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10篇)

时间:2022-12-08 16:45:09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10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10篇)

篇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理念之一: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促进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创设合理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小学阶段核心素养11个关键词之一:空间观念。空间观念主要是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识。能够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并表达物体的空间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感知并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空间观念有助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空间物体的形态与结构,是形成空间想象力的经验基础。

交互式课件是一种具有互动性质的多媒体课件,它具有较强的交互性、生成性,可以很好辅助“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经过调研教师和学生发现,教师普遍认为“图形与几何”领域知识难教,原因是学生空间观念不强,而且很难建立;学生普遍对“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的学习感觉困难,原因是想象缺乏一个可以落脚的舞台,语言描述表达与理解之间受限,导致学生的学习不够直观,概念形成不够具象。教师如果能将交互式课件深度融合到“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的教学,就能为学生的想象搭建一个演示的舞台,为学生的描述提供一个思维的脚手架,能够让隐性的思维显性化,抽象的概念具象化,静态的图形动态化,从而帮助学生很好建立空间观念。

一、交互式课件让隐性的思维显性化

空间观念的建立主要靠“想象”与“描述”,但是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很难达到新课标要求的层次,“想象”是隐性的,小学生很难通过老师的文字或语言表达一下子建立起正确的“想象”,老师也看不到学生“想”到了什么?“想”的过程如何?“想”的结果怎么样?交互式课件就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平台,让隐性的思维显性化。

执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在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的沟通方面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很好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得出长方体的特征之后,我们可以追问“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边、4个顶点,那6个面应该一共有24条棱、24个顶点,为什么只有12条棱,8个顶点?”问题顺利激起学生的认知矛盾之后,就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切实认识到要从几何要素之间的“关系”方面做进一步的推敲,当他们汇报时,交互式课件配合演示:两个面相交得出一条棱,这里就减少了一条棱,最后每个面都会与其他四个面相交,棱的条数就只剩下一半了,三条棱的端点相交得出一个顶点,所以,顶点个数是8。在演示中得到了印证,这时,“长方体”观念才真正地在学生脑海中“立”了起来。隐性的“两个面相交减少一条棱”“三条棱的端点相交只有一个顶点”等语句在交互式课件的辅助演示下显性化,学生看得真切,理解透彻。

二、交互式课件让抽象的概念具象化

同样,“描述”的维度对学生而言就更加抽象了,对于描述者而言:既要对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掌握得清清楚楚,又要学会数学的表达,对于听众而言:单一的语言描述是枯燥的、乏味的、抽象的、理解起来是吃力的。如果有了交互式课件为辅助加以动态演示,就相当于给学生的描述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描述者可以一边语言表达一边利用交互式课件演示;同时,也是给作为听众的学生搭建了一个思维的脚手架,让他们不仅听见了也看到了,这样抽象的知识就具象化、直观化了。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教学中,面积单位的建立及统一是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而这也是学生空间观念由一维走向二维的一节课,也是对平面图形由定性描述走向定量刻画的一节课,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比较两个不同形状长方形大小的教学活动中,一般都会设计三个层层递进的拼摆活动:用圆形作单位来测量,用三角形作单位来测量,用正方形作单位来测量。但是以往PPT的演示仅限于教师,学生不能参与其中,而交互式课件就能很好实现这一点,我们可以这样来加强交互性和生成性:利用克隆技术,要学生自己上台动手操作;首先把圆形一个个摆到两个形状不同的长方形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了,就能说出来——用圆形做单位来测量,不能铺满且有空隙;用三角形作单位来测量,不能铺满;用正方形作单位来测量,可以铺满,没有缝隙。在可视化的操作活动中面积单位产生,再把三个操作活动的图形放在一起对比,来深化对面积单位的认识。

认识面积之后,引导学生辨析周长和面积的概念也是一个教学的重难点,可以借助交互式课件这样来辨析:首先出示“周长”和“面积”的概念,然后利用交互式课件里面的在线资源——数学画板动态演示两者的不同:周长是一条首尾相连的线,面积是一个面所占空间的大小。最后提炼总结:周长是“一条线”,面积是“一大片”。

交互式课件自带的克隆、拖拽等授课功能,配合在线资源合理使用,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让抽象的概念具象化。

三、交互式课件让静态的图形动态化

教学实践证明:语言表征与图形表征、动画演示相结合,可以让描述的方式多元化,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学生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空间观念建立起来就容易多了。

在几种角的大小关系排列中交互式课件可以怎样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让静态的角动起来,让学生对“几种角的大小”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呢?在线资源里面数学画板打开,可以找到“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关系”这一在线资源,可以演示各种角的度数范围及动态生成过程,每演示完一种角就相应出示这种角的取值范围,帮助学生建立几种角的生成过程及大小关系的认知。

授课时,我们还可以自定义一个选词填空的课堂活动来加强学生对几种角的大小关系的理解:把几种角的图片做成选项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认知使用拖拽功能把各种角放入到相应的位置,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视觉、触动觉的感知自主掌握新知。

在“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一课教学中,可以利用数学画板引导学生由“面”到“线”到“点”以第三方视角逐步确定物体位置。“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500km的洋面上”,怎样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首先,利用画板动态演示“东偏南方向”,一条线从东出发,动态扫过第四象限,到达正南方向,学生可以看到“东偏南”指的是一个面,台风中心无法确定;接下来定位“东偏南30°”,从东方出发找到那条指向30°的射线,射线一端可以无线延长,台风中心位置还是不明确;最后需要进一步定位500km这个点,结合比例尺图上距离1cm代表实际距离100km,小圆点从A市出发动态标示出600km这个位置。这样层层递进,逐渐剥开了台风中心的神秘面纱,学生也在动图的演示过程中掌握了“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交互式课件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中的运用,让静态的图形动态化,让学生在可视化的教学情境中掌握新知,从而建立起空间观念。

综上所述,“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中如果使用了交互式课件,可以增强课堂的生成性、交互性,可以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一个落脚的舞台,为学生的描述提供一个思维的脚手架;让隐性的思维显性化,抽象的概念具象化,静态的图形动态化,让空间观念轻松建立。

篇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2022年8月18日我在我校参加学习了矿区教研室组织的《新课标解读、高效课堂构建》的培训活动。这次培训特地请了xx教研中心的石颐园老师讲解。

本次培训从“整体感知、了解背景;研读精要、体会变化;基于标准、教学实践”三个方面进行的。刚开始,石老师以“数学是什么”的话题引入,这让我又一次陷入了深思。让我再一次认识到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培训过程中我了解到建国以来我国共进行过八次课改,其中2011版到2022版的改革主要由原来的只注重“四基、四能”又加上的核心素养。在2022版中强调: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展语音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研读精要、体会变化”这个方面,石老师举了很多教学中的例子,有优秀的、也有需要改进的。这让我对作为老师在备课这一环节又有了新的想法,不单单是备课标、教材、学生;而是要更深层次的挖掘课标、教材,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注重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丰富教学方式(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化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新的课标中新增了“学业质量”这一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增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培训,我明确了方向、体会到了变化,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继续研读课标、深挖教材、关注学生的发展,必将课标的新精神贯彻其中。

篇三: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2022年8月18日,我参加了矿区组织的暑期《新课标解读、高效课堂构建》的培训,为期一天的培训收获颇多,聆听了太原市教科研中心教研员石颐园专家的解读,我对新课标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对于数学课程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点收获:

一、对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理解

数学不仅只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的三大基本思想:抽象、推理、模型。数学研究过程是通过抽象得到数学研究对象,通过推理得到数学结论,通过模型搭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而数学核心素养可以表述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数学眼光的内核是数学抽象,它体现了数学的一般性;数学思维的内核是逻辑推理,它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数学语言的内核是数学模型,它体现了数学学科应用的广泛性。因此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应该贯穿学生数学学习的始终,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也是数学思想培养的过程,这也许在一节课的教育中实现不了,但应当作为教师数学教育的“魂”,这将为学生提供正视和探究世界的方法。

二、对未来数学课程研究方向的把握

本次课标修订的两大要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这说明未来数学课程将会聚焦于学科育人和跨学科教学,也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应当致力于研究的大方向。

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我们应该注意到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在课程内容结构化调整的基础上把握好每个内容领域的核心概念,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同时,新课标对各个内容领域都进了细微调整,提醒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把握教学。

三、对今后教学实施的建议

石老师通过大量案例向我们展示了课程实施中的教学建议,包括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整体把握教学内容;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等等。

在今后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丰富教学方式。改变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

2、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整体分析数学内容本质和学生认知规律,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分析主题一单元一课时的数学知识和核心素养主要表现。

3、强化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注重创设真实情境,重视设计合理问题。

篇四: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我利用暑假时间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通过学习,我对2022年数学新课标修订的背景和要点,新课标的理解与表达,课程标准内容的变化和相应的教学建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意识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有: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四是增强了指导性。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我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现实生活,使学生在心中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与挑战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教学。核心素养有三点: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其实这三点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2022年的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来的“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强调一个学生不仅要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特别是积累数学思维和做事情的经验。同时,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传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样就把传统的“双基”拓展到“四基”,“两能”拓展到“四能”。“双基”“两能”是传统教育关注的结果性目标,而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是过程性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是需要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才能学会思考,只有自己参与做事情,才能学会做事情。孩子们长大后,不管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每个人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等都会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令他们受益终身。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行业,对人的素质要求有着共同之处: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善于分析,归纳总结,综合比较,分类评析,概括判断的工作方法,这一切都是在数学思想的渗透中得以培养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基本数学思想和积累一些基本活动经验,不仅能使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懂得数学的价值,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还可以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及智力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一定要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的方向和依据,明确教师该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教师在备课工作中要对自己新学期所教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谱,明确自己的教学方向和深度,并在实际教学中严格执行,使孩子们真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篇五: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22年6月2日下午,我们有幸在线聆听了史宁中教授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总体情况介绍的解读。史教授从课程标准修订背景与要点,核心素养理解与表达,内容变化与教学建议三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下面就其中的一些观点进行梳理。

NO。1

修订的背景与要点基于教育目的

关于教育目的,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从2001年始今,从理念到实践都发了很的变化。其中数学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集中体现。坚持目标导向,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增强课程思想性。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坚持创新导向,更新教育理念,体现中国特色,增强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引导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体现课程时代性。

NO。2

核心素养理解与表达

数学核心素养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本质。在小学阶段尤其凸显在符号意识,数感,量感,空间意识和几何直观等方面。史教授详细分析新课标修订的变化:学段的变化、每个学段具体的要求、内容结构变化、及新增内容教学实施建议等。结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这四个领域中不同的实例,帮助老师们理解怎样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努力做到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增加计数单位概念的教学,使之作为数学化抓手,统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的一致性,从而实现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NO。3

内容变化与教学建议

数与代数部分要强调整体性和一致性;图形与几何强调几何直观,增加尺规作图的内容;统计与概率强调统计量,把百分数作为统计量;在综合与实践中,强调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生活和传统文化的联系。

篇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伏尔泰说过“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标准,我在假期再次聆听了马云鹏老师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通过学习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一、新课标明确界定了数学的核心素养,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导向很明确,强调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让数学回归现实世界,回归实际。

二、相比旧版课标,2022版新课标将学段目标分为了三个学段。即一到二年级为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当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三到四年级为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尝试从生活当中独立地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五到六年级为第三学段,要求学生尝试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索运用基本的数量关系,以及几何直观、逻辑推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形成模型意识和初步的应用识、创新意识。

三、新课标强调整体性和一致性,将负数、方程、反比例等内容移到了初中进行教学;强调几何直观意识的培养,增加尺规作图的内容;强调统计量,把百分数作为统计量进行教学;

强调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加强数学教学与生活、传统文化的联系。

四、新课标在课程实施上提出了教学建议:

1、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2、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3、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

4、进一步加强综合与实践;

5、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五、新课标提出评价建议: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评价方式要丰富,评价维度要多元、评价主体要多样(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着重应用,同时课标对学业水平考试也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新课标是教师教学的指南,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快速的转变观念,紧跟新课标的步伐,提高自我修养,改变课堂模式,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切实做到: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篇七: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新课标的学习,让我对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新课标的发布加上“双减”政策的落实,无疑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摆正位置,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多思考,多表达,多动手,多实践。另外,新课标明确界定了数学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现实世界!所以,在关注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当关注这些知识技能中所蕴含的核心素养,所需要的核心素养,以及可以培养的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数学知识学习的质量才能提升,数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真正价值才能体现。

一、了解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特点。

1、教学内容多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2、强调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使学生有权选择他们喜欢的方法,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强调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二、教师需要做的:

1、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更多的在激发学生兴趣上下功夫,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充分展示数学的亲和力,激发学生的原动力。

2、引发数学思考,感悟数学的本质和价值。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篇八: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新课标修订完毕正式颁布,各学科立足核心素养,对教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中数学学科新课标提倡用数学的眼光、思维与语言来拓展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显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小学阶段作为教育的初级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是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萌芽时期,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落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真正意义上做到“提质增效”。

一、核心素养在低年级的表现:

1、经历简单的数的抽象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形成初步的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能辨认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体验物体长度的测量过程,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形成初步的量感和空间观念。经历简单的分类过程,能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在主题活动中认识货币单位、时间单位和基本方向,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量感和应用意识。

2、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初步的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3、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他人帮助下,尝试克服困难,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能倾听他人的意见,尝试对他人的想法提出建议。

4、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入学适应期,利用生活经验和幼儿园相关活动经验,通过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学习简单的数学内容。这期间的主要目标包括:认识20以内的数,会20以内数的加减法(不含退位减法);能辨认物体和简单图形的形状,会简单的分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并树立信心。

正如史宁中教授所指出的:“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个人学习数学之后,即便这个人未来从事的工作和数学无关,也应当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核心素养在低年级学段主要表现为形成初步的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形成初步的量感和空间观念、数据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教师合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引导孩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发展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其次,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培养探究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渗透核心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数学素质。这些核心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数感生活化。

数感,是指一个人对数学思维敏感度,包括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和判断。数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帮助低年级学生建立数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待数学书本上的文字子和图片不能独立获取数学信息,因此数感的培养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试着去感知、去发现数学就在身边。在参与与探索中,主动地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释现实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建立起数与运算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时,创设生活情境,先出示我们班级的合照,说出班级人数,请你们想一想是怎么数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一十一十的数,让学生感受身边的人数,接下来出示学校大课间的全校学生的站位图,先让学生估一估有多少学生,通过估一估,让学生感受数的多少,在估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估数的想法,最后引出比一百更大的数千以内数的认识。通过以上丰富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认识千以内的数,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含义,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诱发数感。这样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真实的感受1千以内的数。

又比如在千以内数的认识练习中,出示两包A4白纸,一包500张,两包1千张,又出示10张100元的人民币也是1千元,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为什么同样是1千,它们的厚度不一样呢?这样直观的展示,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加强对计算单位“千”的直观理解。

(二)在动手实践操作中,让量感深化。

量感就是视觉或触觉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量感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量感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估算能力以及敏捷的思维,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感知事物的能力。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量感要依托学生熟悉的物体,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各种器官、周围熟悉的环境感知某种量,从获取的感性认识,再经历自身的动手操作、灵活运用获取亲身的体验,达到对量进行建模,逐步形成量感。

例如,在学习《克与千克》这一课时,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来进行教学,课前我就要同学们根据我设计的学习单,在生活中找一找质量是“克”“千克”的物品,在实际生活中感知不同质量的物品,感知身边事物的质量。课堂上我开展了“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说一说”的操作活动,并准备了相关的物品,包括黄豆、苹果、大米、天平、电子称等等。让同学们分成10个学习小组,并下发学习单,先让学生用黄豆估一估1克有多少粒黄豆,然后用天平称一称1克的黄豆,最后然学生掂一掂1克的黄豆,建立起对“一克”质量的具体感知。认识“千克”时,先估算“几个这样的苹果大约重一千克”,我让学生利用电子称称了下自己带来的苹果的质量,大的苹果4个重1千克,小的6个重1千克,让学生实际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重量,说一说身边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是多少千克,联系生活实际建立起“1千克”的概念。在称一称之前让学生估一估,再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身操作,亲身感悟物体的重量,这样会不断提升学生的估测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建立量感。

(三)构建问题引领式课堂,落实核心素养。

每一节课都是由无数个问题串联而成的,我们要转变教学方式不仅要“以学定教”,更要“以问促学”设计课堂有效的课堂问题,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思考。教师一方面在课堂提问中要构建清晰合理的语言,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完整表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数学语感。另一方面设计问题的内容要具有明确指向性,要能够引导学生有效的思考与探究活动,让学生自身思维活动能够得到发散与提升。

以“有余数除法”一课为例,先让学生自主用一堆小棒摆一摆正方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板书摆的过程,小棒根数8根,摆了2个正方形,正好分完,没有剩余,9根小棒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1根,以此类推用10根、11根、12根小棒的摆法,教师提问“根据刚刚摆小棒的过程能将算式怎么分类?”让学生根据分的结果按照“正好分完没有剩余”和“正好分完有剩余”分成两类,从而引出有余数的除法。有一个学生回答是:“按照被除数是一位数和两位数进行分类”,很显然,学生的回答与我的预期并不相符,我继续引导提问:“请你们观察分完后结果有什么不同?”这时学生发现了一种平均分后有剩余,另一种是平均分后没有剩余,这样让学生明确区分平均分后的两种结果,突出有余数的除法。所以把在课堂中提问要明确指向:“要根据分结果分类?”这样学生就会往“剩余与没有剩余”的方向思考。课堂有效提问能引导学生思考,继续追问可以让学生完善回答,从而发散学生思维。

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教师需要明确的方向,我们作为教师更应该抓住关键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采用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注重有效的课堂题问,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散与提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其核心素养。

篇九: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数学课程标准(2022)》在第三学段的课程实施中提出了教学建议:“注重发挥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发展核心素养。”“在对图形测量和计算的过程中,从度量的角度加深对图形的认识,理解图形的关系,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量感和几何直观。”

新课标的“教学建议”提示我们,在教学时要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围绕教学任务,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加工特点的素材,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下面我结合自己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谈谈对新课标的理解。

生活素材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课标描述)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课前我让学生准备长方体纸盒这一贴近生活、直观形象的操作材料,从生活中抽取数学问题:“包装你的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包装纸?”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生通过测量操作,经历长方体表面积概念的感知、理解的过程,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丰富感性认识。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总结出公式,最后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表面积计算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实践素材操作,培养学生量感

“量感”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之一,首次在《数学课程标准(2022)》中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目标,应该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动手度量,切实感知。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我让学生每组测量不同的长方体,以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能力。结合长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表面积的意义,总结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建立模型。从度量的角度加深对图形的认识,理解图形的关系,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量感和几何直观。

不同素材比较,发展学生素养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这个环节中,我以不同长方体表面积计算为载体,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多角度引发学生思考:数据虽然不一样,但是计算方法一样,让学生在比较中提升类比和归纳的能力。以下是我这部分的教学片段:

教学中,不仅从乘法分配律的角度沟通两种算法的联系,而且赋予了每种方法几何意义。结合课件演示,进一步突出“对面相等”的特征。

利用素材迁移,沟通知识联系

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是学生运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迁移类推出来的。通过生活素材“变一变”这一游戏化的练习,学生能有趣且非常顺利的发现一个面的面积乘了6,从而总结出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是棱长x棱长x6。应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算出了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这再一次印证了旧知——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学生经历数学观察(度量)、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概括归纳、迁移运用等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发展了素养。

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和社会情境,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促使学生知情合一,成为学习的主动者。通过探究与运用,将“用数学眼光观察、用数学思维思考、用数学语言表达”三者有机统一,增强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篇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中指出:“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的获得与发展,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我们来对比一下两版课标的“总目标”:

2011版: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总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2022版: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称“三会”)。学生能:

(1)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对数学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数学的价值,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质疑问难、自我反思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由此可见,“四基”“四能”还是我们必须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新课标中提出的“三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完成,需要学生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合理的将核心素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中。

我们该怎么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呢?

1、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自主思考。

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让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培养能力的过程。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主要特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这对数学学困生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学生对于乘法口诀的意义并不明确,以往背诵乘法口诀都是死记硬背,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学习乘法的概念,把多个同样数字相加与对应的乘法公式进行比较记忆,这样学生在引导下会自主发现知识之间的转化和内在的本质联系,举一反三,自主思考所有乘法口诀的含义,进而建立学习的主体能力。

2、注重生活体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实践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中,是一幅同学们植树情景图: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以此为基础,接着教材编写了以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率为主的三个例题。在教学第一个例题(乘法交换律)时,我组织学生对植树活动进行了现场演绎,并让其余学生记录过程和数据,并由此的出25x4=4x25(axb=bxa),即在乘法里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通过学生亲身经历、体验,观察,计算得出结论,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经验和方法。

3、欣赏数学之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美的语言,数学追求美,也创造美。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奇妙的黄金分割数,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给学生美的享受。那么,数学的美究竟藏身何处?事实上,数学与音乐、美术、诗歌、建筑等等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我们要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美,并通过数学学习创造出更美的世界,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向主动学习和思考的方式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这也就要求作为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要让学生向“知识见识”上转变,在重视知识技能的同时,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数学课程目标落实到实处。

相关热词搜索: 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 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10篇)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202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