,并经李大钊介绍,成为中共第一位女党员。此后,缪伯英走上职业革命道路,号召女同胞冲破封建罗网,做时代新女性。1929年10月,缪伯英积劳成疾,在上海宝隆医院病逝,时年30岁。

  启动仪式上,5月正式出版的《青春·缪伯英》一书的作者王杏芬深情讲述了缪伯英烈士的英雄事迹,以及其写作《青春·缪伯英》一书的初衷。长期以来致力于宣传缪伯英英雄事迹的缪伯英家乡共产党员缪曼聪,介绍了她呼吁并组织推动缪伯英英雄事迹的情况和体会。《青春·缪伯英》的读者刘翌与大家分享了该书的部分精彩章节。缪伯英家乡飘峰山村党支部向开慧镇全体共产党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发出了学习缪伯英英雄事迹、争做新时代先锋模范的倡议。开慧村党支部对飘峰山村党支部的倡议做出了响应。

  开慧镇镇党委书记叶照君表示,全镇全体共产党员要学习缪伯英不畏豪强、维护正义的童心,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诚心,坚信马列、敢为人先的初心,以身许党、对党忠诚的忠心,坚定不移、坚信胜利的信心,用英雄的精神补精神之钙,以英雄的事迹行干事之举,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凡的业绩。

  仪式由开慧镇党委、政府主办,湖南省社科院原院长、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朱有志参加仪式。

  缪伯英读后感2去年下半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陆青明先生,闲聊时他发起了一个提问: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共产党员是谁?有人说不知道,有人说是杨开慧,而我脑海里跳出来的名字则是向警予……后来,有一个朋友答对了,他说是缪伯英,因为这位朋友是从事党史工作的。

  我讲这个小故事,意在说明,缪伯英同志不仅是湖南人,并且是长沙县人,地理距离与我们如此之近的一位伟大的女性革命先驱,除了专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学者和专家外,为什么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呢?这就是宣传介入的`力度不够!

  后来才得知,有些人一直在努力。他们默默地工作着,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身旁的革命先驱不被尘封,为了让革命先驱的精神和事迹鞭策更多的后来者,以此唤醒当代人信仰的力量。

  回家以后,我遍查资料,发现除了很少的新闻和网帖,没有一本有关缪伯英的文学专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缺失。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女党员,其丈夫何孟雄又为著名的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这里面肯定有、也一定能挖掘出许多感动世人、激励青年的革命故事。基于此,我开始创作长篇报告文学《青春·缪伯英》。

  缪伯英去世时,尚未满30周岁。在斟酌书名的时候,“青春”这个字眼不由分说跃入我的脑际。不仅因为年龄让缪伯英永远定格在了青春岁月里,最重要的是,她短暂的一生充满了革命者昂扬的活力。无论影像,还是精神,都如晨光熹微,无尽芬芳、无尽美好。

  写作过程,也是升华写作者本身的过程。大时代背景下的红色英雄群像,不为物质所动,不为名利所惑,坚定地追求革命真理、追求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为认定的主义和事业献出宝贵的青春和生命。我浸润在年轻的革命先驱者们给我带来的崇高境界里,并久久地,被他们谱写的那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而感动。

  我试图用可读性强的革命故事,传递红色情怀,唤醒信仰力量,并希望通过此书的创作,向公众传达:中国共产党由建党之初的50多位党员,发展到如今拥有八千万党员的大党,这个历史巨变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政党,是守得住朴素的无私的政党,也是能获取人民最可靠、最永久支持的政党。

  缪伯英读后感3“因为英雄的故事鲜为人知,所以我们更要积极宣传!”在长沙县开慧镇政府大礼堂内,聊起中共首位女党员缪伯英的故事,湖南作家王杏芬激动不已。

  6月16日上午,长沙县开慧镇举行学习宣传缪伯英英雄事迹活动启动仪式。本次活动由开慧镇党委、开慧镇人民政府主办,湖南扬名文化传媒公司协办,旨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不畏豪权、坚决斗争、维护正义、忠诚于党的精神。

  启动仪式上,今年5月正式出版的《青春·缪伯英》一书的作者王杏芬深情讲述了缪伯英烈士的英雄事迹以及写作此书的初衷。长期致力于宣传缪伯英英雄事迹的家乡共产党人缪曼聪,介绍了她呼吁并组织推动缪伯英英雄事迹的情况与体会。《青春·缪伯英》的读者刘翌给大家分享了该书的精彩章节。最后,缪伯英家乡飘峰村党支部向开慧镇全体共产党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发出了学习缪伯英英雄事迹、争做新时代先锋模范的倡议。开慧镇党支部对飘峰村党支部的倡议做出了积极响应。

  开慧镇镇党委书记叶照君表示,全镇全体共产党员要学习缪伯英不畏豪权、维护正义的童心,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诚心,坚信马列、敢为人先的初心,以身许党、对党忠诚的忠心,坚定不移、坚信胜利的信心,用英雄的英雄精神补精神之钙,以英雄的事迹行干事之举,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据悉,缪伯英1899年10月出生于长沙县清泰乡(今开慧镇)枫树湾一个职员家庭。缪伯英勤奋刻苦学习,考入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又以长沙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有幸成为李大钊的学生,并经李大钊介绍,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此后,缪伯英走上了革命道路,为革命事业不怕牺牲、坚强奋斗,为

  革命事业奉献了一生。1929年10月,缪伯英在上海宝隆医院病逝,时年30岁。

  缪伯英读后感45月12日上午,第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共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生平故事的报告文学作品——《青春·缪伯英》新书发布会在湖南省九所宾馆举行。

  《青春·缪伯英》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由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湖南省妇联组织编印,省委原副书记文选德作序、《湖南报告文学》杂志副主编王杏芬执笔创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缪伯英,1899年10月出生,湖南长沙人,与丈夫何孟雄同为革命烈士。1919年7月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初参加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1月,参加了由李大钊组织的北京共产党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缪伯英积极投身于群众运动。1922年,负责筹备北京女权运动同盟会,推动妇女争取政治和经济上的平等权利。1923年2月,参与领导了京汉铁路北段的总罢工。1925年1月担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任妇委会书记、省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1927年8月缪伯英前往上海,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中开展地下工作。长期清贫而不稳定的生活,使缪伯英积劳成疾,1929年10月在上海病逝。

  《青春·缪伯英》以严谨、客观、真实、生动的原则,结合梳理权威史料,整理采访独家素材,阐述了缪伯英怎样从懵懂少女成长为一个具有坚定社会主义理想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对缪伯英的家庭成长环境以及求学经历做了全方位的深入解读,深度挖掘了缪伯英同志短暂而伟大的一生,剖析了缪伯英无悔的革命信仰和激荡的青春追求,是第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我党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同志的传记类文学作品。

  在发布会的最后,为《青春·缪伯英》举行了新书揭幕仪式。

  缪伯英读后感5她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她曾担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任妇委会书记;她与丈夫何孟雄同为革命烈士,她积极投身于群众运动;

  她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中开展地下工作,最终积劳成疾病逝时才30岁,一双儿女失散于战乱中,下落不明……她便是出生于湖南长沙的缪伯英烈士。今天上午,第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缪伯英生平故事的报告文学作品——《青春·缪伯英》新书发布会在长沙举行。湖南省委原副书记文选德作为本书的顾问,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谭谈以及编委会、出版社、缪氏后人以及宗亲代表等百余人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既以身许党,应为党的事业牺牲……孟雄,你要坚持斗争,直至胜利……善待重九、小英两孩,使其健康成长,以继我志。”这是缪伯英最后的遗愿。在发布会上,许多人为缪伯英的故事所感动,偷偷抹泪。“缪伯英同志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又是伟大的,堪称革命英雄的一生。”文选德表示,缪伯英与其丈夫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的何孟雄这对英雄夫妻的事迹是提振民族精神、培养教育后代的最好故事和最好教材。

  据介绍,《青春·缪伯英》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由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湖南省妇联组织编印,省委原副书记文选德作序、《湖南报告文学》杂志副主编王杏芬执笔创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严谨、客观、真实、生动的原则,结合梳理权威史料,整理采访独家素材,阐述了缪伯英怎样从懵懂少女成长为一个具有坚定社会主义理想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对缪伯英的家庭成长环境以及求学经历做了全方位的深入解读,深度挖掘了缪伯英同志短暂而伟大的一生,剖析了缪伯英无悔的革命信仰和激荡的青春追求,是第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我党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同志的传记类文学作品。

  本次新书发布会以“社会当为英雄而歌”为主题,号召全社会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用“歌颂英雄”的实际行动献礼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

篇三:妇联党史教育资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妇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一:妇女工作先进个人事迹

  ***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同志,女,*****机关总支书记、妇联主任、统计站长,中共党员,从事妇女工作以来,她把全部的经历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她钟爱的妇女事业上,认真落实上级妇联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区党委中心工作,团结带领妇女干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毫无怨言的为妇女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深得广大妇女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一、学习主动,政治素养高

  ***同志有较强的学习自觉性。作为妇女工作的带头人,她深知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更好的围绕党政工作中心,引导妇女群众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所以她十分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勤奋学习、勤于思考的模范;做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模范;做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模范。通过不断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爱岗敬业,业绩突出

  ***同志热爱妇女工作,从担任妇联主任的那一天起,她就下定决心要把这份工作扎实做好,紧紧地和妇女群众团结在一起,将自己的满腔热情都奉献给了妇女事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一)加强培训,提升妇女综合素质。农村妇女要想走出去,首先要解放思想,抛开旧观念的束缚。为此,***同志积极引导帮助农村妇女转变观念,加大科学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每年定期开展典型经验交谈活动,让妇女致富能手向大家讲解自己的创业过程,成功经历。依托阳光工程,举办各类培训班10余场次,使我区80%的农村妇女劳动力平均接受了一次以上的各种专业类型培训。

  (二)关心妇女实事,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一是健全和完善了妇女学习、娱乐的永久性场所,新建了“妇女之家”活动室,露天舞台等;二是关注妇女健康,组织有关部门来我区开展“送健康”生殖系统检查、乳腺普查;三是组织妇女成立业余舞蹈队,在各大节日庆典时出演节目,丰富了广大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四是利用“三八”国际妇女节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和趣味运动会,做到娱乐和健身双管齐下、并蒂开花。

  (三)实施维稳工程,保障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维权网络,充分发挥各级维权站的作用,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处理工作,为妇女儿童服好务、维好权,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凭借“细心、诚心、耐心、恒心、信心”精神,树立“当好妇女需求的知情人、问题的报告人、发展的促进人、权益的维护人和党委政府各项政策的宣传人”的理念。依托区综治工作中心建立妇女儿童维权站,实现“五有”、“五纳入”的目标,将基层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纳入综治工作平台;建立齐抓共管的横向维权合作网络,与司法所联合建立妇女法律援助中心;建立畅通的妇女诉求机制,坚持每周一至周五有人接待妇女群众来访,针对来访群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反映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基层系统调研,力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关爱儿童健康,保护祖国花朵。关心下一代健康

  成长,是每一位公民的权益和义务,区妇联与民政部门联手开展了“心手相牵、与爱同行”关注“留守儿童”活动。近两年儿童节、春节期间,区妇联深入基层、深入家庭走访慰问贫困儿童及家庭,共送出慰问资金2000余元,使这些留守儿童及家庭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关注。区妇联还联合司法所,在“六五”普法期间组织专业人员到中心小学进行了一次法律知识讲座,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六)扩大宣传,营造氛围。联合其他部门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活动。组织法制宣传一条街和反家庭暴力“白丝带”签字活动,向广大妇女儿童宣传了《妇女权益保障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婚姻法》、《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决定》、《计划生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防艾滋病和结核病知识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发放资料500余份,解答咨询人数30余人次,营造了尊重妇女、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良好法治环境。

  ***同志在妇女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6年,该同志处处为群众着想、时时为群众操心,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谱下了一曲为妇女群众鞠躬尽瘁的光辉篇章,集中展示了妇联干部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时代风采。相信在其带领下,我区的妇女工作将会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篇二:妇女儿童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妇女儿童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本人薛凌,城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妇联专员,自任职以来深知妇女工作的琐碎、平凡、艰辛;我也懂得妇女工作是社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责任重大;我更知道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事事处处为他人着想,要有一颗乐于奉献的爱心。

  一、勤勤恳恳工作,扎扎实实奉献

  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够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业务学习和自身修养.近年来,随着街道社区和谐建设工作,对在职人员理论素质的需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新形势下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我十分注重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不断增强爱岗敬业的意识。凡上级组织的理论学习活动,我都积极参加,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时刻把妇女群众记挂在心,工作之余,还认真学习了党章党史,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积极参加区、街道组织的各项活动。理论知识的丰富,政治觉悟的提高,使我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加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几年来,为了探索一条社区妇联工作的路子,多次向上级妇联工作的同志请教,了解社区妇女成员的不同结构,建立妇女

  同志联系网络。积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定期评比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儿媳,并把她们的先进事迹推荐在社区信息栏中,居民受到很大的鼓舞和鞭策。使社区的文明之风誉满全区,为建设和谐文明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社区做出了贡献。

  二、保障本镇妇女同志的应得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以来,薛凌同志一直重视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带领妇联相关同志全面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使得政府办公室妇女同志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方面权益都得到较好的落实。

  三、树立妇女同志先进典型

  积极实施一系列“激励机制”,让“榜样”起到“示范”的作用。在工作上,给予政治荣誉,表彰树立各类先进典型,激发着妇女同志立足岗位,创优争先。

  四、积极探索开展好妇女儿童工作的工作措施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妇女儿童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薛凌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也勤于思考。他在积极探索开展好妇女儿童工作的工作措施方面也有许多独到的想法。薛凌同志总是将做好妇女儿童工作作为己任,一方面尽力为政府办公室妇女同志服好务,一方面为其他单位的妇女儿童工作的开展做出表率。

  篇三:妇女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爱岗敬业,展巾帼风采

  XXX同志,XX医院基层妇幼保健工作负责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近10年,一直以来,工作上认真负责,勤恳务实,受到广大干部职工及患者的一致认可。20XX至20XX年,该同志连续5年在医院年度考评中被评为“优秀”等次,20XX年被评为医院“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该同志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钻研本职工作,努力提升自我素质,充分展现了巾帼风采,是妇女工作先进个人的楷模。20XX年,该同志全面落实上级妇幼卫生工作主管部门的方针政策,以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为核心,开拓进取,加大了工作力度;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生殖健康为重点;以为儿童妇女健康服务为宗旨,优化服务模式,提高了医院妇幼保健的服务能力,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率,圆满地完成了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坚持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常言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该同志一直坚持“学无止境”的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利用双休日和晚上的时间,努力学习本职专业知识和相关的管理知识,孜孜不倦,力求全面提升自身能力,做到了工作和学习两不误,两促进。

  二、立足本职,爱岗敬业

  该同志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在担任医院妇产科护士长期间,不吝于牺牲个人休息和节假日时间,坚守岗位,奔赴于临床一线工作中。因能力突出,表现出色,20XX年被任命为医院基层妇幼保健工作负责人。XX同志对待工作充满激情,她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全力做好医院妇幼卫生保健工作。

  XX医院承担全区主要的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医院妇幼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关系到全区妇幼卫生工作的进展。为做好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工作,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加强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疾病防治,

篇四:妇联党史教育资料

  

  “登贤”女红军

  作者:管冬梅

  来源:《党史文苑》2022年第03期

  于都县最南端的祁禄山镇,大部分村庄掩映在峡谷绿树中,这里曾是中央苏区登贤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登贤县成立于1934年2月,原名赤南县,隶属粤赣省。同年3月,为纪念牺牲的中共中央第六届政治局委员、东北人民抗日武装创始人罗登贤更名为登贤县。7月,该县改属赣南省管辖。翻开1934年6月26日出版的《红色中华》第207期第四版历史资料,清晰地记载着:“上海的革命工人和劳动群众将举行盛大的纪念周,纪念罗登贤同志!反对国民党法西斯蒂白色恐怖!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反对国民党出卖中国!我们苏区的革命同志们,应当坚决的走向前线,为了完成罗登贤同志的遗志而斗争,粤赣的特别是登贤县的工农群众,更要百倍加紧的动员起来,为了‘登贤县’这个光辉的名字而斗争到底。”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守苏区的革命同志就是在这样的号召中临危受命,登贤县女红军游击队是其中最为特殊的一支队伍。那些用生命谱写的往事,被时间层层覆盖,却躲不过历史的追忆。

  石城婆婆温上秀

  在大木岭,我们寻找的那个曾经被骂成“土匪婆”的女游击队员温上秀已去世多年。60岁的钟太阳告诉我们,他的奶奶温上秀出生在1918年,12岁就参加了红军。1935年,温上秀跟随独立六团及赣南省委、省苏机关、中央“工农剧社”演员、《红色中华》报社工作人员等两千余人,从上坪山区出发,往赣粤边“三南”地区突围,在祁禄山的罗坑、金沙与粤敌激战被打散。温上秀和几个女游击队员隐藏在祁禄山安前滩乌石坑密林里的一个造土纸的棚屋里,负责照顾20多个临时安置在这里的红军伤病员。

  一天深夜,国民党“铲共团”潜入临时安置点,将20几个伤病员和她们一起反绑成一排逐个杀戮,人头被扔进泡纸浆的池子里。目睹这一切的温上秀,一辈子也无法忘记这一幕。“铲共团”把她和另外5个女红军押解到上岭岗袁屋祠堂严刑逼供,甚至还放出“红军跑了、红军被消灭了”的谣言,企图削弱她们的意志,但这些骨头比钢铁还硬的女战士,终是经历了战火的洗礼,面对敌人一次次的威逼利诱,绝不投降。关了一星期后,凶残贪婪的敌人见无计可施,于是把她们卖了,温上秀被“铲共团”以6块银圆的价格卖给了塅水村烧木炭为生的光棍钟良仁做老婆。

  在苦难里煎熬的温上秀,一次次被命运捉弄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没过上几天舒心日子的她,又被人指着鼻子骂成“土匪婆”。为了不给子孙招来麻烦,她便一个人躲到刁薮村养猪。其实,她还有一个隐情,就是永远也忘不了安前滩那些被杀害的战友,这里是他们埋忠骨的地方。每当夜幕降临,她就对着星空追忆那些曾经的过往,伴着潺潺的流水缓解她对战友的思念。赤诚之心感动昭昭日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组织上重新核定情况,温上秀享受到失散老红军的待遇。直到离世,也没人知道她的娘家在石城什么地方,有没有其他亲人,只是在刁薮村养猪的时候,村里人习惯叫她石城婆婆。

  邓屋村张小妹

  据现年已89岁的邓屋村村民袁二秀奶奶了解的情况,张小妹出生于1913年,参加过牛岭战役,1945年去世。1935年1月28日,红二十四师和独立三团、独立十一团及赣南地方武装共五六千人,进攻驻守在牛岭的粤敌第一师一个营。由于指挥失当,红军遭受重大损失。张小妹和另外两位女红军与大部队失去联系,她们一起撤退到马岭附近,在猪栏门的河坑里隐藏时被俘。

  被俘后,敌人对张小妹施以酷刑,“打地雷公”,她的十个手指头被竹签锉得血肉模糊。一个好心村民看她太可怜,冒着杀头的危险拿来烟膏帮她包扎,被“铲共团”头目狠狠地踹了一脚,半天没有直起身子。见严刑撬不开张小妹的嘴,敌人就把她押到区公所公开拍卖,还警告她要嫁人“从良”,如果再继续做“土匪婆”,就砍掉她的脑袋。张小妹最后被一个乡绅买下,安排她嫁给邓屋村的邓狗女。

  张小妹看着邓狗女也是穷苦人家,既然暂时找不到大部队,不如住下来再看。国民党规定任何一家要证明自己的“良民”身份,必须找到四家作保,保证不“通敌”,不收留一个嫌疑分子,且五家连保连坐,如有“敌情”不举报者要杀头,一家犯事,除该家毁家灭户之外,其余四家也“杀无赦”。在白色恐怖下,自知逃不出去的张小妹,见邓狗女也是穷苦本分的老实人,这段日子以来一直悉心照料自己,自己十个手指头的伤也日见好转。人心都是肉做的,张小妹终是承担起做妻子的责任,几年时间张小妹生了三个儿子。本来巴望着这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不料邓狗女又患了病,不久后撒手人寰。一个没有了男人、双手还残疾的女人,总不能眼看着几个孩子饿死,便将其中的两个儿子过继给本族近亲。没多久,在生活和身体的双重压力下,浑身伤病的张小妹也不幸离开了人世。

  赣县婆婆王秀英

  在邓屋村采访袁二秀奶奶的时候,她不止一次提到王秀英这个名字。王秀英是赣县大埠人,参加牛岭战役时被俘,是敌人在马岭公开拍卖被俘的三个女红军之一。她被祁禄山镇坑溪村斜下组一个中农买了,丈夫叫张绳祯。之后,两人夫妻关系和睦,育有一儿一女,儿子曾在洪都机械厂子弟学校工作。王秀英曾任祁禄山镇的妇联主席,1991年去世。生前,儿子希望王秀英夫妇到南昌生活,但她始终不愿离开祁禄山。

  有人清楚地记得,每个清明她都会去国民党曾屠杀伤残红军的乌石坑哭一场。乌石坑是安前滩钨矿附近的一个山坳,是中央苏区时期重要的钨砂采矿区之一,为中央苏区的经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住在坑溪村的王秀英,想到自己的平顺生活,就忍不住想起那些被屠杀的战友,想起自己被卖的经历,便要走很远去大哭一场。不言而喻,这里曾是红军的后方基地,又是被屠杀的战友忠魂安息地。

  想到每年王秀英祭奠战友的方式,我们也想到王秀英的墓地祭拜一下。王秀英的侄儿张其祥告诉我们,伯母的墓地就在他们家正对面的山脚下。我们走过一段300米长山路,穿过一块茶梓林,便到了王秀英的墓地前。来得匆忙,没有准备菊花和米酒来祭拜,我提议一起给老红军鞠三个躬。张其祥直愣愣地看着我们,大概第一次有外姓人来祭拜的缘故。礼毕,我们仔细察看墓碑。碑文上没有写老人的出生时间,只有去世的时间和老人的姓,如果不是她的侄儿带着我们,找到墓地也不敢确认这就是王秀英的墓地。我心里头闪过一个想法,对张其祥说,要在墓碑上加一个红五星,让每一个路人都知道这是一座红军坟。张其祥赞许地点头,眼里泛着光。

  “天相雩阳,绳绳继继”,是张家人寫在祁禄山井塘庙碑文上的一句话。王秀英的丈夫张绳祯正是“绳”(mǐn)字辈的张家人,他的墓地在王秀英的左侧。张其祥说,伯父伯母是同一年前后一个月去世的,我们张家人都很敬重她。大概是王秀英在红军队伍里受了教育的“福德”熏陶,张家一家人丁兴旺。想起《诗经·周南·螽斯》里的诗:“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这些淹没在大山深处,曾被人们喊作石城婆婆、“土匪婆”、赣县婆婆的女红军游击队员们,她们的青春热血与坚定信念永远刻在了“登贤”的丰碑上。★

  责任编辑/彭月才

相关热词搜索: 妇联党史教育资料 党史 妇联 资料

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