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农村环境治理方案

时间:2022-08-02 08:55:04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环境治理方案,供大家参考。

农村环境治理方案

 **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我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根据《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加快解决我县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污染治理、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挥好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作用,突出重点区域,动员各方力量,强化各项举措,完善各种环境保护机制,加快补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短板,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坚持“全面推进、重点治理、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原则,做到“一保三治三提升”:“一保”,即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农村饮水安全更有保障,通过综合整治的村农户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90%及以上;
“三治”,即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户投放、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收储、运、处模式,存放、清运、处理网点健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分区域采取不同的收集和处理模式(如:改厕、建立化粪池、沼气池及集中污水处理厂等),开展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处理率达到65%及以上。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全面落实县畜牧养殖规划要求,推行规模化养殖,逐步取消分散和小散型养殖,提升标准化、生态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平,建立以生态消纳为主、工业治理为辅的畜禽养殖治理体系,使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及以上,基本降低危害群众健康和环境质量的畜禽养殖污染风险。“三提升”,即提升农村环境优美度、环境监管能力和农村居民参与度。通过治理,乡村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村污染治理工作机制体制基本形成,农村环境监管明显加强,农村居民参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

 1.提升农村饮用水水源规范化管理水平。将辖区内已建立的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按农村安全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区和保护范围划定的成果表和图整理成册,形成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管理“一张图”并公示,信息共享。全面完成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调查评估和保护区(范围)的划定工作,在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的边界要设立地理界标、警示标志或宣传牌,有条件的乡村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置物理或生物隔离防护设施,对保护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同时将饮用水水源保护要求和村民应承担的保护责任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巡查机制,加强饮用水水源标志及隔离设施的管理维护。(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各乡(镇)政府、办事处)

 2.继续推进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力度,实现区域化安全饮用水全覆盖。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由地方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负责,密切配合,在总体布局上充分考虑乡村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农民实际需求,与城乡规划、新农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有机结合,拿出科学的农村饮用水规划。各成员单位根据乡镇规划,开展全面评估,集中统筹项目资金,全方位重点解决一批农村安全饮用水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自来水入户率,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进一步提高农村安全饮用水保障能力,为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饮水安全保障。(责任单位:各乡(镇)政府、办事处、县水利局)

 3.提升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水平。推进主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实施“一源一策”管理,定期对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进行评估,确保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良好。加强农村饮用水工程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水质的检测。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组织相关部门监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单位供水、用户水龙头出水的水质等饮用水安全状况。实施从源头到水龙头的全过程控制,落实水源保护、工程建设、水质监测检测“三同时”制度。强化水质净化处理设施建设以及消毒设施设备安装、使用和运行管理。集中式供水工程按要求配备安装水质净化和消毒设施设备。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原则上每季度监测一次。相关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结合本地水质本底状况确定监测项目并组织实施。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开。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排查整治。以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为重点,对可能影响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的化工、造纸、冶炼、制药等风险源和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养殖企业(小散乱企业)、农药化肥等农村面源污染等进行排查整治。对水质不达标的水源,采取水源更换、集中供水、污染治理等措施开展水源地生态修复,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机制。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机构,明确专人,确立管理制度,处理水源地日常事务,分轻重缓急存档上报处理,确保供水设备运行正常,水源地周边生态环境良好。(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卫生健康委、县水利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政府、办事处)

 (二)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1.巩固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巩固北京首创环保有限公司开展的乡村生活垃圾一体化收运成果,坚持“户收集、村集中、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不断更新现有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和垃圾运输设备,优化县级垃圾处理厂消纳能力和服务质量,保证各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设备,场地消纳能力。加快静脉产业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年底投入运行,全面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2.突出重点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力度。结合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及“千村治理、万村整治”的目标要求,加大对“四边一区一点”排查整治(四边即村边、路边、河(坑塘)边、地(坡)边,一区即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点即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后的行政村实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对可视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实行有奖举报,一经查实,视举报问题大小给予举报人适当奖励。基本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实施整治全流程监管,严厉查处在农村地区随意倾倒、堆放垃圾及露天焚烧垃圾行为。3.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合理配置扩大保洁员队伍,落实保洁员工作职责,提高保洁频次,做到四边垃圾日产日清,基本实现农村卫生保洁全域化、长效化、一体化。4.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工作。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偏远山区运用新型环保设备就地处理垃圾。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责任单位: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

 (三)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1.编制治理方案,合理选择污水处理模式。各乡镇政府、办事处要按照已编制的《**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结合本区域经济条件、环境敏感度、地形地貌、人口规模、村庄人口聚集程度、环境管理要求等因素,尽快编制本行政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因地制宜采用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采取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并结合地形地貌、污水处理工艺,合理选择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确保治理方式简便、适用、有效。2.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合理确定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模式,在污水管网覆盖地区使用完整下水道式水冲厕所,在污水管网覆盖不到的地区推广二格或三格化粪池式厕所,在山区、丘陵因地制宜选择其他改厕模式。农村新建住房均要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乡村学校、卫生院(室)、村委会等公共场所的厕所基本达到《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三类标准。每个乡镇至少新(改)建2座三类标准公共厕所。3.有序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一定难度,需梯次推进,逐年提高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在此基础上应优先推进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河流两侧、乡镇政府所在地、交通干线沿线和市界周边乡镇的村庄,人口较为集中的居民新村、扶贫搬迁聚集点,流动人口集中的农家乐、民宿区,产生污水较多的畜禽散养区、小作坊等区域,集中项目,选择适当污水处理模式,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不断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有效管控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现象。4.建立长效运维机制。地方人民政府要尽快建立完善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运维机制,加大财政运维投入,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期稳定正常运行和日常监测监管;
对污水处理设施(备)已经建成但不能正常运行的要逐一查明原因,进一步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和运维机制,尽快实现长期稳定正常运行。鼓励实行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维护,探索建立生活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建立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责任单位: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发展改革委、县财政局、县水利局、各乡(镇)政府、办事处)

 (四)着力解决养殖业污染

 推进养殖产业生产清洁化和模式生态化。严格按照《**县畜禽养殖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划分方案》(*政办(2020)6号)要求,优化调整畜禽养殖布局,引导农户逐步实施“三退三进”(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场、进入合作社、进入市场循环),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升级,发展绿色养殖。依法关闭和搬迁禁养区内的违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科学确定禁养区以外区域的养殖总量,并加快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推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和干清粪、微生物发酵等实用技术,实现源头减量。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兽用抗菌药物的行为。(责任单位:县畜牧局)

 加强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必须配套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适宜的粪便污水防渗防溢流贮存设施,以及粪便污水收集、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积极引导散养密集区实行畜禽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因地制宜推广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等技术模式。畜禽养殖废水不得直接排入水体,排放应达到国家和我省要求。巩固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整治成果,防止反弹。2020年,全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场(点)有效整治,规范运行。(责任单位:县畜牧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财政局)

 严格畜禽规模养殖环境监管。将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纳入重点污染源管理,对年出栏生猪5000头(其他畜禽种类折合猪的养殖规模)以上和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畜禽养殖场(小区)执行环评报告书制度,其他畜禽规模养殖场执行环境影响登记表制度,对设有排污口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其他实施排污许可登记管理。将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的还田利用量作为统计污染物削减量的重要依据。推动畜禽养殖场配备视频监控设施,记录粪污处理、运输和资源化利用等情况,防止粪污偷运偷排。(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分局、县畜牧局、县农业农村局)

 完善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构建统一管理、分级使用、共享直联的管理平台,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着力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责任单位:县畜牧局、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方责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县生态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工作目标是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年度考核的主要指标。各乡镇、办事处要高度重视,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结合实际,制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明确责任部门、整治工程,工作推进机制和保障措施,并加强督查督办,加快治理本区域农业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确保环境大安全。县直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强污染治理信息共享、定期会商、督导评估,形成“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做好项目落地、资金使用、推进实施等工作,对实施效果负责。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地位,积极落实上级党组织关于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和推进机制,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参与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经济政策。建立政府投入、群众自筹、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通过资金整合,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的资金投入,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县财政部门结合县生态大保护要求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设施运行需求,加大财政预算投入,确保已建污染运行设施正常运行,同时统筹整合环保、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水利等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农村污染治理经费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推广应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污水治理项目,鼓励采取整县、乡打包或者城乡一体的模式,增加项目吸引力。按照有关要求,研究制定有机肥厂、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第三方处理机构等畜禽粪污处理主体用地用电优惠政策,保障用地需求,按设施农业用地进行管理,享受农业用电价格。各乡(镇)、办事处要在管好用好奖补资金的同时,乡级财政也要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特别要不断提高农村保洁员工资报酬,稳定保洁队伍,及各类治理设施的更新。同时要打好“乡情牌”,创新投融资形式,引导社会团体、成功人士、先富群体捐资捐物、结对帮扶,积极参与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三)建立工作机制,强化督导问效。根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求,结合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各乡镇政府、办事处、相关县直单位应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管理机制、培训机制,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有序、指导有方、效果明显。县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办建立督导考核机制,加强督促、协调和指导,每月调度各乡镇、办事处、相关县直部门重点工作、项目实施、环境执法检查开展情况,及时通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适时召开推进会、现场会、经验推广会等,指导推进工作落实。对工作进展缓慢的酌情实施通报批评,提请公开约谈,挂牌督办等,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四)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农村大喇叭、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等宣传工具方法,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大力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引导村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及村庄内外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场点治理,并纳入村规民约,提倡节约用水、垃圾分类,规范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存量,努力形成社会关心、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良好氛围。

相关热词搜索: 农村环境治理方案 环境治理 农村 方案

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