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诸弟书》读后心得
《寄诸弟书》读后心得:情深意切,劝学励志,家族情深,责任重大。
寄诸弟书读后心得集合4篇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一种产生感想之后写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寄诸弟书读后心得集合4篇,欢迎品鉴!第1篇:寄诸弟书读后心得
《寄诸用明书》写于阳明先生四十岁时。诸用明是阳明先生的妻弟,一个乐善好施之人,才华横溢却不求仕途,深得阳明先生赏识。但阳明先生得知他儿子参加科第考试,担心反而耽误了这俩侄儿的未来,就写此信提醒了一番。“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是这篇文章的精华所在。他的意思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是少年时期,应该“晦养厚积”,不被功名所束缚,才能成为圣人,这呼应了阳明先生十二岁就认为读书是做圣贤的抱负。在王先生年谱时说道,他二十二岁在南宫进士考试时落第了,同考试的舍友以不中第为耻,但王先生却笑着说:“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即是说王先生不以不中进士为耻,但如果不中进士而动了心,这反而是耻辱,说明了先生漠视功名,一心只想成为圣贤。最后一段则反映了先生在有限的人生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这篇文章虽然不长,却充分体现了阳明先生淡薄功名的态度和不懈追求圣贤之道的人生观,令人非常佩服!参加致良知学习小组已经两个多月,小组要求我们每隔一天要自学一篇,并和同修们分享一下心得。因工作很繁忙,出差频繁,第一遍也只能粗读。到发公众号时,就倒逼自己再精读几篇,每读一次都有新的体会,而且越学越有兴趣,收获也越来越大。但要把文言文翻译出来就显得有点吃力,找不到参考书籍,网上也基本上找不到参考译文,只能凭着导读的提示和自己的理解来译,感觉译得还是不太到位。所以,也期待能得到同修们及朋友们的指导,欢迎交流,相互砥砺前行。
第2篇:寄诸弟书读后心得
《寄诸弟》是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王阳明写给他弟弟们的家信。
王阳明真的可以用神奇来形容,以一介书生先后平定多场叛乱,但创立王学才是他在历史中辉煌的根本原因。王学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基本内涵是知识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有它的意义,还一定要还愿到生活的实践当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
这一理论学说的提出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具有相当冲击力的行为,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向有死读书且鄙夷实践的传统,结果是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却干不了半点圣贤事,真正的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王阳明提出,要改变这种只讲“知”而不讲“行”的毛病,其重大意义可见一斑。我由此想到了现在常讲的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问题,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实践出真知,理论抽象实践,这些不就是“知行合一”的进一步发展深化吗?第3篇:寄诸弟书读后心得
寄诸弟书读后感【篇一】
“省察克治”在整篇文章处处可见,如:“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人孰无过?改之为贵”“若尧舜之心而自以为无过,即非所以为圣人矣”“吾亦近来实见此病,故亦切切预为弟辈言之”等等。这几句话足以看出阳明先生是念念不忘“”存天理去人欲”,时时刻刻都在改过和责善。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是功勋显著,心力也达到很高境地,但他总是看到自己的不足,自称自己“习染深痼,克治欠勇”,足见他对自己要求是多么地严苛,胸襟是多么地伟大!“慎独自律”在文中也不时看到,特别是这句“戒慎不睹,恐惧不闻”者,时时自见己过之功。就是说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时候,自己也要有发现不足的能力。这又充分体现了阳明先生的境界!学习这篇文章,一是要应该学习阳明先生常思己过的克治之工,他说过,“人生大病,只是一个“傲”字!”人看不清自己,就容易骄傲自满,故步自封,止步不前。所以,应常常“省察”,要静坐思考,“吾日三省吾身”。发现不足,就要果断“克治”,身体力行。阳明先生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
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所以,要去除人欲,必须要有否定自己的勇气,不断在“事上磨”,才能让自己的内心保持保持清澈通透。二是要学习他的胸襟和境界,特别是慎独时候,即使别人不知道,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如一、心口如一、知行合一。
寄诸弟书读后感【篇二】
1.改过之贵:"古之圣贤时时自见己过而改之,是以能无过,非其心果与人异也"。所以,人若能自见其过,且改过不吝,则贤圣矣。
2.改过之难:人往往责人则明,责己则昏,平日习染深痼,世累日深,精神意气亦日渐以减,故往往改过只停留在悔悟奋发之意,而无实实在在克己功夫。
3.改过之法:必须发耻心,畏心,勇心,从心上、理上、事上改,并要兢兢业业尝加"精一"之功。
4.自己立志改过:改掉急躁及厚责于人的过错,请远通致良知同学监督。
寄诸弟书读后感【篇三】
《寄诸弟》是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王阳明写给他弟弟们的家信。
王阳明真的可以用神奇来形容,以一介书生先后平定多场叛乱,但创立王学才是他在历史中辉煌的根本原因。王学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基本内涵是知识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有它的意义,还一定要还愿到生活的实践当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
这一理论学说的提出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具有相当冲击力的行为,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向有死读书且鄙夷实践的传统,结果是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却干不了半点圣贤事,真正的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王阳明提出,要改变这种只讲“知”而不讲“行”的毛病,其重大意义可见一斑。我由此想到了现在常讲的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问题,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实践出真知,理论抽象实践,这些不就是“知行合一”的进一步发展深化吗?第4篇:寄诸弟书读后心得
连续几日拜读此文,阳明先生为了劝弟弟们及时改过、努力用功学习,反复劝说应当及时勉励,不要到四五十岁的时候还默默无闻而
后悔。
特别是每当读到:至于四十五十,即如下山之日,渐以微灭,不复可挽矣的时候,总觉得内心很受打击,因为我现在正处于这个年龄段中,为自己正如下山之日不足畏也,而感到自信心不强、前进动力不足,前途渺茫,甚至有点沮丧。觉得阳明先生为了劝自己的弟弟,而打击了一大片人的自信,感觉非常不爽。
今天再读此处,想到昨天老师讲的成长性思维和好事情的体验,幡然醒悟,竟坦然接纳了此段文字如此书写的现状。
常言道:人过四十天过午,与二三十岁相比,四五十岁的人,确实如下山之日,为什么不接受这个现实呢?自己确实是在这个年龄段啊!此时的我,精力和体力都不如年轻人,那就更应该加倍的努力才行啊!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且我的生存目标是活到100岁,现在还不到一半,前途尚可,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感谢此段文字,感谢阳明先生,让我正视了自己的生存现状,原来我余生的时间特别珍贵,可不敢随便浪费啊!至于不足畏,不一定!那要看自己努力的结果了。
寄诸弟书读后感450字作文
亲爱的弟弟:
最近,我在课堂上读了一本名叫《小王子》的书,读后深感受益匪浅,特地写信给你,和你分享一些我的读后感。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所撰写的一部童话小说,虽然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但其中蕴含的哲理深度却让我这个成年人也深受启发。整本书以小王子离开他所在的星球开始,一路上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奇特人物,通过和这些人物的交流,小王子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人性的东西,还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读完《小王子》,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尽管我们长大成人了,但是我们内心依然需要保留一颗纯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物质和利益而追求,逐渐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然而,小王子通过和各种奇特而又富有智慧的人物的交流,唤起了我内心深处失落已久的那份纯真和对生活的热情。
《小王子》还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在书中,许多人物的行为看似古怪无常,但是他们背后隐藏的深层次的意义却令人深思。例如,小王子和狐狸的对话,告诉我们真正的了解需要付出耐心和时间;而通过和唯利是图的商人的交流,则让我们反思我们是否将生活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追逐。通过这些人物的形象,作者将人性的种种表现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不禁反思自己与他人的交往方式。
最重要的是,我认为本书所倡导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在书中,小王子与各种生物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他们互相理解、关怀和帮助。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应该多关注他人,多体察对方的需求,并且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更为深厚的人际关系,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与满足。
亲爱的弟弟,我希望你也能读一读《小王子》,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这本书告诉我们人性的真谛、纯真的珍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重要性。我相信,读完这本书后,你会从中受益匪浅,也会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人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
期待你读完后和我分享你的读后感。
祝好!
你的姐姐
相关热词搜索: 寄诸弟书读后心得50字怎么写 读后 心得 寄诸弟书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