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心得体会(4篇)

时间:2022-11-30 19:50:20  阅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心得体会(4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心得体会(4篇)

篇一: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提出:“根据实际问题需要,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能合理述说数据分析的结论。”统计领域的教学更加侧重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分析,数据分析方面则侧重在看得见的数据上读出“看不见”的信息,以此培养数据意识。这样一节重数据分析轻画图技能的统计课我们苍南的教师团队对于这样的课又有怎样的思考,带着这样的好奇观摩了蒋春燕老师的《折线统计图》,颇有收获。

一、单元视角——不为整合而整合

单元整合是将内容相近、结构相似的课时进行整合,是现今较热门的话题,但单元整合也需要理性思考,不可盲目跟从。蒋老师利用三个前测题“①你听说过折线统计图吗?②你在哪里见过折线统计图,请你大致画一画。③从折线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并将学生的数据分析水平分4个层次”。用数据进行学情分析有理有据。蒋老师基于不同版本教材的解读以及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再结合本单元的课时特点和学情分析,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不做大改动,不为整合而整合,只做了小调整。本单元的教学进行前联后拓,依旧是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分两课时,改练习课为综合实践活动。

二、素材简约——简约素材富内涵

平常在教学中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丰富多样,会选择多样的教学素材,设计繁杂的教学活动。蒋老师的这节课以简约的教学素材引出学生真实的疑问,“读图小达人”“画图小能手”两个核心教学环节以蒋老师额体温为依托展开教学。“读图小达人”这个板块,蒋老师让学生先圈一圈、写一写发现的信息,再进行信息汇报,而不是直接让孩子说一说发现的信息。这样的处理方式促使孩子多思多想充分暴露学生的想法,教师也可以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展示汇报,更有利于开展教学。汇报环节抓住三条主线“解读看得见的点与线、判断估得到的点与线、预测看不到的点与线”清晰明了层层递进。“画图小能手”仅让孩子补充后面两天的体温,淡化画图技能教学。先数据分析后画图指导环节安排合理、层次清晰。同样的素材不同的解读和处理方式呈现出的教学效果大不相同,对教学素材的解读和使用只有进行深度思考不停留在浅层,学生的思维才更有深度。

三、生问课堂——创新教学搭框架

基于学情蒋老师淡化图表渐变的过程强化折线统计图的数据分析,课始就呈现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孩子们对于新的知识一定有其好奇之处,借此蒋老师抛出:“关于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疑问?”孩子提出三个问题“是什么?怎么画?怎么用?”,这三个问题看似形式化,但却有效地搭建出全课教学的大框架。在之后的教学中完成一个板块的任务就在相应的问题上打勾,当三个勾都打满这节课的所有提出的问题就都得到解决。蒋老师努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虽然这节课只在伊始让孩子进行提问,课中围绕数据进行分析,但这种提问的意识已经悄悄融入孩子们的学习中。让孩子多问多思才有自主解决问题的动力,孩子的创新意识就在这样一次次的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出来。

一次学习一次经历,感谢每一次的学习机会,未来的路还很远,且学且珍惜!

篇二: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心得体会

最美人间四月天。在这美好的四月里,我们迎来了温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审活动。有幸线上观摩了4月28日下午的优质课展示,本场的主题是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折线统计图》。通过半天的学习,让我对统计知识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素材的选择,让数据贴近于生活

人教版教材以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数为素材展开教学。教材选择的这两个素材,对现在的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也比较老旧,无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情境也无法激发学生产生统计的实际需求。毕竟统计来源于生活,折线统计图同样也要来自实际的需要。

因此,在素材的选择上,来自苍南县江滨实验小学的蒋春燕老师和来自温州滨海学校的陈霄霄老师,她们都选择了学生熟悉的“体温”为素材,通过体温的变化进行数据的解读,让学生经历整理数据、描述数据,体会折线统计图的“连续性”。例如,蒋春燕老师选择以自身的体温变化为素材展开教学。抛出“蒋老师能不能正常去学校”的问题,让学生紧紧围绕体温变化数据进行讨论和探索,从而产生对零散的数据进行统计的实际需求。这样的素材选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而陈霄霄老师以疫情防控下的小东同学的体温监测为素材展开教学。此素材结合了当前的疫情防控,对学生而言是非常熟悉、耳熟能详的,学生通过对小东同学体温监测的数据变化进行解读,从而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来自泰顺县文祥小学的谢逢洗老师,则是选择了以学生投篮成绩为素材展开教学。提出“派谁去参加”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使学生对数据产生需求。

这三位老师通过教材解读,精心选择了富有现实意义和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不仅让统计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而且让学生理解数据的变化和体会折线统计图学习的价值。

二、素养的落实,让数据应用于生活

2022年版的新课程标准中规定,课程目标的确定,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集中体现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其中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折线统计图》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形成数据意识,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例如蒋春燕老师的课堂以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为抓手,根据课标要求,淡化单纯画图训练,强化了画图、预测、判断、解决问题相结合,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淡化共性读图方法,强化对折线统计图的整体解读,蒋老师把课堂分成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次,解读看得见的点与线,第二层次判断估得到的点与线,第三层次,预测看不到的点与线。蒋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读图能力,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从点线分离,过渡到点线关联,最后提升到综合解读。将一个个零散的数据,用一条折线连起来,让学生看到了数据的变化趋势,从而使零散的数据有了连续性。学生从身边事出发,通过教学的推进,逐渐过渡到家,最后扩充到国家这个领域,深刻感受数据分析是无处不在的。在时间延续上,蒋老师依据对折线统计图的分析,让孩子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使孩子感悟到数据分析的意识是无时不再的。

陈霄霄老师的课堂紧扣数据意识,在画图的环节,让学生经历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把握其特征。在析图环节,培养学生读取信息的能力,并能根据整体去预测未来。在辩图环节,让学生通过辩析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根据具体情境做出选择。在拓图环节,让学生去感受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并能理性的读出数据背后的故事。

谢逢洗老师的课堂侧重于对数据进行合理的预测。在环节一中,比较统计表数据,使学生感悟数据的重要性。在第二环节,学生自主尝试绘制单式或复式折线统计图,充分感知数据。在这一环节中,谢老师通过学习任务的设置,直接放手让学生自己绘制折线统计图,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这一画图活动花了7分钟,学生对数据进行了充分的感知。如果换做是我的话,可能会怕时间不够,而压缩学生的作图时间,从而使作图流于形式,忽略学生对数据的感知。谢老师在这样的大舞台上,肯花这么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操作,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第三环节,学生通过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利用数据分析,进行合理的预测。在第四环节,让学生在“大数据”中感悟数据的力量。这个环节的设计给人眼前一亮,学生面对这样一条呈现下降趋势的折线,便会想当然的认为小刚的成绩在下降,但当给出班级平均分这条折线进行对比时,学生便会发现小刚的成绩其实还不错,并不是刚才所认为的那么差,这样的认知冲突,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再加上谢老师适时的点拨,让学生明白了当我们单一的看一组数据时,往往看不清事情的真相,对事物发展的趋势做出错误的预测,导致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我们要对比数据的背景,把数据放在“大数据”中,通过比较和分析,让数据说“真话”,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做出更合理、更客观的预测和决策,从而感悟数据的力量。

三位老师的课堂都紧紧围绕着“数据意识”这一核心素养展开,让数据开口“说话”,通过数据的解读,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让数据服务于生活,从而使决策有依据。通过这样的课堂,我们欣喜的看到学生开始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发现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统计问题;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形成重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的世界,能够理解数据的意义和价值,会用数据的分析结果解释和预测不确定现象,形成合理的判断或决策。

让数据开口说话,让素养落实课堂,值得每一位一线教师进行思考和探索。

篇三: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心得体会

2022年温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审活动于4月27日至29日在钉钉线上直播,作为苍南小数人有幸参与观看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单元整体教学。29日上午我观摩了《认识毫米》三节课,三位老师明显注重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视角来设计教学活动,在注重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在活动中发展量感、推理意识,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结合《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里的一个比较大的变化:“量感”从“数感”中划分出来,“量”不再从属于“数”,我对以下几个方面感受深刻。

一、动手操作,体会量感

新课标不是强调一个概念的产生而是要体会其必要性。三节课老师都是以不足1厘米怎么测量,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米和厘米时的长度单位细分意识。洞头区大门镇小的李当行老师通过创造尺子动手操作“分一分”引发思考。虽然这时候学生分的份数是不统一的,但学生体会了毫米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建构了计量单位学习的方法。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先从观察尺子发现1厘米等于10毫米,再到学生指一指、说一说你发现的毫米数,任务层层递进,让学生从观察发现到思考,是做中学的体现!同时,对于平均分的份数,一步步从不统一到统一,在整个对比归纳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推理意识和抽象能力,建立计量单位的表象,体会量感。

二、估测类比,建构量感

量感的形成和培养,新课标是和很多数学活动结合在一起,注重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测量的本质是比较,在三位老师的教学活动中都出现了物品厚度比较、互相测量的活动设计。在寻找1mm物品厚度基础上建立“1个单位”的标准,为后续“非标准测量”做铺垫,实现量感的深化。温州市百里路小学的朱昭伟老师课堂上引导学生用卡片、硬币测量小方块的厚度。学生反馈中,发现10张卡片或者5个硬币叠加都能测量出小方块厚度是10毫米。感受通过选择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带来的结果变化,感受标准量不同,测量的结果也就不同。从而体会量的大小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在充分的体验活动中将抽象的长度与自身的感知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量感体验经验,体会测量的本质。学生经历观察估量、调整对比、再次测量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审辨思维和量感体验,从而发展量感。朱老师进一步追问:一个物体厚度是12毫米有多长?还是不用尺子,请你想象有多长画一画?学生在想象中进行合理的推测,从“一个单位”到“几个单位”,心中的参照物越来越丰富,估计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学生展示汇报时对比画图方法,再动手用尺子比一比,将量感“估测”与“测量”相结合,促进了对量的感知,进一步培养学生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结果,建立量感思维的表象。

三、数形结合,培养量感

史宁中教授强调,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一致性和整体性,这也是本次新课标重点强调的核心素养具有一致性。这是不变的大方向,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的主题都是相通的。量感的教学,我们要抓好关键的两件事情:计数单位和个数。三节课都是通过厘米与毫米之间的横向沟通,渗透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引导学生用计数的方法进行单位转化,通过数形结合,在推理计数中抓住数学本质,培养量感。温州市瓯海区南瓯实验小学的单显达老师出示“1厘米6毫米”时,引导学生用16毫米表示,继续动态出示“2厘米”、“3厘米”,进行单位换算,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尺子变成数轴,启发学生思考:“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基于十进制的渗透,学生很容易感觉到这和数数是一样的,满十进一,为后续学习小数、分数和更多的长度单位打下基础,体现了结构化思维让学生回归到了单位产生的最初的时刻,回归到了度量就是计量单位累加的最初的时刻。将抽象的量感与已有的数感相结合,进一步明晰长度单位的连续性,丰富了学生的量感体验,培养学生用定量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量感的生长力。

三节课,基于学生立场,恰到好处的设问与评价,让学生的思维可见。同时,教学设计都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渗透了劳动教育、严谨的科学态度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精确测量的优势,渗透量感的同时,提升了思辨能力。在单元视角的教学理念下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数学课程改革的路上,面对未来的小学数学发展趋势,新课标指引我们不断前进。“量”的学习,除了提供丰富活动体验外,我们教师还应提供更多思辨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参与进来,潜移默化中,内化于心。

篇四: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心得体会

4月29日上午,在温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三位老师执教的《毫米的认识》让我感触颇深。三位老师在上课之前的单元整体分析都很深入且到位,对教材的解读和把控能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毫米的认识》是属于度量这一块的内容,针对新课标提出的“量感”这一概念,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三位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对于“量”的体验,需要经历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刻画的过程。在一年级上册“比较”这个单元中,学生对“量”就有了定性的感受,知道生活中的各种量是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有长有短、有轻有重的。不能直接进行比较的时候,可以借助其他“比较物”来间接比较,对“标准”有了初步的感悟,播下了“量感”的种子。“毫米”则是在此之后,学生对“量”进行定量刻画过程中认识的第二个长度单位,对“量感”的发展意义重大。那么,三位老师如何在执教认识毫米的过程中让学生扎根“标准”,生长“量感”呢?

一、经历度量标准的意识建立过程,“比”出“量感之根”

朱老师在活动一中设计让学生找一找1毫米的物体,并让学生通过奖品卡或者硬币叠一叠量出小立方体的高度。在活动一中,从找“一毫米的物品”到“用1毫米的奖品卡或2毫米的硬币来测量立方体的高度”,让学生在感受一毫米有多长和在用单位累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叠一叠”体验的是统一度量标准的必要性——标准统一,度量需要一个标准去统一单位,这个单位可以多样。“用尺子测量立方体高度”体验的是统一规定标准长度的必要性——标准有多长统一规定了,才能结合数据确定具体长度。立方体高度的确定依赖于“量”的刻画,“量”由数据和度量标准(单位)共同确定。这两个层次的体验,完善了学生对“量”的理解,让“量感”的生长有根。

二、经历度量标准的表象形成过程,“调”出“单位量感”

李老师首先通过“比9厘米长的这部分怎么表示”这个问题引出学习毫米的必要性,然后将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引出1毫米;紧接着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到1毫米。在学生初步形成了1毫米的概念后,让学生去测量找到1毫米的物体;最后在学生脑海形成1毫米的表象后挑战不用尺子画出3毫米、5毫米、13毫米的线段。在“想一想”“分一分”“找一找”“画一画”的活动中,依次从认识、辨析、寻找、创造四个维度逐步建立起1毫米长度的表象。其中,在“认”和“辨”中形成“1毫米”的长度知觉,在“找”和“画”中形成“1毫米”的长度表象。从长度知觉到长度表象,需要反复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在不断估测、对比、调整的过程中,建立1毫米有多长的表象,生长出单位量感。

三、经历度量标准的现实运用过程,“测”出“累加量感”

单老师在如何“测量小立方体高度”的思考和探索中,让学生体验测量方法的多样性,理解不同测量方法的本质都是“单位量”的累加。尺子上的几个小格累加起来,这是从“形”的累加来体验。尺子上的数是从刻度0开始对“单位量”的累加进行计数的,这是从“数”的累加来体验。从“形”到“数”,数形结合优化了测量过程,丰富了“单位量”的累加体验,从“单位量”的表象延伸到“累加量”的表象,生长了“累加量感”。

相关热词搜索: 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 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心得体会(4篇)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心得体会收获

版权所有:求精文档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求精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求精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18015855号-3